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西厢记》到《牡丹亭》再到《红楼梦》,中国古代爱情取向与婚恋观念发生了由情到欲再到爱的演变。在这一演变过程中,人们逐渐舍弃了两貌相取的失之肤浅和两性相悦的流于庸俗,而最终肯定了两心相知的臻于完美。这与人们对爱情婚姻的认识从简单到深刻,由浅显至深入,自现象达本质的规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
闻一多的《九歌》研究 ,将传统“小学”考据方法与西方文化人类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认为《九歌》作为文化典籍在其流变中经历了由“神话”到“经典”、由“宗教”到“艺术”的发展 ,这是一个从以娱神为目的的巫术礼仪 ,到礼乐教化的歌舞仪式 ,从“祭坛”到“舞台” ,从“祭仪”到“戏曲”的文化史演变过程。由闻一多《九歌》研究开辟出来的人文关怀视野和舞台美学的感悟和领会之途 ,在《九歌》和《楚辞》研究史上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3.
闻一多作为中国现代诗人和现代学者,在现代文化史上留下了丰富的文本文献,其著作的出版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其版本的演变比较复杂,全集的出版经历了从旧版到新版的演变。《闻一多全集》的编印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不仅有过鲜明的政治意义,尤其具有丰富的文化意义,即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现代学术史以及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变迁史方面的"标本"意义。  相似文献   

4.
《南都学坛》2018,(1):59-63
闻一多是抗战时期楚辞研究的领军人物,国难当头的社会背景和独立不迁的人格品质促使其与屈原异代相通。在闻一多《九歌》研究成果中,其遗作《〈九歌〉古歌舞剧悬解》与其他考证类文章相比,风格迥异。基于对屈原《九歌》思想性质、文化来源的探究,不难发现闻一多所创作的《九歌》舞台剧实则是在屈原《九歌》基础上结合国家危亡的时代背景和戏剧实践的艺术形式,致力于"恢复人民艺术本来面目"的再创作,其中蕴含了闻一多对《九歌》新的理解,且开创了《九歌》与现代歌舞剧形式相结合的先河,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视域的拓展做出了积极尝试。  相似文献   

5.
在闻一多的诗集《死水》中,黑暗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死水》文本的分析,探讨了闻一多面对黑暗的情感变化,包括闻一多在国外时的心史以及他在国内时的情感变化过程。最后分析了闻一多在诗中对黑暗以及丑恶进行艺术提炼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在闻一多的诗集《死水》中,黑暗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死水》文本的分析,探讨了闻一多面对黑暗的情感变化,包括闻一多在国外时的心史以及他在国内时的情感变化过程。最后分析了闻一多在诗中对黑暗以及丑恶进行艺术提炼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从闻一多的学术经历来看 ,《庄子》实为其研究的重要内容。他不但在论文中、在教学活动中对《庄子》的文学性、哲学性给予独到而深刻的评价 ,而且从校释的角度对《庄子》中许多篇章进行了深入分析。因为对《庄子》的重视及热爱 ,他的文学创作也受到《庄子》较大影响。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 ,他对庄子的态度也有复杂的一面。闻一多的《庄子》研究具有丰富内涵 ,值得我们认真品味和探索。  相似文献   

8.
闻一多研治中国古典文学,以《楚辞》时间最长,用力最勤,成果最丰。他的研究方法,一方面继承清代朴学大师重考据和训诂的实证传统,扎实地做了扫除文字障碍的工作;另一方面力主创新,从民俗学、宗教学、神话学、社会学,甚至用地理学和戏剧学的视角多层次地研治《楚辞》。这种将“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后来的《楚辞》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明万历年间金陵富春堂刊本《薛平辽金貂记》,是根据元杂剧《敬德不伏老》和薛仁贵的相关传说,合并改编而成。从《薛平辽金貂记》对《敬德不伏老》情节的增删以及调换等方面分析其情节结构的演变,发现其对人物形象塑造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尉迟恭这个核心人物的考察,把握忠、孝主题的演变;从揭露封建帝王"良弓藏,走狗烹"的本质,到对奸臣李道宗的愤懑,对含冤入狱的薛仁贵的同情和为友打抱不平的尉迟恭的赞赏,从而体现了其主题思想的演变。对这些内容的考察,有利于认识《薛平辽金貂记》的演变轨迹,为当下的戏曲改编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0.
象声词是汉语词库中独具魅力的一类词。从《诗经》到《元曲》,无论在构成方式上,还是在语法功能等方面都发生了一些变异,但是这些变异没有改变象声词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1.
灾害社会工作组织困境主要表现为从非持续性向持续性、从职业质疑向社会认同、从非专业性向专业性、从社会主流观向原住民在地观转变等问题,灾害社会工作服务困境则有从边做边学向专业培训、从非均衡性向均衡性、从恢复重建向发展预防、从受灾群体向弱势群体转变等问题,而灾害社会工作制度困境主要包括从制度排斥向制度接纳、从平稳机制缺乏向民非企业建构、从监督缺乏向服务评估、从社会救助向公平政策转变等问题。灾害社会工作发展需要考虑是以嵌入发展还是自主发展优先、经济增长还是永续社区优先、外在嵌入还是在地深耕优先等问题,在此基础上逐步走向“政府让渡空间、专业自主发展”的健康发展轨道,同时推动社区重建迈向“永续社区”发展。社会工作介入灾害服务成功标志是外地社工撤离后介入效果仍然能够长期持续,当地居民能自主推进社区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全方位渗透,适用于传统经济环境的审计理论、方法与技术需要变革以适应现代组织的各类日常运营和活动,通过调研信息技术在审计中的具体应用,从12个方面对信息技术进步与审计发展面临的问题和趋势进行系统性研究。研究认为,信息技术促使审计职能从审计为主变为审计与管控并重,审计范围从经济安全变为经济与信息安全并重,审计内容从财务为主变为财务与业务并重,审计对象从账本变为数据库,审计模式从事后变为事前事中事后全包含,审计方式从现场勘察为主变为远程分析为主,审计介质从纸质变为电子,审计证据从有形变为无形,数据来源从抽样变为全样本,测试内容从人工系统变为信息系统,工作形式从审计合作变为审计协同,风险计算从依赖审计人员经验变为依据系统模型,这些变革极大地推进了审计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引起了高师院校师生角色和教学行为的变化,教师由管理者变为组织者、由主导者变为引导者、由传授者变为促进者、由教书匠变为研究者、由实施者变为开发者、由控制者变为协调者;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索取者、由观听者变为参与者、由墨守成规者变为探究发现者、由单独学习者变为合作学习者、由依赖者变为独立者、由受控者(服从者)变为自由者。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由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与信息文明急剧转型,相应的,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的政治文化,也正发生结构性转化,民主化趋向成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基本主题,在这主题下,还并行着几个变奏,即,主流政治思想从封闭走向开放,政治认知从理想走向现实,政治人格从依附走向独立,政治思维从教条片面走向实事求是,政治信仰从迷茫走向清晰,政治价值从集体本位走向个体本位。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转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建立和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使古老中国的传统法律文化正在发生现代转型。从制度层面看,中国传统法律文化需完成以下几方面的转型:以刑为中心到以民为中心;程序工具主义到程序正义的转型;法律属性的公法化到私法化;法律体系的封闭性到开放性;司法与行政的不分到司法独立。而在价值层面,应完成:从法律集团本位到个人本位;从法律的伦理化到理性化;从法的精神的人治化到法治化;从法律价值由"无讼"到正义。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步入快车道,但社会发展的价值向度发生了一定的偏离。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执政理念的提出,社会发展在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上发生了巨大转变,突出地表现在由“物本”到“人本”,由“先富”到“共富”,由竞争到和谐,由分散到统筹、由“失调”到协调,由外援到自主,由效率到公平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虚拟价值的人类活动论依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劳动价值论到生活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从劳动对象化到生活对象化。从使用价值到虚拟价值,从物理时空到心理时空,从实体经济到虚拟经济,从物质财富到非物质财富,从财富标志到财富标志泛化,这些范畴也许正是解读今天的非生产价值或非劳动合法收入的重要环节,正是人们今天面临的“新”经济中最新颖和最重要的逻辑结点。将这些点串成一个体系,就是我们需要建构的以人为本的生活价值论的雏形。  相似文献   

18.
:我国电信业政府管制的制度变迁经历了五个阶段 ,从 80年代前的严格管制发展到邮电分营、电信重组。但要彻底完成从计划管理到市场引导的转变 ,还必须加快电信立法、实行政企分开、网业分离 ,采取先内后外的开放战略  相似文献   

19.
当前 ,我国再审改革应遵循如下基本思路 :从“客观真实”到“法律真实”、从“有错必纠”到“有错慎纠”、从“不告也理”到“不告不理”、从“公正至上”到“兼顾效率”、从“第三者插足”到“有限监督”、从“再审无限”到“再审有限”、从“主从论”到“并重论”。  相似文献   

20.
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意见》中从三个方面给信访工作作了科学的定位。根据这个定位,纪检监察部门的信访监督至少拥有九个途径,与党委政府信访部门的监督存在六方面的不同。至于如何强化纪检监察部门信访监督的法律意识,就必须做到用法律的眼光审视每一起信访件,以法律的视角保护好信访监督人的合法权益,用法律的理念去构建动态的信访监督信用体系,用法律思维审视信访"泛作为"和"不作为"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