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在强调“以人为本”的今天,民生问题成为国家和人民越来越关注的焦点,解决民生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切入点,更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民生”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它与档案服务“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相吻合。各类与民生相关的档案,都可以称为民生档案。因此,民生档案是一个集合概念,它并不是单独的一种或一类档案,而是涉及民生问题方方面面档案的总称。虽然目前对“民生档案”的定义未有一个明确而清晰的统一说法,但不可否认的是,民生档案工作是民生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如何做好民生档案工作,服务社会和群众,也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民生问题是一个既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民生的最基本含义是人民的物质生活。物质生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生活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并且和人类社会相伴始终。我国古代就有民以食为天的思想;进人封建社会以后,封建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不得不重视民生问题,提出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以及“德政”、“仁政”等民生主张。进人近代以后,尤其是当各种社会组织中出现了政治组织,而政治组织又走向了自己的最高形态——政党以后,政党与民众就成为了现代政党政治中两个最基本的范畴。政党来自人民,其根子在民众之中,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社会中,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而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因此,从不同角度,可以对民生下不同的定义。可见,"民生"这一概念本身就包含着很丰富的信息,本文首先从民生的概念与多学科视野中的"幸福"与"民生"入手,从分配视角引出民生与的关系及中国民生问题的研究进展与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4.
筱陈 《领导文萃》2009,(12):143-144
书,精神食粮也。既是食粮,当常“食”之,以防饥饿。物质食粮匮乏,影响身体健康,精神食粮匮乏,则影响身心健康。书常读,以弥补知识之不足、心智之缺陷。随着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人们更加注重精神生活,“书”是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既是食粮,就要讲究食物结构之平衡。书有不同类别,其功能也有所不同。有的“食”之以长“智”。有的“食”之以养“气”,有的“食”之以明“理”,有的“食”之以长“技”,读书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5.
王运宝 《决策》2006,(4):10-11
民生问题由单纯的物质生活转向全面化,当前更加突出地显露出教育作为民生之基,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收入分配作为民生之源,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安全网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正>一、领导文化的概念厘定把握领导文化的概念,首先要理解文化的含义。从广义来说,文化是指人们在实践过程中认识、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保存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它包括物的文化即物质文化、心物结合的文化即制度文化和心的文化即观念文化。从狭义来说,文化特指心  相似文献   

7.
王松德 《决策探索》2014,(22):25-26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更加重视。这些需求在很大程度上都要通过社区文化建设来提供条件。深入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对于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增强国民素质和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8.
近代中国民族企业精神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玖平 《管理评论》2003,15(3):19-21,39
本文通过对近代中国民族资本家的企业管理思想的研究,论述了近代中国民族企业精神启蒙于杨粲三的“企业文化”、成熟于卢作孚的“民生精神”、完善于宋裴卿的“东亚精神”的发展与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思想和目标,把文化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水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利行业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加强水文化建设,着力构建科学的水文化体系,把水文化研究的成果付诸于行动的实践活动,是推进民生水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0.
梁勤 《经营管理者》2014,(10):90-91
企业文化的结构是把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来探讨,可以从物质层、制度层、行为层和精神层等层面上对企业文化进行剖析,备层面构成一个同心圆体系,以企业家精神为轴心,形成陀螺形企业文化结构。  相似文献   

11.
赵明杰 《决策探索》2011,(10):18-19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2.
夏然 《管理科学文摘》2009,(11):102-102
高校出版社的企业文化就是要以“传播先进文化、传承创新精神、传扬恒久价值”为追求目标,树立“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塑造品牌”的出版理念,走出一条具有“高校之神、企业之体”的特色发展之路。这个目标需要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进行创新。具体路径有:思想创新,实施人本管理;管理创新,以机制为导向;组织创新,建立学习型组织。  相似文献   

13.
浅谈感恩     
谈到感恩,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个人,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理解,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感恩从一开始便以多样的形式来表现,不断推动着人性向更高层面发展,最终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心灵基础,它伴随着我们的生活,净化着我们的心灵,使我们更清楚地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感恩在人类精神的坐标中,不是偶然出现,而是永恒驻足,它让我们的生活充满幸福和快乐。一、感恩的含义(一)感恩的概念对于感恩,中西方不同的文化,有着自己不同的理解。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感恩是感谢别人给予自己的恩惠,  相似文献   

14.
文化产业具有经济和人文的双重属性,既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衍生丰赡的精神营养;既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又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既能提升国家和地区的凝聚力、创新力,极  相似文献   

15.
观点     
《决策与信息》2007,(5):77-79
领导干部存在着两种风险;医疗行业风气不正四大根源;不要拿“公众的钱”填腐败黑洞;“非物质民生问题”应引起重视;中国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差距较大;“不愿做工人”昭示的民生忧患。  相似文献   

16.
郭占华 《决策探索》2014,(12):79-79
收藏,藏读“cang”也读“zang”,意味着收藏的行为转变成宝藏的概念。故而,从事收藏活动应以精品物件作为藏物,可以升华人们的情调和境界。因此,收藏是人们精神生活的寄托和社会文明的迹象,又是明达心路的投资和积淀文化的历程。作为收藏的载物,宜兴紫砂壶自问世至今,历经几个朝代的颠覆,不但没有使其逊让于其他陶瓷,而且更加确立了它在陶艺界的重要位置。原因是宜兴紫砂合理的化学成分和形成结构,使其“泥坯宜陶,烧成(茗壶)宜茶”,用它制成的品茗器具享有“世间茶具堪为首”的盛誉。  相似文献   

17.
船政文化内涵丰富,它内含工匠精神。该文通过主观层面、客观层面两个角度论述船政文化内在包含的工匠精神,提出弘扬船政文化,必须将工匠精神融入现代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中,这是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要,是高职职业教育的核心,也是学生个人成才的需要。为此,需要营造弘扬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设置提高学生职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匠术)的教育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即"匠心"),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中去,真正弘扬船政文化。  相似文献   

18.
一、适应人们精神文化需要,重视音乐会演出音乐会既是专业艺术表演,也是一种高雅的文化娱乐方式。自音乐会作为娱乐活动在近代从西方传入我国一些大都市开始,迄今已历经百年,但魅力犹存。目前,我国的经济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  相似文献   

19.
民生问题是入安社会的一个和陋发展主题,也是哲学探讨的一个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包含了丰富的民生思想的理论宝库;其最关注的就是人的生活与人的发展。其走向体现了民生精神和民生理念.本文试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对民生问题加以反思。  相似文献   

20.
王萍 《决策探索》2014,(8):54-55
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养老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在物质文化不断得到满足和进步的过程中,老年人迎来了一个不断面临人生丧失的过程。除了健康丧失、角色丧失、收入丧失和理想丧失外,他们最害怕的是情感和精神的丧失,因此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逐渐陷入了一种精神空虚、文化生活匮乏的“贫困化”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