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贝叶斯主义知识论主张使用概率建构信念度模型。对于如何理解概率,存在着主观主义与归纳主义两种不同的信念度模型。主观主义认为,概率是主体主观的、私人的信念度,理性主体的信念度应该满足概率主义原则与条件化原则;归纳主义认为,概率是命题之间客观的辩护联系,理性主体的信念度应该与之相匹配,并遵守无差别原则。主观主义描述了现实主体的现实信念度,陈述了世界所是的样子,因此,主观主义更可取。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学界关于旧证据问题进行争论的情况.主张在豪森的反事实策略的基础上区分理论解释性证据和理论预见性证据,以应对反事实概率的可测度性问题.反事实策略并不要求在指派反事实概率上遵循理性的标准,反事实概率实质上是一种先验概率,即无条件的主观置信度,主观贝叶斯主义并不承诺其指派合理性标准.反事实概率的可测度性并不能构成对反事实策略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主观贝叶斯主义者认为,主观信念度可以根据经验证据不断地加以修正,修正的逻辑依据是概率演算的一个定理——贝叶斯定理,这就是从经验中学习的关键。主观贝叶斯主义者还尝试探讨如何根据从经验中学习这一思想来解决休谟的归纳问题。  相似文献   

4.
概率的解释问题是现代归纳逻辑中长期争论的基本问题之一。给概率概念一个定义,就是给概率演算以一个解释。由于概率的解释不同,以致于测定概率值的方法和构造该方法的推理规则就不同,由此便导致了不同的概率解释理论。概率解释理论主要分为三个派别——频率主义、逻辑主义和主观主义。本文试图以理论和技术上的完备性以及与科学验证、评价的实际过程的一致性为标准,具体分析这三派概率解释理论的成功之处和根本缺陷,并简要地阐明关于概率解释的多元性观点。一频率主义解释关于概率的精确定义是1919年由频率主义的创始人冯·米塞斯(K·Von Mises)给出的;他把概率定义为:在长序列中事件发生的相对频率的极限,记作  相似文献   

5.
贝叶斯主义的复兴出现在统计推理领域,贝叶斯方法成功避免了经典统计推理中的主观因素问题以及先验回避问题,凸显了自身的归纳特性,因而是推理方法的革命。尽管目前贝叶斯主义风行,但它仍存在主观性、简单性与旧证据问题等难题,这也为其进一步发展留下了宽广空间。认知心理学近来对贝叶斯推理研究的发展,为贝叶斯推理研究的认知转向提供了契机,同时为这种方法的发展提供了可能的进路:探索频率主义与贝叶斯主义整合的可能性;在外延性归纳逻辑中引入内涵因素,尝试外延性与非外延性因素的融合。  相似文献   

6.
概率的解释问题是现代归纳逻辑中长期争论的基本问题之一。给概率概念一个定义,就是给概率演算以一个解释。由于概率的解释不同,以致于测定概率值的方法和构造该方法的推理规则就不同,由此便导致了不同的概率解释理论。概率解释理论主要分为三个派别——频率主义、逻辑主义和主观主义。本文试图以理论和技术上的完备性以及与科学验证、评价的实际过程的一致性为标准,具体分析这三派概率解释理论的成功之处和根本缺陷,并简要地阐明关于概率解释的多元性观点。  相似文献   

7.
主观概率理论把概率定义为特定个体的信念度,具有同样证据的不同个体被允许对同一假说赋予不同的概率。在分析了信念度能否被测量并且如何测量的基础上,对信念度的测量可以诉诸打赌行为进行了研究:赌商可以用来表示对信念度的测量;一组赌商,包括有条件的赌商是一贯的,当且仅当它们不可能导致荷兰赌,而打赌者要想避免荷兰赌,当且仅当他的赌商满足概率公理。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图论的观点 ,通过离散数学的方法进行了概率理论和离散数学理论的转换 ,使得较容易地理解概率中更一般情形的乘法原理、加法原理、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成为可能 ,并用图论的理论和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某些更加复杂的概率问题。  相似文献   

9.
贝叶斯确证理论的特色在于借助贝叶斯定理对确证程度进行量化分析,它是基于两个基本假定的。其一是假定确证函项是一个概率函项。其二是假定验前概率到验后概率的转变是通过贝叶斯条件化来实现的。本文首先对贝叶斯确证理论的主要功能和优点进行介绍,并试图在假设上述两个假定都没问题的情况下对贝叶斯确证理论在应用上所具有的一些局限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10.
贝叶斯主义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在90年代得到复兴,目前已成为科学方法论的重要研究纲领。在科学推理领域,贝叶斯主义具有如下优势:能够将传统科学方法论中的重要直觉形式化;避开传统科学方法论中的困难;解决传统科学方法论中的“未解之谜”。但它也面临旧证据问题、逻辑全知问题和简单性问题以及可列可加性问题等困境。当前贝叶斯主义的研究活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认知科学中的贝叶斯推理和人工智能领域中的贝叶斯网络研究。  相似文献   

11.
论英语教师信念体系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英语教师信念体系的本质和特征是教师关于教与学的态度、价值、理论和假想。多数教师的信念是相对一致的,只是对课堂和教学模式的理解各有不同。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师信念与学习者信念不一致以及教师信念与其教学实践不一致。有必要建立以教师专业化、教师、教学、课堂、语言、教学计划和课程、学习者以及学习的信念为主要内容的合理的英语教师信念体系,以提高教师的信念意识,促进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12.
经典荷兰赌论证表明:如果当事人的不确定信念度赋值不满足概率论公理,那么他在某一赌局中总是输。然而该论断并没有揭示荷兰赌的含义。文章基于拉姆齐的概念和公理,首先论证存在一个效用函数,它合理地表达了价值的定性概念,然后论证信念度的性质。这些概念的性质表明,所谓不确定信念系统的一致性是指价值与信念度的赋值和偏好的序关系是一致的。荷兰赌论证意味着,在当事人的不确定信念系统中,有关定性和定量概念之间没有协调性:其价值和信念度赋值是混乱的,并导致非理性决策。在这种情形下,当事人不确定信念系统的一致性将遭到破坏。由此可见,通过阐明荷兰赌论证的含义,我们可以为归纳和决策做出辩护。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科学的、现实的、崇高的信仰,是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处在社会转型和全球化双重境况下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受到严重的挑战。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不是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而是我们没有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科学理论和科学信仰的统一。今天强调信仰重建,旨在反思我们以往在马克思主义问题上的失误。我们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研究,恢复和发扬马克思主义固有的精神信仰底蕴,以达成马克思主义真正中国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重铸。  相似文献   

14.
人类的信仰问题与生俱来,其植根于人类面对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状况及对主体有限性的超越性想象,指向对终极意义的求索。作为“人学”的文学一直对此情有独钟,以最鲜活的生命方式描述和表达着人类信仰,寻找人类在现实生活中的精神支点,而文论界对此鲜有论述。本文从此角度立论,提出伴随人类主客体关系的发展,文学中人类信仰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对神灵的信仰——对人类自身的信仰——信仰危机。反思这一发展历程有助于我们在当代寻找合理的意义建构方式,从而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我们处在一个科学的时代,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科学充满依赖。事实上,科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大大拓展了自己的范围,进入了信仰的领域,科学的信仰维度已经成为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而且,我们应该清楚:作为一种信仰,科学,同其他任何信仰和哲学流派一样,只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方法之一。在对科学的起源及其本质的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科学与其他信仰之间进行对比,讨论了科学的信仰维度问题。  相似文献   

16.
金岳霖没有直接回答何谓知识,但揭示了知识事实是关系事实,知识等同于真命题。他立足于常识,肯定知识之有,回答了知识的可能问题和知识的限制问题,但又明确指出他的知识论不涉及这两个问题。当代知识论学家在普遍接受柏拉图知识概念的同时,通过回应盖蒂尔挑战来完善传统的知识概念。为此,他们提出了无假信念条件、挫败条件、可靠性理论、结论性理由以及因果理论等方案。但是,这些方案无法弥补传统知识概念的不足和缺陷。金岳霖的知识概念与当代知识论中的知识概念有许多相同之处,但也存在明显区别。后者主要表现为金岳霖和当代知识论学家对知识有无明确的定义、知识的构成要素、怀疑论的挑战、知识概念的分析方法等方面持有不同观点。  相似文献   

17.
观音信仰的中国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音信仰是中国佛教菩萨信仰的典型。观音信仰的中国化不但是所有菩萨信仰中国化中最彻底的一种,也是整个印度佛教中国化的代表。观音的身世、显化、灵感、道场等大乘佛教中最流行的几种观音信仰要素中,皆反映出印度佛教观音信仰传入中国后在正统佛教范畴内所发生的中国化。观音信仰的中国化是所有外来文化在中国命运走向的一个缩影,是印度佛教文化与中国固有文化不断交往的历史凝结,是适应中国社会背景与文化传统而必然发生的一种文化嬗变。  相似文献   

18.
基于模糊相似量的模式识别是通过样本数据与标本数据之间的相似度程度来判断该样本属于哪一种模式,而交叉熵(cross Entropy)是Shannon信息论中一个重要概念,主要用于度量两个概率分布问的差异性信息.在模糊相似度量和交叉熵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交叉熵的模糊相似度量,并对交叉熵中存在的分母为零的情况做了改进,通过在模式识别中的应用,验证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