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津海关     
《城市》1991,(4)
天津海关业务技术办公用房建筑面积为11162m~2,土建投资750万元,1987年设计,1988年开工,1990年10月竣工使用。平面布局为地下一层地上八层,首层为申报大厅,二层以上为业务技术及办公用房。立面造型设计新颖富於时代感,朴素大方,庄严雄伟  相似文献   

2.
朱菁  储锰  张怡文  樊帆  董欣 《城市观察》2021,72(2):128-137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地面空间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而地下空间开发可有效解决该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地下空间规划设计大多从集约利用空间、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等角度出发,对地下空间使用者的健康舒适这一视角关注较少.在解析健康、舒适与地下空间概念的基础上,基于环境心理学中的Vischer舒适理论,构建地下空间健康舒适构成要素的关系框架,并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地下空间主要特征的基础上,从通风系统、视觉舒适、安全感、声舒适四个方面提出了健康舒适视角下地下空间规划设计思路,从健康与舒适的视角丰富了国内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的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3.
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处于岩石封闭系统中,地下建筑与地面建筑在设计及表达上具有较大差异。通过对地面建筑及城市设计方法的类比,基于凯文·林奇所提出的城市设计五要素,研究城市中心区地下—地面"双层"城市设计方法,旨在消除地下街的迷途感并增强地下空间开发的系统性。提出地下空间城市设计需要与地面城市相对应,包括"区域:空间的分区主题设计","节点:地下空间节点创造","标志:地下空间高潮点及中心","边界:地下空间界面设计","路径:导向系统及导视系统"五个方面,并形成地下、地面立体对应关系,构建完整的"双层"城市空间系统,为整个城市系统服务。  相似文献   

4.
刘堃  刘明  张馨予 《城市》2009,(9):45-47
城市地下空间作为一种资源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地下空间具有恒温、恒湿、抗震、防爆、绝热、封闭和可开拓性好的特点,所以开发地下空间比建造地面工程有着独特的优势,目前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已成为我国大中城市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危机和医治“城市综合症”的重要措施,也是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地下商业入口是城市公共空间和地下商业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面空间与地下空间过渡、融合的中介。本文从实地调研出发,提出入口空间存在的问题,总结出基于行为和环境需求的四大人性化设计要素,包括"良好的过渡:引导消费人群自然进入地下"、"精致的景观:使入口醒目又易于被人发现"、"清楚的标识:方便人们对方位的寻找"和"地域特色:使入口具有城市归属感,让人感到亲切"。针对以上每一种要素,提出相对应的人性化营造策略方法,如过渡衔接的合理化、景观设施的引入、标识系统的完善、地域文化的渗透等,为地下商业入口的人性化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学院把室内体育场改建成学术报告大厅,制冷设备制造安装与维修专业的教师、学生可参与到该项目的中央空调从设计到施工、调试及运行和管理的整个工作中. 一、工程概况 学术报告大厅原是我院室内体育馆改造而成,单层建筑,建筑面积50m×24m=1200m2.报告大厅内部重新进行装修,地上铺设木地板,安装可容纳600人的三列桌椅,四条通道.因地处广东中山,供冷期通常从5月份到10月份可达180天/年,但是空调系统并非连续运行;供热几乎不需要.  相似文献   

7.
地下空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资源。要尽快发布地下空间专项规划,明确地下空间开发战略、总体布局、重点开发区域等内容,为地下空间开发建设提供规划依据。加强详细规划引导,对新城和旧改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各项控制指标提出规划控制和引导要求。针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重点地区同步编制城市设计,作为指导后续建设的强制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8.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峵崨 《城市》2004,(6):20-22
一、地下空间利用的效益分析 在过去的五十年中,世界上几乎每个国家的城市都面临着发展空间日益紧张的问题.城市发展在空间上的需求使得城市只能向高度上发展,各种各样的摩天大楼充斥着城市的天际线.但是,在建筑物向高空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千万不要忘记我们脚下的资源--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是我们在未来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的潜力不仅在于可以消除城市处处可见的停车楼、高速公路和购物中心,还可以进一步理顺地面上的发展空间并为城市其他方面的发展消除障碍.  相似文献   

9.
邵继中 《城市》2015,(8):35-41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其在解决日益严重的空间资源危机、推进城市宜居环境建设等方面显现出其他空间资源所不具备的巨大优势,也越来越受到学术研究界的关注。笔者对地下空间历史发展演变过程进行了初步的概要性研究,总结了人类在不同的发展历史阶段对地下空间改造设计利用的利弊,为解决当前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所面临的问题、更加科学地探索未来地下空间的发展方向吸取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杨艳红  扈芮嘉  孟宁 《城市》2021,(12):70-79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加快,地铁站点与周边地下空间的联动开发为土地集约利用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向.笔者基于国内外地铁站域地下空间发展及研究现状,总结天津地铁站域地下空间发展历程、开发模式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站城一体化、分层立体化、绿色生态化、信息智能化及设计科学化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地下空间形态从点、线、网状发展到空间的立体化与系统化利用,与城市发展聚集程度密切相关。地下空间利用在城市产生之初就具有系统性特征,柯布西耶等提出的"垂直的田园城市"规划思想对当代中国地下空间规划及利用具有奠基性意义。1790至今的研究表明,"地下空间"一词出现于1980年后地下空间的规模化开发,2000年之后中国成为地下空间开发及研究的主战场。中国由于城市发展状况多样、地理气候多样,地下空间开发模式兼具世界各国的特征,未来地下空间的开发将吸取国外地下空间的发展经验,建立多种地下空间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2.
<正>1991年11月,日本《东京宣言》提出21世纪是利用地下空间的世纪。2010年以来,以地铁、综合管廊、地下商业等产业为主导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已经成为推动中国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扩大城市内需、挖掘经济潜力和促进城市产业动能的新兴领域。中国城市人口激增,城市土地资源有限,城市空间匮乏,已成为世界上地下空间开发量最大的国家。地下空间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为解决目前山地都市地下空间人性化设计缺失这一关键问题,构建了都市地下空间人性化模糊综合评价体系,建立包含生理需求与心理需求2个评价指标系统和47项要素指标的山地地下空间人性化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重庆都市六大商圈地下空间进行人性化量化评价,根据评价分值从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对六大商圈地下空间存在问题做了比较分析,科学总结出山地都市地下空间人性化设计优化策略,以期为提升山地都市地下空间品质提供设计支撑。  相似文献   

14.
王超  夏吉祥 《城市》2009,(8):59-62
城市地下空间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空间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恶化、资源匮乏等问题逐渐突出.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增加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的必要手段。近年来,随着地铁等大规模地下工程在全国各大城市广泛开展.城市地下空间管理逐渐成为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地下空间资源管理.建立地下空间信息数据库.实现地下空间信息化管理.成为许多城市规划管理建设的重要课题和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15.
科威特伊斯兰首脑会议中心是中东地区最大的现代化多功能的国际会议大厦之一,占地面积100万平方米,投资2.7亿美元.会议中心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即会议大厅与六幢国宾馆.会议大厅由具有1400张座位的会场,两个接待大厅,宴会厅,图书馆和记者工作室等组成.会场采用可自动升降移动的主席台,大厅内还设有大会秘书处及翻译室,能同时进行六种语言翻译.会议大厅高23米,屋顶上有直升飞机机坪.大厅建成后,能召开各种大型国际性会议,也适合世界各国名剧团的演出.建于会议大厅周围的国宾馆是六幢u字型建筑,与会期间各国首脑在此下榻.每幢楼由三个大单元  相似文献   

16.
王啟元  李娜  王晓伟 《城市》2008,(9):64-67
以地铁为龙头的地下空间开发有节约城市土地、减缓交通压力、带动沿线房地产发展、带动城市发展等巨大优势。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若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大城市将进入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高潮。我国城市亦是如此。在地铁建设迅速发展的同时.如何更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地铁地下空间,促进城市地下空间的有序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地铁建设和管理者们的重点课题。  相似文献   

17.
谈锦钊 《城市》2003,(2):20-23
一、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回顾(一)现代人类从超高层建筑返回到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的时代从考古发现,人类最早是以洞穴作为居所,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出现了挖掘窑洞或挖掘地下上盖草和树枝做居所的居住方式,后一种已经离现代的瓦房不远了。从考古出土的河姆渡古人类居所见到的就是在地下挖出生活空间,分别有煮食、睡眠等不同功能,这可以算是人类文明史中早期利用地下空间的例子之一。以后,在战争中利用地下通道作战,建设地洞做粮仓、收藏的空间更是屡见不鲜。在近代资本主义城市建设的高潮中,城市修建了地下水道、防空洞、地铁、地下街道、地下…  相似文献   

18.
世博会的规划与建设 上海世博会的规划建设,突出了绿色、环保、生态、节能、和谐宜居的理念,还充分展示了现代建筑体系和现代景观体系的紧密结合. 比如,世博轴的建设集成,应用了大跨度的索膜结构,大规模的LED光源,江水源和地源热泵的集成,大规模曲面视频的显示,地下空间防灾技术,地下空间环境技术等等.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膨胀,城市中心区用地日益紧张,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由于地下空间比较封闭,缺乏自然采光,人们往往很容易迷失方向。目前已建成地下商业街在利用空间环境因素进行寻路导向设计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的寻路行为。本文从寻路的角度出发,运用实地调研和问卷形式等方法对重庆五大商圈及上海深圳香港等地的地下商业街空间环境进行调查和分析,归纳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地下商业街空间寻路的影响因素,结合人的心理行为特点,从空间导向设计、标志系统设计和情感氛围营造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以期对未来地下商业街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0.
邵继中 《城市观察》2015,(5):156-165
论文对城市地下空间形态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对地下空间总体轮廓的描述、概况、分类及比较基础之上,寻找相关要素之间的联系与组织。研究概括出轴心结构,放射结构和网络结构这四种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演变的空间结构成为地下空间形态关系中的重要特征,而根据地下空间资源合理确定的浅层、次浅层、次深层、深层竖向布局则充分体现地下空间不断向下延伸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