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梅 《现代交际》2011,(9):176-176
教育公平是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时所依据的规范与原则,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待遇。教育公平包括三个层次:起点的公平,即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这是教育公平的前提和基础;过程的公平,即提供给受教育者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条件与资源;结果的公平,即教育成功机会和毕业就业的公平。从不同受教育的阶段来看教育公平的现状分析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教育公平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2.
公平与效率是高等教育追求的两大目标,是教育史上永恒的话题。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加速和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之间差距的拉大,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已凸显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影响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因素(一)高考入学制度目前,我国的高考仍然是一种选拔性的考试,只有达到一定的考试标准才能接受高等教育,即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应该说在总体上体现了机会公平的原则,有利于人才的成长与高等教育效率的提高。但也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其一是在全国统一考试的体制下,各省录取的标准却存在较大的差距,这就造成在分数面前的不平等与机…  相似文献   

3.
从住房市场的特点看政府对住房市场的干预和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住房商品和住房市场的分析,剖析了住房市场构架以及市场主体的行为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了政府干预行为对住房市场的影响及作用。作者认为住房商品的特殊性决定了住房市场的特点为有限开放性、地域性、层次性和价格的差别性,市场交易的非物流性以及住房市场上的投机性和投资性。住房商品的社会属性表明人们对住房的需求不仅与收入相关,低收入家庭、人群的住房需求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帮助。政府干预住房市场的出发点应该是纠正市场失灵、提高住房资源的使用效率、改善社会分配的公允性,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作者还指出政府干预住房市场的作用在于调节供求差距、规范市场运作、弥补市场不足、优化社会资源和显示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4.
王策 《现代交际》2012,(2):114-115
收入分配是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生产成果,按照一定的规则,在社会群体或成员之间进行分割的经济活动。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是现代经济社会的两难问题,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协调成为全球范围内理论研究的焦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收入分配中效率和公平的两难选择更突出地摆在人们的面前。是效率优先还是公平优先?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人们会得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结论。本文对效率与公平争论的背景、效率与公平的含义以及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几种不同认识做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不仅是社会经济运行和资源分配过程中的基本问题,也是社会政策行动的基本问题。过去,对于这一问题存在着两种偏误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社会政策只关注公平,与效率无关;另一种观点认为,一个国家广泛实行社会政策就注定会损害效率。这两种  相似文献   

6.
在一定意义上,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它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稳定。 “效率”通常指资源的充分、有效的利用程度,因此,不同的行为和活动效果可以在事实层面上进行效率的比较。“公平”则是人们对社会关系合理性的要求,是人们对不同制度、行为进行的价值判断。公平感(或公平心理),一方面是人们对现实分配状况的反映,另一方面,社会整体会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一个异质性劳动力市场中政府面临的“不可能三角”困境理论,即“收入公平”“经济效率”“充分就业”三个目标难以同时实现。“不可能三角”困境影响了各国的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市场模式侧重“经济效率”和“充分就业”,但导致收入差距较大;福利国家模式侧重“收入公平”和“经济效率”,但存在较大失业缺口;国家保障模式选择了“收入公平”和“充分就业”,而牺牲了一定的经济效率。本文认为我国则采用了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动态调整社会保障模式的策略。破解“不可能三角”需要保持社会保障体系核心功能不动摇,推动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对本国国情的分析基础上,选择恰当的具体策略启动“第四维度”,从而解决当前三个目标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8.
公平与效率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两大主题,研究两者的关系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从公平与效率提出的背景、含义、学术界存在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等几方面,分析其对我们现代社会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围绕国家如何塑造抗争政治这一核心问题,本文对社会抗争研究领域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本文将抗争政治研究中的国家区分为稳定的政治结构、较为稳定的政治环境和变化的政治背景三个概念层次,这三个层次上的诸多要素都对社会抗争的兴起、形式和结果以及对抗争主体的身份认同和行动能力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进一步讨论了中国研究中所呈现出的国家与社会抗争的关系,并结合中国经验对抗争政治研究提出了反思。  相似文献   

10.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不仅是社会经济运行和资源分配过程中的基本问题,也是社会政策行动的基本问题。过去,对于这一问题存在着两种偏误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社会政策只关注公平,与效率无关;另一种观点认为,一个国家广泛实行社会政策就注定会损害效率。这两种观点看起来尖锐对立,但其实质都是把公平与效率对立起来的偏颇之见。  相似文献   

11.
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础。社会公平和正义,精义就在于给每个人以所应得。从具体内容和规则上看,现代意义上的公正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保证的规则,即切实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第二,机会平等的规则,即从总体上保证每个社会成员享有大致相同的基本发展机会;第三,按贡献进行分配的规则,即根据每个社会成员的具体贡献进行有差別的分配;第四,社会调剂的规则,即立足于社会的整体利益,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一项长达10余年的跟踪调查显示,近期“社会公平”被关注的程度已超过了“腐败”问题,而“教育公平”正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每个国家在制定教育政策的时候都秉承这样的理念:普及、民主、科学、公平。1995年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教育权利的平等和教育机会的均等——教育公平指涉的两个方面——有毫不含糊的法条保证;而在现实中,教育的不公又切切实实地存在着,存在于城市与农村之间、中西部不同区域之间、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不同阶层之间、重点与非重点之间……教育本应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重要工具,如果教育本身也成为加剧社会不公的帮凶,那么,人民还能从教育中期待什么?在追求和谐社会的今天,决策者应把教育不公平现象作为常鸣的警钟。  相似文献   

13.
公平与正义是社会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对于残疾人士来说,尤其如此, “平等”,就不仅只是政治方面的平等,最主要的是在生存权、受教育权以及就业权等方面的社会平等.而至于如何保障残疾人士的平等权益,就不能只是在宣传方面上下足工夫,最主要的是要完善国家政策对于残疾人士的扶持.本文在基于平等的角度下,根据我国当前的社会环境、国家政策,在参考相关经验的同时,提出了如何保障残疾人士平等权益的具体措施.[1]  相似文献   

14.
王振坡  朱丹  苗婧弘 《城市》2017,(9):68-73
网络约租车规范发展是推进“互联网+”交通的重要举措.笔者从宏观、中观、微观三层面剖析其在监管模式、业态冲突、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发展困境,从地方政府、行业市场及社会组织三方面构建经济学分析框架,基于公平与效率、利益相关者及多中心治理、多维视角分析我国网络约租车发展的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审慎择定我国网络约租车规制路径及对策.  相似文献   

15.
“平等与公正”是每一个社会发展的最高理想,也是所有社会人所关注的焦点。然而,公正的标准是什么,我们要的是绝对的公平还是相对的公平,是机会的平等还是结果的平等?当前社会中最大的不公正表现在哪里,如何解决社会公正问题以及政府在这个问题中应该担负的责任? 对于公正,在我看来,今天有两条根本的道路选择。第一条,“发展是硬道理”,要发展就要搞市场经济。核心就是把整个经济的发展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另一条路就是考虑到分配的不平等, 造成了弱势群体,因此在考虑发展的同时更多地强调个人的平等,要通过社会民主主义的方式,以税收的方式进行调节,来保障人们一些最基本的生存权利和发展的权利,因此这条路的核心是强调再分配。  相似文献   

16.
演变、定位和类型——中国大学生就业政策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从三个角度对中国大学生就业政策进行了说明.从历史发展研究来看,大学生就业政策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包统分"、教育体制改革下的"双向选择"、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下的"自主择业"三个阶段.从现实定位研究来看,当前大学生就业政策首要的出发点应该是如何使就业市场体系真正发挥高效配置资源的作用,同时兼顾公平,好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应在效率和公平中找到一个好的均衡点.从具体类型研究来看,中国大学生就业政策包括市场规制政策、就业准入政策、招考录用政策、权利维护政策、宏观调控政策、创业扶持政策、社会保障政策、派遣接收政策、指导服务政策及其它相关政策等.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提出要提高社会管理能力。这些纲领性文件对社会管理的整体性与回应性提出了要求。
  整体性可以界定为排除相互拒斥政策情境,促使同一政策情境中的行动主体能协同行动,联合使用稀缺资源,为目标受众提供无缝隙而非碎片化的服务。回应性一般指的是,“当面对一项对行动或者信息的要求时,服务提供商具有的反应速度和准确性。除了效率、效能之外,公共服务的准确性还必须考虑社会福利、公平、平等,以及将‘公共物品’公平分配给所有公民的问题”[1]。不管是出于整体性还是回应性的考虑,其目的就是要搭建一个政府与社会能进行良性互动的关系框架,其目标就是要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中国梦?怎样实现中国梦?这是当今中国和世界特别关注、广为议论的热门话题,人们对此提出了若干不同观点和看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根本上讲,就是中国每一个人的公平发展梦.从社会来看,公平是人类社会稳定和秩序的基石,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效率的源泉.从个体来看,公平是人的首要利益和首要价值,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最大动力.健全社会公平流动制度,建设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每一个人有"中国梦"梦想成真的公平发展机会,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支撑所在.  相似文献   

19.
王春霞  王洪稷 《现代妇女》2014,(11):119-119
本文主要从米勒的"合作制的市场社会主义"、罗默的"证券的市场社会主义"、施威卡特的"经济民主的市场社会主义"这三种模式所主张的观点进行分析,探讨其对我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效率与平等观在解决当前我国社会分配领域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民主与经济民主等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当前,关于我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成效及问题,争论很大.笔者认为,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种种问题,其根源主要在于政府在"效率"和"公平"这两个目标上的错位和摇摆.为了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不仅要加强制度建设和市场建设,更应遵循"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对政府的调控目标进行战略性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