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雍晓燕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7):176-177
魔幻现实主义是一种通过奇幻怪诞的情节来反映现实的新型艺术表现方式。在小说《所罗门之歌》和《宠儿》中,托尼·莫里森采用了魔幻现实主义表现手法,通过运用象征和模仿《圣经》典故将故事情节以魔幻的方式展示出来,创造出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相似文献
2.
徐文婷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4):152-154
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小说《宠儿》深深根植于非裔文化传统及其独特的历史,有着深厚的黑人女性主义文化特色。作品反映了黑人女奴塞丝冲破种族压迫、性别歧视与精神枷锁的奋斗过程,巧妙地将种族与性别、历史与文化结合起来,体现了莫里森希望黑人女性不断寻求自我价值,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解放并且促进民族意识觉醒的写作意图。 相似文献
3.
托妮·莫里森是当代美国黑人文坛一颗璀璨的巨星,她于199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宠儿》是其代表作品。小说中的人物塞丝和宠儿是学术界评论的焦点,但塞丝的小女儿丹芙却很少有人进行剖析。在大量搜集资料以及认真研读小说文本的基础上,系统地对丹芙进行了解析。丹芙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成熟,她从对家人的依赖到勇挑重任,从与黑人社区的隔绝到融合,从对奴隶制度以及非洲裔家族的无知到了解,作为未来一代的代表,丹芙不仅是家庭的希望,也非洲裔种族的光明和希望。 相似文献
4.
焦春艳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6):75-78
托尼·莫里森在《宠儿》中以现代艺术和人性的光芒实现对黑人妇女这一弱势群体的观照与关怀,讲述了在黑暗残酷的奴隶制下被扭曲了的母爱:贝比·萨格斯爱得迟钝而麻木;塞丝的母亲爱得放纵而毁灭;塞丝爱得浓烈而疯狂。《宠儿》成了一部书写黑人奴隶母爱悲歌的不朽力作。 相似文献
5.
朱剑云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78-80
以存在主义的境遇、体悟与选择为参照体系,托妮·莫里森的代表作《宠儿》中主人公塞丝的杀子行为及其忍受鬼魂纠缠的生命投入态度,构成了对现实世界荒谬本质的挑战。由此,莫里森作品的审美意趣和情感价值从关注生存境遇的高度可获得进一步理解。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托妮·莫里森自身独特的黑人身份与女性身份的相互交错性分析,旨在阐述其双重身份的特殊性对《宠儿》独特的叙事艺术的内在影响,即小说独特的叙事艺术所展现出的莫里森本人的种族社会历史话语以神鬼离奇的哥特故事形式和人物关于过去﹑现在的看似支离破碎,实则是完整的缝合式心理和事实的回忆讲述方式在故事叙述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龚玲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7(3):146-150
《宠儿》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尼·莫里森的代表作。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以一个母亲暴力杀婴的真实故事为题材,以如诗如画、如泣如诉的文学语言,将美国蓄奴制恐怖荒诞的一面“写活了”。在作品中,作者因袭了西方文学传统的哥特式表现手法,彰显了美国黑人女性群体在残忍的奴隶制、极端的种族歧视、根深蒂固的性别弱势之三重重压下的艰难奋争之旅,试图激励她们走出历史,审视现在,把握未来。 相似文献
8.
龚玲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113-115
爱是托尼·莫里森小说创作的一贯主题。在《宠儿》这部作品中,莫里森在揭露美国万恶的奴隶制的同时,更多的是表现了黑人同胞与生俱来的爱的天性。通过分析小说中两性之爱、血亲之爱、自爱与友爱等爱的表达,我们可以了解美国黑人如何在生存的夹缝中坚守艰难的求爱之旅。而作者也正是通过爱的多方位的表达,弘扬着黑人同胞爱的传统,呼唤着整个社会回归本真。 相似文献
9.
托妮·莫里森《宠儿》中人名地名的象征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笑瑛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0(5):122-125
托妮·莫里森是世界文学史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宠儿》作为莫里森荣获诺贝尔儿文学奖的基石作品,在美国文学史上极具争议和赞誉,地位特殊而影响巨大。作品中的人名、地名包含独特的象征意义,传达着多种背景文化信息,不仅深化和充实了作品的主题,也丰富和拓展了读者的想象空间,在揭示托妮·莫里森集非洲黑人文化、西方基督教文化、女性主义等为一身的复杂的思想文化背蒂同时,为读者提供了多种作品解读的可能性与丰富性。 相似文献
10.
11.
梁晓丽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53-56
语言偏离现象是英语文学作品的重要特征。偏离是突破常规的语言现象。本文通过分析小说《宠儿》中的多种语言偏离现象,不断超越、突破和违背传统的语言形式,形成了语义、语法和书写层面的偏离,有力地揭示了罪恶的奴隶制度给黑人奴隶及其后代所造成的巨大的身体和精神创伤,引导了人们关注仍处于边缘地带的非裔美国人。 相似文献
12.
美国黑人的双重自我--论托妮·莫里森的小说《柏油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小说《柏油娃》塑 造了一对固守各自文化信念的黑人青年男女,他们对生活道路的抉择折射出传统与现代的矛 盾以及黑人文化与白人文化之间的冲突。从性别、种族、文化的角度解读作品,《柏油娃》 体现了作家对美国黑人双重自我合并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宋银苗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4):123-124
在托妮.莫里森早期创作的文本中有大量的食物描写,形成了浓郁的食物情结,这不仅构成了莫里森的写作风格,而且成为一种隐语,由此可以解读出黑人历史的沧桑及其生存状况的沉重。从莫里森早期文本中的食物入手,揭密黑人身体和精神的双重饥渴,以把握小说的内在主题。 相似文献
14.
对抗记忆:评托妮·莫里森的小说《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0(6):63-68
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在其小说《家》中呈现了关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记忆,这段记忆是不同于美国“官方记忆”的“对抗记忆”.在官方的记忆中,人们生活在自己的家园里,生活安定、富足,然而莫里森提供的“对抗记忆”却显示,对于非裔美国人而言,无论是关于“家”的记忆,还是个体成长的记忆,都充满了创伤.他们被排斥在“美国梦”之外,身处无“家”可归的绝望中,他们甚至无法支配自己的身体,不得不接受身体被利用和被践踏的残酷现实.不过莫里森提供的“对抗记忆”并非只是灰暗的,非裔美国人如何在恶劣的环境中顽强乐观地生存让人看到这段记忆中的亮色.对于莫里森,在记忆领域展开争夺战至关重要,这关系到非裔美国人在美国历史中是否被遗忘或者记住. 相似文献
15.
16.
郝文芬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8(4):27-30
曹旦昇吸收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以洞庭湖的本土文化为背景,写出了《白吟浪》这一充满魔幻味道的乡土小说。作者通过独特叙事结构、多变叙事视角、预言的运用、死亡的描写、魔幻氛围与巫术传说等主要手段,写出了洞庭湖的神秘和变幻莫测,使得小说充满了魔幻色彩。 相似文献
17.
美国当代女作家托妮·莫里森作为美国历史上诺贝尔文学奖的唯一黑人女性得主,以其富有想象力和诗意的小说作品而成为美国文学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她已出版的九部长篇小说始终以探索黑人历史,弘扬黑人文化为主题,表现了她对黑人命运的深切关怀。通过分析莫里森的长篇小说,探讨莫里森小说中复杂的文化语境,力图挖掘出莫里森苦心建构的黑人文化之路,展示出莫里森对黑人民族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常剑若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212-217
在介绍后人道主义的基本理念、分析后人道主义与后现代文学关系的基础上,对美国后现代非裔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诺贝尔奖演讲词和她的小说《宠儿》与《所罗门之歌》所体现的语言观进行后人道主义解读:莫里森对于语言暴力和大男子主义、种族主义和一神论的宗教语言的批判,对于语言本质的反思,以及对于语言力量的创造性运用,体现了作家对语言的后人道主义思考。 相似文献
19.
王玲玲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29(6):96-99
美国黑人作家托妮·莫里森以女性独特的视角在她的小说中刻画出一系列黑人女性形象——从饱受种族歧视与性别歧视的女性形象到传承本土文化、具有群体保护意识的女性形象。这些形象皆有血有肉特征鲜明,再现了黑人女性的生活,展现了乐观向上的精神,这正是莫里森作品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20.
吴胜利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3(5)
从女权主义以及后殖民主义杂交性理论的视角分析了托尼·莫里森三篇小说中三位女性佩科拉、秀拉和吉丁的身份建构问题,从佩科拉内化了殖民主义黑人身份走向悲剧,到秀拉颠覆了传统黑人女性身份重建自我的艰难,再到吉丁自我女权主义身份的积极追求获得自由,揭示出英里森建构其现代黑人女性身份的解放之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