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些年家庭伦理剧在电视屏幕上出现了热播现象,但我们通过调查近几年家庭伦理剧的播出状况发现,其在发挥休闲娱乐功能的同时,也会对社会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本文针对家庭伦理剧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家庭伦理剧负面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家庭伦理电视剧是中国电视剧的一个重要类型,该类型电视剧中一般主要有父亲、丈夫、儿子和情人等四种男性角色。通过对大量家庭伦理剧电视文本中四种男性角色的分析,说明家庭伦理剧通过家庭叙事强化迷人的父权制,鼓励电视观众发挥已有的性属成见建构男性气质的刻板印象。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伦理剧中的男性角色逐渐获得反叛的解放形象,男性气质新的意义逐渐被建构起来。  相似文献   

3.
解读近年来中国大陆家庭伦理剧中的“第三者”想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电视剧类型的特征看,近年来中国大陆家庭伦理剧对“第三者”想像日呈类型化特点。这一特点不仅影响了家庭伦理剧对第三者想像的艺术创新,同时也给社会道德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从情节设置、人物角色安排两个方面分析描述了近年来家庭伦理剧对第三者想像的类型化特点,并对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作了一些揭示,对今后家庭伦理剧如何想像“第三者”做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4.
朱熹的礼仪观与《朱子家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礼仪是中国古代社会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南宋理学家朱熹注重家庭礼仪规范的研究和立制,认为家礼要与时俱进,随着时代发展、民俗风情的变化而改变.家礼是自家之事,继承传统,顺和乡俗,应简单易行,不必拘泥于古制.<朱子家礼>在元明清社会家庭广泛流行,后代许多人否定此书为朱熹所作.根据朱熹的礼仪观及其所作著述分析,两者的风格和基本思想是一致的.<家礼>是朱熹未及最终写成的草稿,而非他人著述.  相似文献   

5.
1949年后,土地改革开启了国家对农村社会的权力实践,人民公社的高度集中化是国家对农村控制的高度体现.国家对农村的权力实践过程伴随着激烈的阶级斗争和对乡村资源的垄断,直接导致了传统家庭伦理的沦丧和乡村社会结构的瓦解,即乡村道德共同体的解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得作为临时道德代言人的国家随着对农村社会经济控制的削弱而退出了历史舞台.然而1980年代出品的两部电影<喜盈门>和<咱们的牛百岁>则一厢情愿地认为乡村仍然是一个道德共同体,乡村中的各种伦理问题和社会结构问题都可以通过乡村这个道德共同体的力量来解决.本文试图通过解读<喜盈门>和<咱们的牛百岁>这两部电影的角色和情节设置,来揭示1980年代国家对农村社区的道德想象.  相似文献   

6.
一百多年前,美国学者摩尔根发表巨著<古代社会>一书,发现和创立了家庭和婚姻发展的科学体系,但有些学者对此表示质疑和否定,如苏联学者IOM.谢苗洛夫发表<婚姻和家庭的起源>一书,认为血缘家庭是无任何证据的,是虚构的.对此,我下面一一进行辨证.  相似文献   

7.
武汉臣的杂剧《散家财天赐老生儿》,不仅是一部描述家庭内部争端的家庭伦理剧,更是一部反映元代社会生活的社会风俗剧。元代小商人处境的艰难,宗族内部的财产继承制度,元蒙民族统治下的民族信仰,祭祀传统,以及一夫多妻制、赘婚制等婚姻状况,皆在剧中有所反映。  相似文献   

8.
陆川的两部作品<寻枪>和<可可西里>隐藏着一种共同的"秩序观".秩序这一隐藏的观念在<寻枪>中具体表现为个人生活秩序、家庭生活秩序和社会生活秩序,在<可可西里>中具体表现为自然秩序和生存秩序.陆川的电影之所以会有隐藏的"秩序观",这是由导演的风格、爱好、价值观、世界观所致.  相似文献   

9.
<易林>与<左传>之时代相隔遥远,性质截然不同,但两者均涉及到灾异.<易林>原为占筮之作,其作者本长于灾变之说.于是,<易林>对<左传>灾异大加引用便不难理解.在考述<易林>所引<左传>灾异林辞的基础上,分析了作者援引<左传>、畅谈灾异的深刻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10.
<诗经>中直接或间接写到酒的诗有五十余首,这些作品涉及男女婚恋,家庭生活,朋友欢愉,君臣燕飨,宗庙祭祀等各个方面,反映了"诗经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同时也折射出那个时代隆礼、重德、宗亲、尚和的礼乐精神以及在漫长的"诗经年代"中这种思想文化的变迁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