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黎巴嫩曾是中近东贸易、金融、交通和旅游中心,首都贝鲁特享有“东方巴黎”的美誉.但是,黎巴嫩又是一个各宗教派别汇聚的国家,错综复杂的派系矛盾导致了1975年至1990年的内战.据有关方面估计,长达15年的内战和以色列的入侵,给黎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  相似文献   

2.
中东是当今国际政治舞台上一个十分重要的国际政治地理区域,地区内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局势动荡多变。其中阿拉伯国家有21个,它们之间存在的种种矛盾:国家利益的不同、政治意识形态的差异、领土主权的纠葛、宗教教派的矛盾以及对资源的享有和分配等,影响着相互间的团结与合作,甚至  相似文献   

3.
黎巴嫩主要教派的历史与今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巴嫩是个十分独特的国家,它不像一般人想象中的阿拉伯国家.近代,尤其是近13年以来,它一直是个阿拉伯基督徒占主导地位、各宗教派别保持权力平衡的阿拉伯国家,是阿拉伯世界中一个名副其实的西方式国家,首都贝鲁特号称东方巴黎.由于地理环境的独特性,黎巴嫩自古以来便是各宗教少数派和中东被压迫少数民族的避难所.从阿拉伯穆斯林的大开拓时期起,这里陆续聚集了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十数个支派,可以说,现在上述两大宗教中的所有派别在这里几乎都能找到它的信徒.但是在传统的黎巴嫩山区,主要还是基督教马龙派和伊斯兰教德鲁兹派占主导地位,他们不但来得早,而且人数多,所以到奥斯曼帝国后期,黎巴嫩山区的地方行政权一度在两教派之间轮流执掌.  相似文献   

4.
19世纪中叶以来,现代黎巴嫩民族国家逐渐形成。黎马龙派、逊尼派和德鲁兹派接受了以黎巴嫩为“永恒祖国”的原则,并将之作为构建黎巴嫩民族国家的基础。但黎什叶派传统的以封建家族首领为核心的教派认同,在经历了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挑战后,转变为以什叶派政治组织和民兵武装为基础的新什叶派教派认同。这种集体认同所具有的亲伊朗和叙利亚的属性,对构建黎巴嫩民族国家形成挑战。  相似文献   

5.
19世纪中叶以来,现代黎巴嫩民族国家逐渐形成.黎马龙派、逊尼派和德鲁兹派接受了以黎巴嫩为"永恒祖国"的原则,并将之作为构建黎巴嫩民族国家的基础.但黎什叶派传统的以封建家族首领为核心的教派认同,在经历了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挑战后,转变为以什叶派政治组织和民兵武装为基础的新什叶派教派认同.这种集体认同所具有的亲伊朗和叙利亚的属性,对构建黎巴嫩民族国家形成挑战.  相似文献   

6.
黎巴嫩纪事     
在阿拉伯世界,黎巴嫩是一个小国.然而,与多数阿拉伯国家相比,黎巴嫩在政治、历史、经济和风土人情方面都具有独特之处.由于工作上的原因,笔者曾在黎巴嫩生活了4年.4年期间,笔者几乎跑遍了这个正在遭受战争磨难的国度,耳闻目睹的种种情况至今记忆犹新. 雪松——独立的象征地处地中海东岸的黎巴嫩,山区阳光充足,雨水丰沛,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适宜各种针叶植物的生长.在黎巴嫩生长的各种杉、松、柏等针叶树中,尤以雪松最为名贵.雪松又称黎巴嫩杉,在圣经中被称为“上帝的杉树”.在黎巴嫩的国旗上和钱币上都印有雪松的图案.1941年黎巴嫩宣布独立后,雪松成为这个国家独立的象征.  相似文献   

7.
伊拉克战争后,伊境内教派冲突迭起,特别是2006年2月22日,阿里·哈迪清真寺爆炸事件,造成该寺金顶严重损毁,引发了伊境内最严重的教派冲突,什叶派和逊尼派之间报复性暴力冲突愈演愈烈,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战后伊国内政治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教派冲突产生催化作用。伊拉克的乱局同中东地区和国际形势的发展也不无关系。中东海湾地区民族、宗教矛盾尖锐,教派斗争激烈,是世界矛盾和热点问题最多最集中的地区,也是恐怖活动高发区。阿拉伯国家对伊拉克的走向普遍担忧。大国围绕伊拉克问题展开激烈斗争和较量。伊拉克教派之争对伊社会产生了严重后果,并深刻地影响伊社会的发展和内部关系的演变。什叶派主导的伊新政府应在四年任期内妥善处理好什叶派、逊尼派和库尔德人三派权益的合理分配,缓解教派矛盾,稳定国内局势、避免内乱,早日完成国家重建。  相似文献   

8.
伊拉克战争后,伊境内教派冲突迭起,特别是2006年2月22日,阿里·哈迪清真寺爆炸事件,造成该寺金顶严重损毁,引发了伊境内最严重的教派冲突,什叶派和逊尼派之间报复性暴力冲突愈演愈烈,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战后伊国内政治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教派冲突产生催化作用.伊拉克的乱局同中东地区和国际形势的发展也不无关系.中东海湾地区民族、宗教矛盾尖锐,教派斗争激烈,是世界矛盾和热点问题最多最集中的地区,也是恐怖活动高发区.阿拉伯国家对伊拉克的走向普遍担忧.大国围绕伊拉克问题展开激烈斗争和较量.伊拉克教派之争对伊社会产生了严重后果,并深刻地影响伊社会的发展和内部关系的演变.什叶派主导的伊新政府应在四年任期内妥善处理好什叶派、逊尼派和库尔德人三派权益的合理分配,缓解教派矛盾,稳定国内局势、避免内乱,早日完成国家重建.  相似文献   

9.
阿拉伯共同市场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初,由18个阿拉伯国家参加的阿拉伯自由贸易区正式宣布进入实施阶段.阿拉伯政界与舆论界普遍认为,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意味着阿拉伯共同市场的前奏曲己经奏响.面对新世纪,阿拉伯各国经济逐步向集团化、区域化发展.从地域和民族角度,阿拉伯国家实现区域经济联合有着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忧势.近一个世纪以来,尤其是近20~30年中,由于政抬、经济和宗教教派等原因造成的各国间的矛盾和冲突,对阿拉伯国家间实现理想的联合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如今,阿拉伯国家能否尽弃前嫌,携手走向一定程度上的联合,为世人所瞩目.一、阿拉伯国家经济联合的尝试及其经验早在40年代,阿拉伯国家联盟就宣布成立.该联盟曾就阿拉伯国家经济合作事宜作出过各种努力,也达成过某种共识,于1944年签订了“亚历山大条约”.该条约强调阿拉伯国  相似文献   

10.
从族群与国家认同矛盾看阿拉伯国家的国内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阿拉伯世界,族群、国家、民族、宗教多元认同的存在决定了阿拉伯国家的国家认同深受多元认同的困扰。本文主要探讨了种族、语言、宗教、教派等族群认同对阿拉伯国家认同的挑战,分析了阿拉伯国家族群冲突的四种主要形态:权力分割族裔化而引发的国内冲突;权力垄断族裔化而引发的国内冲突;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族裔群体的冲突;跨界族群寻求自治与独立引发的冲突。阿拉伯国家的族群冲突反映了阿拉伯民族国家建构存在的问题和遭遇的挫折。  相似文献   

11.
从族群与国家认同矛盾看阿拉伯国家的国内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阿拉伯世界,族群、国家、民族、宗教多元认同的存在决定了阿拉伯国家的国家认同深受多元认同的困扰。本文主要探讨了种族、语言、宗教、教派等族群认同对阿拉伯国家认同的挑战,分析了阿拉伯国家族群冲突的四种主要形态:权力分割族裔化而引发的国内冲突;权力垄断族裔化而引发的国内冲突;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族裔群体的冲突;跨界族群寻求自治与独立引发的冲突。阿拉伯国家的族群冲突反映了阿拉伯民族国家建构存在的问题和遭遇的挫折。  相似文献   

12.
在阿拉伯世界里,黎巴嫩是一个苦难深重的国家.1975年以后的十多年来,黎巴嫩几乎一直战火连绵,冲突不已.象黎巴嫩这样战乱时间延续之长,人民受难程度之深,在当今世界上也是突出的.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后半期,宗教—族群间的冲突逐渐成为国际政治关注的焦点,对于这些冲突产生的原因,学界也提出不少解释方法。政治机会理论为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有用的视角:即外部政治机会结构的变化是催生宗教矛盾升级为大规模致命性冲突的关键因素。苏丹内战正是这样一种典型的致命性宗教冲突。2005年后,苏丹各种宗教行为体的和平构建活动,正是在一个开放而变化不定的政治机会结构中进行的,但随着宗教行为体与政治环境的互动,所谓的维和活动反而加深了各教派间的隔阂,成为"以分裂换和平"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4.
一、纪伯伦的宗教背景 纪伯伦·哈利勒·纪伯伦(1883~1931)是阿拉伯世界近代最负盛名的作家,在世界文坛享有和印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泰戈尔齐名的地位.纪伯伦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东方文学家,无论在生活上,还是艺术、思想上,他都是一位具有双重性格的人物.他出生在黎巴嫩,长在美国;出身于基督教马龙派家庭,却有反叛宗教的性格;他精通母语阿拉伯语,又能用英语写作:他住西式楼房、用欧洲壁炉、喝阿拉伯咖啡、用中国红木酒杯喝威士忌、吃猪肉香肠……总之,他的作品既充满东方情调,挟带着黎巴嫩山野的神秘,同时又饱蘸西方式的激情,充满对自由、平等、博爱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美的讴歌.  相似文献   

15.
阿拉伯世界有两个,一个在利比亚,习惯称的黎波里;另一个在黎巴嫩,现译为特里波利,是黎巴嫩的第二都城.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是在公元1世纪,意为“三座城市”,为公元前800年艾尔瓦德和绥顿的腓尼基人所建。因其在叙利亚梅岸古代史上的重要地位,腓尼基城邦委员会就设在这里。公元638年,阿拉伯  相似文献   

16.
一、塔伊夫协 定前夕黎巴嫩国 际国内背景 1989年,中 东热点地区一度 降温。两伊停战 后,海湾局势趋向 缓和。在巴勒斯坦 人民坚持反对以 色列占领斗争的 同时,有关各方纷 纷提出解决巴勒 斯坦问题的和谈 方案。阿拉伯国家 关系有了改善,出 现了区域性联合 趋势。美苏在中东 也由全面对抗走 向和解。但是唯有 黎巴嫩内战的枪 炮声一直未断,而 且政治危机又有 进一步加深的趋 势。1988年9月 23日,黎前总统 阿明·杰马耶在任期已满、新总统又无法选出的情况下,匆匆宣布成立以米切尔·奥恩(时任黎政府军司令)为首的临时军政府。而以代总理胡斯为首的现政府宣布自己是合法政府。这样,在黎巴嫩现代史上首次出现了没有国家元首,而又存在相对立的两个政府的奇特现象。同年11月9日,黎国防部长奥赛兰宣布哈提卜为黎军总司令,而奥恩称,自己仍为黎军总司令,因此黎巴嫩面临了分裂的危险。  相似文献   

17.
阿拉伯世界的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拉伯世界的合作有它的历史渊源。阿拉伯帝国解体后,阿拉伯人长期处于分裂状态。进入19世纪后,西方殖民主义的分而治之的政策使阿拉伯各地区出现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为了重新实现统一,阿拉伯人作出了巨人的努力,但无论是近代的阿拉伯复兴运动还是现代的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均未能实现这一目标。然而,令人欣慰的是,它推动了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并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最终出现了一个个独立的观代民族国家。本文所谈的阿拉伯世界合作,是指阿拉伯各国之间国家关系的演变及发展。 一、合作组织概览 一战结束后,现代阿拉伯民族国家相继出现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从第一个阿拉伯现代民族国家(也门,1918年摆脱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宣布独立)的出现到最后一个阿拉伯民族国家(阿联酋,1971年摆脱英国殖民主义统治)实现独立,经历了约半个世纪。为增强阿拉伯民族的凝聚力,加强团结,推动阿拉伯各国的现代化进程,使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人作用,阿拉伯国家间进行了一系列广泛的合作,创建了一些双边、多边或区域性的合作组织。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 阿拉伯国家联盟:1945成立,这是战后阿拉伯世界的第一个泛阿拉伯组织。最初山埃及、沙特、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和也门等7国组成。阿拉伯国家联盟的宗旨是:加  相似文献   

18.
第一届阿拉伯妇女图书展览会于1995年11月16日晚7时在开罗歌剧院的哈纳吉尔剧场揭开了帷幕。来自埃及、黎巴嫩、约旦、阿联酋、叙利亚、巴勒斯坦、科威特、摩洛哥、巴林等9个阿拉伯国家的25所大学和出版社参加了本届书展。本届书展由埃及和黎巴嫩组织,今后每两年举办一次类似的书展,地点为各阿拉伯国家的首都。举办阿拉伯妇女图书展览会旨在为文学家,大学师生及研究妇女问题的民间组织提供一个讨论阿拉伯妇女问题的论坛。本后书展共组织了6次研讨会,分段次进行,并由来自埃及、叙利亚、黎巴嫩等国妇女界的知名人士主持。研讨会的议题是:  相似文献   

19.
教派隔阂和教派政治、列强的争夺和外部势力的插手、殖民者的“分而治之”政策、阿以冲突和巴勒斯坦问题是黎巴嫩内乱的四大历史根源。它们是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步形成并发挥作用的,且呈现出积重难返的态势。要彻底结束黎巴嫩的内乱局面,只有逐步实现四个目标:教派利益服从民族国家利益;排除外部势力的恶性干扰;建立平等友好的黎叙关系;实现黎以关系正常化并最终公正地解决巴勒斯坦问题。  相似文献   

20.
教派隔阂和教派政治、列强的争夺和外部势力的插手、殖民者的"分而治之"政策、阿以冲突和巴勒斯坦问题是黎巴嫩内乱的四大历史根源.它们是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步形成并发挥作用的,且呈现出积重难返的态势.要彻底结束黎巴嫩的内乱局面,只有逐步实现四个目标:教派利益服从民族国家利益;排除外部势力的恶性干扰;建立平等友好的黎叙关系;实现黎以关系正常化并最终公正地解决巴勒斯坦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