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理 《公关世界》2023,(7):51-53
青少年与智能手机融合的程度,深刻影响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成为青少年社会化的催熟剂,让青少年提早体验、尝试各种社会角色。手机虚拟社交削弱了与真实社会关系的链接。表情包的过度使用,表明虚拟社交中情感交流的匮乏。智能手机加速推动社会滑向“我与它”的工具性关系,同时促使虚拟社交呈现碎片化特征。  相似文献   

2.
初级群体呈现出衰弱的变迁趋势.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初级群体的变迁对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人格发展、心理健康以及社会角色等的培养造成了消极的影响.以社区为平台,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在青少年从社区获得社会支持的同时,又可以促进其自身成为社会支持网络的志愿者,使青少年、家庭、社区成为一种"共生"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3.
大众传媒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如对性题材的滥用,对暴力的崇拜,对超自然力量的渲染,对美的另类化等,这些问题对青少年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因此,传媒应当有更多的自律和改进,包括加强政府的示范和导向,提升媒体形象的定位,提高创作者的素养等.  相似文献   

4.
偶像崇拜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正越来越强地影响着青少年的精神生活和个性发展,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之一.笔者以社会化理论为基础分析了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原因,提出了引导对策.  相似文献   

5.
青年短信文化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近年来,网络掀起了一场生活方式的革命,确立了"第四媒体"的地位.据专家预测,依托于移动通信网络和互联网的短信将成为新的媒体--"第五媒体",短信将成为新的生活方式.在善于追逐时尚的青年"手机一族"中,短信作为一种新的文化方式已被普遍接受.短信文化在青年中流行离不开社会背景,更有深刻的心理学基础.短信文化是青年人际沟通的新形式,是解读青年的语言符号,也是研究青年文化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6.
不良亲子关系对青少年社会化中问题行为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庭是青少年社会化最重要的基地,社会大环境、家庭资源以及青少年自身的特点影响着不良亲子关系的形成,不良亲子关系又通过模仿、预言的自我实现、挫折--攻击、认知方式等途径导致青少年社会化中问题行为的产生,因而需要从社会大环境以及父母自身入手(包括态度转变、减少家庭惩罚和提高父母自身修养等)来优化亲子关系,以减少青少年的问题行为.  相似文献   

7.
传媒暴力对青少年社会化有负面影响已是不争的事实。本文阐述了传媒暴力对青少年社会化负面影响的几种主要表现,分析了传媒暴力发生的原因,并就如何限制传媒暴力的负面影响作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作为民族发展未来的栋梁,青少年一直是国内外各种课题研究的重要对象。本文正是以此为出发点,探讨国外文化对我国青少年的影响。21世纪中国文化的建设,必然要面对各种外来文化的渗透与传播,青少年的价值观根基未稳,势必受到国外文化的各种影响,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选择地吸收国外文化的有益之处,积极弘扬民族文化,是我们迫切要研究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9.
笔者从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审美情趣、语言方式等方面探讨了流行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从青少年的性格特点、心理特征等方面分析了影响产生的原因;据此提出了开展挫折教育、体验教育,倡树感谢文化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政治和道德的关系可以说源远流长,在古代社会,一般来讲道德和政治从整体上采讲是一回事。在一些政治理念上,特别强调要有良好的品行,讲求德治。德治是通过统治者道德的修练,使社会达到完美的境界,现在的民主仍然需要良好的德治,良好道德是民主政治的有效保障,是现代政治的一个  相似文献   

11.
传媒暴力对青少年社会化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大众文化对青少年闲暇生活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末,中国社会文化经历着一场深刻的转向,大众文化的流行颠履了经典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时尚文化、消费文化、快餐文化、娱乐文化对青少年的闲暇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开展闲暇教育,成为一个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必然课题。  相似文献   

13.
网络化不仅是信息社会在技术上的一种表征,更是人的一种崭新的生存方式,它也必然深刻地影响着青年的社会化,即青年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成为能够履行一定社会角色行为的社会人的过程,这构成时下关于青少年成长及其青少年问题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
社会位移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了社会位移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试图证明学生的社会位移程度越大,其社会化会更成功.社会位移程度的大小可能伴随着相应的风险性.  相似文献   

15.
选秀作为大众娱乐文化的新的形式,因其产生的巨大影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旨在讨论分析选秀活动对于参加者——大学生的社会化影响。我们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社会学这一领域分析选秀活动。结合高校学生参与选秀活动的抽样调查资料及深度访谈资料,从四个方面具体解析了选秀对于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心理素质社会化、角色社会化、职业社会化和政治社会化。在此基础上.我们尝试对高校组织选秀活动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examined attitudes toward the application of adult sex offender legislation to juvenile sex offenders. Participan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one of nine conditions. In the generic condition, the participants were asked to envision a generic juvenile sex offender, whereas in the manipulated conditions, participants read a vignette with three manipulated variables: offense type, victim age, and victim gender. Afterward, all participants (n = 978) completed questionnaires assessing perceptions of juvenile sex offenders and juvenile sex offender legislation. Overall, participants in the generic juvenile sex offender condition rated the perpetrator as more dangerous and more likely to reoffend than participants in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Moreover, participants in the generic juvenile sex offender condition were more likely to endorse more punitive punishments and viewed perpetrators as “superpredators.” When examining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participants reading vignettes with younger victims and male victims as well as vignettes with contact offenses were more likely to view the perpetrator as dangerous, likely to recidivate, as a “superpredator,” and deserving of more punitive punishments. Implications for public policy as well as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在青春期一旦沾染上酗酒就预示着其学业成绩下滑,情感困惑加剧。然而,这些关系会因同龄人对酒的依赖程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本文就青少年人际关系不协调会增加酗酒的机率,或削弱抵抗酗酒诱惑的防卫本能;同龄人行为对个人酗酒会产生巨大影响、个人所处的大范围对其情感困惑的影响作出相应的判断,对同龄人在青春期问题行为中究竟扮演什么角色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reports on an experimental study 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der role stereotyping and political learning among Mexican-American children. In addition to the pre-test and post-test administered to the entire sample, 15 of the children were exposed to a treatment emphasizing a flexible definition of the female role. The children did stereotype behavior assigning some activities to men and others to women. Further, this stereotyping affected their attitudes toward femal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Comparison of pre-test and post-test suggests that the treatment had some effect on gender role attitudes, particularly concerning the female role. In addition, on several questions there appeared to be an interaction between gender and the experimental treatment, sugguesting possibl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of boys and girls.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