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53年3月19日,太平军以雷霆万钧之力一举攻克南京,并定为都城,天王洪秀全在京城度过了十一个春秋的帝王生活,它就犹如沙滩上筑起的王宫,人们还来不及看清,就崩塌下来,消失在人世间。太平天国为什么在中国历史上来去匆匆,人们不能不围绕着建都南京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太平天国应不应该在南京定都?在清政府仍据北京,控制全国百分之八九十区域的政治军事形势下,就急忙建都合不合适?一百多年来,包括太平天国领导人和后来的历史学家们都展开过不同见解的论争。太平天国领导人的争论,主要表现在天王洪秀全和东王杨秀清的战略主张的分歧。洪秀全在攻长沙时就有“欲取河南为家”的设想。太平军攻克武昌后,洪秀全接受了著名女将卞三娘的建议,提出“遣兵道襄樊,  相似文献   

2.
太平天国洪秀全称天王,但首义有东、西、南、北、翼等五王,后且累封至二千余王;洪秀全称“真主”,而太平天国除“真主”外,尚有所谓“上主”、“救世主”、“幼主”、“赎病主”;洪秀全称“万岁”,而太平天国初期“万岁”有四位,后因杨秀清逼封,有五位,后期则有八位。这种特殊的现象,其实质如何?颇有加以探讨的必要。《历史研究》一九七八年第六期发表了郭毅生同志的《如何评价杨秀清》一文,对此谈了他自己的看法,惜郭文结论并不符合历史实际。嗣后不少同志都表示异议,但那些文章的重点皆放在对“天京事变”的探讨上,对上述所谓“六王”、“五主”、“多万岁”问题,则语焉不详,使人不甚了然。笔者有鉴及此,愿将考察所得,贡献于诸治太平天国史的专家和同志们。  相似文献   

3.
《资政新篇》与洪仁王干○马文萍《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已未九年(1859年)洪仁王干到天京担任军师初时,上奏天王洪秀全陈述他向西方学习的建国方案。在《资政新篇》中,洪仁王干详细地阐述了当时西方国家的历史和现状,指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是英、美、法,称...  相似文献   

4.
(一)太平天国避讳制度的产生与发展避讳在太平天国,既是重要的礼制,又是盛行的习俗。探讨这种礼俗,是太平天国文化史研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太平天国实行避讳制度,原本出于农民进行反清王朝斗争的需要。但是这种礼俗,植根于宗法式农民经济的土壤,浸透了封建宗法与三纲五常的毒素,表现了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者思想意识的落后面,很快就成为建立新王朝的一种手段。太平天国明文规定避讳字样,始见于辛开元年(1851年)十月二十五日《永安封王诏》。“天父”才是真神,才是上,才是帝,才是爷,“天父天兄”才是圣。其余不得僭称;呼称天王洪秀全“为主则止”,不宣称上称圣,免致“冒犯天父天兄”;左辅、右弼、前导、后护各军师,也不得称为王爷,乃分别封为东、  相似文献   

5.
郭若愚编《太平天国革命文物图录·补编》缉入忠王李秀成于太平天国壬戌十二年发给陈金荣的田凭一件,骑缝上盖“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国开朝勋臣护国军师忠殿户部尚书李生香”双龙纹硃印。郦纯《太平天国制度初探》以为“护国军师”系李秀成,并据以论证李秀成于太平天国壬戌十二年巳膺封军师(见该书增订本第257页)。这是一种误解。按太平天国有朝官、属官之分。属官有以朝官兼任者,地位较尊,印章上都刻姓名。例如,见之于吴江“计彩化门牌”的“太平天国御林王亲真忠报国懋天福任西殿属官领袖萧朝兴”(《近代史资料》1955年第1期第37页)。又如忠王于壬戌十二年九月十五日准抚天侯徐少蘧病假的“瑞批”所盖的“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国开朝勋臣侣天安兼忠殿吏部主编修董敖侣”(《太平天国文书汇编》第208页)。也有不由朝官兼任的  相似文献   

6.
太平天国上帝教的约书,包括《旧约》、《前约》和《真约》。经过修改、批注的《旧、前约》,已非基督教《圣经》本来面目。《真约》是以“天父”、“天兄”、天王名义所传洪秀全受命下凡作主救人而立的“约书”,是包含上帝教的神话、教义、伦理、仪式、诚条的一系列经籍,是批改《旧约》私《前约》的依据。上帝教的约书是在坚持宗教自主、抵制基督教化的斗争中形成的,它没有也不可能挽救太平天国的失败。  相似文献   

7.
美国南部浸信会传教士罗孝全(I.J.Roberts),是1847年洪秀全在广州学道时的宗教老师。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洪秀全十分怀念他,曾多次带信邀请他到天京来。罗孝全也很想和太平天国建立关系,几经曲折,他终于1860年10月13日(太平天国庚申十年八月二十九日)抵达天京,住在千王府内,受到特殊的款待。在天京期间,洪秀全曾多次以书函与罗孝全讨论宗教问题。现在收藏在罗孝全后人家中的《赐通事官领袖接天义罗孝全诏》,为洪秀全亲笔书写于黄绢上,即是其中之一。罗孝全后人将原件照片送广州博物馆,《太平天国文书汇编》据以著录发表。  相似文献   

8.
洪秀全是近代中国杰出的农民革命领袖,他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是一次伟大的反对中国封建统治者和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的农民革命运动。洪秀全(1814—1864),广东花县人,一八四三年创立“拜上帝会”,利用宗教形式进行革命运动。一八四四年以后,尝三次进入广西农村,发动劳苦群众,组织革命力量,并在家乡相继撰写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及其稍后写成的《原道觉世训》等理论  相似文献   

9.
天历是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者为废除清朝“王朔”而创制、由农民政权颁行的一种特殊历法。它删除了过去历书中的封建迷信历注;但是它的制定忽视天象,不适用于农业生产。关于天历的历理、特点、实施和评价,笔者另作专文论述。本文着重讨论如下几个问题:1.天历的创制者问题;2.天历的颁行日期;3.天历干支、礼拜较阴阳历日提前一天问题。1.天历的创制者是谁? 关于天历的创制者,史学界曾有三种看法。第一种是杨秀清造历说,董作宾《天历发微》提出,根据是《洪大泉自述》:太平军攻破永安后,太平天国“称为天朝,诸臣随时奏事。编有历书,是杨秀清造的,不用闰法,我甚不以为然”。第二种是冯云山造历说,最  相似文献   

10.
杰出农民领袖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革命高潮,揭开了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序幕。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影响之深,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在国内外敌人的联合镇压下革命最后失败了,但它的革命的英雄业绩和光荣的斗争传统却是永远不可磨灭的,太平天国革命作为划时代的伟大事件而载入史册。 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的本性,它生存的条件,就是要伪造一切商品,因而也伪造历史”(恩格斯:《关于英国和爱尔兰历史的笔记》)。苏修叛徒集团正是这样干的。齐赫文斯基所炮制的《中国近代史》(莫斯科科学出版社1972年…  相似文献   

11.
一八五一年洪秀全在广西发动金田起义,揭开了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序幕。此时马克思移居伦敦已近两年,他对于遥远的中华帝国发生的这场革命寄予热情的关注。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马克思在一八五三年五月写的论文《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说中国的起义“已经汇合成一个强大的革命”,“可以大胆预言,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即将爆炸的地雷上,使酝酿已久的普遍危机爆发,这个普遍危机一旦扩展到国外,直接随之而来的将是欧洲大陆的政治革命”。时隔九年之后,马克思在《中国纪事》一文中,却一反原先的态度,用十分激烈的言辞抨击太平天国,说它是“灾星”,是“魔鬼的化身”,“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没有任何口号,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老统治者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  相似文献   

12.
近两年来,史学界同志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在进一步讨论关于洪秀全、杨秀清、石达开及李秀成等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对继续清除林彪、“四人帮”在史学领域里散布的流毒,深入总结农民革命的历史经验,推动学术研究和讨论的广泛开展,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笔者试就石达开的评价问题,再作一些探索和评述,就正于史学界同志。  相似文献   

13.
太平天国印行的书籍,大多数是有关他们自己的。即使是新旧约《圣经》、《武略》等书,也都从批注或修政、编选中反映出他们自己的思想和意向。所以,太平天国印书,连同他们的文书,是研究太平天国的最重要的史料。太平天国作为历史研究的对象已有半个多世纪,但我们对太平天国印书的利用、研究似乎还很不充分。《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天父下凡诏书(一)》等受到研究者较多的重视和利用,但总的说来,我们没有对太平天国印行的每一种书籍都进行过系统的研究——从它的  相似文献   

14.
一九五六年和一九五七年,学术界曾对太平天国是不是绘人物的问题展开了一场讨论。罗尔纲先生根据南京堂子街、罗廊巷、如意里等地发现的太平天国壁画的考证,按“旧约”的禁例和涤浮道人在《金陵杂记》中“贼之画……不准绘人物”的记载,分别在《新建设》、《文史哲》、《太平天国史绩调查集》等刊物中发表文章,反复阐明“太平天国不准绘人物,不仅不准绘神怪和封建的旧内容的人物,而是一切人物都不准绘,不仅天京如此,而京外如此,而一直到后期也仍然如此。”事隔十余年,随着太平天国壁画和史料不断发现,有充分事实说明,太平天国不准绘人物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15.
英国友人“太平军上校”呤唎(A·F·Lindley1840—1873),1866年在伦敦出版了《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中文译名)一书。自述了他在太平天国从军四年的历史。人们历来都认为呤唎曾助守过天京江面的太平军九洑洲炮台,后炮台失守,呤唎负伤,妻子玛丽阵亡。罗尔纲《太平天国史稿》、牟安世《太平天国》、茅家琦《太平天国兴亡史》和《辞海·中国近代史》等均持此说。考九洑洲在江苏江浦县浦口镇金汤门南十余里,与南岸的下关遥遥相对。太平军在此设有要塞,拱卫天京。清方奏报称:“查金陵城下,分内江、外江,中为七里洲,横亘江心,有贼垒四座。  相似文献   

16.
太平天国发给从中央到地方的王,侯、相直至两司马包括个别外国人的各级官员实授或虚设的职务及爵称权柄符—官印,是太平天国政权建设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太平天国官印的研究,对于从正反两面了解太平天国官制军制的发生发展,特别是后期的变化得失,从而洞察这场运动的性质和成败,当有裨益。太平天国官印始颁于何时? 据《贼情汇纂》卷十一载,太平天国“举事金田,凡紫荆山附近藏匿党羽,皆出归附,于是群贼大会,置伪官,制伪印,立军制”。金田起义后,钦差大臣赛尚阿亦称:“金田逆匪自称太平天国,确有历次所获犯供及伪文伪印可凭。”可见金田起义前官印已颁行,而且是做为整个组织准备物质准备中的一个环节而出现的。次年军抵永安,洪秀全又“封派各贼伪官,封杨秀清为东王……,制造伪印”。说明此时已确立由中央颁发官印的制度。建都天京后,设立了专门机构——“镌刻衙”,置典镌刻四人,主刊刻诏旨书籍,兼雕木质官印。有“镌刻营”一军,皆刻字匠,按军制编组,有“将军以下正副各伪官、典官、属官,每军一千七百十五人”。  相似文献   

17.
《晚清巨人传·洪秀全》(以下简称《洪秀全传》)是由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郭蕴深撰写的一部学术著作。该书由哈尔滨出版社出版,它的出版无疑为太平天国史研究增添了新的成果。《洪秀全传》以史实为依据,以洪秀全生平主要业绩为主线,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翔实资料,进行了新的探索。作者将学术性、知识性和可靠性融为一体,从而使读者在读史的同时,既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又得到了有关中国近代化艰难曲折道路的许多启发。这正是该书的特色和作者创作用意所在。“时势出英雄”,时代造就了英雄人物,而英雄人物的出现也离不开各个时…  相似文献   

18.
《太平天国词语与避讳研究》是史式、吴良祚两位同志新的科研成果,史式同志撰写《太平天国词语研究》,吴良祚同志撰写《太平天国避讳研究》。研究太平天国的语言文字不是一件易事。十年前我给史式同志所撰《太平天国词语汇释》写的序就说过:“要了解太平天国词语不是一件易事,曾有一位研究过的人说是与甲骨文有同样的困难。这话虽然夸大了,但却说明的确不是一件易事。”近来又听说“史学界也有人认为研究太平天国的语言文字是蚂蚁啃骨头,费力多而收获小。”但是,这两位作者却长期埋头于这种不起眼的工作,乐此不疲。史式同志在十年前就撰成了四十余万字的《太平天国词语汇释》一书;吴良祚同志十多年来发表了数十篇很有学术价值的有关太平天国词语  相似文献   

19.
天京事变与洪秀全的失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史上影响重大的事件,它发生的原因直接与洪秀全有关,天京事变中洪秀全的一系列失误,是造成太平天国败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安徽史学》一九八四年第一期《史坛争鸣》栏,发表了徐川一《太平天国的科举考试》始自辛开元年在广西永安州时”吗?》一文,提出与罗尔纲商榷。罗尔纲《太平天国史稿》一九五一年初版,原说“太平天国自癸好三年(一八五三年)定都天京,即开科取士”。一九五五年出版的该书增订本,根据丁宁存《从军日记》:“又有万寿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