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月的鹤峰,山花竞放。6月24日上午,以元帅英名命名的贺龙希望小学落成庆典在前湘鄂边苏区湖北鹤峰太平乡隆重举行。该校由原贺英小学扩建而成,是在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的关怀下,在上海市希望工程办公室的大力帮助下,由永恩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捐资30万元兴建起来的。肖克老将军为该校题写了校名。地处武陵山区腹地的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是革命的摇篮、血染的土地。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贺龙元帅在这里创建了湘鄂边革命根据地。贺龙、贺英曾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生活战斗了8年之久。1933年,贺英在太平洞长湾突遭当地团练土…  相似文献   

2.
《民族论坛》2011,(8):45-45
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的理事会上,临时增加了一项见证议程,湖南办事处主任汪培健受长沙市泉州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吴育林的委托,把一尊贺龙元帅的石雕像呈交给贺龙元帅最小的女儿——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会长贺黎明。这尊石雕像高30公分,宽20公分,雕像是以汉白玉为原料做成的,底座则用了上好的新疆红。  相似文献   

3.
“危害民国”的共产主义女“囚犯”———忆贺龙元帅前夫人向媛姑文/朱泽云○她出身湘西武陵山寨土家富户。历经传奇丧婚,19岁嫁给贺龙。从此与夫甘苦与共追求真理与革命。1933年4月8日因叛徒出卖,在上海法租界被捕,后经著名爱国进步律师史良奋力救助,得以出...  相似文献   

4.
正4月,暮春的湖湘大地依然笼罩在绵绵的春雨中,大巴车沿着刚刚大修贯通的桑龙公路,平稳穿行于高山之底、之腰、之巅,放眼所见,新绿整齐,雨雾缠绕,云雾升腾。遥想80余年前,那位被人们称为"活龙"的贺龙元帅,曾经于此山此岭中智勇转战,脑海中的春困便被赶得无影不踪,他的故事,他的踪迹,他的精神,让我们对此行的目的地,与贺龙元帅出生地桑植毗临,也是元帅曾经长期战斗过的地方,革命老区——龙山县有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又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贺龙元帅曾四次来长阳领导革命斗争。于长阳西湾组建的红六军曾在资丘与围剿之敌展开殊死决战,不幸被俘的77名将士被集体残杀在资丘清江边的烟墩岩。  相似文献   

6.
谢兴无 《民族论坛》2004,(12):17-18
湖南省境内有一位鲜为人知的白族老红军寿星,名叫王顺清,今年已满103岁,一生经历百战。得知他和老伴住在长沙市某著名老干疗养院,笔者慕名采访了他的传奇人生故事。参加红军,奔走如飞王顺清老红军是湖南省桑植县芙蓉桥人。他的家离贺龙元帅老家仅30华里。当年,贺龙“三把菜刀闹革命”时,正在遭受地主欺压、一家人生活极为困苦的王顺清,带着两个弟弟找到贺龙,参加了贺龙领导的红军游击队。1934年,他们跟随贺龙上了井冈山,他们的游击队被正式编入中国工农红军。回忆当年在家乡亲眼目睹红军风采的难忘情景时,百岁老人仍激动不已,他向笔者深情叙…  相似文献   

7.
声屏园里搭金桥──记桑植县广播电视局为民族团结进步鼓与呼的先进事迹桑植县民委桑植县地处湖南省西北边陲,与鄂、渝毗邻,俗有“一脚踏三省”之称,是贺龙元帅的故乡,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在这里17个民族聚居,以土家族、白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  相似文献   

8.
贺龙与白族     
贺龙元帅已遇害35周年了,至今,人们耳熟能详的是他两把菜刀闹革命的传奇经历,但他出生湘鄂边界的土家族之地,身体中流淌着至少一半白族血的事实却是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9.
“危害民国”的共产主义女“囚犯”——忆贺龙元帅前夫人向媛姑(二)文/朱泽云生活愈苦,愈能磨炼人的意志。可是,进入30年代,国共两党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蒋介石不仅出动庞大的军队,对共产党在湘鄂赣、湘鄂西和鄂豫皖红色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  相似文献   

10.
巴东于南朝宋景平元年(公元423年)置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地域文化特色明显。北宋名相寇准曾任巴东县令,贺龙元帅曾九次转战巴东。巴楚文化、土家文化、三峡文化、红色文化、纤夫文化、移民文化相互交汇融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初,在贺龙元帅战斗过的地方———桑植县瑞塔铺,一栋高标准的现代化综合办公楼拔地而起,一座占地5亩、花园式的建筑悄然映入老区人民的视野。桑植县地税局第二征收分局全体税干彻底告别了租房办公住宿的历史。气派宏伟的办税大厅,全自动信息化的现代办公设施,高标准的交通工具,湖南省地税局《税友》杂志社全体同仁用真情圆了老区地税人的梦。一2000年3月16日,《税友》杂志社社长吴佑坤及编辑部主任陈立龙等一行3人带着省地税局扶贫帮困的历史使命来到贺龙元帅的故乡桑植,来到结对帮扶对象———桑植地税第二征收分局。走进二分局,他们…  相似文献   

12.
"我愿做一盏马灯,给走在脱贫致富道路上的老区百姓指个方向",中共桑植县委书记何其雄说. 桑植县是贺龙元帅的故乡,是中国工农红军二方面军长征的出发地,在这一片洒满革命先烈鲜血的红土地上,生活着近44万以土家族、白族为主的少数民族群众.  相似文献   

13.
它没有忘记贺龙元帅的嘱托,更没有辜负中央领导的期待.在10年改革开放中,来凤卷烟厂的名字也如同“接龙桥”这美好的名字一样出名,得到千百万消费者的信任,成为全国卷烟行业中一颗正在升起的新星. 去年,来凤卷烟厂生产卷烟14.5万大箱,产值1.21亿元,在全国500  相似文献   

14.
张皓  王曙光 《民族论坛》2006,(12):F0003-F0003
位于澧水源头的桑植县是共和国元帅贺龙同志的故乡,与之毗邻的永顺县则是红二六军团湘鄂川黔苏维埃省政府所在地。大革命期间,这两个县的人民为了红军的发展壮大,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记者来到了正在建设施工中的桑永公路现场,目睹了建设者们为了造福苏区百姓挥汗如雨、忘我拼搏的动人情景,一条宽阔平坦的幸福路、致富路正在他们的脚下延伸……造福苏区人民——来自永桑公路的报道@张皓 @王曙光  相似文献   

15.
张皓 《民族论坛》2001,(5):21-28
湘西山势奇异、溪河纵横,楚、巫、傩文化在这里沉淀,苗族、土家族民族民间艺术在这里融合。从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走出了开国元帅贺龙,文学巨匠沈从文,艺术大师黄永玉,歌唱家宋祖英。如今,荣获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创作表演金奖的《扎花女》又横空问世。她采天地精华,含青山灵气,把蕴藏在山水之间的“千年大美”,还源于艺术、还源于人民。  相似文献   

16.
疾风知劲草     
“十年动乱”时期,在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曾流传着一个贺龙手杖的故事。那是1965年10月,当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10周年的时候,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贺龙元帅,代表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参加了庆祝活动后到南疆和田县烽火公社访问了维吾尔族百岁农民买买提木沙阿洪。贺老总见这位老农腿脚不好,便把随身携带的一根手杖送给了他。谁料到,在“文化大革命”中这根手杖成了买买提木沙阿洪同所谓“大军阀”有“黑关系”的证据。木沙老人任凭造反派如何严厉的审问和追查,他都把这条手杖珍藏着。造反派见老人“顽固不化”,就  相似文献   

17.
沿着澧水行至中源的尽头,有一座风景秀美的“小山城”,名叫河口。房屋沿河两岸平行分布,上游被大桥连接起来。组成一个狭长的H形。在河西下游末端。坐落着河口乡中心小学。“老黄”就在这所学校任教。河口乡位于贺龙元帅的故乡——张家界市桑植县。这里风光旖旎。村民勤劳、淳朴。老黄本名黄道雄,在这大山里从教已29年。附近的乡亲.几乎很少人知道他的名字。但说起“老黄”.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乡里采访他的时候,“老黄呀……”老乡的话匣关不住,老黄的故事说不完。  相似文献   

18.
桑植是贺龙元帅的故乡。这里,既有迷人的山水风光,又有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既有各民族长期积淀的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又有革命年代谱写的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众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西部开发的历史机遇,为桑植把旅游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做活、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带动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  桑植丰富的旅游资源包含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和革命纪念地三个主题,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和可塑性。从自然风光来看,有被誉为亚洲第一洞的九天洞、八大公山国家级原始森林…  相似文献   

19.
初冬的武陵山区,已略感寒意。寒风萧瑟,让这大山显得尤为宁静。经过近3个小时的车程,记者从桑植县城来到云头山村。这里,曾经是一个破旧、贫困的村落。但此时,记者看到的,却是村寨另一番风姿。 张家界市桑植县历史上称之为古西南夷地,是土家族、白族、苗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县,少数民族占88%。桑植县又是贺龙元帅的故乡、著名的革命老区,属国家级贫困县。  相似文献   

20.
<正>杨克勤:秋千上的"妈妈级"冠军6月3日,奥运火炬在岳阳市传递,第182棒火炬手是一位长相清秀、神采奕奕的女性,她就是来自中国第一届体委主任贺龙元帅故乡——张家界桑植县的杨克勤,一位从乡村走出来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秋千项目省级、国家级冠军。不过,自1998年吉首大学毕业后,杨克勤的日常身份是桑植电力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