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批农民涌入城市,进城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居住和上学问题,对现有的义务教育的供给提出了挑战。保障进城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不仅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的繁荣昌盛,而且也关系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教育公平和社会稳定的问题。本文运用公共经济学的理论,立足维护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公平权力,建立进城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经费筹措保障机制,寻求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把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中给予解决。  相似文献   

2.
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打工,形成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特有的进城务工现象.与此相伴随的是,在我国一些城市,进城务工人员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如何遏制进城务工人员犯罪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一、进城务工人员犯罪的现状 当前,我国进城务工人员犯罪问题不容忽视.据公安部门提供的资料表明,流动人口的犯罪比例很高,已成为城市治安管理的一个突出问题.流动人口的犯罪率居高不下,已经占据各个城市不同人员犯罪的首位,而占流动人口80%左右的进城务工人员,已经成为共认的高犯罪群体.  相似文献   

3.
新型城镇化很重要的一点是强调“人的城市化”。人的城市化,总体来讲,就是不能只是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土地的城市化,而是要进一步将农民化进城市。关于“人的城市化”,大致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特别关注城郊农村的城市化,认为应当开放小产权房,从而让城郊农民“自主城市化”;第二种观点尤其关注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化,认为城市化的重点就是为进城农民工提供可以在城市住得下来的房子。笔者主张一种“可逆的城市化”,或者说是主张一种可以让农民既自由进城,进城失败后还可以自由返乡的城市化。这种主张认为,在当前中国人均GDP只有欧美日1/7的国情下,中国不可能为所有进城农民工提供他们在城市安居的收入和就业条件。中国农民工进城往往表现为年轻时进城务工经商,年龄大了仍然要返回农村。正是当前“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劳动力再生产模式,使农民家庭可以有比较高的收入和比较少的支出。当然,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城市可以为越来越多的进城农民工提供在城市体面安居的就业与收入机会,但在未来很长一个时期,城市却不可能为大多数(更不可能是全部)进城农民工在城市体面完成劳动力再生产提供条件。农民工进城失败后可以返乡,对于农民工来讲,是十分重要的保障,是他们的基本人权,是中国城市化政策的底线。让进城失败的农民回得去农村,是这种“人的城市化”主张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农民进城,城郊城镇化,农业人口转为城市人口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把握城镇化的的核心与关键所在,即从制度层面、物质层面和社会心理层面共同推动、助力农民市民化,使得进城农民尽快融入城市生活,为农民提供均等社会保障,确保农民享受均等公共服务,提高物质生活水平,对城市生活产生心理认同感,是当下应该解决的问题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贺雪峰 《决策》2014,(4):21-21
现在有一种认识,认为当前农民进城了,农村宅基地却没有退出,出现了农村人口减少和农村宅基地面积扩大的倒挂。又有人说,现在农民工进城后,出现了"两只老鼠":在城市租房住,是地下室的老鼠,而留在农村的住房又是老鼠在住。如果允许农民将农村宅基地和住房与城市住房相交易。就既可以改善农民在城市的居住条件,又退出了农村宅基地,节约了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6.
城市农民工是指常年或大部分时间在城市企业务工,但户籍仍在农村的一个社会群体,亦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进城“打工农民”。他们在现行的户籍制度下仍被认定为农民,但他们已从农民中分离,不同程度地融入城市社会,不再从事农业生产,而是从事非农产业的工人。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城市农民工正在向工人阶级转化,已具备工人阶级的一般特征,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农民进城“打工”是冲破体制约束和习惯  相似文献   

7.
流动妇女土地权益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1月18日,一份不容乐观的报告——《中国流动妇女土地权益状况调查》在北京面世。这项历时1年半的调查表明,两成进城务工女性在农村没有土地,而其中80%是由于结婚或离婚。失去土地这个基本保障,意味着她们在日后返乡时,将有可能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8.
解决农民工问题是社会工作义不容辞的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民工问题急需社会工作的介入 面对农民工大量进城和农民工独特的社会身份类别的现实,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一时难以理清问题的症结。加上学术界长期以来囿于农民工进城的利弊得失之争,更加模糊甚至误导了农民工问题的实质所在。由此诱发的问题是:城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工作上的滞后现象。其中较为突出的一点是,在农民工这一新生的社会群体在城市结构中基本定型并形成相当规模  相似文献   

9.
《领导决策信息》2012,(29):14-15
不管是国家中心城市还是中国城市发展的“领跑者”集团,都是各项发展指标均处于前列的城市,她们都是中国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当中的佼佼者。这些城市往往非先天条件优越,即政策支持雄厚。然而除了她们之外,还有很多地方在城市发展的某一个方面处于是国内领先,甚至是独具特色的。这些城市未必很大,未必很强,却很值得推介。2012年上半年,中央或将专项工作会议安排在这些城市召开,或就某一领域在这些城市举办了学习先进的现场会,或派出了调研组到这些城市学习调研先进经验,或针对某一方面对这些城市给予表彰。在中国推进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大多数城市仍处于起步和成长的阶段,或许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城市发展道路,才是她们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崔占峰 《管理世界》2013,(10):176-177
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不仅造就了大批离土进城的农民工,也形成了数量可观的进城流动商贩。商贩与城管的博弈日益采取社会冲突的表达方式,在于城市管理滞后于社会关系的快速变化,无法为冲突的解决提供释放机制。本文深入分析进城流动商贩问题的根源与本质,是破解流动商贩治理命题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1.
新型城镇化很重要的一点是强调"人的城市化"。人的城市化,总体来讲,就是不能只是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土地的城市化,而是要进一步将农民化进城市。关于"人的城市化",大致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特别关注城郊农村的城市化,认为应当开放小产权房,从而让城郊农民"自主城市化";第二种观点尤其关注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化,认为城市化的重点就是为进城农民工提供可以在城市住得下来的房子。笔者主张一种"可逆的城市化",或者说是主张  相似文献   

12.
高层言论     
《领导决策信息》2009,(22):M0001-M0001
胡锦涛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进城务工农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一定要千方百计为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提供受教育机会.使这些孩子能够像城市里的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3.
张平 《决策》2007,(11):38-39
近年来,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由于户籍制度的约束,以及城市生活成本高等多种原因,数千万农民工在离开家乡进城务工的时候,不得不把尚未成年的孩子,留在家乡托付老人们照顾.  相似文献   

14.
一、让农民进城后留得住。提高城市化并非只需敞开大门,让农民进城即可实现,而是需要为进入城市的农民创造就业岗位,提供固定住所和基本生活保障以及就业前必要的劳动技能培训等,与让农民“进得来”相比,让农民“留得住”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城市转移,人口迁移流动日益频繁.进城务工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主要途径,其在中国现代化过程当中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6.
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意愿考察——对江苏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中 ,农民是重要的微观基础。实证分析表明 ,处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和地区的农户的进城意愿不同 ,且影响他们进城意愿的主要因素也存在差别。在二元经济特征基本消失的经济发达地区 ,农户的城乡意识已经淡泊 ,他们的收入状况、受教育状况和年龄状况都与进城意愿无关。在处于中等发达地区的农户进城意愿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总体上 ,年龄结构偏轻、平均受教育程度较高、非农收入占比较大、已有一定非农工作经历的农户家庭更愿意迁进城市。在经济欠发达地区 ,农户进城的意愿主要受到非农收入的影响。因此 ,在发达地区政府的城市化工作以人口的就地转移为中心 ,在其他地区以创造就业机会、增加教育投入和完善劳动力市场等措施为重点。  相似文献   

17.
城市是城堡与市场有机结合与互动发展的产物,是人口、非农产业、建筑和基础设施在一定地域大规模高度聚集的自然社会复合有机体。人类从逐水草而居到进城定居经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农民工人数将近2亿,并且除了一部分亦工亦农的季节工外,绝大多数进城就业的农民工与土地之间已没有劳动和收入上的关系。他们长期在城市就业,取得工资收入,广泛  相似文献   

19.
《领导文萃》2011,(18):139-139
从统计数据看,中国过去20年经历了快速城市化进程。城市人口比例从1990年的26.4%提升至去年的49.7%。其间超过2.7亿农村居民搬入城市,平均每年约1300万人进城。  相似文献   

20.
秦剑峰  秦臻 《领导广角》2001,(5):54-55,61
城里生城里长的同胞五姐妹,告别了在城市安定的工作和安逸的生活,到离家千里之外的山区,开办农场,有人说她们是自找苦吃,但我要说她们是越开越艳丽的“五朵金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