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郑邦山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3):140-144
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的内涵至少应当包括教育观念上的人本化、教育教学中的个性化、教育管理上的人性化等方面的内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从了解、理解、尊重、引导和服务于学生等方面入手,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地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2.
马艳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6(6):133-13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以人为本的思想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过程,明确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理解和分析研究大学生的人格特征,注重大学生情商的培养和人格的完善,通过应用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探索新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可行性和实效性,塑造并提升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和道德伦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逻辑起点。高校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做到以人为本就必须视大学生为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以满足他们的思想需求。本文剖析了以人为本思想的内涵,系统阐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必要性,旨在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朱英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1):78-81
坚持以人为本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通过对“以人为本”内涵的阐述,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没能很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现状进行了反思,提出了教育的“双主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和创新性原则。 相似文献
5.
刘地松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166-168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诉求和根本理念。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科学解读“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以人为本”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并在这价值目标指引下并不断创新,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重大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6.
徐岚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2):13-17
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观为我国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拓展了空间.文章在明确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观内涵的基础上,探索现代思维的特点和规律,提出从思维方式的变革着手,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吴孔珍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2):23-25
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规范、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等的快速变化,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深刻影响.新时期、新形势下充分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对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8.
郑忠平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10,11(6)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本文着重从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入手,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本缺失现状,提出了创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观念、内容、途径、方法等.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做到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需要,启发学生的自觉性;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学生的利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坚持以人为本,彰显学生价值,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要加强对学生个性化人格品质的关注与培养,加强对学生高水平文化精神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俊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2):37-40
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原因,提出按照“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尊重学生主体性、关注大学生心理需求和成长空间、创新教育手段等方面人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1.
李凤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9,(4):185-187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为了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深入贯彻落实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就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人们的多种需求,建立健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以及心理咨询网络。 相似文献
1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涛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9,(5):168-171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把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因此,高等学校应整合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多方位、多途径、多形式地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合力,以实现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3.
杨国强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8,23(2):50-52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多方面的重要作用,主要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育才作用、协调作用、凝聚作用、整合作用、保障作用和保证作用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优势。 相似文献
14.
万秋月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9,(5):59-63
公共政策为公共利益服务,创新是社会发展对公共政策的必然要求。进行公共政策创新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强化公共政策的公民参与、构建政府与利益集团的合作机制、增强公共决策的公共利益观念,来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理念. 相似文献
15.
李辅敏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9,(5):163-167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在正确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主导者层面和主体学生层面问题前提下,充分依托校内和校外两种实践教学资源,全方位、多途径、多形式地积极开展实践教学,为改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长期以来形成的“老师——课堂——教学——考试——成绩”线性范式教学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初步形成了“以育人为中心,阅读、参与、交流、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王周炎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8,(6):192-195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加强课堂教学语用策略的针对性,应重视课堂教学的语境分析。根据语用学中有关语境理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从“现场语境”、“上下文语境”和“背景语境”等方面深入分析和把握课堂教学的语境,这样才能提高语用策略的效率与课堂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7.
论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万能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0,(4):1-8
民族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我们应根据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针对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创造性地开展其工作。 相似文献
18.
张文静 《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按照民族主义一族一国的理论,应该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然而在多个民族存在的多民族国家中,不同的民族、部落、宗教集团和种族如何能够和睦地比邻相处;如何把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纳入到统一的政治体系之中;如何在一个民族和文化多样性的国家创造高度的政治认同和社会向心力,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这些都有赖于多民族国家的政治合法性。政治合法性是多民族国家进行政治统治的前提,是多民族国家内部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面对入世的机遇和挑战,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先入为主,强化前瞻性意识,以积极的姿态应对新的挑战,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感恩教育是民族院校思政教育中一个重要但又被长期忽视的问题。重视和加强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是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本文从感恩与感恩教育的内涵入手,进而论及民族院校思政教育中感恩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阐述当前加强民族院校实施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并对推进和加强民族院校的感恩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