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国外循环经济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作为倡导与环境和谐的一种科学思想理念和先进经济发展模式,将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经济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借鉴德国、英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法律法规、制度规范和有关政策作为循环经济实践经验,我国应系统等规划,科学决策,调整资源价格,建立健全的政策法规体系等规范.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高校学生创业的政策,但这些政策的实施效果难以被准确评估,缺少可操作性强的实施效果评价体系.该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调查研究法、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包括创业竞争能力、创业服务水平和创业扶持成效3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的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扶持政策实施效果评价体系.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扶持政策实施效果评价体系能够对现有的创业政策进行诊断与评价,进一步促使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扶持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3.
以政府出资成立引导基金,旨在通过引导基金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创业支持,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目前,我们应通过厘清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及其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机制,为制定扶持政策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并针对我国政策体系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围绕完善税收优惠制度、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完善引导基金退出机制等几个方面进行政策体系调整,以实现引导基金的"引导"功能。  相似文献   

4.
日本之所以成为世界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是因为其完善的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规制体系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日本循环经济的法律规制是从其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和总结经验教训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的,也是在没有"循环经济"概念之前就已经开始的.到目前为止,日本已经形成了由基础法、综合法和专门法等组成的完备的法律规制体系.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进程中,应借鉴日本经验,加强循环经济立法,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规制体系,使循环经济的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相似文献   

5.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理论与实践探索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循环经济是针对经济增长对资源和环境压力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指一种新的技术经济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涉及经济增长、就业与环境之间的深层次矛盾问题。涉及对污染治理的经济学问题、经济发展阶段与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与效率、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与社会公平、循环经济伦理与环境伦理等问题的研究。中国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企业规模小,缺乏规模支撑和尚未形成适合区域性循环经济网络发展需要的经济机制和政策体系等问题。应该加快进行适合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选择优先发展循环经济的领域,治理污染,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作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新型发展模式,是人类走向21世纪,重视生态、经济和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共同发展战略。在国际社会的推动下,可持续发展如今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各国都在努力实践,相继制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政策。日本在这方面也起步较早,特别是其环境、资源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已颇有成效。本文试对日本的可持续发展政策作一分析,以期对于完善我国可持续发展政策有所裨益。  一、日本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形成  日本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可追溯到大约三百年前的江户时代(1603—1868)。…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委、市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养老福利工作,连续13年将养老服务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将推进养老福利事业列入上海"十一五"规划,并将养老床位和居家养老服务发展列入社会发展大指标体系,通过强化目标管理,加大政府财力投入,完善扶持政策等措施,重点推动落实,着力构建符合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养老福利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8.
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外部创业环境。欧美国家在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创业环境尤其是创业政策、创业基金、创业文化等要素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美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最早,在创业政策、资金扶持等方面的发展较为完备,企业、社会组织等力量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驱动作用。而欧洲由于传统文化、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原因,其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目前仍依赖政府的扶持。当前我国正处于创新创业教育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总结欧美国家的实践经验,对于完善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外部支撑体系、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万春花 《江右论坛》2007,8(2):56-58
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潮流和趋势,循环经济将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的闭环式流程,从上世纪90年代确定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发达国家正在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循环经济是集经济、技术、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其启动和推广不仅需要政府、企业、科学界和公众等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和共同参与,而且需要资金、技术以及法规、制度等软硬环境的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0.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选拔政策自1990年实施以来,经历不断改革完善,逐渐规范化、程序化。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在津贴选拔中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扶持。这一政策对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队伍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文章对政府特殊津贴选拔政策的历史沿革进行了梳理,总结了政策实施的特点,并预测了政策调整的趋势,分析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选拔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周爱春  陈松林 《创新》2007,2(2):92-97
发展循环经济引入中国受到高度重视,并从技术学、生态学、经济学等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是发展循环经济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用政策和法律手段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而建立正确的发展理念是必须的,是指导实践的理论基础。本文从法哲学角度探讨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以及发展循环经济新的伦理观、价值观,更好地指导我国实践活动,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两难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从道德和法的辩证关系角度 ,论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德治与法治”的辩证统一要把法治和德治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同步建设 ,同步发展 ,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取长补短 ,从而更有效地推动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3.
刘文忠 《唐都学刊》2006,22(3):67-72
中国农业在进入市场经济与加入WTO后,面临着制度建设的严峻挑战。我国的农业建设很长时间内主要是依赖政策来调整,与国家法律和外部制度环境存在差别,如何依法治农,确立中国农业经济立法价值,对新的历史时期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在农业立法中,首先要解决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实现增长与公平兼顾,克服农业经济领域中的法律拒斥现象。  相似文献   

14.
针对1977、1978两年国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设备和技术引进热潮,在国家领导人的推动下,中央决定用三年时间对国民经济实行以调整为中心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北京市针对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积极迅速地贯彻中央的调整方针,克服了盲目引进技术和成套设备的局面;初步调整了全市国民经济中的农轻重比例;在调整中深化了对改革的认识,为北京市经济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宝贵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朱伟东 《唐都学刊》2011,27(4):115-118
晚期重商主义是英属北美殖民地开拓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英国对北美殖民地开发;殖民地经济的起步;殖民地内部市场的形成及殖民地政治与法律制度的构建都有着重商主义的烙印。她对北美殖民地经济的发展乃至美国立国初期的经济政策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了解这段历史对于我们全面把握美国的历史会有一定的助益。  相似文献   

16.
龚向和 《求是学刊》2001,28(4):69-73
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对工业经济时代所形成的行政法治提出了严峻挑战 ,呼唤并必将引起行政法治的全面变革 ,尤其是行政执法方式的变革 :行政执法方式的多样化、非权力化、法治化与公开化  相似文献   

17.
现代市场经济与法律效益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时显群 《学术交流》2001,6(6):39-41
法律的效益价值理论和经济分析方法是法学研究的理论领域和方法论上的重大突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律的效益价值应当被看做是法律的基本价值.法律的效益价值理论对于建立和健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法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Using the political economy perspective to examine key long-term care policies and provisions, we uncover some ideological underpinnings of policy-making in Singapore. Family involvement, an inherent part of the long-term care system, is overtly reinforced by legislations and policy imperatives. Further, the government encourages and expects the participation of nonstate actors in the provision of services as part of its Many Helping Hands approach to welfare provision. In our analysis, we argue that the government's emphasis of certain ideology, such as self-reliance and cultural exceptionalism, allows it to adopt a residual and philanthropic approach in support of its macro-economic and legitimacy concerns.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 ,法律国际化这一趋势进一步增强了。但法律国际化并不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新现象 ,它是有其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的。根据法律国际化的推动力量的不同 ,可将法律国际化的历史进程分成三个时期———战争时期、意识形态时期和经济时期 ,并且从中可归纳出法律国际化历史进程中的一些发展特点 ,即法律国际化的成本越来越低 ,法律国际化的范围或目标越来越明确 ,法律国际化的意识越来越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