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反贫困目标瞄准机制经历了从救济式扶助到区域性瞄准的演变,贫困人口生活状态得到很大改善.但近年来,部分地区出现返贫趋势,贫困发生率呈现小幅反弹.现行扶贫瞄准机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偏离.通过对我国现行的以贫困县为瞄准目标载体的区域性瞄准和群体性瞄准方式存在的弊端分析,提出再次缩小目标瞄准的范围、提高目标瞄准的精度,从区域瞄准、群体瞄准转向小户个体瞄准;提高资源分配瞄准的效度;变"推"为"拉",形成由下至上的脱贫拉动机制三个方面进行反贫困目标瞄准机制调整的构想.  相似文献   

2.
论民族地区反贫困目标瞄准机制的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瞄而不准"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行动的固有弊病.要修正该目标瞄准偏差,需要对民族地区的反贫困目标瞄准机制进行重构.依托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地理、人文特性,从四个方面融合地域特性建构其反贫困目标瞄准机制:提高民族地区的贫困线标准;在穷人识别设计中引入土地指标;在穷人界定与细分标准中引入性别敏感指标;建立容纳穷人参与的穷人识别机制.  相似文献   

3.
中国藏区农牧区反贫困机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藏区农牧区反贫困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贫困问题还相对突出,藏区在中国整体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定位,进行有效机制设计推进反贫困治理意义重大。目前藏区农牧区反贫困中存在偏重政策,忽视法律;偏重政府,忽视合力;偏重整体,忽视个体;偏重开发,忽视发展;偏重常规反贫,忽视社会保障等机制缺陷,因此,要实现藏区农牧区反贫困目标,应确立并重视法律反贫机制、合力反贫机制、个体瞄准机制、发展反贫机制、社保反贫机制等。  相似文献   

4.
村级互助金的贫困瞄准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四川旺苍县和河南叶县的村级互助金项目抽样调查数据,用Logit模型分析影响农户参与互助资金项目的因素,用Tobit模型分析影响农户使用互助金的因素,发现:宣传和动员对农户参与互助社影响最大,而家庭规模、资产、信誉和互助资金的管理方式对农户使用互助金有显著的影响,上一次性还款有助于穷人获得贷款。由于贫困农户在理事会的代表性不足,互助社理事会开会次数多有助于富人获得贷款。互助资金需要进一步改善贫困的瞄准机制。  相似文献   

5.
山区城镇化的反贫困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我国中西部地区和浙江山区反贫困实践作出比较的基础上,提出浙江山区反贫困的特色在于山区城镇化与区域反贫困的有机结合.本文总结回顾了浙江山区城镇化的过程、特点及其区域反贫困的效应,并相应提出了消除贫困县以后的反贫困策略.  相似文献   

6.
贫困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核心要素,反贫困战略的实施是一项贫困人口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目前,我国反贫困战略的实施还存在体制、机制、观念等方面的问题。为此,应优化反贫困战略机制,加快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立法建设;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实施反贫困战略创设良好的运营环境;以人为本,综合提升贫困人口的自身素质、竞争能力和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部农村反贫困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论述了中国西部农村反贫困的成就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对西部反贫困的几个制度创新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1)按照新时期的特点对反贫困战略作新的调整;(2)建立覆盖广泛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3)调整宏观收入分配制度,加大对西部农村反贫困的财政投入;(4)以农户能力开发为重点,实施教育扶贫计划;(5)改革劳动就业制度,为西部农民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岗位;(6)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生产组织结构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9.
本文通过对中国藏区反贫困现状、反贫困与生态维护、反贫困与卫生事业、反贫困与农村劳力转移、反贫困与国际合作等的分析,促进国际社会对中国藏区反贫困特殊性的认识和理解,为中国藏区反贫困在理论、实践上作出更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肖巍 《学术界》2005,2(3):47-56
经济全球化并没有给这个世界带来普遍的福音,南北差距,贫富差距还在扩大,反贫困因此而成为各国强烈关注的一个焦点。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第一项就是消除极端贫困和饥饿,这也是公平地分享全球化成果的当务之急。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发展中国家必须勇敢地进行改革,帮助穷人提高脱贫的能力,国际社会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特别是富裕国家更应积极兑现外援承诺。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初叶中国贫困形势与反贫困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反贫困是中国政府的一项长期任务.21世纪初叶中国的贫困形势是乡村贫困与城市贫困共存,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共存,区域性贫困与阶层性贫困共存.本文针对我国反贫困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使反贫困走上法制化轨道、扶贫政策区域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发展优先的国家支持政策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讲,制度安排是贫困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制度创新又对缓解和消除贫困有着决定性作用。面对贫困地区和人口的制度缺陷成为当前制约反贫困行动的最大瓶颈,必须树立制度创新观念,从政府职能调整、经济体制改革、教育卫生制度落实、法律制度制定等方面不断建设和完善反贫困制度体系,加速中国反贫困进程。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反贫困治理的制度安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贫困在本质上主要涉及维系生存的物质可获得性和个人获得发展机会和权利的公平性等问题,因此扶贫制度安排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均衡.而制度和治理是反贫困的关键环节,所以,我们必须通过制度创新,彻底清除计划经济的思维障碍和单一低效的扶贫体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确立法律制度,完善政策体系,建设传递机制,实施扶贫计划,建立参与机制和加强监督机制等方式形成制度规范下的反贫困治理机构.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非营利部门与城市反贫困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凯 《学术探索》2004,(3):38-40
作者分析了中国在城市反贫困治理中,非营利部门可能的作用空间以及发展所面临的约束条件。作者认为,在当前城市贫困问题日趋严重的形势下,中国有发展非营利部门的迫切要求。非营利部门可以很好地提高贫困者的经济机会;有效促进对贫困者的赋权;加强对于贫困者的安全保障。然而相对于功能需求来说,中国非营利部门的发展严重滞后。因此,创造有利于非营利部门发展的制度环境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村反贫困面临困境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耀武 《兰州学刊》2008,(2):100-10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反贫困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当前反贫困面临突出的困境,表现为减贫效用递减、制度治一理滞后、瞄准机制失灵和漏斗效应明显。如何着眼多维视角,立足强化公共服务,在剖析贫困人口结构变化基础上,引入有限福利制度,从而突破反贫困的困境,对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如何更加有效推进新时期农村扶贫开发,需要扶贫开发战略的不断创新.在“三维资本”理论范式下,完善新型农村反贫困机制需要发挥物质资本的基础性作用、人力资本的智力支持作用以及社会资本的效应提升作用.投资“三维资本”具有稳定减少贫困,推进贫困地区政治民主、文化进步、社会和谐、生态文明等多重功能,这对有效应对我国农村贫困的新问题,回应党的十八大对农村扶贫开发提出的新要求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对西藏人力资本进行剖析,对于找到西藏反贫困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西藏人力资本现状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建立贫困人口的主体意识、促进人口流动、增加教育投资、开展反贫困职业教育、建立移民化城镇,进一步提高贫困地区医疗卫生建设水平等一系列手段提高西藏人力资本积累,从而试图找到一条破解西藏贫困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8.
反贫困机制的效率可以从流程管理和运行结果两个方面加以衡量.我们强调流程管理,实质上就是考察管理模式的有效性.运行结果也可以从政府主导的以获取社会效益为主导的效果和既产生社会效益又会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的市场机制效率两个角度加以分析.本文从分析西部民族地区反贫困中提高反贫困机制运行效率的必要性出发,探讨了提升其运行效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资本和劳动力的全球配置加速,在反贫困进程中的家庭经济利用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强烈关注,成为反贫困领域的前沿问题.利用家庭经济开展农村反贫困的研究焦点是农村家庭如何选择和调整其收入结构、家庭生产产出以及家庭内部的产权安排等以实现家庭经济,应对各类贫困致因.研究目的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政府帮助、企业扶贫的基础上,形成一个政府、企业和家庭组成的三维分析框架,拓展扶贫开发新空间.  相似文献   

20.
赵慧珠 《文史哲》2007,(4):161-16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反贫困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应当看到,目前农村反贫困政策实际上陷入了某种困境。主要表现为城乡之间扶贫政策的明显差别,非农就业的沉重压力,现有开发式扶贫的局限性,失地农民的贫困以及极端贫瘠地区扶贫行动的低效。如何使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策走出困境?首先必须确立起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基本理念。在此条件下,针对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策的困境,确定应对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