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顺斌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1(6)
固原方言用重叠法构成的词语主要有名词、形容词和量词,其在构成形式及表义特征上有着较为鲜明的地方特色。重叠式名词中,构成重叠的语素大多都能不重叠而单用;重叠式形容词中,在意义上大多表语用的感情色彩;重叠式量词中,在意义上表称意味式带有嫌弃、讥讽义的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2.
李仙娟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8,(11)
山西临猗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它有相当丰富的重叠式,且形式又不单一。本文着重论述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及量词重叠式的构词特点、语法意义与语法功能,并对重叠后伴随的连读变调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罗姝芳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7(6):60-64
恩施方言属于汉语西南官话中的成渝片.在该方言中,除汉语普通话中常见的形容词重叠式外,还有"A得A式"、"AB得AB式(A得AB式)",它在形态和语法意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其成因可能为土家族语言体系中的一个显著特征在汉方言中留下的印记. 相似文献
4.
李仙娟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
山西临猗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它有相当丰富的重叠式,且形式又不单一。本文着重论述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及量词重叠式的构词特点、语法意义与语法功能,并对重叠后伴随的连读变调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汉语方言中存在着大量的重叠现象,其中构形重叠式的语法作用主要表现在显示量,而且不同词类、不同重叠形式所显示的具象量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多样量意义的形成,与基式自身的特征、重叠的形式、重叠式的语音结构、其所处的句法位置等多种因素有关。另外,大量的语言事实证明,重叠式能表示小量语法意义,但它们往往有着一定的形式标记,或用词缀或用语音手段。 相似文献
6.
陈曼君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4(1):72-77
惠安方言动宾重叠式主要由“动十名”、“动+动”、“动十量”、“动+代”和“动十形”五种动宾结构重叠而成。根据重叠式里动语的语义差异,重叠式所表示的语义特征可以分为三种情况:动语是动作动词时,重叠式较之基式是量的增多;动语是存现动词时,重叠式较之基式有量的增多,也有量的减少:动语是心理动词时,重叠式较之基式只是量的减少。重叠式里的动语和宾语互为选择,它们的组合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从语用上看,重叠式可以用于多种不同的表达场合。 相似文献
7.
四川方言的三字格重叠式名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月蓉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4(12):255-258
四川方言中有一种结构独特的名词———三字格重叠式名词 ,有XYY和XXY两类。从造词方式看 ,有的是双音节重叠式名词与一个单音节语素构成 ,有的是双音节复合式名词或短语重叠其中一个语素构成 ,还有的是一个单音语素与一个不能成词的复音语素构成。三字格名词产生原因主要有 :利用语言中原有词或语素构造新词的需要 ,强调表意重点的需要 ,使话语具有某种修辞色彩的需要。本文还对三字格重叠式名词的结构类型、音变现象等进行了描写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虽然大部分汉语方言中的单音节动词都普遍存在二次重叠现象,但综合比较语音、语义与语法功能三方面的特点,可以发现,它们其实是同形异构的三种形式:重叠后表示情状、用如状态形容词的VV1;表示动作反复多次,不能单独作谓语,后续成分必须出现的VV2;表示动作时短量小,能单独作谓语,也能带宾语的VV3。 相似文献
9.
王颖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1)
唐山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改善城市语言环境,特别是建立国际语言环境以适应越来越深入的对外交流已成为新一阶段发展的重要任务.然而,唐山具有独特的区域方言,唐山的城市语言环境建设必定要考虑唐山方言的传承和发展.我们应抱着科学、发展的态度来对待城市文明发展中的方言. 相似文献
10.
唐贤清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9(4):547-551
<朱子语类>重叠式副词,从形式类型来说,只有AA式,不见AABB式、ABAB式、ABB式,这是与其他词类不一致的.并且,在AA式内部,A为副词的占多数.从副词的意义类型来看,在<朱子语类>中除否定副词外其他类别的副词都有重叠现象,这反映了汉语重叠式副词的一般特点. 相似文献
11.
陈曼君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1):71-77
福建惠安方言有两种特殊兼语句,一种是普通话以两个表述与之相对应的兼语句,一种是普通话以“把”字句或动补宾旬与之相对应的兼语句。从句法、语义、语用方面考察了这两种兼语句的内部各个成分及其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13.
王红梅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4(3):48
动词重叠是汉语的一大特色,VVX式动词重叠是汉语方言动词重叠式中比较有特色的一种。“VV”和“X”相互配合使“VVX”动词重叠式可以独立运用,与其他动词重叠式相比,“X”对“VVX”式的语法意义起到了细化的作用。我们以“X”的性质为线索,来考察不同性质的“VVX”动词重叠式的分布与特点。 相似文献
14.
檀栋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3):67-70
形容词重叠形式丰富多样,而且蕴涵着亲热喜爱和不满贬斥的情感和高贵典雅、诙谐幽默、通俗自然的风格;恰当地使用形容词的重叠形式更能增加语言表达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吉林方言中形容词的特殊格式及功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宏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5)
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并非吸收了全部的北方方言,吉林方言与普通话方言相比,在词汇方面,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其独特之处。仅就其吉林方言中形容词而言,其构成形式不同,往往显示出普通话无法表现的特有的语义色彩及语法功用。 相似文献
16.
高邮话动词的体貌格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亦登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6(1):131-134
高邮话通过动词与虚词构成一定的格式来表达体貌意义。共有十二种格式,不同格式的语法意义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7.
宫钦第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4):74-76
现代胶东方言的声调是在语言内部因素、人文历史、地理环境诸因素共同影响下形成的.阴平、上声以艾山、牙山、海莱山区一带为过渡区,形成了不同的调形格局.阳平与其他声调的合并表明:不同声调的合并与方言内部声调的调形有关,调形相同或相似的两种声调可能更容易合并. 相似文献
18.
李葆嘉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4,32(3):53-58
本文主要讨论了:1.中国古代方言的含义和现代汉语方言的本质;2.秦汉以后中国境内规模人口的多次迁徙浪潮;3.中国语言的分布格局演变以及方言形成类型;4.汉语南方方言的语言年代与百越苗蛮语言底层;5.汉语方言的分区原则和现代汉语的方言分区。基本观点是,肇始于永嘉之乱,大量居民的迁徙致使中原汉语分化为北留汉语和南迁汉语,日益兴起的汉语化进程彻底打破了汉魏以来中国境内的语言分布格局。特别是南迁中原汉语的纵(沿江中原汉语带)横(中原语言南流走廊)T字型语带,奠定了后世汉语方言格局的历史基础。 相似文献
19.
外砂镇原属澄海县,现属汕头市龙湖区管辖。在澄海人眼里,外砂话的口音比较"huai~(52)"(不纯正),跟澄海县城话有明显不同。那么,这种"huai~(52)"的语音特点究竟是什么呢?据调查和语音实验报告,主要是连读变调的不同。专门描写研究外砂话的声调,并把外砂话的连读变调跟澄海县城、汕头市区话的连读变调做了比较研究,探讨它们的同异,找出外砂话"huai~(52)"的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