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靳松 《社科纵横》2003,18(5):85-86
本文主要讨论了在英语翻译中重要的一步———理解 ,并且讲明了理解的主要阶段及影响理解的因素 ,从而得到了一个如何在翻译过程中透彻理解原文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刘慧  王晓利 《生存》2020,(8):0219-0220
能准确的理解并表达出原文的含义是诗歌翻译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翻译的难点和亮点,是通常需要翻译者多费精力的地方。很多作品都存在两个版本甚至更多的同一语言译文,理解不同导致文章的质量也不同。最具代表性的《关雎》的两个英译本分别是由James Legge 和Arthur Waley 完成,两者又有什么理解和表达上的不同呢?本文主要基于对《关雎》的两个英译本的对比和分析探究诗歌翻译中理解和表达的精华。  相似文献   

3.
道格拉斯·罗宾逊的翻译思想富有创见,研究涉及面广泛.本文通过分析他的<翻译与帝国:后殖民理论解读>一书,一来介绍他对后殖民翻译理论的研究,二来阐释翻译不单指语言文字著述在不同语种间的传播和流布,更重要的是包括著述在内的诸种思想、观念、礼俗和制度等通过何种渠道、采取怎样的方式,被不同的文化所认识、选择、重组和阐释.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正是以这种权力差异为基础,来研究权力差异语境下不同价值取向的译者在自觉不自觉间所采用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包括文化语境、历史语境及其它诸多知识在内的背景语境在制约原文的意义和文本理解过程中所起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并据此指出一些根据不同背景语境进行文本理解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杨东柱 《社科纵横》2010,25(8):20-22,29
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必须通过解读来实现。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应从两个维度入手:其一是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文本解读,即返本,目的是实事求是地走进马克思主义;其二是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现实解读,即开新,目的是与时俱进地让马克思主义走向当代,更好地服务于当代。沿着文本与现实、返本与开新的维度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走进马克思主义又让马克思主义走向当代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也谈关于Ontology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学铨 《浙江学刊》2002,1(4):116-122
如何翻译和理解Ontology这一重要概念,对研究西方哲学的存在理论关系极大,对它的理解又最终被归结为对to be的理解。国内西方哲学界对此的看法历来有异,近年又有研究者认为以“是”来翻译和理解to be最为准确。本文根据当代著名语言学、哲学史专家美国学者卡恩的研究成果,讨论了to be本来具有的多种用法、多重涵义。认为它的一种主要和基本的用法,是作系动词用,表示“是”的意义;即使在作为系动词用时,它也可以表示“是者”、“存在”,包含“是者”、“存在”的意义;它究竟表示“是”还是“存在”或别的意义,要看使用它的不同时代、不同语境和不同哲学家;而to be所含有的“存在”的意义,在不同的形而上学理论中,又有差异,有的指本体意义的“存在”,有的指实存意义上的“存在”,有的则指自身显现意义上的“存在”。因此,对Ontology的翻译和理解,也应该视不同情形而定。  相似文献   

7.
理解自我:文学解读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文学解读的意义,传统的观点是把它归结为认识世界和满足交流的欲望。这种观点显然没有把读者的自我考虑到解读的意义中去。如果我们承认文学解读是读者的一种主体性的生命活动,那么解读就一定是为了读者自身的理由,即理解自我。  相似文献   

8.
关于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探讨不计其数,但在新课程改革十来年后的今天,教师的英语阅读教学不应该只停留在读前、读中、读后的基本模式上,而要从文本解读的角度去挖掘丰富多彩的语言和意义,巧妙地把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最终有一个整体的线把教学串起来。  相似文献   

9.
李立 《唐都学刊》2014,(1):111-114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知识创新与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过程中理论文本资源的判定以及理论文本解读方式的择取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它决定了文本学方法是深化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必然路径。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需在西方文本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文本资源判定及文本解读方式的反思分析两个层面取得深入进展,并通过正本清源的文本学观照,不断扩大马克思主义文论自身的学术内涵与理论空间。  相似文献   

10.
贾海菊 《唐都学刊》2002,18(3):9-11
从诠释的角度看 ,对理解的理解 ,施莱尔马赫走了“重构”之路 ,即重构作者的原意 ;黑格尔走了“综合”之路 ,即过去和现时生命的思维性沟通。二者的对立凸现了理解历史性在诠释学中的核心地位。同时 ,也表现出二者在历史意识、理解的对象及理解者问题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何强 《学术交流》2007,1(12):27-30
当代诠释学为深刻理解"实事求是"提供了又一种可能的视角:倘若将之作为一种态度或一种方法,则仅仅是划出了"实事求是"的边界条件,距离必要条件的标准与要求,应该说还存在一定的可强调之处;而将"实事求是"作为主、客体关系当中主体自身的自觉追问,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避免通常的理解当中所可能具有的抽象意味。反思作为实事求是原则的理论基础的实践观点的抽象性,实事求是地看待实践基础之上的实事求是的各种条件及可能性,将是对实事求是原则的一种必要的理论自觉。  相似文献   

12.
张羽佳 《求是学刊》2007,34(5):21-25
随着现代哲学尤其是解释学、解构理论、分析哲学的发展,翻译作为哲学研究的话题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而从翻译的角度切入马克思文本的研究也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的理论生长点。对于翻译中出现的差异性,不仅要考虑其语言学的维度,也要还原到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寻找其政治及文化语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重在强调正确的文本和译本对哲学研究的重要性.第一部分以黑格尔哲学为例,指出德国以前的研究多带有偏见和误读,部分原因在于黑格尔著作出版中发生的混乱.自提出"重新拼读黑格尔"以来,黑格尔研究才走上科学轨道,并取得许多突破性成果.第二部分强调翻译工作是我国西方哲学研究的重要环节,已经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但仍需继续努力:我们应该选择学界认可的学术版本作为翻译蓝本;提供不带个人批注的全译本;避免用现代语词翻译古典哲学著作;面对同一个人的作品和概念,尽量寻找共同的翻译用语;用严肃的书评来推动翻译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理解与翻译     
理解与翻译○路东平译文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对原文的正确理解的程度。理解是翻译的基础,翻译又是理解的体现。原文理解的过程就是对原文分析琢磨的过程。要忠实于原文、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译者须要透过表层,挖掘深层,捕捉“弦外之音”。本文就语法分析、背景...  相似文献   

15.
高明阳 《社科纵横》2007,22(7):161-162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最活跃的元素和基本的单位,是诗人情感外化的一种表现形态,也是赏析和翻译诗歌的关键因素。由于语言习惯、历史背景、传统风俗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诗歌的"不可译性"。英汉诗歌翻译的最大障碍在于形象、生动、准确地把握意象转换。本文试从英汉诗歌意象转换的关键环节即原作意象解读入手,对诗歌互译中的意象解读的原则和方法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中印关系:认知与理解——解读中国高校学生眼中的印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印度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其发展在中国和世界引起了普遍关注。本文采用定量分析方法,从中国高校学生对中印关系的认知程度这一角度出发,展开问卷调查,并对所收集的信息做统计分析,从新的视角观察中印关系的现状及前景,以供关心中印关系的学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哲学发展滋养了文学研究,拓展了文学研究的视野.从本体论角度来看,文学作品解读中存在着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由于主体间性的存在,使得其中也存在着文本间性,主体间性是文学作品解读研究的基础,文本间性是文学作品解读研究的归宿.对文学作品解读中的主体间性和文本间性呈现的分析,使解读过程中的各个元素之间的关系更加明确,有益于读者对作品更加深层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张高锋  任君 《社科纵横》2006,21(7):173-174
本文论述了翻译与再创作的联系,以及翻译本质,即翻译是一种“有限的创作”。作者通过对公式化翻译体的研究,探讨翻译对本国文学创作的不良影响,希望有助于翻译出好的译文,消除译文中公式化翻译体。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赖斯的文本类型学为基础,结合赖斯针对各种文本所提出的翻译批评标准,分析了文本类型学的翻译策略指向。翻译策略的选择与文本功能有很大关系,赖斯的翻译类型影响翻译策略的选择,具体表现为重形式文本的异化趋势,重内容文本和感染文本的归化趋势。  相似文献   

20.
毛有为 《社科纵横》2005,20(6):227-227
中学历史教科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基本依据。教学参考书是教师进行备课、讲课的辅助材料。使用好教科书,利用好教学参考书,对于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