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反腐败是党在新时期面临的一项紧迫而又现实的课题.邓小平反腐败思想是我们党反腐败斗争经验的凝聚和升华,揭示和阐明了反腐败与党和国家的命运,与改革开放战略的实施,与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息息相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系统地研究邓小平反腐败思想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内容,准确把握其丰富内涵,对当前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的反腐败斗争,对顺利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腐败现象之所以产生和蔓延 ,有其特定的原因或根源。要遏制腐败现象的产生 ,深入开展好反腐败斗争 ,就必须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学习 ,提高认识 ;2 .注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3.加大力度 ,严肃惩处 ;4 .进行综合治理 ;5 .切实加强反腐败斗争的领导  相似文献   

3.
反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反腐败斗争,并提出了一系列反腐败的指导思想.总结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反腐败思想,对于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搞好新世纪的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有位哲人曾经说过,对伟人的最好纪念,莫过于学习他的思想继承他的业绩.今天,我们重温毛泽东关于反腐败的思想,就是为了搞好当前正在开展的反腐败斗争,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伟大事业进行到底.毛泽东反腐败的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便考虑到,要提高党和军队的战斗力,就必须清除党和军队内部存在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一文,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进入抗日  相似文献   

5.
反腐倡廉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邓小平认为,要从党和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来观察反腐败问题;反腐倡廉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要把思想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走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道路;要强化监督制约的功能.这些思想对当前的反腐倡廉实践仍然具有启迪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颜谱 《山东社会科学》2007,2(4):116-120
反腐败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从党的建设的角度,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党群和干群关系等角度,全面论述了反腐败问题,从国家长治久安、执政党生死存亡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是指导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积极的反腐败斗争,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的科学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效,但腐败现象在我们党内依然存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任务仍然艰巨.腐败行为不仅阻碍了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损害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妨害了社会先进文化的创造和发展.因此,我们既要认识到反腐败斗争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也要加强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同时也要在搞好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上,建立严密的反腐败制度体系,并提高监督机关的独立地位.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的反腐败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本文简要论述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至建国初期、毛泽东的反腐倡廉思想及其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毛泽东反腐败思想萌发和形成阶段。1920年毛泽东给向警予写信,信中的内容表明:毛泽东的反腐败意识已由洁身自爱转向选择“另辟道路”的革命行动,这就为毛泽东反腐败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创建、发展与壮大过程中,毛泽东为我军制定,实施和完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成为我党、我军反腐倡廉的行为规范,而且也以此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这表明反腐倡廉是毛泽东的一贯主张。1929年12月《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的发表,则是这一思想在治军方面的贯彻执行与发扬光大;1934年在全国第二次工农代表大会上,毛泽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反腐倡廉的党建思想,主要是把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党的大事来抓;党员干部要起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反对官僚主义;党员干部要发扬艰苦奋斗,克己奉公的优良传统,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对反腐败问题极为重视,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一套完整的反腐败思想理论。邓小平的反腐败思想是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在几十年革命和建设生活中,特别是改革开放十多年光辉历程中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因此,认真学习和领会邓小平的反腐败思想,不仅对于我们目前的反腐败斗争,而且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反腐败斗争的基础邓小平认为,现阶段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种种腐败现象与整个民族、包括党员和干部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不高有…  相似文献   

11.
在网络社会中,政治的权威性与教育多元化之间的张力、廉政的公共需求和个体需求之间的差异、廉政目标的赋权和控权的双重导向,共同塑造了网络社会廉政教育的多重特性。制度化因其具备适应性、复杂性、自主性和内部协调性的特征,为重构网络廉政教育制度体系提供了新的路径。未来廉政教育的制度化应遵循网络社会的特殊性,更新制度观念,明确教育对象,完善和整合网络廉政教育的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借助互联网技术优势探索参与学习模式,建立廉政教育参与的动员机制和规范性原则,注重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衔接,建立网络廉政教育立法保障机制,实现廉政教育机制的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12.
网络监督体系化研究——以网络反腐法治化为切入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些年,以网络反腐为代表的网络监督逐渐成为社会热点。从周久耕、杨达才、雷政富、刘铁男到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的四名法官,网络反腐的巨大威力令人鼓舞,网络已成为我国反腐的重要平台。与传统和体制内的反腐路径相比,网络反腐有其独特优势;但网络反腐又是一把双刃剑,在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有其本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因此,只有加强网络反腐与制度反腐的对接,完善相关配套措施,网络反腐的潜在威力才能更好地取得实效。依托网络反腐的法治化推进,网络监督的体系化势在必行,网络监督体系化的路径选择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反腐败,制度是根本。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制度反腐,从静态看,不仅已有制度存在着制度自身边界模糊、内容相互冲突等问题,而且缺乏公众对制度普遍信仰的基础;从动态看,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人情关系的干扰,"权力"的不当干预,助长"潜规则"盛行,并诱发少数官员的贪欲膨胀。为此,制度反腐需要构建不能贪、不愿贪、不敢贪和不必贪的制度反腐败机制。  相似文献   

14.
韩国政府的反腐历史可分为渐进式治理、冲击式治理、试图转换治理方略和综合治理等四个阶段,通过分析韩国政府在各个历史阶段采用的反腐方略的内容、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那就是,用"渐进式"或"冲击式"治理方略,都无法有效地防治腐败.为了有效地防治腐败,政府的反腐有必要从以打击腐败行为为中心的治理方略,转变为以体制、制度改革为中心的综合治理方略.  相似文献   

15.
腐败征候群理论从"参与"和"制度"视角比较研究世界范围内四种腐败类型的征候特点和治理策略,有助于我们客观理性地看待和治理我国的腐败问题。我国腐败现象丛生和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忽视了制度反腐的策略性,故而优选理性可行的循序渐进、有效管用、对症下药和自下而上等治腐策略,是端正反腐理念和改进反腐成效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6.
龚蔚红  李虎 《浙江社会科学》2012,(2):67-73,66,157
能够有效地治理腐败常常被认为是民主重要的工具性价值,但目前的经验研究表明民主与腐败治理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民主在许多情况下并不能够有效地治理腐败.民主的水平、民主的经验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都可能会影响民主治理腐败的效果.本文在对民主与腐败治理关系的经验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民主治理腐败机制的一般解释框架.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反腐败斗争力度不断加大,虽然成效显著,但腐败现象仍然严重,腐败形势仍然严峻,传统的制度反腐没能有效遏制腐败势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打破了传统的反腐格局,网络反腐成为一种新的反腐手段。它有效弥补了传统制度反腐的不足,使监督打破了传统的格局,打破了时空界限,如果合理规范、积极引导,必将对反腐败斗争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8.
网络反腐作为一种新型的反腐败模式,具有结构扁平化、主体多元化、过程互动化、监督主动化的优势,是对传统反腐模式的有益补充。我国网络反腐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为此,对我国网络反腐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针对当前网络反腐中存在的网络信息真伪难辨、网民素质良莠不齐和网络法规体系滞后等问题,着重探讨了完善网络反腐工作的对策思路,从制度、技术、互动等维度去规范与引导网络舆论与民间舆论,以期对实现网络反腐规范化、理性化、科学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反腐败斗争形势严峻,任务艰巨。目前,反腐败斗争中还存在着权力制约机制不完善、亲情关系仍在扯着反腐败的后腿、反腐败行为还没有达到自觉的程度、反腐败力量还有待于进一步发挥等问题。因此反腐败斗争应该克服错误思想,从娃娃开始进行反腐败教育,坚持严惩腐败,保持势头、持之以恒地争取反腐败斗争的彻底胜利。  相似文献   

20.
信息化时代,网络成为全球第四大媒体.我国网络反腐从萌芽到发展再到趋于成熟,逐步发展成反腐败的新战场.但由于网络反腐本身的匿名性、民间性、隐蔽性等特点,使得网络反腐主体良莠不齐,加之法律法规不健全、某些权力部门认识存在偏颇,导致网络反腐存在若干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完善我国反腐败体制,实现网民、媒体、政府部门的良性互动,形成制度反腐与网络反腐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