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澉 《学术交流》2023,(1):176-192
关于《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晚年的“荆府纪善之补”,对于其是否实际到任,近百年来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通过考证归有光、吴承恩长兴县征粮事件,对吴承恩《送入我门来》和徐中行《送吴生游楚》两首词的解读以及对《西游记》存在多位合作者、《西游记》“官板藩刻”等情况的考察,可以确认吴承恩晚年有“荆府纪善之补”,并且确曾到任就职,并在蕲州荆王府创作了百回本小说《西游记》。如此,那就与世德堂本《西游记》陈元之所撰序言中揭示的《西游记》作者问题的线索,即与某藩王府的三个“或曰”的内容严丝合缝,这对于认定吴承恩对《西游记》的著作权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吴承恩创作《西游记》最迟在隆庆四年(1570年)。  相似文献   

2.
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简称《西域记》)和明吴承恩的《西游记》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部书。《旧唐书·经籍志》对《西域记》未加著录,《新唐书·艺文志》入丙部子录道家类,自宋以后,各著录家多入史部地理类(如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四库全书总目》等)。而吴承恩的《西游记》则是一部地地道道的小说。那么,《西域记》与《西游记》有什么关系呢?胡适先生在《西游记考证》中说,这两部书之间“有点小关系”(《中国章回小  相似文献   

3.
《西游记》是中国的一部长篇神话小说,在中国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男女老少人皆知之。此书的作者是吴承恩,他大约生于16世纪初年,卒于16世纪80年代。在吴承恩写成《西游记》之前,关于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早已在民间广泛流传并出现了若干文学作品。例如,宋代有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元代有吴昌龄的杂剧《唐三藏西天取经》,明初有杨景  相似文献   

4.
《西游记》主旨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建 《学术交流》2003,(7):143-146
对《西游记》主旨的理解应包含这样三层涵义 :一是《西游记》认为现实社会———南赡部洲充满邪杀 ,需要加以改造。二是释、道、儒各有其优劣之处 ,三者应当结合 ,应该以佛为核心 ,以儒为基础 ,以道为辅助。三是在人们向善求道的过程中 ,必须金、木、水、火、土五行配合 ,神、心、情、性、意相互协调 ,个人修炼和社会督促结合 ,宗教和皇权制度结合才能够取得改造社会的良好效果。作者在《西游记》中描绘了心目中理想的社会形式 ,就是以皇权等级为社会制度 ,以佛、道、儒综合的“大道”为思想基础 ,每个人都修身养性 ,从而克服多灾多难的社会弊端———这就是吴承恩创作《西游记》的良苦用心和全部意旨。  相似文献   

5.
李安纲 《唐都学刊》2000,16(4):80-84
鲁迅先生为了实现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拨,认定吴承恩做《西游记》的作者,从而在客观上否定了《西游记》的文化载体意义和社会认识价值。此后,由于作者的限制,《西游记》的文化研究始终不能有所深入。为了真正探索《西游记》的文化意义,我们就不能不对鲁迅先生的《西游记》作者研究进行一番反思和考证。  相似文献   

6.
论“西游记”续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续书是中国小说创作的一个带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名著多有续书,形成同一题材故事多种敷演生发的异彩纷呈的文化景观。明代中叶吴承恩百回本《西游记》问世,流传很广,影响甚大,于是,在明末清初,改编、仿作、续书送出,一时蔚为大观,形成独具特色的"西游"文化系列。这些续书流传至今的有《续西游记》、《后西游记》和《西游补》。《续西游记》一百回,明无名氏撰。此书流传甚少,一向为学界罕睹。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云:"又有《续西游记》,未见。"北京大学中文系编师国小说史胁仅提到"出现了《续西游记》"而未作介绍…  相似文献   

7.
吴承恩是我国古典小说史上一位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家。他的神话小说《西游记》,赢得了世世代代人民的喜爱,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件光彩夺目的环璧。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小说作家,不论他的生前或死后,遭遇多是十分不幸的。他们虽才情秀出,却不得见重于当世,只  相似文献   

8.
张净秋 《求是学刊》2012,39(2):124-129
清代宫廷大戏《昇平宝筏》受到小说《西游记》的极大影响,全面继承了《西游记》的整体框架和情节设计,但另一方面《昇平宝筏》对小说局部情节内容、结构层次、人物性格、思想主旨等也进行了改编.其改编策略的形成源于以下四点:戏曲创作实践目的的制约;小说与戏曲叙事上的差异;特殊创作、表演环境的要求;皇帝意志的决定.通过改编,《昇平宝筏》的思想意义更为单纯,表演更加集中,最终成为清代西游戏题材作品中的扛鼎之作.  相似文献   

9.
一 《西游记》的主旋律和创作方法 自《西游记》问世以来,人们对其思想意义就有许多不同看法。从宗教着眼者,说它是宣扬佛理的书,或说它是批判宗教之作;从政治着眼者,说它歌颂农民起义(一说市民起义),或斥责它宣扬投降变节;从道德着眼者,将神魔斗争归结为善与恶或正与邪的斗争,其中又有神代表善代表正还是魔代表善代表正的分歧;从哲理着眼者,认为它反映了一种不怕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这表明,《西游记》的思想意义是多方面的。 那么,在《西游记》的众多含义中,是否有主次之分呢?是否有个响彻全书的主旋律?回答是肯定的。问题在于如何确定它…  相似文献   

10.
吴承恩的长篇小说《西游记》是十六世纪中国文学中的杰出著作。确定这部著作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应从不同方面对它进行研究,而对它的时间空间结构的剖析尤其重要。因为对时间的理解体现着对时代的看法、人们的行为和意识、生活的协调、对待事物的态度。而谈到这部小说的时间范畴,我们又不能忘记它对空间的表现,因为这正是艺术作品的组织力量,时间本身在很多情况下通过空间来表现。  相似文献   

11.
据南朝鲜《韩国经济新闻》1981年9月3日报道,南朝鲜“作家协会”最近举行有100多名会员参加的小说讨论会,讨论的主题是《文学与思想》。几个著名作家作了报告。李炳注在题为《现代小说及思想性》的报告中说:“以语言为手段的文学应当是思想的艺术。有一种倾向往往认为思想即意识形态,然而文学作品中的思想要比意识形态更宽广、更深刻、更  相似文献   

12.
朱晓燕 《社科纵横》2006,(10):118-119
《西游记》以幽默诙谐著称于世,幽默诙谐也使《西游记》更加妖娆多姿。论述了《西游记》的幽默体现了作者反抗权威、追求自由的象征意义,幽默使作品实现了“宗教”与“自然”的有机统一,幽默也是作者超然态度的反映,幽默更是一种含泪的笑,在笑声中包含着作者对现实人生的理性顿悟;指出《西游记》幽默背后的深层含义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3.
《狂人日记》问世以来,发表了大量的研究论著,但绝大多数是阐释小说的思想内容的,而忽视了对其艺术方法和特色的探讨。这不能不说是造成人们未能确切认识和深刻领悟《狂人日记》思想命意和创作意图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多年来存在的关于狂人形象思想特质的歧异理解和有关争论,也不能说与此没有关系。近年来有的论者认为,不弄清《狂人日记》的艺术方法和艺术特征,就不能正确认识狂人形象、乃至小说思想。这个意见是很值得重视的。 《狂人日记》究竟采用了何种艺术方法?研究者先后提出过自然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并用”了现实…  相似文献   

14.
李安纲 《唐都学刊》2002,18(2):70-73
沈承庆先生出于义愤 ,看不惯一般的文学批评家将毫无关系的吴承恩署作《西游记》作者 ,所以想方设法找到了李春芳 ,将其署为作者。尽管李春芳作作者比吴承恩的可能更大 ,但是沈先生论证的方法与论据值得怀疑的地方也在不少 ,尤其是被煤体炒得纷纷扬扬的那首怪诗的解释 ,更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5.
《社科纵横》2017,(3):144-148
《西游记》中的宗教解读历来是研究的重点,"讲道说"、"三教合一说"等角度一直占主流地位,它们十分注重小说中的宗教描写部分,并将《西游记》定义为一部有意为之的"传道书"。当这种宗教解读凌驾于小说文本本身之上,作者的创造力、作品的文学性以及民族想象等便被削弱甚至忽视了。本文尝试以小说本体为基点,从文本审美的角度重新审视《西游记》中的宗教因素在文本结构的复杂化及对叙述的空间、时间及人物形象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熔古铸今的艺术形态与风格──释《故事新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故事新编》就是“故”事“新”编 在鲁迅的小说创作中,如果说反映现代生活的作品,结集于,一九二四—一九二五年的《彷徨》,那么,他的取材于古代的短篇小说集──《故事新编》,却是从一九二二年冬的第一篇《补天》《原题为《不周山》)、开始,到一九三五年十二月写的最后三篇《采薇》、《出关》、《起死》,延续了十三年之久,贯串着鲁迅思想发展的前后两个时期,而且是鲁迅生前编定出版的最后一部作品。因而,就鲁迅的小说创作来看,《故事新编》,也是我们研究鲁迅思想发展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部作品。 《故事新编》究竟是什么性质、形态、风格…  相似文献   

17.
“小说”一词,在我国古代典籍中,最早见于《庄子》。其《外物》篇云:饰小说以于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这里的“小说”,和现在所说的小说,并不完全一样。这里的“小说”,指的是无关宏旨的琐屑言谈。和《庄子》一书大致同时的先秦典籍中,有一些说法,虽未迳言“小说”一词,而其所指实际上也是这里的“小说”。《论语·子张》所载往往被当作孔子所说而实为子张所说的一段话,即为一例: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历来的研究者认为,子张所谓“虽小道……”云云,指的就是医十农圃一类琐言屑语,和《庄子·外物》所谓“小说”同类。不过先秦典籍所说“小说”,虽不同于现在所说的小说,却包括有诸如神话传说、寓言故  相似文献   

18.
孙悟空是国货还是进口货 ,这一争论始于本世纪初 ,已近百年。鲁迅认为源于无支祁的神话。而胡适则“疑心”不是国货 ,在《〈西游记〉考证》一文中写到 ,孙行者“乃是一件从印度进口的 ,我从《拉摩传》里弄得一个哈奴曼 ,大概可算是齐天大圣的背景了。……所以我假定哈奴曼是猴行者的根本。”近年 ,一些印度学的知名学者参与进来。吴晓铃为鲁迅的论据作了“注脚”。吴先生认为 ,《罗摩衍那》在古代没有传入中国 ,只凭佛经释典作品中所载支离破碎 ,加上佛教色彩 ,与原作面目全非 ,且鲜为人知的内容竟能影响《西游记》的故事成长 ,是根本不可能…  相似文献   

19.
“诗的白话化”导致了诗体的解放 ,也导致了诗歌在精神内涵上的实质性变革 ,《关不住了》正是在现代白话的语言形式和思想方式两个方面确定了新诗的基本原则从而具有“纪元”性。《狂人日记》是在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意义上的第一篇中国现代小说 ,它的“开篇”性在于它确立了中国现代小说的“现代白话”与“现代思想”这两大原则。《祝福》的悲剧意义和现代性是通过新语言体系进行新的言说和表述而表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20.
开心一笑独存赏鉴———《西游记》艺术探微郭明志《西游记》是神魔题材类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小说表现了非常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奇思妙想,叹为观止,而且达到了奇幻与其内在真实的和谐统一,神奇而逼真。作者笔下的人物事件,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古往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