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永烈 《社区》2009,(11):47-48
康生要找的两位年轻人,便是王海容和唐闻生。康生为什么要找这两位年轻人呢?他深知这两位年轻人非同一般.可以把他的话转告深居简出的毛泽东——她们是毛泽东的“直线电话”!  相似文献   

2.
小禾 《新天地》2011,(5):28-29
邓在军是央视元老级高级导演,她的丈夫周尔均将军是周恩来总理的侄儿。上世纪50年代,邓在军、周尔均在西南军区后勤部工作。夫妻相濡以沫、  相似文献   

3.
从大革命后期到土地革命战争中期,周恩来在中国共产党内的地位高于毛泽东。两人的角色地位发生置换是在遵义会议。从那以后,周恩来便成为毛泽东的部下。毛泽东之所以能成为全党全军的领袖,一方面是由于他本人具有无与伦比的领导中国革命的杰出才能,另一方面则得益于周恩来等一大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强有力的支持和拥戴。正是由于在长期的残酷的对敌斗争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只有毛泽东才能领导中国革命经过尽可能少的曲折而走向胜利,再加上无私欲的高尚品德,周恩来才会全力推举毛泽东为统帅,而自己甘愿作助手。遵义会议前的那几年,正是这两位伟人彼此加深认识和进行几乎长达半个世纪的合作的开始。毫无疑问,两位中华巨子在这一时期的交往与共事,对中国革命胜利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克均 《中华魂》2013,(9):51-51
世纪更迭,光阴似箭。在上世纪50-70年代,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的人是无比幸福的,那是人生最大的荣誉,是时代最高的奖赏。既然是最大最高,当然也就来之艰难,得之非易。我们身边就有那么一位即熟悉又鲜为人知的特殊共产党员、延安精神研究会会员,  相似文献   

5.
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毛泽东站在国际战略的高度,审时度势,提出了“三个世界”战略思想。“三个世界”战略思想对于团结世界人民反对霸权主义,促成广泛的国际反霸统一战线,改变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关系,对于确立和调整上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战略,改善我们的国际环境,提高我国的国际威望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皓首红颜,精神矍铄。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的难以相信眼前这位老人就是年逾九秩的钱伟长院士。早在上世纪60年代,他就被周恩来总理称为中国科学家中成就卓越的“三钱”之一(另两位是钱学森、钱三强)。今天,这位世界上目前在位的最年长的大学校长,虽年事已高,但他仍然头脑清晰、思维活跃,精神仍处于相当年轻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小非 《山西老年》2012,(10):31-31
河南大学87岁的"洋教授"吴雪莉是一位传奇人物。她出生在大洋彼岸的美国。65年前,她跟随中国丈夫踏上了中国这片国土,也由此开始了异国他乡的传奇人生。1975年,经周恩来总理批示,吴雪莉正式取得了中国国籍,成了地地道道的中国人。吴雪莉有一个跟随她大半辈子的"宝贝",就是一面中国国旗,这面国旗已经陪伴她63年了。  相似文献   

8.
周总理正告基辛格:你们要在联合国制造 “两个中国”,中国政府一定公开批驳。基辛格 说:请你们对我们的总统少用些尖锐的形容词。 1971年5月,巴基斯坦方面转来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口信,说他准备来北京同中国领导人交谈中美关系正常化以及彼此关心的问题,为此先派他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进行预备性会谈。毛泽东主席决定,以周恩来总理的名义经巴方转告美方,表示同意。 总理组成工作组,由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尚未就职的首任驻加拿大大使黄华、总理助理熊向晖、外交部欧美司司长章文晋、礼宾司副司长王海容参加总理同基辛格的会谈。译员为冀朝铸和唐闻生。  相似文献   

9.
薛鑫良 《中华魂》2011,(2):15-17
她是陕北农民的女儿,1934年正式参加红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刘志丹的妻子和助手,为创建陕甘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她曾经亲手为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做棉鞋;亲自为毛泽东、贺子珍夫妇的女儿姣姣(李敏)接生。毛泽东、周恩来尽管年龄都大于刘志丹、同桂荣夫妇,但都称呼她为"刘嫂子"。她1999年5月4日在西安市因病逝世之后(享年93岁),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等领导同志都送了花圈。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与泰国的关系特别富於喜剧色彩。这是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呕心沥血、精心培育的结果。印年代中期,周恩来力排障,消除表国方面的重重疑卢,强调:我们绝不干涉别国内政50年代时,台湾当局勾结西方敌对势力竭力挑拨中泰关系,使泰国对中国有诸多误解,周恩来不得不下大力消除泰方的种种误会。1956年2月上旬,泰国人民促进友好访华团来到北京,周恩来总理多次接见并回答提问。团长乃贴·触的努七对周恩来素怀敬仰之心,一见面就迫不及待地询问:“周总理,傣族自治州同‘自由泰’是什麽关系?”周恩来认真解释说:“我们…  相似文献   

11.
赛珍珠在上世纪30年代创作的《大地》三部曲和其他作品中都强调不可忽视中国的农村和农民。她说自己之所以创作小说《大地》,是出自“为敬爱的中国农民所感到的义愤”,即来自她不满于当时的蒋介石政府和一些现代中国知识分子轻视本国农民。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她倒肯定了自己曾反对的共产主义运动,认为当时中国的交战各派中似乎只有共产党和农民打成一片。  相似文献   

12.
曹燕华,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乒坛响当当的女将。从1981年到1985年的短短5年间,她获得7项世乒赛冠军,共摘得56枚国内外比赛金牌,被媒体誉为“乒坛女皇”。可以说,这样的辉煌在中国乒坛并不多见。而今,曹燕华依然活跃在中国乒坛,以她自己热爱的事业,默默地为祖国做着贡献。那么,这样一位传奇人物,又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经历呢?  相似文献   

13.
涂途 《中华魂》2008,(8):23-24
上世纪50年代我在苏联莫斯科大学念书时,就从一些介绍中国文学的俄文论著中,看到过关于诗人田间和他的创作在苏联的介绍。那时,除了毛泽东、郭沫若、萧三(俄文名为"埃弥·萧",因为他长期在苏联生活、工作,夫人又是俄罗斯人,所以一般大中学生都知道中国有位诗人"埃弥·萧"),田间和艾  相似文献   

14.
1951年的盛夏时节,正在筹备中的《中国建设》杂志编委会副主任陈翰笙先生和张彦一起,去北京前门火车站迎接爱泼斯坦和邱茉莉夫妇。他们是受宋庆龄之邀,从美国回中国参加《中国建设》工作的。此後的半个多世纪,爱泼斯坦再也没有离开过他所热爱的中国,并成为一位专向世界传播中国的特别中国公民。爱泼斯坦自幼随父母来中国定居,中学毕业後从事新闻工作,1938年在广州结识了宋庆龄,并参加了她创办的“保卫中国同盟”,负责编辑《保盟新闻通讯》英文版,1944年参加中外记者团赴延安采访,会见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写下了许多文章在国…  相似文献   

15.
冯亦同 《金陵瞭望》2005,(22):53-55
2005年10月25日.为纪念浙江宁波镇海籍烈士朱枫诞辰100周年.在烈士故里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这天,嘉宾中有两位鬓染微霜的女士相见分外激动。一位是朱枫烈士之女、南京军区离休干部朱晓枫.另一位是上海化工专家沙尚之.她是上世纪40年代中共南京地下市委书记陈修良之女。81年前.宁波女师三年级学生朱枫曾在“憩园”接待过她的同窗好友、宁波最早的女共产党员、40年代任中共南京地下市委书记的陈修良。  相似文献   

16.
齐燕铭是我党一位具有渊博知识的革命家和领导干部,他在文学戏剧、文物书法、金石篆刻以及经济研究等方面均有较深造诣,并卓然成家。他青年时期致力于中国古代诗文研究,写有专著;他在延安时期编导了数出京剧,开创了京剧改革的新纪元,得到了毛泽东主席亲笔书函的高度评价;他的书法篆刻谨严古朴而气势雄放,被方家视为精品;他长期在周恩来总理身边工作,60年代又在文化部工作,成绩卓著。他是一位由普通知识分子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楷模与榜样。  相似文献   

17.
伊文思在20世纪70年代受到中国官方的邀请,来到文化大革命中的中国拍摄纪录片,这在当时是一件非常特殊的事件,因为当时中国的大门对西方人是关闭的,这一事件的起因迄今为止没有看到官方的说法,国内外有关这个问题的猜测以及伊文思自己说法各不相同,遂成为了中国纪录片研究中的一个悬案。不过,从伊文思来到中国的具体情况以及中国当时所处的国际国内形势来看,周恩来当年邀请伊文思到中国来拍摄纪录片并不是如同伊文思本人所设想和其他专家所认为的那样,仅与当时中国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有关,而是有着更为深层的文化和政治经济原因,即当时的中国迫于苏联大兵压境,急切希望与美国修好这样一种国际政治的事实。当然,除了政治上的原因,也不能排除是经济上的困难导致了周恩来希望用一部纪录片来警醒毛泽东,使他能够正视国内濒于崩溃的经济状况。  相似文献   

18.
1942年8月,蒋介石约见周恩来,提出想在西安约毛泽东一晤。经中共中央商议,决定由林彪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10月13日和12月14日,林彪同周恩来两次会见蒋介石,向蒋介石提出国共两党关系的四条意见。与此同时,国民党派郑延卓出访延安,会晤毛泽东。毛泽东认为中国应实行七分资本主义三分封建主义的民生主义。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同志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思想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不论在他革命生涯的早期,还是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时期;不论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在解放后的和平年代,毛泽东同志都以战略家的眼光,注重教育问题。他在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同时,也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实践中,他代表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毛泽东教育思想,为马克思主义教育增添了新的光彩。本文仅以毛泽东的教育目的思想与我国社会主义的培养目标作初步探讨,以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  相似文献   

20.
中国百年的文论建设是在西方文艺思想的影响下进行的,经历了四个阶段,即第一个阶段是从清末的王国维等一代学人倡导学习西学到新中国成立;第二个阶段是从新中国成立到上世纪70年代末;第三个阶段是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第四个阶段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到今天。它的理论轨迹是从政治的诉求到审美的诉求,再从审美的诉求转向文化的诉求。在这种不断的转型中,中国的文论建设困惑重重,中西融合的建设思路是一条可取的通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