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孟子的故事     
孟子求师曾子把他的思想学问传给了孔子的嫡孙孔伋?讈匙肿铀迹啻?曾作《中庸》。这是儒家思想最重要的一个派系。孟轲将走访、考察得来的资料进行了反复推敲,认真地分析、比较,发现同是孔子嫡传,惟曾子学派为儒家的正宗。曾子的学问不同于子夏、子游等人,他重视孔子学说中人类自觉精神的忠恕诚信之德,而子夏、子游他们则着重于形式的礼仪以及实际的政务,因而孟轲决定学习曾子这一派系。然而,当孟轲游鲁时,不仅子思早已作古,连其子子上业已没世,只有拜子思的门人为师,受业于子思的门人。主意既定,孟轲一方面与一批自称是子思门人的青年交游…  相似文献   

2.
孟子 (约公元前 372—前 2 89年 ) ,名轲 ,战国中期邹 (今山东邹县 )人。幼年由其母抚养成人。为了给孟轲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孟母三迁 ,被后世传为美谈。《史记·孟轲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自称“乃所愿 ,则学孔子”(《孟子·公孙丑》;下引孟子只注篇名。) ,得孔门真传。唐人肯定他为儒家道统的嫡传 ;宋、元间追封为邹国公 ,配享孔庙。元文宗时 (元朝中叶 )尊为“亚圣”,成了儒家孔子而下的第一人。“孔孟之道”被奉为封建统治思想之正统。孟子的经济伦理思想 ,是儒家经济伦理思想衍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正> 孔丘(公元前551—前479年),孟轲(约公元前372—前289年)是我国儒家的宗师。他们两人先后生于春秋末期和战国中期,正是我国奴隶制解体,封建制兴起的社会大变革时代。他们受历史时代的限制,政治思想是保守的和反动的。但他们的一生事业基本上是广收门徒从事教育工作,要求学生按《周礼》办事:把“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作为道德标准。死后,他们的教育思想为儒家奉为圭臬,历代的统治者对他们推崇备至,封王立庙,称孔丘为“至圣先师”,称孟轲为“亚圣”,赞他们为“万世师表”,影响极为深远广大。时代不同了,我们对孔、孟的教学思想有必要予以部分的重新探索,取其精华,舍其糟粕,作者谨抒几点管见,不当之处,请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4.
孔丘、孟轲、荀况都是儒家的大师,他们的哲学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但在发展过程中又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孔丘是儒家的创始人,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被尊奉为“至圣先师”.孟轲继承和发展了孔丘创立的儒家学说,奠定了封建社会的孔孟之道,被尊奉为“亚圣”.至于荀况是否儒家,曾经产生过争议,有人认为他是法家.但他本人明确以儒家自居,推崇孔丘.汉初司马迁作《史记》也是把孟轲、荀况合传,认为  相似文献   

5.
孟轲(约公元前390——公元前305年)是战国中期人,生于孔老二死后约九十年。他继承孔老二的反动衣钵,在很多方面进一步发挥了孔老二的反动思想,特别是在政治思想方面,孟轲发挥关于“仁”的思想,提出了所谓“仁政”或“王道”的政治纲领,用一套冠冕堂皇的伪善词句,顽固地反对法家的政治改革,反对新兴的封建制度,妄图把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拉向后退。孟轲的“仁政”,不仅在当时起着反动的作用,而且成为历代反动统治阶级麻痹劳动人民,反对革命的精神武器。特别是党内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为了反对革命,复辟资本主义,颠复无产阶级专政,也极力吹捧“仁政”。“三家村”黑店的老板们,就曾打着“仁政”、“王道”的  相似文献   

6.
墨子姓墨名翟,鲁国人,约生在孔丘之后,孟轲之前,即春秋末战国初的时代。他是墨家学派的的创始人。墨家学派与孔丘为首的儒家学派在当时同样著名,儒墨并称,瞥之为:“世之显学”(《韩非子·显学》)。《吕氏春秋·尊师》也说:“孔、墨徒属弥众,弟子弥丰,充满天下”。墨子是我国古代社会的一位伟大思想家,研究他的思想的可靠史料是《墨子》这部著作。通观这部著作,其中贯串着一个基本观点,那就是“强乎耕稼树艺”,“强乎纺绩织红”,以“兴天下之利”。即是努力发展生产,关注百姓利益。这个基本观点贯串在  相似文献   

7.
山东曲阜孔府是孔老二嫡系后裔的老巢,邹县孟府则是奴隶主阶级的“亚圣”孟轲的黑窝。自从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历代封建反动统治者出于反革命的需要,就开始对孔丘、孟轲粉饰打扮,封官加爵,建庙祭祀。还特别优渥孔、孟的后代,以此作为推崇孔孟之道的一个重要措施。随着孔孟偶像的飞升,孔、孟后代也就成为拥有种种特权的贵族地主,他们挂着“文章道德圣人家”的招牌,摇着“孔孟之  相似文献   

8.
两汉时期,儒法论争一直没有停止过,无论在政治路线上,还是在意识形态领域里,都有过激烈的斗争。王充的《论衡》就是当时儒法两家在意识形态斗争中一部捍卫法家唯物主义思想、批判儒家唯心主义的哲学名著。在这部具有高度战斗性的著作中,王充继承了荀子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以敢于斗争的反潮流精神,痛快淋漓地“伐孔于之说”,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被历代反动统治阶级塑造为圣贤偶象的孔丘、孟轲。他不愧是我国古代一位无所畏惧的反孔战士、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反动的孔孟之道,从来就是历史上一切尊儒反法的反动派用来维护其反动统治的精神武  相似文献   

9.
司马迁《史记·孟荀列传》称孟子“受业于子思之门人” ,是目前史学界的一般看法。不过由于子思的生卒年已不可考 ,若根据孔子 (公元前 5 5 1~前 4 79年 )和孟子 (公元前 3 72~前 2 89年 )的生卒年限 ,大致可以推断 ,子思离世时其十余岁的年轻弟子 ,在孟子 10岁时也已达到 90岁 ,难以直接向孟子传授知识。因此 ,孟子“受业于子思之门人”的观点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10.
义利之辨,是中国伦理思想史的一个重要内容。先秦诸子的大辩论中,就包括了各种义利观的交锋。其中,韩非以其尖锐、深刻、透辟的见解独树一帜,值得研究。一在韩非之前,对义利关系发表过权威性见解的学派,当推儒、墨、法几家。以孔丘、孟轲为代表的儒家是主张重义轻利的。孔丘就主张:“见利思义”,“子罕言利”,认为“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孟轲也主张“何必曰利”,认为  相似文献   

11.
春秋末期,奴隶主贵族的卫道士孔丘,为了挽救奴隶制的崩溃,扑灭风起云涌的奴隶起义的革命烈火,反对新兴地主阶级变革奴隶制,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德治”思想,作为其毕身奔走呼号的最高政治理想。孔丘嚎叫:“克己复礼为仁”,妄图开历史的倒车,使“天下归仁”。战国时期,孔老二的徒孙孟轲,进一步发展了孔丘的“仁”学,提出了“王道”、“仁政”的反动说教,其反革命目的是反对革命暴力,全面复辟奴隶制。孔孟的“仁学”由于披上了“仁者爱人”、“反对霸道”的外衣,具有很大的欺骗性。所以,它历来被一切反动阶级当作传家宝、护身符,并不断根据他们的斗争需  相似文献   

12.
刘知几(公元661—721年),字子玄,徐州彭城(今江苏铜山县)丛亭里人,是唐朝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历史学家。他继承了先秦法家的思想,主张革新前进,厚今薄古,反对儒家颂古非今,复古倒退的思想,主张人定胜天,反对儒家的天命论;他公然批判反动统治阶级的“圣人”孔丘和儒家“经典”。因此,他在中国封建社会儒法斗争史上,是一位值得介绍的法家人物。他的著作有六种,计八十三卷。《史通》一书是代表作,在这部书中闪耀着尊法反儒思想的光辉。  相似文献   

13.
韩愈的延孟入圣,就是将孟轲和《孟子》延请进入儒家圣人和儒家圣经之列。它最早由韩愈提出,但最终由二程、朱熹完成。延孟入圣的要害是将孟轲的民贵君轻说和求放心说整合进入了孔丘的原始儒学之中,进而使孟轲理论和孔丘理论融合成为一个大系统。孟轲的民贵君轻说在政治上能够为武力杀伐造反上台的新天子提供合理性与合法性,对孔丘原始儒学的禅让掌权论有一种补苴罅漏的作用。孟轲的求放心说在施教上能够为儒家的求学者提供一个向内发掘的渠道,并诱导出一种耻感,对孔丘原始儒学的灌输论亦有一种补苴罅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郭店楚简》表明《中庸》应为子思晚年所作 ,证明了思孟五行乃“德之行五”即仁义礼智圣 ,显示了从哲学宇宙观角度为孔子学说提供理论根据 ,是由子思开其端而由孟子基本完成的。从孔子的“性相近”到子思的“君子中庸 ,小人反中庸”再到孟子的“圣人与我同类”,性善论逐步形成 ,从而为孔子的仁政德治学说奠定了哲学基础。而先秦儒家学派中最先主张禅让的也是子思。总之 ,有了子思这个孔孟间的思想中介 ,先秦儒学的变迁就有线索可寻了  相似文献   

15.
思孟学派上绍曾子内省修身行仁之说,把心性说与行仁政结合起来,形成了完整的思想体系。其代表人物为子思与孟子。子思(公元前483—前402年),姓孔,名圾,是孔子的儿子孔鲤之子。《史记·孔子世家》说他曾作《中庸》。侯外庐认为,“《中庸》一书虽然不一定是子思一人的著作,但其思想则可作为思孟学派的代表作来处理。”①孟子(公元前385—前304年),名轲,鲁国的附属国邹国人。曾游说齐、梁、鲁、邹  相似文献   

16.
王夫之(1619—1692)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法家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是明清之际一位唯物主义哲学家、杰出的进步史学家和进步的政治思想家。他的文学思想是他的整个法家唯物主义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阶级社会里,“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的政治路线的。”一种文学理论或文艺思潮,作为艺术实践的指导,它总要受到哲学和政治思想的制约,并且为现实的阶级斗争和一定的政治路线服务。王夫之正是在深刻批判后期儒家唯心主义反动思想宋明理学的斗争中,在深刻批判复古守旧、借古非今、分裂倒退的儒家反动政治路线斗争中,产生了他的法家唯物主义的进步文学思想。王夫之在文艺理论方面对于儒家思  相似文献   

17.
凡是提到教学法,提到启发式教学,人们常常提到“举一反三”。自古以来有许多人对“举一反三”说推崇备至,可也有人予以全盘否定。如说“孔丘及儒家的‘举一反三’,决不是什么科学的治学方法,而是一种为反动的政治利益进行辩护的主观臆断的类推法”。“是一种把学生的思想禁锢在礼教囚笼中的狡猾手段”,“完全是一种专断的教育方法,家长式的教育态度,它的全部目的就是向学生注入反动的、奴隶主阶级的道德观念”。①这样就把“举一反三”说贴上了反动的奴隶主阶级的政治标签判处了死刑。这本来是不值一驳的,但在四害横行时期,却也使人不敢再公开讲“举一反三”之可贵了。近年来在重新估价孔丘在教育方面的成就时,不少同志又开始积极推崇“举一反三”了。有的说:“当学生不能作到举一  相似文献   

18.
程朱的反动理学是孔孟儒家说教的发展。它鼓吹“天命即天理”,把代表全部封建宗法统治的思想和制度的“四种权力”看成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天理”,认为“理”在人间的主要表现就是“三纲五常”,鼓吹“存天理,灭人欲”的封建主义说教。朱熹宣称“存天理,灭人欲”就是孔丘的“克己复礼”。小说《祝福》里的鲁四老爷就是一个道貌岸然的“理学家”。他不仅书房壁上挂着“事理通达心气和平”的对联,案头堆着理学入门书《近思录》,以“理学”铸自己的灵魂,而  相似文献   

19.
子思学派是介于孔孟之间的重要儒家派别,在孔孟之间的儒家传承中起过重要作用。郭店楚简中所反映的大量的"君道"思想,正说明这一问题。首先,子思学派主张为君者要实行"德治仁政";其次,呼吁为君者要有"表率作用"和"重民思想";再次,提倡为君者要有"尚贤"观。这些思想虽大都为孔子所提出,但却语焉不详。子思学派的相关论述无疑是对孔子学说的继承与发展,同时又影响了后来的孟子。可以说,对郭店楚简中子思学派"君道"观之考察,可以加深对儒家学说的体认。  相似文献   

20.
历史经验证明,古今中外的反动派,为了搞复辟倒退,都乞灵于剥削阶级反动处世哲学,靠反革命两面派的伎俩,来达到他们的政治目的。两千多年来,被反动统治阶级称为“至圣先师”的孔丘,是耍惯阴谋诡计的“巧伪人”,是言行不一、口是心非的大骗子,是奉行剥削阶级反动处世哲学的鼻祖。孔丘生活的春秋末期,社会动荡,天下大乱。他顽固坚持奴隶主贵族立场,对腐朽没落的奴隶制受到冲击和破坏痛心疾首,为了维护和复辟奴隶制,镇压奴隶起义,防止新兴地主阶级革新,提出“克己复礼”的复辟奴隶制的反动纲领,妄图把历史拉向倒退。孔丘的阴谋诡计之一是“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他劝告奴隶主阶级,对那些同复辟奴隶制关系不大的事,可以“忍耐”,不要打乱“复礼”的“大谋”。他还从昆虫的爬行中,“悟”出“忍耐”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