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玲玉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2):86-89
马中锡著的《中山狼传》是一则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其寓意在于讽刺狼对东郭先生的忘恩负义,揭露狼的本性。通过参照《汉语大词典》,从文字学角度考释其中六则词语,有助于人们对其有更深的了解,亦可补充《现代汉语词典》的缺漏之处,有利于词典编纂。 相似文献
2.
切斯特曼的翻译模因论建构在翻译策略、规范和价值观等基础概念之上,其中交际规范和与之相对应的理解的价值观应用于中国古代文化典籍英译研究恰如其分。基于此理论模式,林语堂编译《中山狼传》中传播了怎样的翻译思想,此理论又对中国古代文学典籍英译实践提出怎样的要求值得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3.
罗争鸣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3(3):88-91,128
虬髯客故事当来自李世民图谋天下的谶纬传说,后由某位文人写就,并流播传衍为目前所见的十几种版本的《虬髯客传》(其他版本又称《虬须客》、《虬髯客》等)。目前关于该传作者问题的考证,不出张说、杜光庭、裴铏三说,但这些结论仅是某一版本的作者或者改编者,并不是第一位写就并定型了这篇传奇的人,而要考证这个人,难度有加,证据不足,由此不必强立结论,应有所阙疑。从宏观来看,这样一部优秀的唐人传奇,其产生有复杂的社会背景,也当基于彼时传奇创作水平的提高及文学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4.
杨清云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6):192-193,217
从明中后期单折短杂剧的创作来看,王九思的《中山狼》杂剧实为单折短杂剧的开山之作。从编剧艺术本身而言,此剧继康海同名杂剧之后将动植物形象如狼、老树、老牛搬上舞台。这里的老树、老牛能开口说话,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从它们口中叙说了世间恩将仇报之人比比皆是,善恶难分,世间污浊的残酷的现实画面。在此之前没有先例,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王九思可以称得上是我国古代寓言剧的开创者之一。 相似文献
5.
田同旭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2):30-33
元曲《西游记》杂剧之作者,或以为山西吴昌龄之作。或以为蒙古族杨景贤之作。系统清理了各家记载。依据山西地区新发现碑刻及文献,并对比了吴昌龄与杨景贤所处的社会文化条件,对比了吴昌龄与杨景贤杂剧之优劣体现出的艺术才能。从而认为。《西游记》杂剧作者应归吴昌龄。 相似文献
6.
景宏业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4)
《中山狼传》的问世,标志着我国寓言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重大突破。这不仅仅因为它的篇幅空前加长,更重要的是它启示后人:寓言这种文学形式,除了表现思想情感外,还可以塑造出千古流传的典型形象。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山狼传》直接影响了包括《聊斋志异》在内的后世寓言小说的发展。然而,这样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留给我们亟待解决的疑团却很多,甚至它的作者究竟是谁这样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历代学者争论了数百年,迄今仍无结果。近几年出版的《辞海》、《辞源》、《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以及尚未出齐的《汉语大词典》这样的权威工具书,或采其两说,或并列三人,都没有确定的答案。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探讨,以期有助于解决这个困扰了人们近五个世纪的老问题。 相似文献
7.
宋金民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90-94
以往《水浒传》的主题,虽各有一定道理,但都有不尽人意处。《水浒传》实质上是作者作为一个下层知识分子,"治国平天下"、挽颓救弊、救世情怀的寓意式表达。这在小说的神话构思、谋篇布局、形象塑造三个方面都有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8.
从署名方式看《醒世姻缘传》作者问题——兼与王立鹏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醒世姻缘传>的作者问题历来众说纷纭,王立鹏先生从"辑著"的署名方式认为<醒世姻缘传>是由多个作者"集体创作"的,从主要人物、故事架构等角度来看,此说不能成立.但王立鹏先生对"辑著"这一署名方式的关注值得肯定,"辑著"表明<醒世姻缘传>"有所据而作".而胡适"<醒世姻缘传>改编自<江城>"的说法在逻辑上有欠周密. 相似文献
9.
《南都学坛》2017,(5):36-40
尸解是道教假死托形的一种成仙方术,其早期内涵较宽泛,包括灵魂飞升、肉体成仙、死后复生等不同形式,至南北朝时其理论内涵逐渐定型,专指假死托形、解化成仙之术。唐前仙传小说对尸解理论进行了多方面的表现,《列仙传》视尸解为神仙的神异法术,其尸解形式多样,故事情节简单,是对汉代尸解概念的演绎;《神仙传》中尸解理论内涵逐渐明确,死后托形解化成为魏晋时期尸解的主要内容,其掩饰死亡的目的也得到明确;《洞仙传》全面反映了六朝上清派尸解理论,如剑解、杖解等尸解形式的发展,尸解复生理论的完善,对儒家思想的援引,尸解仙等级的划分等。此外,《洞仙传》尸解故事还体现了道教在其发展过程中与政权统治之间的冲突及保持政治平衡关系的努力。 相似文献
10.
张军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54-57
主要分析《金瓶梅》和《红楼梦》的寓意和反讽艺术。两书分别在欲和情的漩涡中,展开对人物命运和现实社会的描写,从而寄寓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以及理想破灭的无奈与悲悯。另外,两书均以强烈的反讽意味,对污浊的社会现实进行无情的嘲讽和颠覆。 相似文献
11.
张双志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0(5):54-56
对于我国史书中所载古掸国的地望问题,迄今尚无定论。本文从掸国所走的永昌道、日南道路线入手,结合中外史料,经过初步研究,认为掸国是印度次大陆上天竺国中的一个中、小国家。 相似文献
12.
许兴宝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0(4):51-56
歌尽桃花扇底风写的是美妙歌声在赏歌听众群体中生成的审美效果,即清凉的入神化境。依此而论,句中所写的持扇者不是歌者,而是听众。此种写法为以客笔表现主意法。这个判断需从古代大量相关的诗词文等典籍的记载及晏几道本人的作品中加以印证。正确诠释此句词的准确意义,有助于认识晏几道词的部分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3.
杨光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3(1):42-46,51
对儒、道、佛的 "生死哲学"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的考察与"另类"解读,并得出结论儒家是"社会化"的生死哲学,强调"入世"作为,其对生死的基本态度是"仰视"之,对生死之认识有着极深的"唯物主义"情结;道家是"自然化"的生死哲学,强调"合世"而行,其对生死的基本态度是"平视"之,所用的认识论具"唯识主义"色彩;佛教则是"宗教化"的生死哲学,强调"出世"超越,其对生死的基本态度是"俯视"之,用完全彻底的"唯心主义"认识论. 相似文献
14.
交通肇事罪中两个"逃逸"含义的新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洪兵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4(1)
加重处罚肇事逃逸的目的是保护初次及后续事故中被害人的生命、健康权法益.除能证明不救助的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外,肇事后不救助伤者以及不清除肇事形成的路障导致他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均应认定为肇事逃逸.逃逸致死既包括不救助初次事故中的伤者致其死亡,也包括肇事者不清除路障引起后续事故致人死亡.成立肇事逃逸和逃逸致死不以逃逸前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为前提,肇事仅致一人伤害后不救助导致死亡的,应认定为逃逸致死;单纯逃逸的只需评价为逃逸致死,积极移置型逃逸升高了伤者死亡风险的,成立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相似文献
15.
龚建平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4):25-30
儒家之善被称为"人道",在于它生成意义。善的意义并非单向的解读,而是解读者彼此之间的感通与共识。从感通而言,善的意义包涵生生之仁与修身实践于一体,但在现实的挤压中却走上狭窄的路。 相似文献
16.
明静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2(3):19-23,27
人生之谜的破译,既具有性的分析,又具有量的折算.人生哲学在回答"我是谁?我是什么?我到底怎么样?"的时候,正确的选择应该是在积极地实践了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之后所直面人生的境界追求.人生的展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生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最佳结合.人生离不开理想的指引,离不开人格的塑造.本色人生和快乐人生所组合的人生由人的智商、情商、胆商和健商共同建构,并在更为广阔的领域展示着人的风采. 相似文献
17.
周海鸿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5,35(4)
徐忠杰的翻译注重解释性原则,从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主述位关系、话题-说明的关系以及焦点等角度对其译作《虞美人》进行逐句分析可见,徐忠杰将原文中一些模糊的意象具体化,改变原文的一些句序,增加了必要的人称代词和衔接手段,使其符合译语的表达.归纳起来,徐忠杰的翻译风格之一就是将原文主旨的传译始终摆在首位,为此牺牲原文的形式美也在所不惜. 相似文献
18.
19.
赵谦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5,(3)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米兰·昆德拉的代表作品,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女性主义思想.用凝视的性别意识来解读这部作品,我们可以从三个不同的视角来解读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第一个视角是被凝视的女性群体,如小说中的特蕾莎等,这类女性在男权理念的重压下主体性逐渐丧失,成为了男性世界的附属品.第二个视角是被凝视女性之间的相互凝视,如小说中特蕾莎与萨比娜,她们之间的微妙关系折射出了被压迫女性之间的惺惺相惜.最后一个视角是反凝视的女性群像,如以萨比娜为代表的少数女性追求自我,面对男权的束缚与压制,从心底发出了声声呐喊,用无畏的抗争彰显出了强烈的女性意识.不幸的是,在一个男权至上的社会,女性们的呐喊是无力的,她们的努力是徒劳的,而她们的命运也是注定了的悲剧. 相似文献
20.
柯小刚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0(4):80-84
从十五志学到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生命历程的自道中,"五十而知天命"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为了理解这个位置的重要性,需要对孔子的生命自道进行一个现象学的解说.本文从年龄的现象学出发,结合孔子五十岁左右的生平事迹,分析展开了天命之知在孔子生命历程中的深层义涵·凸现了孔子个人的生命历程和斯文之命的历史传承之间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