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正> 随着认识论研究的深入,传统认识论的缺陷日益暴露出来。在今天,力图超越传统认识论的各种新观点、新体系不断脱颖而出,这些新的尝试和探索对于理论的发展是很有意义的。本文试图指出在超越传统认识论上存在的两条不同的思路,并对其加以比较。一、传统认识论的表里矛盾从古希腊时代的认识论,到近现代的认识论,尽管理论形式不断变化,但是,作为构成  相似文献   

2.
谢红 《理论界》2004,(6):123-124
一、世纪之交西方哲学的危机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存在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各国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危机,甚至哲学家们的社会作用都受到了普遍的怀疑和攻击。这一历史情节开始于19世纪下半叶的德国,当时黑格尔的唯心论遭到普遍攻击,在哲学上取而代之并在整个意识形态领域中逐渐占主导地位的是所谓的“科学的自然主义”。但在自然主义之后,哲学家们不  相似文献   

3.
在“认识的源泉是什么”的讨论中,要搞清楚广义认识论和狭义认识论使用的“认识”,所具有的不同涵义。 广义认识论,它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是同一个东西。它研究的是思维和存在、主观  相似文献   

4.
在所谓语言的转向中,哲学成了语言的批判,成了文化的批判,而不再是对逻辑、自然与自我的文化探源。在古典时代,每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都表现为对于古典(传统与文化)的回归,但是,在传统与文化成为担负、语词世界已经能够遭遇怀疑的现代,思想解放运动只能通过对于传统与文化的批判、治疗或革命来达成。因为,传统与文化作为语词建构的世界,也已经构成一种自在的力量,它不再为人所能制约,相反,它制约着人的存在。它虽然并非没有解放的潜能,但也同样具有奴役人的巨大力量。  相似文献   

5.
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是否是商品这样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理论课题。我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仍然是商品。确立这一命题。关键在于区分和把握劳动力商品的狭义条件和广义条件。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 ,产生于 19世纪蒸汽机和产业革命的时代。进入 2 1世纪 ,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 ,人类历史进入了“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制度多样化”的时代。“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1] 已成为这一时代的主流。实践的发展 ,要求历史唯物论 ,“理论创新 ,与时俱进” ,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2 ] 。笔者以为 ,这一理论创新的任务 ,可以简括为 ,从“狭义历史唯物论”的起点模式向“广义历史唯物论”目标模式的深化过程 ,即从“以‘革命’‘冲突发展’为特点的思维范式”向“以…  相似文献   

7.
关于“两种生产”的思想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随处都能见到,但以此为基础解决了原始社会史上的理论难题并从中作出对唯物史观的广义解释的,应首推恩格斯.因此,我们在这个问题上的讨论首先要从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一书谈起.一1884年4月26日,正当恩格斯全力写作《起源》这本书的时候,他在给考茨基的一封信中说道:“这篇东西对于我们共同的观点,将有特殊的重要性.摩尔根使我们能够树立崭新的观点,因为他通过史前史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事实根据.”恩格斯在这里所说的新观点自然不可能越出历史唯物主义的大界限,而是说,由于摩尔根发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史实,他和马克思先前对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所作的表述已经显得有些狭窄,不完全适用了,必须根据新的事实加以扩充,并作出新的说明.  相似文献   

8.
现代西方哲学与传统哲学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所谓“语言转向”.斯鲁格曾这样概括哲学发展的基本过程:“首先,哲学家们思考这个世界,接着,他们反思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最后,他们转向注意表达这种认识的媒介.这似乎就是哲学从形而上学,经过认识论,到语言哲学的自然进程.”在这种简单的概括中实际已包含着对哲学语言转向的必然性论证.语言转向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几乎已成为一种共识,至少也可以说语言哲学是西方二十世纪的主流哲学.如果我们在语言哲学话语系统的边缘上,在一定的间距中去看语言转向,也许我们能够更从容地思考一些问题,比如,语言转向的原因何在?它仅仅是通过语言这种认识媒介去澄清认识和知识的问题吗?语言转向对哲学进步有哪些推动又有哪些偏失?语言哲学研究过程中显示出哪些语言固有的辩证法,我们是否应去建立一种辩证的语言哲学?对这些问题国内外学者已有很多研究成果,本文试作一些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目前我国哲学界人体有三种回答:一种认为是辩证唯物主义(把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在辩证唯物主义之中);一种认为是历史唯物主义(把辩证唯物主义包括在历史唯物主义之中);还有一种认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由于这三种不同的回答,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上和在体系、内容的安排上都有不同。 上述不同的回答反映了人们对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都没有作出统一的、明确的规定或限定,因此各自可以作不同的理解和使用。其中,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尤其是这样。因此,我们应该把辩证唯物主义这个概念的含义首先搞清楚。  相似文献   

10.
语言转向之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转向"的核心意义在于坚持哲学之为概念考察,以抵抗把哲学转变为伪实证科学的倾向.然而,这一努力被广泛理解为应将哲学问题视作语言问题,引使人们把哲学混淆于语言学和语义学.本文通过明确哲学的反身性质,划清哲学和语言学、语义学的界限.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对劳动范畴的认识有一个从狭义到广义逐步延伸的过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狭义的劳动已经延伸为马克思所研究的广义的劳动,即一切创造商品价值的社会劳动,而且从外延来看又有所延伸,狭义的劳动包括了创造物质商品的劳动、提供活动形式的商品的劳动、创造文化商品的劳动、科技劳动、管理劳动等等。广义的劳动则是泛指一切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社会活动。  相似文献   

12.
广义与狭义·基础与主导·客体向度与主体向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义与狭义·基础与主导·客体向度与主体向度张一兵以我之见,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建构的方法论唯物主义的新视域,主要衍生于科学历史观。而这种大历史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后来的发展中,又实际分化为广义和狭义的不同理论视域。其中,基础与主导、客体与主...  相似文献   

13.
主张政治经济学对象是生产关系的同志,在生产关系内容的理解上,几年来,讨论较为热烈,至今仍意见不一。我觉得,在开展这些有益的讨论的同时,统一一下同志们看待问题的角度,这对于我们缩小关于生产关系内容的理解差距,将是有益的。本文试图在这个方面作一探讨,以求同志们的指导。  相似文献   

14.
当代哲学中的语言转向与经济学的语言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韦森 《河北学刊》2003,23(1):67-71
20世纪以来,在当代西方哲学和许多社会科学领域中,均较普遍地发生了一个“语言转向”现象。但是,这一现象迄今为止还没有在西方当代经济学中发生。这与自马歇尔和凯恩斯以降以新古典主义为主流的当代经济学各学派,一般还只注重数学分析工具运用和计量建模的应用有关。当代主流经济学家们一般认为,只要遵循这样一种抽象的数学思路,在这条思路的尽头则是一种由数理模型构建起来的理性结构,而这种理论的理性结构又超越文化和具体社会体制制式而反映着人类诸种社会的一些自然秩序。从当代语言哲学的分析进路来看当代经济学,就会发现,作为研究人们经济行为的一门社会科学的理论经济学,如果不思考人们交往与交易中的语言和语言问题,如果不反思经济学作为一种话语体系的语言(包括数学语言)内在本质及其局限,恐怕难能向人自身提供和展现一种失真较少的相对真实图景。  相似文献   

15.
在中共党史和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的研究领域 ,陈独秀二次革命论始终是一个争论较多的焦点问题之一。许多评价上的分歧都可以追溯到对这个概念的不尽相同的理解。然而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从中共党史学史的角度看 ,所谓二次革命论的含义是有广义、狭义之分的。广义的理解是指在中共三大前后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党人对民主革命的系统认识。从现有的史料看 ,它的提出者正是“二次革命论”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蔡和森。 192 8年 11月 ,蔡和森发表《中国革命的性质与前途》一文 ,在阐述中共六大所提出的民权革命理论的同时 …  相似文献   

16.
传统修辞学以语言形式调整和表达效果分析为研究内容,修辞处于辅助地位;转向后的新修辞学以言语行为分析作为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修辞取得本体地位。同时,倡导新修辞观的学者对言语行为研究的具体内容意见不一,或关注言语行为本身,或致力于言语行为与语用结构分析。目前,两种修辞观仍难以沟通。作为传统修辞学的方法论范畴“零度”,在新的修辞学中仍有价值,以之为纽带,两种修辞观可以形成一个贯通的体系。  相似文献   

17.
论法学的语言转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哲学的语言转向促成了法学的语言转向。语言转向的方法、途径为法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路径。法律离不开语言,法律就是语言!法学与语言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法的条文只有在语言的应用中才有意义,才是活的;法的机构只有人用语言进行法的活动才是活的,才有意义。实施权力、公正和正义,非公正和非正义的机制是语言互动的细节。因此,要治法,需先治语言;要从事法学研究,需学好语言学。  相似文献   

18.
哲学和任何思想一样,本是离不开语言的,但是,在旧有的哲学体系中,语言只是从属于体系的一种“工具”,并未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只是到了廿世纪,那些精通数理逻辑的哲学家们发现,哲学问题的产生或解决,从根本上说,就是语言的问题。语言不同,哲学也会不一样。即使在相同的语言背景下,由于语言所负载着的个人经验不同,哲学也会出现差  相似文献   

19.
对于20世纪以来西方文论的嬗变而言,"语言转向"无疑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基本话题,但目前我国学界对于该概念的认识却是含糊不清的。事实上,这一时期西方文论中发生的"语言转向"包括两方面——语言学和语言哲学意义上的转向,二者在知识背景、理论旨趣上的有着显著区别,语言学意义上的转向重在审美的语言形式,而语言哲学意义上的转向注重语言活动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作出新的界定,这是国内学界目前较为流行的一种观点。但在我看来,这里的关键在于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内涵作出准确的把握。本文以为,历史唯物主义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关于社会历史的唯物主义,而是从人们的历史存在出发来解释世界的唯物主义,它是包括物质本体论、自然观、认识论、历史观在内的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