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樟木头敬老院,一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镇街公办敬老院.这家敬老院,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占地面积也不大,仅6 800平方米,与东莞最大的敬老院——中堂敬老院占地近17 000平方米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价格也不算低,分为2500元及3500元两个收费标准.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东莞镇街敬老院床位4成空置的情况下,这家敬老院却常年爆满,甚至吸引众多周边镇街、周边城市甚至香港的老人入住,最高峰时香港老人数量高达50多人.即便已经满员,但敬老院却仍收到大量的入院申请.  相似文献   

2.
龚澎是新中国外交部的第一任新闻司司长,外交部部长助理。周恩来曾称赞说没有人能够代替她。乔冠华与龚澎于1943年结婚,龚澎1970年病逝,乔冠华在1973年有了第二次婚姻。乔松都表示,她  相似文献   

3.
案例:欣怡是一名会计师助理,已经在会计公司上班接近十年了。她个性孤僻、不爱说话。在公司里,她似乎是个独行侠,除了公事,也从不与同事闲聊,每天都单独用餐。枯燥的十年职场生涯,让欣怡觉得纳闷、无趣。她没有朋友、更找不到一个可以谈心事的知己。她尝试和同事聊天,但与同事相处好像格格不入。她开始对自己没有了信心,更对身边的人没有了信任。每天陪伴她的只是繁忙的事务和机械般的生活。因此,她宁愿每天对着电脑玩游戏、上网玩微博,也不愿意花时间与他人建立更多的互动。  相似文献   

4.
她是浙江富翁的千金小姐,为了爱,却与贫穷的农村小伙毅然私奔。她用借来的10万元钱在广东租地建起了一个小农场,想和王子终生过桃花源般的浪漫生活,一场突如其来的台风又让她变得身无分文。她办起一家小厂,最机密的客户资料却被手下员工偷走,几乎陷于灭顶之灾。令人震惊的是,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她那如繁星般璀璨的LED绿色太阳,却让世界睁大了好奇的眼睛。有专家说,如果全中国都使用她的产品,每年节约的能源就相当于整个长江三峡的发电量!  相似文献   

5.
正毕业两年,李美已经先后换了四份工作,而每次促使她离职的都不是什么大事。比如,第一份工作是在某广告公司做文案助理,开会的时候主管偶然拿过她的笔记本扫了一眼,开玩笑地说,作为一个中文系研究生,李美你这字儿可真有点拿不出手啊!当着所有同事的面,李美顿时羞得满脸通红,此后便总是躲着主管。还有一次,李美穿了一套浅粉色套装上班,行政部的大姐看见她后竟然说了一句:"你怎么穿这个颜色的套装,看上去就像  相似文献   

6.
包丽洁曾是一名食品公司下岗职工。1997年,包丽洁下岗后,卖过菜、开过小吃部,但是经营状况都不太理想,这时,通过一次松原市就业服务局组织的创业培训会,她增长了见识和胆量,决定走  相似文献   

7.
小丽是重庆市某重点大学中文专业大四学生,她从大三暑假开始找工作。直到去年底,她找到最好的一份工作.月薪也不到2000元。今年过年回家.她发现很多在外地当农民工的亲戚.月薪都拿到3000元以上,而且包吃包住,一年能存下好几万块钱,想到自己买硬座回家,  相似文献   

8.
正晓玉从美国留学回国求职,顺利进入一家世界500强跨国企业,担任物流经理。上任一年以来,她认真的态度得到了公司数位高官的认可和赞赏,然而临近新年,晓玉的工作却突然亮起了红灯。上司麦克已经找她谈话多次,今天又找她去办公室。原来今天早上,有一批货物运到工厂等待卸货进仓时,仓库的物流人员才发现,仓库根本没有空间了。晓玉得知此事后,马上跑到仓库找到物流仓库管理负责人询问具体情况。一通询问下来,得到的回答都是:我不知道。面对如此的工作态度,晓玉的情绪有些按捺不住了,她大声  相似文献   

9.
如今,就在许多大学生感叹赚钱难时,一个仅读过两年技校的山西女孩,却从E时尚中发现商机,在短短3年内赚了160万!她设计的个性鼠标垫不仅卖遍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而且漂洋过海卖到了国外,连世界上最大的零售采购商沃尔玛都打电话向她订货。一种很不起眼的小生意,为何能让主人公取得巨大成功?  相似文献   

10.
1896年,一位默默无闻的美国残疾女孩,自费出版了一本烹饪书,没想到此书一发行就轰动全国,很快成为了当时全美国的烹饪标准书.甚至直到百年后的今天,所有的现代烹任技术以及我们对食物营养含量的理解,都建立在她精确而又科学的测量基础之上. 这位残疾女孩是谁?这又是一本怎样神奇的烹饪书呢? 女孩名叫范妮·梅瑞特·法默,1857年5月23日出生于波士顿.16岁那年,她不幸感染上了脊髓灰质炎病毒,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小儿麻痹症,由于病毒的侵犯,她的左腿瘫痪了,在之后的几年里只能呆在家中.  相似文献   

11.
甘肃天水213机床电器厂退休职工苏玉春家的桌子上,端端正正摆着装有她年轻时与毛主席合影的一个镜框,她每天都要把这个珍贵的镜框擦一遍,而且这张桌子上她从来都不随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在汶川地震直播节目中,身为四川卫视新闻主播的宁远三天三夜不曾合眼,她含泪播报地震伤亡数据的画面,感动了无数观众,被网友称为"中国最美女主播".当时,央视的很多新闻都来源于她的播报,她在主持人榜单上的排名一度超过了张泉灵、李湘等知名主持人.2009年,她拿到了主持界最高奖——"金话筒奖".  相似文献   

13.
转眼间季红创业已经10年了,10年的艰苦创业,对她来说,有彷徨也有希望,有悲伤也有喜悦,但她始终坚信一点:只要努力,只要坚持,只要创新,就一定能成功。1998年,季红下岗了,由于丈夫没有工作,父母重病在身,弟妹还小,都在上学,家里失去经济来源,生活陷入困境。当长春市站前街道办事处了解到季红的情况后,积极帮助她转变思想并告诉  相似文献   

14.
她身残志坚,不等不靠,不仅通过一双巧手摘下了"贫困帽",还用自己学习的编织技术带动周边乡邻脱贫增收,在平凡的人生道路上走出了不平凡的步伐。她叫王兴碧,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一位小腿残疾的妇女,2018年全省脱贫攻坚奖"奋进奖"的获得者。残联送来"及时雨"自强不息拔穷根"从小到大我走到哪儿回头率都很高,因为我‘走路’的姿势跟别人不一样。"  相似文献   

15.
会飞的鸭子     
章睿齐 《劳动世界》2016,(10):67-67
著名歌手李慧珍,当年很是红火:一首《在等待》唱得街知巷闻,张学友的演唱会,从香港到内地,也都是请她当唯一的助唱嘉宾。但事业如日中天之时,突然一场病却使李慧珍在歌坛消失,且转眼就是六年。
  脑子里长瘤,说来真是很恐怖的事情。好不容易手术成功,又发现全身的内分泌系统紊乱,整个人关节不能活动,且每天增加一斤体重。这种没有原因的全身内分泌机能失控,开始怎么检查也查不出问题。这对李慧珍打击很大,看着自己走样的身体,她也想到了自杀。但想到自己还这么年轻,还有自己的演唱事业,李慧珍不甘心。在身体最痛的时候李慧珍莫名其妙想到一句广告词:“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于是她想到了找中医。这样的灵光一现救了她的命。经过中医一点点帮她调理,一点点帮她复位,重新整合了一个新的李慧珍。看到今天在舞台上可以自由、动人歌唱的她,想着她曾经走路时脚最多能抬到离地十厘米,实在是觉得沧海桑田。  相似文献   

16.
余红梅是武汉市新洲区人,母亲早逝,姐妹五个中她是老大.1990年,父亲因车祸丧失了劳动能力,15岁的她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为了维持生活,余红梅选择了捡破烂.家里的旧三轮车和几个蛇皮袋就是她的家当.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走街串巷,只要能卖钱的东西她都捡,如易拉罐、矿泉水瓶、纸箱等,捡回来后进行分类整理.余红梅是个心细的人,每次卖完破烂都记账,什么东西价钱高她就多捡什么.一段时间后,摸清了破烂的行情,她就由捡破烂变成了收破烂.  相似文献   

17.
焦瑞芹是1974年4月结的婚。婚后一年半,丈夫在工作中受重伤住院。当时他们的儿子才两个月,她整天家里、医院来回跑。由于伤势较重,丈夫瘫痪了。试想: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突然瘫痪在床,会是怎样的心情!我想,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得到。当时,丈夫的心情低落到极点,不由产生轻生的念头。看着丈夫承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折磨,焦瑞芹心如刀割。她该怎么办?在当时,对于一个女人来说,丈夫倒下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厦将倾,她的生活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她该如何面对。焦瑞芹哭了--命运为什么会对她如此苛刻;无情地将她与爱人的美好憧憬给撕破;让一个老实、憨厚、任劳任怨的人经受折磨;让这个原本不堪的家雪上加霜……她曾无数次地在心里渴求着:谁能告诉她该怎么办?谁能帮助她?看看身边无助的绝望的爱人,亲亲怀里的孩子,她找到了答案。“我知道你心里难受,我也一样。经过这一年多的相处,你已经成为我的依赖,有你在我什么都不怕。你放心,无论发生什么我绝对不会离开你!”于是,她打起精神,竭尽所能照顾丈夫。在当时,根本谈不上什么补品,吃上细粮就算是营养品了。为了给丈夫增加营养,在她丈夫住院的半年里,她没吃过一口细粮,把每人每月只供应的五斤细粮全都给攒了下来留给丈夫。她的一举一动无不让病床上的丈夫感动不已。她是搞土建的,干的都是力气活,下班走回家后也得不到休息,又是挑水、劈柴、又是洗衣服看孩子,到了晚上她把被子铺好,总是先把丈夫安顿下来,再哄孩子睡觉,孩子睡着后,还要给丈夫按摩双腿,有时半夜起来还得给丈夫接尿。丈夫的病情时好时坏,经常住院,她又得家里、医院、单位的三面跑。正是她不离不弃的精心照料、呵护,丈夫恢复得不错,基本可以自理,旁人看到无不惊奇地问:老楚你怎么好得这么快啊?其实大家都知道,因为她有一个好媳妇。在她二十年的精心照料下,丈夫终于离开了轮椅,重新站起来,他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孩子他妈,我根本活不到今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寒来暑往,焦瑞芹一直坚守着自己的那份爱,不仅为自己的爱人,更无私地奉献给亲人和友人。  相似文献   

18.
张亚斌 《劳动世界》2016,(31):72-73
11岁出演《家有儿女》,一炮走红 杨紫,1992年出生于北京.她打小就是个美人胚子,而且嘴巴特别甜,逢人就问好,不管到哪儿都能招来一片喜爱. 小时候,杨紫跟着奶奶一起看《大红灯笼高高挂》.里面有些剧情特别煽情,只要一播到那儿,杨紫就连哭带模仿,可爱极了.有一次,有个导演来学校选演员时选上了杨紫.当时她激动得一晚上没睡,第二天一大早就去试镜.到了片场她才知道,原来是电影《春天的狂想》在招群众演员,她并没有什么戏份.电影播出的时候,杨紫只出现了一个背影.尽管如此,她并不气馁.  相似文献   

19.
每一个年轻的妈妈都可能会遇到这样一个烦恼:产后哺乳总是那么不方便或者不雅观。深圳一位聪明的年轻设计师针对这个难题设计出了一种哺乳装,凭借这个小小的创新,她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里,就净赚了100多万元!聪明设计师,发明哺乳装2003年夏,赵欣大学毕业后来到深圳一家服装厂做设计员。  相似文献   

20.
她是中央电视台一位主持人新锐,每天都准时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早间资讯栏目《第一时间》,她将这档新闻节目说得生动鲜活。奥运会期间的直播节目《全景奥运》,就是由她和白岩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