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人有七情六欲,不可能事事都顺心如意,碰到烦心恼人的事,也就难免要生气。生气,是人们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想像与现实发生冲突时所产生的一种否定性的情绪,是一种不良的心理反应。话又说回来,生气又有何用?生气于事无补,非但无助于矛盾冲突的解决,反而使自己遭受痛苦的折磨,对身体有害。 生气对人体危害很大。生气时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内分泌系统增加激素分泌,交感神经兴奋过度,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血压上升,是冠心病、高血压病的原因之一。生气时副交感神经受抑制,休息时精神也无法放松,还可能  相似文献   

2.
关于情绪的产生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在认知领域的分歧表现为两大阵营:一种是情绪的产生是由生理反应引起的非认知过程,另一种是情绪的产生是一种认知的加工过程.基于以上分歧,通过对于记忆、意志、知觉、认知评价等认知成分对情绪作用的分析,我们更倾向于后一种观点,即情绪的产生依赖于认知的作用,而不是对身体变化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3.
朱乃洲 《社区》2014,(18):53-53
人的情绪总是很复杂的,上一秒可能还是心情开朗,下一秒可能就变成勃然大怒。人们都知道,生气是一种最不好最伤身体的情绪,所以,如果在平时碰到令你生气的事情时,你一定要尽可能地不生气少生气。那么,当我们生气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相似文献   

4.
无论成人或儿童,不可能总是快乐无忧的。所以,家长应尽可能地帮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向快乐的方向转化。情绪是人在参与某种活动时产生的心理状态。它由4种基本情绪构成:愤怒、恐惧、悲伤、快乐。这如同绘画中红、黄、蓝三原色,其不同的组合构成人的各种情绪状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有必要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和恰当地表达3种不良的情绪。当孩子愤怒时 *坚持要求孩子用语言而不是用动作来表达愤怒。当孩子生气时,鼓励他大声讲出来,并尽可能说出原因。*帮助孩子找到愤怒的原因。孩子有时需要成人的提示来回想自己生气的理由,如:“你是不是因为兵兵拿走了你的小汽车才对他发火?”  相似文献   

5.
情绪对认知加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要揭示人类认知过程的本质就有必要考察情绪加工的大脑发生机制。但就内容而言,目前有关情绪加工的研究多集中在情绪识别、情绪记忆、情绪易感性、情绪调节及情绪影响认知等方面。国外开始关注情绪在经济决策中的神经机制研究,研究发现情绪相关的脑区在人类经济决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有研究揭示文化和性别及其相互作用会产生基于不同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链接模式。然而受到注意资源、刺激评定、刺激内容、刺激物理特征、任务、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很多研究得出不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共情是在区分自我和他人的基础上对他人情绪的体验和理解,共情既是一种人格特质,也是一种心理过程.共情的结构和功能是近年来发展心理学、比较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焦点之一.共情不是一个单维的心理结构,而是包含着自下而上的情绪分享过程和自上而下的认知调节过程.情绪分享过程是刺激驱动的自动化的过程,而认知调节过程会对情绪分享过程产生调节作用,两个过程既彼此独立又互相作用,以确保个体社会适应的灵活性.两个过程的不平衡可能会导致社会适应问题,甚至引发心理疾病.  相似文献   

7.
挫折是一种情绪状态.西方关于挫折的理论可以概括为两大类.其一是挫折情绪为何会产生;其二是挫折情绪会引起哪些反应.本文主要介绍第一方面的理论,包括:本能论、需要和紧张的心理系统理论、社会文化理论、ARC理论.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挫折这一情绪状态的来源,也从不同角度给我们的挫折教育及其研究以启示.  相似文献   

8.
论法官认知中民间规范的影响及其规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法官认知是司法过程中,法官认知案件事实和法律,然后作出裁决的综合的逻辑思维过程.能够对法官认知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如法官的学习情况、认知环境,以及情绪和动机等.民间规范在司法审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对法官认知和裁判会产生诸多影响,如民间规范作为法官的一种知识构成或经验法则,影响着法官的思维和行动等.对此,一方面要承认民间规范在司法审判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也要通过某些制度或机制的建立与改进来规制民间规范在司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组织公民行为是管理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员工情绪智力是否影响组织公民行为,以及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已成为理论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焦点.文章采用情绪智力量表、组织公民行为量表对240名企业员工进行测试,发现员工情绪智力对组织公民行为及各层次、各维度均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作用,因此,企业应充分考虑将情绪智力要素纳入员工的招聘、选拔、培训和开发过程中,以此提高员工情绪智力,促使员工最大限度的展现组织公民行为.  相似文献   

10.
有关自我觉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自我觉知与自我标准差异、对归因的影响、与情绪及心理健康的关系等方面.自我觉知作为个体对自己有所认识或有所意识的主观状态,可以使个体意识到自身与标准之间的差异,并进而对个体情绪产生影响.适度的自我觉知是有利于心理健康的,但过度的自我觉知却是诸多心理障碍产生的根本原因.此外,将来用脑科学的方法对自我觉知的内在心理机制以及生理机制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阳明“无善无恶心之体”的提出,从表面上看来似乎在逻辑上与其多次强调“至善是心之本体”构成了矛盾。实际上,“无善无恶心之体”与儒家传统所讨论的“已发未发”问题有着内在的联系。阳明对“心体”的理解和对心、性、气的理解与朱子“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有着较大的不同,但也有相等同的一面,它凸显了心体与天理的一贯。阳明认为“无善无恶心之体”是和“至善”、“良知”、“天理流行”紧紧相关的,联系的中介即“未发之中”,而“无善无恶心之体”与“有善有恶意之动”则为一体之两面。  相似文献   

12.
文化模式中愤怒隐喻的解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将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情感隐喻进行对比分析,具体的研究对象是表愤怒的情感隐喻.这两种语言都遵循同样的原则:都是以描述由这种情感所产生的生理反应来表达这种情感.但是在选择具体由哪种隐喻来表达情感又有不同,这是由这个国家的文化模式所决定的.因此,隐喻既建立在身体经验的基础上,又受到文化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论企业管理的“七情六欲”——企业生命周期研究有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爱迪思的《企业生命周期》一书从时序角度对企业进行剖析,得出其不同的生命阶段。类似地,可以从情绪角度对企业管理进行探讨。结合生命周期理论,可以发现企业在不同的生命周期表现出不同的情绪特征,正确把握不同时期的"企业情绪",可以对相应时期的企业管理进行有效诊断。孕育期的企业,容易受创业者的怒气影响,对此的规制,是这个阶段应予重视的。步入死亡期的企业,则体现为毫无感情的"无情",这种可怕的情绪将企业带入死亡的深渊。  相似文献   

14.
情绪表现规则是情绪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情绪表现规则的概念最早由Ekman和Friesen在其跨文化研究中提出,从那以后,出现了许多关于情绪表现规则的研究.情绪表现规则制约着情绪表达行为的合适性,人们根据情绪表现规则调节或控制自己的情绪.儿童的情绪表现规则知识随年龄增长而发展,这种变化是认知、社会、言语和身体发展等各方面因素复杂而相互作用的结果.儿童的情绪表现规则知识受性别、人际背景、情绪类型、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英语学习中的情感,是指学生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时产生的情绪体验,有消极和积极之分。积极的情感可以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而消极的情感则会损害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语言输入以及大胆使用英语的信心。教师要重视情感因素,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状态,使之勇于并乐于使用英语,从中获得成就感。  相似文献   

16.
汉泰语都出现以隐喻的形式表达各种情感。文章对汉泰语的“快乐”、“悲伤”、“愤怒”、“恐惧”情感概念的形成和表达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汉泰语都借用自然现象、人体器官、容器中的液体等的某些特征来隐喻这些基本情感。这是因为人类的生活体验、认知心理具有共通性。然而,中国和泰国的不同民族文化、地域环境、思维方式等使一些汉泰情感出现不同的隐喻来源域,比如说中国人以方位概念隐喻情感而泰国人没有。  相似文献   

17.
文学表现情感的提法,在西方出现很晚,在我国则发轫很早。在我国古典文论中,十分强调文学创作是因为作家受外物所感,而激起强烈的思想感情所致。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情感的性能是多元化的。在创作的不同阶段,它的表现形式和作用也是各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18.
为情而造文与为文而造情在《文心雕龙·情采》篇中以一组对立的概念出现,关于为情而造文历来受到研究者们的肯定与重视,但为文而造情一直遭到尖锐的批判,只有个别学者加以研究与肯定。关于两者的比较研究目前尚未开展,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探索文学本位,正确对待儒家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9.
“向政府泄愤的群体性事件”的生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秩序具有优先于一切的政治价值,群体性事件对社会公共秩序危害巨大,以"向政府泄愤的群体性事件"为最烈。"向政府泄愤的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和演变,不仅具有利益、制度、体制、文化和心理等多个层面的成因,更有其独特的生成机理。  相似文献   

20.
隐喻,作为构建和表达新概念的一种重要的思维认知方式,在人们进行思维和叙述的过程中起中心作用。情感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借助于空间方位和有形的实体或人体本身来表达抽象复杂的情感概念。本文以人类的基本情感“悲”、“喜”的隐喻表达为研究对象,时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情感隐喻认知在共性和个性差异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