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书法艺术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是欣赏者对书法作品的二度再创作.它体现了欣赏者的综合审美能力.欣赏者应分三个阶段进行书法欣赏,即第一印象、动情入微、详察细品.当代大学生应通过欣赏书家名作,体悟其精神、气质、学识、修养、熏陶自己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美好心灵,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以担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  相似文献   

2.
书法美的可视形态是笔墨造型.笔墨造型质量的高低决定着作品的优劣.因此,书法欣赏中,以笔墨形态作为欣赏依据非常重要.然而,书法外表实相的客观存在尽管给欣赏者带来美感,但它只能向欣赏者提示这个"象"什么,而始终无法自我表白这个"是"什么."是"具有着实和肯定的意味,而"象"则停留在一种假设的、待定的理解上.很显然,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书法欣赏,其途径就是要通过主观联想和想象,从无现实之主体中寻找自我心目中的真实,虚拟的第二欣赏形象,然后进入比较彻底的书法欣赏.能否自主自觉地进行如此的书法欣赏,也是专业欣赏与非专业欣赏存在差异之所在.  相似文献   

3.
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它是欣赏者以特定的文学作品为对象,用感情观照的审美方式去把握、体验、发现的过程。因而从本质上说,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接受,这种审美接受的客体是文学作品,主体是欣赏者本人,既然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接受,它对文学作品就有一定的依赖性,受到作品形式和内容的制约。这一点已为一般文学理论工作者所注意到了。但是,文学欣赏作为一种审美接受,更有一种超越特性,而长期以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书法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作为教育工作者,除了具备专业知识而外,具备一点欣赏书法的知识也是十分必要的.下面我就书法美的欣赏谈几点粗略的看法.一、书法美的内涵书法美的欣赏,就是书法的欣赏者如何通过书法家所写的文字的点画和字形结构去体会它所反映的事物的形体和动态美的问题.文字的点画和字形结构又是构成书法艺术造型的两大基本要素.古人把前者称为“用笔”后者称为“结构”.除此之外,还(?)两者结合而成的全幅的  相似文献   

5.
艺术欣赏的审美性质一件艺术品摆在欣赏者面前,最初,二者是矛盾的,而欣赏的过程正是这矛盾的解决过程,是由矛盾而达于统一的过程。艺术品与欣赏者之所以是矛盾的,原因有两个:第一,艺术品是由欣赏者之外的艺术家创造的,对欣赏者而言,它具有外在性;第二,在欣赏过程中,欣赏者并不是一接触对象就立即全部接受作品,要有一个感觉和思维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书法学习的角度,探讨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和书法欣赏的内在规律,强调书法欣赏是书法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7.
从久远的古希腊时代开始,文艺理论家们便对作家的创作心理进行研究,成果也很丰富;但对欣赏者的研究则很少,即使有,也是依附于作家心理研究大题之下的副产品而已。从本世纪六十年代开始,随着接受美学的产生,文艺观念发生了变化。接受美学把文艺创作看成是“审美接受与生产的过程”,文艺欣赏第一次被赋予主体的地位和意义,强调接受对创作的决定性的影响。文艺欣赏,是文艺活动的终端,是实现作品客观作用与价值的最后环节,作家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社会效果,均要通过欣赏这个最后环节,通过欣赏者的积极主动的参与和再创造  相似文献   

8.
召唤结构、期待视野与陌生化的艺术开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本作为假定性的艺术世界,是一个具有艺术魅力的召唤结构.召唤结构唤起欣赏者"我"去填补空白、连接空缺、更新视阈,其作用在于它自身的空缺因素和暗示力量常常在欣赏者的欣赏惯性上造成空白以及探究其意的审美期待,由此产生阅读的动力,并展开连续不断的意义重构活动.  相似文献   

9.
文体模式说     
文体模式作为艺术作品的文本特征,它既是在艺术家长期实践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也是建立在艺术家与欣赏者之间所形成的审美习惯方式的基础上的。不同时代、民族、社会阶层的欣赏者,对不同的文体模式有着各自的要求与偏爱;不同的文体摸式,也都各有其功能上的长处与局限.因此,使用某种文体摸式的艺术家,必须在此模式的特定局限内展示自己的才华、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而批评家和欣赏者们,对于不同的文体模式也需采取不同的批评模式和欣赏模式。从艺术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文体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的,这需要艺术家和欣赏者之间不断打破旧的平衡关系,建立新的审美习惯。  相似文献   

10.
艺术欣赏是艺术作品生成的有机环节.作品在欣赏者接受前只具有潜在的审美价值,只有经历过欣赏者的审美活动,作品才最后得以生成.欣赏者通过同情、会妙和再创造来接受作品,使作品的审美价值得以实现,并使艺术家和欣赏者互相交流和互相造就.艺术作品的赏心悦目可以使欣赏者获得感同身受的同情,是在感动基础上的心心相印.而在此基础上心领神会的会妙,则是对作品情境意趣知音般的独特体验,体现了欣赏者的感悟能力和独到视角.而欣赏者在会心会意基础上能动的再创造,乃是欣赏者在艺术家的主导下,向作品开放心灵,由感染而妙悟,借助于情态和阅历等,经由想象迁想而妙得,从而满足了自己的创造欲.  相似文献   

11.
王茜 《江西社会科学》2019,39(11):84-93
从气氛美学的角度来看,气韵从属于艺术形象单方面的审美特性拓展为艺术形象与欣赏者、事物与感知者共在的意向性审美经验。气韵既是艺术形象或事物迷狂式的空间存在方式,也是欣赏者性情化的身体在场方式,同时还是由人和事物、艺术形象和欣赏者共同营造的意向性审美空间的敞开方式。从气氛美学的视角理解气韵也揭示出日常感知经验与艺术审美经验之间的连续性,基于气韵体验的艺术审美训练能够通过塑造人的趣味偏好与感受力影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感知事物的方式以及实践行动的审美标准,这对于提高感知经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减少审美经济学和消费主义对人的隐蔽操控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审美经验现象学》强调审美对象是通过欣赏者的审美知觉显现出来的,而审美知觉在艺术作品向审美对象转化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这种理论建构在现象学哲学的基础上.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等人的学说给杜夫海纳以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薛富兴 《学术研究》2023,(3):146-153+178
艾伦·卡尔松科学认知主义理论的认识论困境是未能解决科学认知理性及其成果——科学知识在自然欣赏中如何转化为审美感性,即认知型审美经验产生的内在机制问题。借鉴佛教唯识宗的“转识成智”命题,可以成功处理这一认识论困境。认知理性在自然审美经验中发挥作用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一是细节性科学知识细化既有的自然审美经验;二是范导性知识引导规范自然审美经验产生的基本方向;三是认知理性的理解功能深化欣赏者对所欣赏对象内外在特性、功能以及对象间互依共存功能合作关系的认识与体验,提升自然审美经验的内涵;四是认知理性及其成果——知识积极参与自然审美活动,长期薰习审美感性,积淀于审美感性,最终二者融合,转化为一种新型审美直觉。这四个阶段构成一个完整的认知理性在审美经验产生中发挥作用的“转识成智”过程。由此科学认知主义理论不仅是有效阐释自然审美欣赏的一种独特路径,也是一种有力解决自然审美经验古今之别和雅俗文化分层的普遍性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14.
意境作为中国古代文艺美学的一个核心范畴 ,有着丰富的审美心理蕴含。艺术意境中审美情感意绪是与心理化了的物景及物境相互交融 ,共同存在的 ;意境创造中艺术想象则是与心理物象相伴相随的。意境的创生中依赖审美活动两主体 (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 )一定的心理基础 ,高妙的艺术意境的产生有赖于创作主体的人格境界 ,不同的文化人格会创构出不同的艺术意境。而审美接受主体重体道的心理特征 ,往往使得欣赏者从具体的艺术作品的欣赏中去寻求对整个的人生、历史、宇宙的形而上的感悟 ,因而艺术意境的创生联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审美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15.
1.创作与欣赏之共性。 首先,从创作和欣赏的主体方面来看,都是作为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人,都有其自然和社会属性。创作者的创作目的,是为了反映他们所处的自然和社会,反映他们的生活,因此,他离不开自然和社会,离不开生活,他的作品具有被认识性;而欣赏者的欣赏目的,是为了认识自然和社会,认识生活,以此获得真、善、美,获得快感和审美享受。因此,一方面,他是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不可能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另一方面,他也有其对自然、社会,对生活的体验和认识。这就是说,他也具有对艺术作品的  相似文献   

16.
郗吉堂 《河北学刊》2004,24(3):192-194
黄绮卓越的书法艺术表现在,他把千余年来被禁锢于冰冷线条中的书法之象解放出来,使之成为人的自由审美精神的显现形式。其书法形象就其本体意义而言是意象造型,即在形象思维作用下激活汉字中象的意味,实现审美。黄绮书法对形式要求特别强烈,其书法的结构性线条实现了线与象的统一,使对书法的审美自觉地集中于书法形式自身。由于形式承载着巨大的审美信息,黄绮书法极重视形式感因素的对立统一,阳刚美与阴柔美既各有明显特征又相辅相成融为一体,这使审美书法获得了最充分的审美品格,也使审美书法获得了一个理想的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庾肩吾的《书品》与孙过庭的《书谱》主题思想以及在书法品评史上的地位分析与比较,力图发掘并揭示出书法品评审美视角的变化及其规律。庾肩吾的《书品》,标志着书法品评审美视觉定位的真正形成;孙过庭的《书谱》,建立了以大胆的抒情哲理与严格的艺术语言规则相统一的书法美学体系。如果说庾肩吾的《书品》是书法品评在审美视角方面的首次定位的话,孙过庭的《书谱》则是对书法品评在审美视角方面的重大提高和发展。庾肩吾的《书品》与孙过庭的《书谱》在书法品评的理论史上,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欣赏     
人们都知道,欣赏是一种良好的休息方式,一种高雅的精神享受,欣赏能不知不觉地美化您的心灵,使你变得纯洁、高尚。 国外曾有人专门对正欣赏名画和静听古典名曲的人进行测试,结果发现,他们体内各系统的功能处于平衡和协调状态,呼吸、心跳、血压等指标均很稳定。这表明欣赏确实是一项有益健康的活动。欣赏者也都有这样的切身体验:欣赏时  相似文献   

19.
文艺的审美本性是什么? 我认为,文艺的审美本性是从文艺的审美作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决定作用,作用体现性质。能使文艺产生审美作用的客观原因,就是文艺具备审美性质(主观原因是欣赏者有审美需要、能力、心境等)。文艺的审美作用,是文艺的主要作用、特有作用。如果文艺没有审美作用,它就不是文  相似文献   

20.
书法美学是书法艺术的审美本质,也是人类从审美心理结构、审美心理活动、审美创造、审美鉴赏对书法艺术美的再创造,从书法艺术内在的审美要素、审美功能、审美特点来阐释书法艺术美的本质和根源,不同的审美形态以及审美规律,说明书法艺术的再现与表现、时间与空间、有限与无限、直接与间接、虚与实、动与静的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