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这不"作为话语标记可出现在句首,后必有停顿,或出现在句中,前后有停顿或可停顿.后续常常是主谓结构或可添加主语构成主谓结构的小句,本身不做任何句子成分,读音轻读或弱化,意义虚化,意义大致相当于"这不是(嘛)",主要起连接/衔接作用,连接话语时主要标示后续话语与前面内容的因果推论、补充强调、注释解说、验证以及承接等五种关系类型.  相似文献   

2.
应用文的语言,总的要求是“辞达而已”。即要把所说的事理说清楚,说完全,不芜杂,没有歧义,不刻意追求描写和抒情。应用文写作句类、句式的选择和运用,一定要合乎文章的体式和内容的要求。下面介绍应用文几种常用的句类。一、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主谓句应用文写作选用的句类、句式要表义明确、简要。为了避免歧义,误解,主谓句是应用文常用的句式之一。例如:  相似文献   

3.
武元  杨洪升 《学术交流》2008,(3):142-144
意合,是汉语语法区别于英语等西语语法的一个重要特征,特别是古代汉语,几乎是无意合则无以成句.但学界对古汉语意合的具体情况尚缺少深入的研究.本文以此为任,对习惯上称为文言句式的古汉语典型句式一一进行了扫描式分析,包括对名词状语句,名词活用为动词句,使动句、意动句等的分析.这类句式最能代表汉语的意合情况,它们的内部构成不但几乎不使用关联性、标志性词语,还留出了很多意义空白,让读者去意会,实现作者意合与读者意会的贯通.古汉语的意合性与中国绘画的写意性及汉字的表意性具有共同的文化源头,那就是注重用"象"来模拟或反映客观世界,即如<易>经所说的"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对汉语意合性还具有简约、含蓄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4.
清初的徽州士人及清中后期的方东树都以"古文"的视角解析杜诗并从中发现了多种"古文之法"。事实上,徽州士人所谓"古文之法"的基本内涵是:局部性地打断句子内部、句与句、章与章之间平顺晓畅的意义关联,从而避免平铺直叙的表达方式。意脉理论是"以古文解诗"的理论基础:"古文之法"之所以能被引入诗歌,是因为它适应了构建网络型意脉的需要。通过与方东树的对比可知,从"古文之法"中发现"言外之意"是徽州士人"以古文解诗"的特色,而清初杜诗学"赋兼比兴"的学术观念是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一、对“意”之概念的历史考察与心、知、物、性、情等概念相比,意这一概念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讨论得不多,但这并不说明这一概念不重要。对意之概念的考察,涉及到意与心、意与志、意与念、意与知、意与情等一系列范畴、命题。一般来说,儒、释、道所言之“意”不尽类同。道家言“意”,谓指意义或意象,属知识论和语言学中的言、意、象之辩,而与人性的善恶邪正无关。王学主意说的意之概念,则基本属于道德论和心理学的范畴,因而与道家所言之“意”干系甚微。对王学主意说的形成、发展有较大影响的是儒、释两家对“意”之概念的诠释和理解。  相似文献   

6.
姚卫群 《南亚研究》2010,(3):124-133
佛教与婆罗门教是印度古代的两大主要宗教派别。两教对宇宙万有或自然现象都有深入的观察和分析。佛教中的“五位说”和婆罗门教中的“句义论”展示了两教在这方面的基本理论。它们都被认为是达到其各自最高境界的重要智慧。这两种理论在分析事物或现象时有相同处,也有差别点。梳理和研究这些内容对于深入认识印度思想以至东方文化的特色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凡是受事宾语均可前移与"把"类介词构成介词短语而生成受事介词短语蕴含句,这受事宾语的前移存在有整体移位与分裂移位两种类型.在受事介词短语蕴含句中,其述谓成分具有[+有界]语义特征,谓核动词具有[+致使]功能和[+实现/完成]体意义;受事则具有[+有界]特征和[+定指]功能;其句法主语一般由"施事、当事"或"涉事、工具、材料、处所"语义成分充当,句法宾语则由"数量、处所、结果"语义成分充当.  相似文献   

8.
料理教室     
多色意粉意粉颜色除小麦原色外,还有红、橙、黄、绿、灰、黑等。紫色意粉是在制面的过程中混入红甜椒或甜椒根:红色意粉常用胡萝卜;橙色意粉是混入番茄:黄色意粉是混入番红花蕊或南瓜;绿色意粉是混入菠菜;灰色意粉是葵花子粉末;黑色意粉堪称最具视觉震憾,用的是墨鱼或是乌贼的墨汁,所有颜色皆来自自然食材,而不是色素。  相似文献   

9.
古汉语名状句语义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惜微 《学术交流》2002,(3):111-112
古汉语名状句是一种语义关系复杂多样的句子。我们借助《史记索引》、《汉书索引》对《史记》、《汉书》中名词做状语的情况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考察 ,在此基础上来描写名状句的语义结构类型和名词状语的语义类型。通过分析我们看到 ,名状句中的主语名词与谓语动词之间 ,状语与主语名词、宾语名词及动词之间语义关系是多重的、多层的 ,而且状语的类型取决于动词的选择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一菱透浮萍绿锦池杜牧对创作,有明确的理论指导,《答庄充书》说:“凡为文以意为主,气为辅,以辞彩章句为之兵卫,未有主强盛而辅不飘逸者,兵卫不华赫而庄整者。”“是以意全胜者,辞愈朴而文愈高,意不胜者,辞愈华而文愈鄙。是意能遣词,辞不能成意,大抵为文之旨如此。”认为“意”是文章的核心,“气”、“辞彩”、“章句”都是为“意”服务的。所提出的“理”和“意”是一脉相通的。认为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应当为内容服务。因而他的诗文大都立意显豁,主题重大,这在七绝这类小诗中也得到显明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毕宏音 《社会工作》2011,(12):88-90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需要不断完善诉求表达机制。民众作为诉求表达机制中最关键的主体要素,在整个机制的运行过程中,发挥着舆情表达者、表达结果的直接承担者、公民基本权利的维护者以及公共精神的建构者四大主体功能。  相似文献   

12.
对两课教学中实施主体性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清明  宋涛 《学术交流》2001,(4):142-145
在两课教学中实施主体性教育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和个体思想道德发展的基本要求,是提高两课实效性的关键所在.两课教学要坚持主体性教育原则,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作风,不断探索符合学生实际的科学方法和途径,全面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价值分类反映的是价值主体需要类别和价值客体所能提供需要的某种或多种属性。科学的分类应明确价值内容与价值表现形式的关系,厘清价值内容及其表现形式与价值分类的边界;研究真善美对价值分类的影响。根据主客体需要关系来界定价值本质与内涵,在当前的德育学科建设中,价值分类应主要基于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两个角度:从价值主体角度进行分类,体现了价值主体构成的多样性与价值需要的丰富性,可以为进一步研究价值主体提供理论依据。从价值客体的角度进行分类,人作为社会的价值客体,体现的是他的社会价值;作为自己的价值客体,体现的是自我的价值。人与社会、他人和自身的独特价值类型,体现了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4.
李义天 《唐都学刊》2005,21(3):41-45
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是当代环境伦理学的两种基本纲领.两者对"主体"的不同界定,导致了其在哲学基础、伦理态度、解决方案以及环境伦理学的学科定位等问题上的重大分歧.但两者拥有共同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归宿,即都要面对并反思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所以目前的全球生态危机并不是由其中的某种"主体(性)"所致,而是由在现代性文明中丧失"主体性"的病态人格所致.故必须对现代性之消极因素展开批判,重建自由而健全的主体并以之为环境伦理学的哲学基石.  相似文献   

15.
刘天才 《唐都学刊》2005,21(5):29-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主题、核心和主要内容,是加强民主政治建设,而其实质则是作为政治文明主体的人的文明建设;政治主体的政治文明素养的提升,是转型社会的"政治伦理"建设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和基本价值追求,主要可从两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加强"公民教育",促进公民意识的确立与培育;二是加快"政治社会化"的进程,促进和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努力实现政治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16.
黄学贤  梁玥 《求是学刊》2012,39(2):91-95
中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规划已经成为学界热议的问题.但是有关农村城镇化规划中的协同问题至今尚未引起学界必要的关注.农村城镇化规划中的协同主义是指在农村城镇化规划中相关的规划主体应当将原来的单一行为取向转化为多元行为取向的一种规划行为的价值选择.造成规划主体单一行为取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行政系统中各个职能部门之间没有实现有效的协调和沟通.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日益加快,非常有必要把协同主义作为规划的一个基本制度.目前《城乡规划法》里还没有明确规定规划的协同程序.因此,应当在协同行为的启动、协同过程中的商谈、协同主体意思表示的方式、协同行为的法律后果等环节上予以规范,以便构建完善的城镇化规划中的协同程序.  相似文献   

17.
社会管理的根本目标,是建构一个以社会组织为基层主体、以居民自治为特征的社会结构形态。作为一个相对于西方市民社会发展的后发进程,我国的社会建设既面临着传统资源匮乏和现代社会多重压力的困扰,又具备了在借鉴西方社会发展正反两方面经验基础上实现超越的可能。通过实现从管理社会到社会管理理念的转变,我国的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事业需要在经济政治社会结构和道德价值基础两个方面发现自身的发展逻辑,规划符合这一逻辑要求的发展路径,以最终落实于超越利益共同体层面的价值共同体的建构,来推动我国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8.
Models of the insurance markets and institutions are routinely based on expected utility. Since EU is being challenged by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decision models, we examine whether EU-based models are robust in their predictions. To do so, we rework some basic models of optimal insurance contracts and equilibrium using the “dual” theory to EU of Yaari. When there is a single, insurable source of risk, dual theory permits only corner solutions if the contract itself is linear. This contrasts sharply with EU. Nonlinearity, and thereby the possibility of interior solutions, is introduced in two ways. First, the contract itself is nonlinear, i.e., a deductible insurance policy. Or second, the decision maker is subject to some background risk such as uninsurable risky assets or default of the insurer. When decision problems are subject to nonlinearity, the predictions on optimal insurance are more similar to, though not identical with, those generated with EU.  相似文献   

19.
创新的概念和内涵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经历了一个逐步嬗变的过程。就其形态而言,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创新,其基本形态均可归结为发现、发明或革新。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完整的创新活动与过程均涉及创新主体、创新对象、创新过程和创新环境四个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20.
社会资本评价是指主体对自身与社会资本之间所形成的效用关系的一种反映或评判,是主体对社会资本价值的反映或评判。主体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是评价社会资本的四条基本原则。它们之间彼此联系、共同作用,为正确评价社会资本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