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仲淹26岁中举及第而入仕途,64岁病逝在到任颖州(今河南阜阳一带)知府途中。为官38年,因其才能卓著和政绩显赫,3次得到朝廷重用,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又因屡屡被奸臣所谗而4次遭贬,其间几起几落,均能泰然处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乐在人后,忧在人先。其为官追求与情操千  相似文献   

2.
不久前,在报纸上看到一篇侃自用之道的文章,引起了我的兴趣。文中说到苏轼批评贾谊不善“自用”,也就是说不会处理好上下左右之间的关系,以致使他的才能失去了发挥的机会,最后忧郁而死。苏轼对此颇感惋惜,说他“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其实,苏轼自己又何尝真通“自用”之道呢。不也坎坷了一辈子么!他年轻气锐时也曾写过进策二十五篇,以图自效。但他又反对王安石的改革。以致被投入监狱,并被贬黄州。  相似文献   

3.
棋禅一味     
何云波  李松 《领导文萃》2007,(1):172-175
记者们在不同场合拍的韩国棋手李昌镐的照片,无论是下棋,还是出席各种应酬,他的脸上都是一种表情:其实就是没表情。喜怒不形于色,棋上的胜负,棋外的荣辱,仿佛都已跟他没有关系,人送外号:“石佛”。八风不动,心静如水。“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正所谓棋中自有禅意。有道是:  相似文献   

4.
韩愈(768-824)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在广东也曾留下众多业绩。潮汕之韩江因他而命名。也曾被贬到当时“天下之穷处”阳山当县令。他在世时多有怀才不遇的境况。“马说”是他的一篇杂文,借千里马与伯乐来比喻与抨击当时掌权者不识人才、不尊重人才的病态。现录于后:“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养马者)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称也。”  相似文献   

5.
<正>宋庆历六年(1046年),邓州穰县(今河南省邓州市)城内24岁的贾黯中了状元。同年九月,贾黯虔心敬意地到邓州州衙拜见范仲淹。范仲淹把自己一生做人为官的感悟送给了贾黯,他意味深长地说:"君不忧不显,惟‘不欺’二字可终生行之。"比范仲淹稍早几十年的宋人张咏有一篇很有名的《三不欺箴(并序)》,文中张咏自勉"上不敢欺君,下不敢欺民,中不敢欺心"。范仲淹为官数十年,官职遍历朝中  相似文献   

6.
程勤华 《决策探索》2011,(11):84-85
活到这个岁数的人,淡定了,从容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了。笑也变得含蓄了,哭也哭得默默了,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动不动就“咯咯咯”地狂笑。  相似文献   

7.
晏建怀 《领导文萃》2013,(14):53-57
北宋名臣范仲淹一生奔波仕途,屡次被贬,与同僚发生过冲突,甚至他的朋友、同窗、老师对他也颇多苛评。他的仕途推荐人、宰相晏殊就曾责备  相似文献   

8.
丁邦文 《决策》2010,(12):101-101
写这篇小说之前,我写过一篇名为《唇齿》的中篇,后来又演变为长篇小说《中国式秘书》。在那部小说的结尾,市府秘书黄一平因陷入一场激烈的权力斗争,最终充当替罪羊,受到党纪处分,被贬到市委党校后勤处做了普通员工。为此,相当多的读者对这样的结局表示遗憾甚至愤慨,  相似文献   

9.
《记承天寺庙夜游》是苏轼被贬以后写的一篇短文。作者以诗一样的笔触描绘了月色之美,创造了一个冷清皎洁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保罗·盖蒂从1957年—1976年一直被推为世界首富。他不仅赚钱有方,而且笔力惊人。他在《花花公子》杂志上试发了一篇经验谈,其反响之大,出人意料,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他写的内容无所不包,既有经营之道,也有“企业家的私生活”。“百万富翁的头脑”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1.
惧怕成功     
被成功击倒的人 早在1915年,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就写过一篇论文《被成功击倒的人》。在文中,他提到一种让他“惊讶以至迷惑”的现象,许多人在锲而不舍追求多年的夙愿即将实现时会突然垮掉,“仿佛他们忍受不了幸福似的”。  相似文献   

12.
郭冠英 《领导文萃》2009,(13):69-73
失之交臂 唐德刚曾说:“写一个人的传,你要比他自己还要了解他。” 唐德刚说的是李宗仁(他曾写下《李宗仁回忆录》)。遇到张学良.唐德刚当然视为难得的机遇。可惜,没写出来。但在写的过程中.他比“他自己还了解他”。  相似文献   

13.
有一位知识渊博的人,买了一头驴子,他在书写买卖契约时,洋洋洒洒地写满了三张纸,但在文中却找不到一个“驴”字! (颜氏家训) 有一个人写书信时,喜言词重复,罗罗嗦嗦没完没了。他的朋友劝他说:“兄台文笔很好,只是若能将繁琐累赘的话  相似文献   

14.
马俊  沈伟民  行摄匆匆 《经理人》2012,(12):122-127,19
在博客上,我写过一篇《善待自己》的文章,主要是探讨‘叭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看法,“工作只是手段,而生活才是最终目的!”因此,我认为,人活着一定要善待自己,并从满足自己一个小小的愿望开始。  相似文献   

15.
马立诚 《领导文萃》2007,(4):108-113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成为激励志士仁人的千古名句。但范仲淹的主要事业并不是写散文,而是北宋中期一轰轰烈烈的庆历新政。  相似文献   

16.
相丽丽 《领导文萃》2008,(11):81-86
跨入2008年之初,江苏宿迁市委书记张新实的博客引起了一场波澜。在一篇题为《外来文化的碰撞》的博文中,他“自揭家丑”,详细讲述了自己向一位外商登门道歉的事。网友点击量达二十多万。  相似文献   

17.
1、鲁迅先生曾写过一篇杂文,题日《不满》。他说:“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类,向人道前进。”且说:“多有不自满的人的种族,永远前进,永远有希望。”(《热风·随感录之十一·不满》) 我相信这话是真理。有了这种“不满”,便生求进心;  相似文献   

18.
《领导决策信息》2012,(15):16-17
今年以来,国内政治生活中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3月29日至4月13日,《人民日报》先后在头版刊发系列评论员文章,强调要更加自觉地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大是大非上头脑清醒,在路线原则上立场坚定。3月19日起,《解放军报》连续发表七篇评论员文章,要求“不为噪音所扰、不为流言所惑、不为暗流所动”。  相似文献   

19.
曾国藩说:“君子最大的过人之处,只是虚心而已。”谦恭自守,必然会大得人心;虚下自处,必然会受人尊敬。不用自己的智慧去对付他人的愚蠢,不以自己的贤能瞧不起他人的笨拙,不以自己的长处去克制人们的短处,这些都是承载福禄的方法与道理。  相似文献   

20.
河之洲     
陆贽的拒贿之道唐代德宗时的宰相陆贽清廉正派,连德宗都认为他“清慎太过”,暗地派人向他送“秘旨”:对别人的馈赠一概拒绝,办事恐怕不大方便,要他重礼可以不收,但像马鞭、鞋靴之类的“薄礼”,收亦无妨。然而,陆贽一直坚守自己的信条。他认为,“贿道一开,展转滋甚,鞭靴不已,必及金玉”。他是深知“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之理的。看来不因“轻者”而心动,不为“小者”而收受,是一条防线。(摘自2005年9月27日《中国经济时报》,董少广/文)“往回跑”是一种智慧有一个农夫,每天早出晚归地耕种一小片贫瘠的土地,累死累活,收获甚微。一位天使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