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贯彻中央政策的过程中,地方政府执行政策的态度以及中央、地方两级政府策略互动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政策执行的效果。本文从博弈理论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地方政府主观偏差行为的表现形式及两级政府策略互动的博弈机理,探讨实现有效博弈均衡的参数条件,并就提高地方政府政策执行绩效提出制度创新建议。  相似文献   

2.
公共权力失范与政策执行失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红 《学术论坛》2007,30(9):34-37
我国中央与地方权力划分有着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和随意性的特点.中央与地方权力划分不规范加剧了地方政府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政府部门之间职能不清、责任不明也导致了政策执行失序;提升政策执行力必须规范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同时消除部门利益,实现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3.
产业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以来,我国产业政策绩效较低,主要原因是产业政策实施机制不健全。其中地方政府行为是影响产业政策绩效重要变量。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关系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关系分析,由于地方政府具备“经济人”特征,地方政府都倾向不执行中央制定的产业政策,从而导致我国产业政策绩效偏低。因而,必须矫正地方政府行为,完善产业政策实施机制,才能提高我国产业政策绩效。  相似文献   

4.
简析政策执行失效的制度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确保宏观政策和地区发展政策目标的有效执行,必须依赖于中央政府的制度供给和创新。但在转型中国,确保政策执行的制度供给过程,是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博弈中,确定了地方政府作为主导型制度供给的主体。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主观需求,主要是在地方行政主导的格局下,创造地方行政政绩,为地区发展政策提供制度支持;而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宏观政策,则因为缺乏执行政策的制度支持,从而不能完全实现政策目标。因此,必须通过纵向政府间权力制约的制度安排,来维护和加强中央的权威,以创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正向互动的统一关系,为宏观政策的顺利执行奠定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5.
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执行彰显出以执政党主导,以地方政府政策响应为主力,以中央企业主动作为为重要力量,以行政手段主推的政策工具组合的“四主”政策执行特色.三年多来的执行实际效果说明,政治激励和经济激励并重的我国政府宏观调控政策执行方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研究发现,由我国现有体制决定,政策执行主体相互关联的政策执行模式对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执行效果具有较好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6.
利益差别与政策博弈: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另类解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是两者之间关系的核心内容。双方对利益最大化追求的过程,就是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政策博弈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进行利益博弈的一种重要方式。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估的过程,就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激烈的利益博弈过程。本文分析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客观存在的利益差别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政策博弈,提出了相应的制度创新举措,谋求更好地规范中央与地方博弈行为,实现中央与地方利益均衡,协调中央与地方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7.
《江西社会科学》2016,(3):81-85
执行保障是农业支持功效发挥的必要条件。支农政策之间存在摩擦与冲突的事实,决定了政策协调是农业支持执行保障的重要研究视角。据此,有必要在设计层面,通过实现政策择定的理性化、民主化、系统化,完善支农政策择定机制;在运行层面,通过重视区域差异性、个体异质性、部门协作性,健全支农政策完备程度;在管理层面,通过加强中央政府宏观监控能力、强调地方政府执行主体地位、减少基层政府政策扭曲机会,修正支农政策委托代理弊端。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转型以来,"政策执行鸿沟"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央政府。在影响政策执行的众多因素中,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无疑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它们通常促使作为政策执行主体的地方政府掌握了政策执行的主导权。因而,较为准确地剖析它们对政策执行的影响过程将有助于中央政府提前采取若干措施来抑制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产生的种种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江西社会科学》2017,(11):204-210
精准扶贫是当前中国扶贫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然而,在精准扶贫实践中,常常出现中央的政策表达与地方政府执行相悖的现象,进而影响扶贫的实际成效。这种现象源于中央与地方政府在权力和信息方面拥有各自的优势,并由此引发它们围绕"权力—信息"优势而进行的政策实施互动所致。中央与地方的互动方式及行为选择,影响了中央权力向下渗透的程度,也影响了中央对信息的控制力度和精准扶贫的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不同利益集团间环境行为选择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环境政策由地方政府负责执行,地方政府的环境行为直接影响着整个国家的环境质量.本文运用博弈模型统筹分析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环保部门与社会公众间的复杂博弈.中央政府加大对地方政府问责力度,加大环保指标在地方政绩考核体系中比重,降低地方政府履行环境责任成本可以推动地方政府共同选择实施环境保护行为;改变目前地方环保部门的双重领导体制,明晰责任主体和主体职责,可有效提高环境治理绩效;提高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培育环保的社会团体力量,让社会民众成为环境监督和问责主体可以有效推动政府环境责任履行.  相似文献   

11.
“先征后返”、公司税负与税收政策的有效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目标差异,可能导致中央政府的政策并不能得到地方政府的有效执行。地方政府自行制定并实施企业所得税"先征后返"的优惠政策,就是地方政府未能有效执行中央政府税收政策的具体事例。2000年中央政府规定,从2002年1月1日起禁止地方政府对上市公司实施该优惠政策。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实施的"先征后返"所得税优惠政策的确干扰了中央政府税收政策宏观调控作用的发挥,中央政府取消该项优惠政策的决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执行,并有效地减弱了地方政府实施该项政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恢复了中央政府税收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从刺激经济政策看我国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的形势下,刺激经济政策成为各国政府首选的调控手段.为了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我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刺激经济政策.而实施刺激经济政策离不开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的履行.配合中央刺激经济政策,保持地方经济的平稳发展,成为我国地方政府当前首要的经济任务:配合中央刺激经济政策,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中央的宏观调控部署才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政策失效是地方政府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政策注意力作为一种稀缺性资源,是政策主体的精神活动在公共政策上的集中程度。政策注意力不足是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失效的重要原因。通过提高政策活动主体对政策的关注程度来减少政策失效,实际上是对政策注意力进行争夺。从政策执行机构、执行人员和目标群体的角度提出政策注意力争夺的方法,为政策执行扫除障碍,从而提高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能力。  相似文献   

14.
公共政策创新是我国地方政府当前工作实践的重要内容。应以新视角看待新情况,应以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即公共政策与时俱进,是当代一切责任政府追求的目标,也是自上个世纪以来席卷全世界的政府改革运动的主旨。但是,由于我国政府中存在的体制问题、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困境问题、地方政府内部的交易费用过高和政策执行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使得我国地方政府的政策创新面临着一些困境,极大地阻碍了我国地方政府的政策创新。因此,需要我们认真应对,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5.
马慧 《阴山学刊》2010,23(1):112-118
内蒙古地区高校助困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少数民族预科贫困生资助政策不足;助困政策结构不合理;助困经费压力大且院校发展不平衡;助困政策对象认定困难,助困对象诚信缺失;助困政策执行力度不够。要从国家、地方政府、高校、生源地、学生等多个助困政策相关主体方面加以完善。具体是:完善高校助困政策体系;转变地方政府权益观念;加强高校政策执行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发挥高校自身优势拓展助困渠道:开拓建立生源地责任分担机制;加强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  相似文献   

16.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是我国为缓解人地矛盾、解决土地资源供给与需求失衡而制定的一项政策.地方官员作为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其行为动机与行为模式对政策执行效果产生了直接影响.基于人性假设和公共选择理论,对地方官员、中央政府、地方民众等多元主体之间的多重博弈关系进行探析,有助于透视地方官员的行为驱动力结构.为规引地方官员行为,推动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政策的顺利运行,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地方官员绩效评估机制、地方官员行为监督约束机制和地方群众民主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17.
在农民工随迁子女较多的市,其义务教育政策执行出现了梗阻现象.归根结底,症结在于政策要求与地方利益相冲突,地方政府的执行动力阙如.要激发地方政府执行政策的积极性,必须建立政策执行的激励机制与健全政策执行的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18.
大部门体制改革是当今世界的一种潮流,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全球化政府机构改革运动。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国务院及其组成部门率先进行了大部制改革,但是地方政府的大部制改革还处于探索推行阶段。由于历史和现实发展的原因,我国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政策执行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难题,诸如执法保障不足,法规缺失、执行主体单一,协调有限、执行信息不畅,宣传缺位、执行监督错位,监管乏力、执行过程失控,消极应付等。因此,有必要对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政策执行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并为其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洛伊(Lowi)的政策分类框架为基础,运用多案例比较研究方法,对中国背景下政策执行问题进行的研究表明:分配政策的执行偏差往往是由政策本身的因素造成的;构成性政策执行的关键在于不同执行机构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规制政策执行难度大,影响其有效执行的关键因素一是规制对象的特点,二是能否有效控制规制者与被规制者之间建立在权钱交易基础上的合谋;再分配政策执行过程中地方政府、生产商和公众等利害相关者会围绕其所蕴含的巨大利益空间展开复杂的利益博弈。在现有的制度背景下其必然结果是地方政府、生产商和社会中上阶层在博弈中获胜,共同瓜分再分配政策中所蕴含的巨大利益,导致政策执行失效。  相似文献   

20.
在2001-2013年的13年间我国土地出让收入累计为19.7万亿元,相当于2013年我国GDP的34.7%。土地财政在地方政府以GDP作为政绩考核标准的你追我赶的过程中,已经不啻于一剂"经济鸦片",调控政策中中央与地方的博弈正是地方政府竞争最为直观的表征。文章基于地方政府竞争视角厘清土地财政困局的动力机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重构中央与地方关系,约束地方政府收权的同时,鼓励地方政府向市场的"让权",从体制机制上找到破解土地财政困局的良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