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年学生从出生到童年,少年及青年各个时期,他们的身心都经历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其中每一个年龄阶段都有各自的不同特征。从身体发展看,发育逐渐成熟,体质增强。从心理发展来看,随着知识与智能的增长心理水平不断提高,同时意志和性格得到培养。身心发展是密切相关的。身体状况影响感觉、思维、情绪、意志等心理活动。同时身心发展也受青少年的动机、情绪、思维、意志和性格等心理活动和特征的调控和影响。教育活动既受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所制约、又为他们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教育内容和教师的要求必须遵  相似文献   

2.
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年龄大约在16-18岁之间,个体的身心发展正处于急速变化的半幼稚半成熟时期,其行为和意志徘徊在“本我”与“超我”之间,情绪波动较大,自制力和自觉性品质虽有提高,但容易受外界影响,缺乏持久性;因此与隐性教育的自律性形成了较大的反差。为实现学校隐性教育的教育目的,保证隐性教育在促进青少年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必须采取有效的激励和控制措施。一、激励措施职业学校学生的动机是为了满足未来的职业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对学校和教师求知欲望的心理活动。为了激励青少年学生这种动机,发挥…  相似文献   

3.
卢梭道德教育思想底蕴深厚,其以“自然主义”为基础,以“自然人”和“道德公民”为目标,将道德教育划分为自然教育和公民教育两个阶段,倡导“顺应自然”和“实践教育”道德教育方法,展现出了对道德教育的深层次思考。辩证地看待卢梭道德教育思想,体认其蕴含的价值意蕴,有助于我国学校道德教育“以人为本”理念的确立,维护学生成长的自然本性,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汲取卢梭道德教育思想的精华,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树立学生本位理念、推动实践教育发展、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发挥教师榜样教化作用等工作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4.
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在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特殊的重要性。这一点是由德育过程的特点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变化规律所决定的。现在校大学生年龄一般在十六岁到二十岁之间(个别小龄和大龄外),属于青年中期,心理学表明,这一时期乃是大学生青年自我意识发展完善的关键时期。所谓“自我意识”,其一是指人能够觉察体验或者意识到的自己的心理活动过程与结果;其二是指人所意识到的自己心理活动的内容及特点。”青年中期也是大学生迅速走向成熟但未真正完全成熟的阶段。大量的调查和工作实践表明,大学生由于处的社会地位的提…  相似文献   

5.
一、在“精彩教育”实践中凝造“精彩文化”内涵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是学校文化的核心与根基,其精神内涵应得到全体教师的认同和维护。我们以“每个学生都很精彩”为办学理念,以“端品行、务实学、健身心”为办学目标,把学生培养成“有品行、会学习、身心佳”且具可持续精彩发展的合格公民。确立这样的理念和目标是基于我们学校的现状和师生的特点,我们一直在思考和探索“以什么样的文化引领和培育学生”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精彩教育”理念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我们师生共同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小学生身心特点的分析,并依据小学生心理活动规律,选择有效的体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活动兴趣,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结合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详细阐述了心理活动的特征、心理学中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以及它们对德育教育的作用。提出了具体的对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方法,即以“学生为中心”,对其无条件地积极关注并付出真诚情感,利用其自身的动机和需要,使学生的个人行为和社会行为一致。  相似文献   

8.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对体育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必须掌握体育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心理活动过程是极其复杂、多变的。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有的放矢的进行体育教学,才能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达到掌握知识技能和增强体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其目的是要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因此,学校体育不仅要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要重视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0.
马列主义理论教学,涉及师生双边的活动,既有学生的学,又有教师的教。在教与学的活动中,学生的各种心理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在教学活动中,抓住了学生的心理,就有可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否则就难以收到好的效果。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紧紧抓住学生的各种心理活动,使理论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是摆在我们政治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试图在这方面作些探讨,我们将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的心理活动增强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称之为“心理效应”。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主要探讨“心理效应”中的“兴趣效应”、“逻辑效应”、“情感效应”和“形象效应”。  相似文献   

11.
王艳 《新天地》2011,(10):200-200
听障人群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受教育的程度和回归主流社会的程度是社会进步的综合体现。因此,聋教育的发展水平,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代表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平,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十二五”期间教育发展指导思想中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以德育为先,能力为重,  相似文献   

12.
随着体育课教改的深入,为达到学生在身心两方面都得到发展的育人目标,教师如何科学地控制一堂课的学生心理负荷和生理负荷的变化规律,是我们进一步搞好中学体育课教改、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问题。(1)加强在学生心理变化规律指导下教法改革。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的重要因素,在体育教学中,教法的选择只有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运动规律,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根据心理预热效应,在技术课的教学中,教师讲、示等方式使学生建立了动作的表象之后,不是象过去那样让学生马上做练习,而是让学生先交流看法,围绕技…  相似文献   

13.
音乐记忆和音乐想象是音乐学习、音乐表演和音乐创作的基本心理活动过程。“记忆”和“想象”同为心理现象,而“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形成,又是无数次心理活动的积累与积淀,所以,音乐的学习、表演和创作始终伴随着心理活动的参与,逐步形成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心理反射,从而促进了音乐的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学校教育的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指导下,使学生的身心、社会文化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的过程。根据维果茨基的理论,学生的发展存在着两种水平,即原有发展水平和经过努力期望达到的水平,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叫做“最近发展区”。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顺利地从原有...  相似文献   

15.
素质繁育是按照社会和人的发展的需要,遵循教育规律,使人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的社会诸因素的影响相结合,挖掘和发挥受教育者的身心潜能,促进其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也就是说素质教育是建立在现代意识基础上的,强调全面性、综合性与实用性的教育。按照教育方针的要求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即时代要求人才素质要由过去的“知识型”向“综合型”、“能力型”、“创造型”转化。那么,学校…  相似文献   

16.
吴岚薇 《新天地》2011,(10):123-124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和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它可以提高学科教学的科技含量。是落实职业教育、培养中职生可持续发展学习能力的有力保证。本文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分析、探讨了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和方法,引导中职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育人的活动,教师应按照青少年心理活动的规律,去预测、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用爱心去发挥其潜能,从而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那末,如何进行爱心教育呢?经过十多年班主任工作的探索,我有以下几点认识.一、严格要求,严中有格,严中见爱“严是爱,松是害”,严师才能出高徒,严是对学生负责,对学生家长负责,也是对事业负责,对社会负责。但严中要有格,严中要见爱.新学期第一个班会,班主任就要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向学生布置好学习任务,严明纪律,提出严格要求。学生是受教育者,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赖…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和的日益激烈社会竞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迫切需要探索新途径,寻求新思路,运用新方法,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本文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支撑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打破以往只关注“问题学生”的局限,将学习辅导、人格辅导、职业辅导纳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这项工作日臻完善和成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教育对策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张延梅,戴诗敏人的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心理活动调节、支配下完成的,中学生的学习、劳动及各种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心理活动支配下进行的。几年来,我们根据学校独生子女增多的社会实际和思想政治课、音乐课的特点,抓住学生的心理现状、特征进行...  相似文献   

20.
“双减”政策是学生减负的价值引领,有助于我国儿童权益的保护。研究基于价值选择、政策工具特征以及有效性这三个 角度对“双减”政策进行价值剖析,可发现减负政策问题的由来、目标及内容取向均体现了政策的价值追求。籍由“双减”政策 工具纵横二维表可知:政策工具选择趋于多样化,但分布不均匀。“双减”政策有益于保障学生自由权利,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 同时也映射出一些弊端:学生升学压力依旧存在,家长陈腐教育观念根深叶茂,失业难题如何处理。因此,为了实现“双减”政 策的价值和解决以上问题:要改观教育理念,坚持自主减负,优化教育资源,缩小区域差异,转变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协同自治治理,多方共治共赢等方面来实现该政策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