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丁丽 《北方论丛》2015,(6):98-102
中国的劳动立法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北洋政府时期。这一时期,迫于工人运动的压力,政府相继出台了工厂法、矿山交通劳动法、工会组织法、劳工福利法等方面的法规。这些劳动立法,从理论和制度层面上来讲是一大进步。然而,北洋政府制定劳动法规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抑制工人反抗,调和劳资矛盾,维护统治秩序,并未想从根本上改变劳工的劳动和生活状况及其社会地位。因此,北洋政府时期劳动立法的实施成效欠佳,其制度的建设意义远大于对工人保障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北洋政府时期的司法独立表现在制定了一套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法律典章;选拔了一批具有现代政治理念的司法人才;收回上海公共租界中的公审会廨;严惩贪官,初步显示了独立司法的威严.其未能有效实施的表现是行政干预司法,军阀干预司法.原因是缺乏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缺乏具有近代民主与法律意识的司法独立的基础力量,缺乏近代司法人才.  相似文献   

3.
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法制的转型经历了艰难曲折的道路 ,它深刻表明 ;与法律外在形式的变化相比较 ,其价值取向和内在精神方面真正实现近代化显得尤为关键。北洋时期首次大规模的经济立法 ,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的主要领域都有涉及 ,基本确立了以市场经济为主导 ,以政府干预为辅助的二元经济体制。因此 ,具有一定的历史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北洋政府时期中华邮政人事制度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黄庆林 《船山学刊》2003,(2):105-108
北洋政府时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大的社会变革时期,也是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和文化全面解构的时期。这个时期,军阀混战,派系林立,内乱不已,政局变动频仍。与这种政治背景相对应的,是该时期思想文化的活跃与发展。这是继中国古代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思想文化繁荣、百家争鸣局面之后的又一次思想文化解放运动,一个重大的文化转型时期。这是有深层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成因的。一、权威失落之后的迷惘与振作在中国传统社会,权威对于社会、人心具有重大的整合作用。人们遵从权威、服从权威,形成了思维定势以致思想趋同,缺乏创新与求异思维。…  相似文献   

6.
北洋政府时期中国新闻伦理思想较之于晚清时期,有了明显的变化与发展,主要体现在:报馆记者和新闻学者自觉地从新闻专业的角度论证记者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使新闻伦理有了更为切实的指导性和说服力;从理论和实践上肃清有闻必录观念的流毒,对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认识更加深入;在记者道德修养中,特别强调大丈夫精神,鼓励新闻工作者勇于维护社会正义,敢于与恶势力作斗争;在社会责任上,更加强调记者要承担史家实录的职责;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明确提出了以阶级性和立场性为核心的新闻伦理观。这些新闻伦理思想在中国新闻伦理思想发展史上,具有承先启后的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7.
北洋政府时期的县知事任用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光奇 《河北学刊》2004,24(3):181-187
在辛亥革命后文官制度紊乱的情况下,北洋政府通过建立知事试验制度来规范县知事的任用资格,通过建立分发、甄别、训练、委署等制度来规范县知事的任用程序。这些制度一方面承袭清制,另一方面也有所创新。由于政治形势动荡,这些制度没有能够完全得到实行,但体现了中国地方行政体制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向,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北洋政府时期边疆省区的司法改革及特殊政策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北洋政府时期,先是袁世凯推行封建专制的复古政策,随后国家分裂、军阀割据,边疆地区以组建现代法院制度核心的司法改革几乎鲜有进展.稍足以称道的是,在热河、察哈尔和绥远等特别区域实行了一定现代性的审判处制度,在土流同治(旗县)并存地区则推行"流官"兼理司法制度,为后来筹设正式法院和"改土归流"作了一定的准备.北洋政府基于适应边疆地区的实际与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之考量,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司法依据和法律适用、司法体制和法律组织,以及司法人员职业化建设等方面,出台了一些特殊政策.但历史局限性非常明显,可谓守成有余、开创性不足.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地探讨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金融投机风的概况、原因、恶果及其与30年代证券立法的关系。疯狂的金融投机直接导致了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大危机,经济大危机给美国和世界经济以沉重打击。受到大危机打击,美国政府不得不放弃长期奉行的"自由放任"政策,转而通过一系列立法,对金融市场进行监管,美国证券市场由此进入法治时期。美国证券市场从放任到监管虽然在本世纪初发生,但其中很多经验值得我们总结借鉴。  相似文献   

10.
北洋政府时期股份公司的股票制度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洋时期的股份公司股票在单张定额方面大致可分为一股、五股、十股、五十股、一百股等几种,也有的公司股票没有定额。绝大多数公司声明“股票概用记名式”,公司执行的是“人”、“票”并认的管理策略,对股票的转让具有较多限制。与“记名股”相对应,也有一些公司设置了“无记名股”。北洋时期股份公司虽然对股票有种种限制,但并未阻挡股票作为一种有价证券和特殊商品的社会流通。股票流通的主要形式包括抵押与交易。不过总体而言,华商股票交易并未成为这一时期证券市场的主体。  相似文献   

11.
北洋政府时期法官群体的物质待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法官的物质待遇主要体现为官俸。基于司法独立的考虑,北洋政府制定了专门的法官官俸法规,然而,法官的官俸既无法与国外法官相比,也不及国内行政官优越,加之近代中国恶劣的政治经济环境,法官薪俸常常被拖欠数月之久,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物质待遇的缺乏造成了司法人才的大量流失.导致了司法威信的缺失、法官职业认同感和敬业精神的阙如,也间接导致了司法腐败行为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留学派遣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元青 《广东社会科学》2005,4(6):105-111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由于教育方针、教育宗旨的进步,留学教育受到较大重视,先后出台了各种有关留学的政策,包括特别官费留学政策,一般公费留学政策,自费留学政策等等。此外,北洋政府还沿袭了清末的庚款留学政策,有些地方当局对留法勤工俭学等较大规模的自费留学进行了赞助和支持。从总体上说,这些留学政策系统、规范,既鼓励留学,又严格派遣资格,同时相对于清末注重实业留学的政策,这一时期对留学生的学习科目没有特别的限制,而给留学生留下较为自由的学习空间。这些政策较之清末无疑有着鲜明的进步,大大推动了近代留学运动的发展,同时为其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留学教育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北洋政府时期旅沪浙商的慈善活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旅沪浙商是北洋政府时期上海最活跃、最具实力的慈善力量,他们不但在旅沪同乡中开展各种救助善举,参与本省灾害救济等慈善活动,还在上海积极创办各种慈善团体,并以上海为中心从事全国性的慈善事业,在上海慈善界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14.
15.
北洋政府时期安徽地区的灾荒救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焱 《江淮论坛》2008,(2):106-111
安徽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历史上一直灾害频仍,素有"多灾省"之称.到了北洋政府时期,自然灾害仍是连年不断、种类繁多.本文就这一时期政府对灾情及赈灾的基本态度,赈灾机构的建立与职能的划分,以及赈灾的措施、途径与方法等作一论述.希望能对我们今天做好防灾、救灾工作有所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16.
证券立法具有阶段性、行政性、分散性、封闭性的特点。目前我国证券立法存在较高层次法律法规缺少、部门规章在立法形式上不够规范、实践中自律性规则或合同规则的作用较弱、有些证券法律机制的构造不合理、证券市场本身存在不规范现象及制度成本过高等问题。今后,我国证券市场将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一是证券产品日益丰富,二是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建立,三是发行与交易制度的创新,四是混业经营和证券公司组织体系的创新,五是技术创新的发展,六是证券市场逐步开放,七是管制放松和监管加强。  相似文献   

17.
周自齐是民国时期杰出的经济学家和闻名海内外的理财高手,曾两度出任北洋政府财政总长。任职期间,他主动建言和参与袁世凯政府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力主强化中央财权控制、统筹地方赋税管理、加强税官政绩考核。在实践层面,周自齐通过发行国内公债、推行税制改革和提倡盐政改良等方式,不仅在短期内为北洋政府增加了财政收入,而且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财政改革思想。作为新旧隆替之际的专家型政治人物,周自齐虽然沉浮晚清民国官场数十年,但主客观多方面的原因使其能够观时顺变,应势有为,在民国初年的财政管理领域建树颇多。  相似文献   

18.
金融一体化与全能银行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0世纪90年代全球范围跨国界、跨行业的第五次并购浪潮冲击下,西方主要国家金融业已完成从传统商业银行向全能银行的转型。金融一体化成为全球金融业向全能银行发展的背景条件和原始驱动力。目前中国银行产业的市场结构迫切需要变革。而国内银行业只有采取全能化的发展,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的要求。为了适应国际金融市场竞争,应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要求,中国商业银行向全能银行转变的步伐必须加快,同时银行业向全能银行方向发展已成为必然,中国已别无选择,只能顺应国际经济发展的潮流。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期,法律对土地交易有着严格而规范的要求:使用官印契本或具备契尾;买卖土地应诚信、不得重复典卖.制度层面废除"先问亲邻"的传统,缴纳契税过割赋税,禁止买卖旗人土地.但是,明清土地交易的实践中却有极强的变通复杂灵活性:突破"族田不能典卖"的规则,田面、田底分离交易,白契大量存在.  相似文献   

20.
罗旭南  黄丽环 《理论界》2005,(9):178-179
文章以北洋政府的平政院制度为视角,从平政院的构建、职能以及司法状况上着力分析北洋政府时期在这一领域的司法独立地位,并提出了平政院制度的设立给司法独立带来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