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十几年来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保证了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但是,目前优势国有企业与困难国有企业之间的差距明显拉大。相当多数的国有企业机制不活、效益不高、负担过重的局面不仅没有改变,而且有加剧的趋势。面对党的十五大以后各种非公有制企业的迅速崛起,面对严峻的国际经济竞争格局的变化,一些国有企业观念滞后、产品落后、设备老化、技术陈旧、资金短缺、人才外流、包袱沉重,处于困境。究其原因,国有企业改革有三个深层次问题未能得到根本解决:  相似文献   

2.
文章着重从经济学的角度论述了当前国有企业改革中人们普遍关注的几个重要问题:为什么要坚持以国有企业为主导,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主要难点及原因,怎样才能解决国有企业改革的困难和矛盾.文章认为,国有企业在与市场经济接轨过程中,也会产生类似于西方经济学所称的“代理人危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实现国有资本人格化,培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集体经济人”.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债务问题是国有企业改革中最大的阻碍之一.如果不能妥善处理这个问题,国有企业改革乃至整个经济改革将很难继续进行,势必对国民经济产生各种直接或间接的负面影响.解决债务问题已成为一个紧迫的任务.一、国有企业债务问题及其现状国有企业债务问题,一般说来有两种表现:一是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过高,二是存在大量不良债务.之所以称之为问题,是已形成的债务尚无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且由此衍生的新债务仍在不断形成.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债务的绝对值和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都是相当高的,企业和银行都负担沉重.国有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余额达8000亿元,仅利息每年就需支付数百亿元,若按1990年企业利润水平计算,即使企业将全部利润用于还贷,偿还贷款也需18年.同时,银行也被企业的不良贷款拖得举步维艰.银行面临破产的危险.  相似文献   

4.
2004年8月至今,围绕国有企业改革的新争论引发了理论界和社会公众对涉及国有企业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关注与思考。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近30年的辉煌历史可以消除对国企改革的质疑。国有企业改革的市场化方向选择问题、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等被广为讨论。在改革进程中,问题始终存在,只有正确对待问题,才能形成新的共识,以继续深化改革,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产权制度改革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当前国有企业存在产权界定不清、产权管理过程中的财产流失和“内部人控制”、产权改革运行机制非市场化以及当前产权改革所面临的客观现实困难等主要问题。关于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与背景。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市场化改革的基础环节和关键因素,但目前我国西部地区国有企业改革相对滞后,国有企业的总体规模大、质量低、效益差,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西部地区的经济改革和发展。为此,作者在分析西部国有企业改革现状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西部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认为,在当今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要关注人们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必须对全体人民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人们自觉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坚持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正确方向,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利益观。  相似文献   

8.
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经过前些年的努力,特别是《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的贯彻,国有企业的改革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从总体上看,要实现“两权”分离、政企分开,使企业的经营机制转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轨道上来,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距离还相当大。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触及理顺产权关系这个根本问题,尤其需要立足现实,研究探讨企业国有资产所有权的实现形式,找出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突破口和实际操作措施。对此,我们有以下几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评当前国有企业改革中的政府行为覃天云从80年代初期开始的国有企业改革,在《公司法》颁布并转为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经济之后,已进入全面实施企业制度创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特点是: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已依赖于市场,而重点投资计划立项、制...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的改革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国企产权一直是改革过程中争论的焦点。目前,学术界对国有企业需不需要进行产权改革和如何进行改革有着各种观点,本文认为,尽管在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过程中确实存在不少的问题,但不能因此就不进行产权改革,我们只有处理好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经过改革的国有企业必定会以新的活力来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丘仲宜 《南方论刊》2002,(11):22-24
一直以来,国有企业都坚持渐进式改革.中国加入WTO之后,在世界经济的影响和紧逼下,国有企业改革提前进入"快车道",多年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步表面化,伴随而来的稳定问题也日益突出.当前,国有企业必须一手抓改革,一手抓稳定,坚持"两条腿走路".只有做到改革与稳定并重,改革与稳定协调,国有企业在加快改革的同时,才不会"后院起火",才能抓住机遇,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当前,对于如何搞好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变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举步维艰的状况,实业界、理论界的同志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不少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这无疑对推动国有企业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的改革中,也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直接影响着改革的深化。误区之一,政企分开就是不要政府干预,政企绝对分离长期以来,政企不分,以政代企,窒息了企业的活力。因此,从80年代初开始,我们就把减少政府干预,放权让利作为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搞活大中型企业的重点。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机构虽几次…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改革应以合理解决债务和职工去职问题为重点梁中堂党的十五大之后,改革理论有了多方面的突破,全党的改革意识更为增强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步子更大了,各地以产权出售为主的中小企业改革明显地增加了。这无疑是早已企盼的可喜局面。但是,因为企业资产交易中关于...  相似文献   

14.
从法律上讲,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是明晰的,产权改革的重点在于寻找有能力行使企业财产权或经营权的当事人,并以规范方式明确产权各层次的主体的责权利关系,降低委托代理成本。产权明晰不是企业效率的关键。企业的运营效率主要取决于企业团体精神及员工的敬业程度,其关键在于提高现代科技和现代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国有制、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相容问题的深层次理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有制、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的相容问题,是一个研讨了将近20年的老问题。它最初是作为国有企业与商品经济相容问题提出来的。党的十四大后,改为讨论与市场经济的相容问题。近20年来,改革实践逐步深入,理论探讨也逐步深入,但意见远未一致,因为,实践还没有提供充分的经验足以使人作出明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许根林 《学术论坛》2001,(3):155-15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利益格局发生了重大调整,导致人民内部矛盾不断增多,有时甚至出现激化的现象.引起人民内部矛盾的总根源是利益矛盾.其中,经济利益矛盾是最根本的原因,政治利益矛盾是重要的原因,思想文化矛盾则是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7.
宋宪萍  闫银 《理论界》2006,3(4):77-78
旧的社会分工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产生的原因,以营利为最大化目标的企业规模由内部管理成本与外部交易成本相等时的那一点决定,以社会目标为主要内容的企业规模由国家财政水平决定。按照前述国有企业性质,本文认为国有企业改革应该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分类管理,进行战略性调整。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不是私有化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中国加入WTO后 ,外资金融机构将更多地参与中国的经济建设和金融发展 ,有利于增加国际金融资本的流入 ,有利于带来现代银行经营管理制度和新的业务品种 ,有利于进一步规范金融业的经营行为。但加入WTO ,更多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 ,也将在优质客户、优秀人才、新业务、新技术等方面与中资金融机构展开激烈竞争。为此 ,我国将进一步加快国内金融企业商业化改革步伐 ,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 ,以更加积极的姿态 ,迎接加入WTO的挑战。一、国有商业银行进行综合改革的原因改革以来 ,我国商业银行的管理体制几经变迁 ,四家专业银行逐步改…  相似文献   

19.
解决国有企业人才流失问题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受多种因素影响,人才流失问题制约了国有企业的发展和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国有企业必须以构建协调高效的聚才、选才、育才、用才工作机制为核心,树立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才资源管理制度,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畅通各类人才成长通道,加强人才储备规范化管理,在企业内部形成以人为本、关注人才、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才能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的企业家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效果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企改革中存在较为严重的企业家问题。国企改革中的企业家问题本质上是一个企业内部制度问题。本文提出了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国有企业的企业家选拔制度、完善我国国有企业的企业家产权制度、健全国有企业的企业家激励约束机制等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