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6 毫秒
1.
企业绿色采购对财务绩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绿色采购对财务绩效有很大的影响:首先,介绍了绿色采购的基本含义,然后,对影响企业财务效果的重要指标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我国企业实施绿色采购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张松波  宋华  李辉 《理论界》2013,(3):174-178
在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众多环节中,绿色采购是减少环境问题产生的起点和根源,它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和整个供应链的环境绩效的提高。如何实施有效率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文章以深圳市企业绿色采购为例,在详细剖析大量一手案例访谈资料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企业绿色采购影响因素发生作用的内在机制,创造性地提出了绿色采购管理的政企联动模式,该项探索性研究对于提升我国企业绿色采购水平,改善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环境责任的履行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开展对于企业提高声誉和竞争能力至关重要。环境责任与绿色技术创新均能提升企业财务绩效,企业践行环境责任理念能够促进绿色技术创新,二者的协同作用对财务绩效均有积极影响。为提升财务绩效、助力能源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规划绿色技术创新发展战略,加快能源企业绿色低碳转型。  相似文献   

4.
绿色金融政策是具有市场型环境规制特征的金融工具,对我国经济实现绿色发展十分重要。基于我国上市工业企业数据,本文运用双重差分法探讨《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的实施对污染企业ESG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1)绿色金融政策的实施显著提高了污染企业的ESG绩效,且在商业信用高、行业竞争程度低、非国有、金融市场发达的地区和东部省份的污染企业中表现更为突出。(2)绿色金融政策通过强化企业融资约束和倒逼企业提高社会声誉来促进污染企业提升ESG绩效。(3)绿色金融政策带来的ESG绩效提升对污染企业未来主业发展和经营风险降低均有积极作用。本文的研究对绿色金融政策如何引导污染企业转型升级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且为政府在“双碳”目标下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提供了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5.
绿色并购能促使企业获取绿色管理理念、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升企业经济绩效,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在绿色并购过程中,企业基于提升创新绩效的战略考量,要高度关注绿色并购目标、绿色专利整合模式以及并购之后的企业创新模式的选择。为了让开展绿色并购的企业的创新绩效得到最大程度提升,应构建“创新绩效提升是衡量企业绿色并购是否成功”的标准体系,持续健全绿色并购的决策、利益协调及监督机制,加大对专利寻求型绿色并购的扶持力度,制定和运作促使企业创新绩效有效提升的绿色并购方案。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2003—2017年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修正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非期望超效率SBM模型,分别测算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的空间网络结构和绿色发展绩效,识别城市群空间网络结构对绿色发展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的外向关联度显著提升了绿色发展绩效,而内向关联度对绿色发展绩效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城市群绿色发展的虹吸效应和扩散效应并存。异质性分析显示,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回归结果与基准保持一致,而成渝城市群两类关联度均提升了绿色发展绩效;2014年以后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内向关联度对绿色发展绩效的抑制作用不再显著,而外向关联度对绿色发展绩效的促进作用变大。技术进步和资源配置是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空间网络结构影响绿色发展绩效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绿色创新和消费者偏好为视角,以北京市和南京市的有机食品消费者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有机食品企业绩效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绿色营销创新与企业经济绩效正相关,绿色生产创新与环境绩效正相关,两类创新与社会绩效均有正相关关系,消费者偏好在绿色创新与企业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关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有机食品企业应在满足消费者健康、环保需求的同时,适当关注消费者的声望需求。  相似文献   

8.
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基于浙江民营企业的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对企业资本结构的研究一直是世界金融理论界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企业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有着密切联系,企业对资本结构的选择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绩效。本文以浙江民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利用2004~2006年的财务报表数据,对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浙江民营制造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对经营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考察表明,这种影响具有时滞性。本文的研究对理解现实中民营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决策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全球文化背景下企业经营绩效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识、发现和运用企业经营绩效管理的基本规律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全球文化多元背景,阐述了企业经营绩效管理的基本规律.然后对这些规律进行了哲学思考,以便更好地运用这些规律.最后提出了构建我国企业多元文化绩效管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李钧 《学术论坛》2022,(3):48-59
在共同富裕战略目标下,厘清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内在逻辑非常必要。引入动态能力作为中介变量来解释企业社会责任对经营绩效的影响路径,为回答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基于2013—2020年我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文章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对其自身经营绩效的影响,并验证了动态能力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可以显著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和动态能力。从总体上来看,动态能力在企业社会责任与经营绩效之间起到中介作用,但从分维度来看,该中介作用存在差异,吸收能力、适应能力的中介效应显著,创新能力的中介效应不显著。企业应充分认识履行社会责任的战略意义,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同时努力获取关键资源培育自身动态能力,以增强其在社会责任与经营绩效之间的传导作用。与此同时,政府应加大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监督和管理力度,制定相关政策以完善研发人员培养及引进机制,构建创新成果转化体系,优化创新环境,畅通基于企业内生动力的社会责任履行机制推进路径。  相似文献   

11.
绿色供应链管理是适应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而提出的现代管理模式。我们应从循环经济催生绿色供应链管理入手,分析循环经济模式下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在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途径与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2.
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对传统经营理念提出了挑战.我国零售企业对供应链管理问题的认识不断提高,并在实践中逐步实施,且初见成效,但管理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生态伦理问题 ,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企业必须坚定不移地进行绿色生产 ,美化环境 ,要求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有利于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4.
李宝山  廉勇 《兰州学刊》2005,(5):120-122
随着管理生物工程学科的兴起,人们开始应用生物工程的方法来研究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本文从管理基因的角度研究企业管理DNA系统的特性,描绘出企业管理基因图谱,并通过丰田的案例,具体研究企业管理DNA系统的组成和特点.  相似文献   

15.
1978年以来,中国国有企业的绩效呈现出U型变动模式.1992年前,在卖方市场和短缺经济的条件下,国有企业的生产率提高而利润率却大幅下降.其中的症结在于以内部人控制、软预算约束和行政干预为特征的治理机制.1992年后国有企业的绩效在谷底徘徊,并从1998年开始大幅上升.在市场竞争加剧和治理机制没有实质性改变的情况下,国有资本向高利润行业的聚集和对民间资本的进入限制是国有企业绩效整体改善的关键.当前依然应当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改革的取向是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和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  相似文献   

16.
论文采用典型调查的方式,分析了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核心能力缺乏的现状,认为其关键原因在于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和企业外部知识)转化和共享不足造成的知识积累缓慢,并提出了针对企业实际明确中心、突出重点有效实施知识管理提升核心能力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7.
于敏 《齐鲁学刊》2005,1(2):159-160
制度环境是决定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重要因素。为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政府应从制 度层面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进行环境优化设计,其中包括改革国有产权制度、完善控制权分配制度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2004至2007年中国证券市场A股IPO企业为研究样本,对IPO审计费用的影响因素,尤其是盈余管理(包括盈余管理的方向与幅度)对审计费用的影响进行了探索,重点考察了盈余管理方向、盈余管理幅度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发现针对本文考察的样本,虽然IPO盈余管理会增加其支付的审计费用,但统计上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文亮  李荣华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5,26(2):26-30,52,106
本文分析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的局限性,提出了能本管理是现代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西藏国有企业实施业务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的推动力量。西藏国有企业实行能本管理,必须进行科学的制度安排和机制运作,推行“能级制”,包括重视能力、测定能力、配置能力和开发能力,逐步做到按能分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