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立波 《老年人》2005,(10):36-37
长征出发时,中央成立了“三人团”,由博古、李德和周恩来组成,负责重大事情的领导工作。这是当时最重要的领导机构。在“三人团”中,博古负责政治工作,李德负责军事,周恩来督促军事计划的实施。实际上,一切大事都由博古和李德说了算,好多事情周恩来并不知道。其时,毛泽东虽保留  相似文献   

2.
《伴侣(A版)》2013,(5):50-51
罗迪克被送到集中营前是英国军队的一名汽车兵,纳粹在这里缺少运输兵,他便被指派为卡车司机,专门运送每天被饿死或被杀害的英国战俘。其实战俘中的运输兵并不少,可是没有人愿为纳粹卖命。只有罗迪克很乐于做这项工作,而且对其他战俘作威作福,大声地叫骂,拳打脚踢。更可气的是有的战俘还没有死,他也要把他们装上车,罗迪克被  相似文献   

3.
正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有众多精通外语的巾帼英雄驰骋疆场,她们和男战友一道,屡屡在枪林弹雨中完成了艰巨的任务。刘禄曾就是她们中的一员。让战俘感受尊重刘禄曾是1947年考入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学习国际法专业。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临近毕业的刘禄曾,毅然报名参加志愿军,被分配在志愿军第九兵团政治部敌军工作部担任英文翻译。  相似文献   

4.
没有最艰难,只有更坚持。他出生在常州,家境贫寒,相貌平平的他只读到初中毕业。没有学历、没有技术、没有本钱,他只得在粮管所谋了一个保管员的工作,但还是没有逃脱下岗的命运。此后,他接连找了两个月的工作都没有着落,连买米的钱都要向父亲借,令他沮丧的是从父亲那里只拿到了一点泡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尽孝     
1942年7月的一天傍晚,住在重庆歌乐山中央医院的周恩来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他因为患膀胱脓肿动过手术不久,虚弱的身体还需休养一段时间。但他的脑子里却时刻不停地在思考着中共南方局的一些工作。忽然他似乎想起了什么,向负责护理他的警卫何树英问道:怎么近两天董必武同志没来我这里呀?何树英脸上闪过一丝慌乱的神色,支支吾吾地答道:“可能……可能……可能是南方局工作太忙,他没空来吧。”  相似文献   

6.
1954年9月25日上午,一个在朝鲜停战后双方交换战俘时被遣返回国的朝鲜人民军上尉军官金淑吉(曾任美军巨济岛女集中营地下党负责人)走进志愿军某团团部居住的矿洞,找部队首长  相似文献   

7.
刘红 《老年人》2005,(2):43-43
问:向某因儿子不孝,与村委会达成协议,他的生养死葬由村里负责,所有的一栋房屋和其它财产在他死后归村里所有。可是,向某去世后,他的儿子拿出向某立下的“遗产留给儿子”的遗嘱.要求继承父亲的遗产。请问向某的遗产到底归谁所有?  相似文献   

8.
父亲的背影     
很难记得确切的时间了,只知道那时候“四人帮”已经垮台,父亲头上那顶莫须有的帽子摘掉了,恢复了看病行医的职业,也恢复了每月58元的薪水。但是,父亲受迫害几年扣发的工资却没有补偿,家里的日子依然过得不轻松。父亲在镇里的医院工作,医龄比我的年龄还要长。解放前,他就跟当地的老郎中当学徒。抗美援朝时,他应征当了志愿军,在弹片如同爆竹屑般飞的战场上,父亲又学会了西医,还能做手术。不曾想,这到“文化大革命”竟成了被打倒的罪证。父亲怎么也不理解,可是愈想不通就愈挨批斗。他彻底失望了,摇着头对我说:“这世道没救了…  相似文献   

9.
李牧 《女性天地》2010,(4):14-16
曾在许多影视剧中扮演周恩来的特型演员刘劲,可谓是家喻户晓,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一个大孝子,在父亲身患癌症生命垂危时,他以感人的孝行陪伴父亲战胜病魔。  相似文献   

10.
王麟 《当代老年》2008,(4):18-19
五十多年前的抗美援朝战场上曾活跃着一支由我国志愿军驾驶的嘎斯车队,哈尔滨籍志愿军老战士李滨生向我们透露了有关嘎斯车队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1957年深秋的一天下午,身为志愿军第20兵团代司令的孙继先突然接到志愿军司令杨勇的电话,要他“马上准备一下,明天一早坐火车回国.接受新任务”。“什么任务?”孙继先问。 原来是让他筹建一个导弹试验基地,于是他当起了首任航天城的司令。  相似文献   

12.
木辰 《老年人》2009,(10):30-31
刘劲是家喻户晓的特型演员,先后在《长征》、《延安颂》、《周恩来在重庆》等多部影视剧中扮演周恩来。成熟的演技,充满激情的表演,由此,他被央视评为“十佳男演员”,同时,他还荣获过“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但很少有人知道,刘劲还是个大孝子,他的父亲刘德雄身患淋巴癌,且肺部三分之一被碳化,生命垂危时,他用一个儿子的孝行,挽救了父亲的生命,受到社会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13.
《女性天地》2010,(5):62-62
我从小父母离异,法院把我判给父亲,但他一直对我不好,且有赌博的恶习。我工作以后,他经常因为赌输钱向我索要钱财,我多次劝他戒赌,他不但不听,反而经常打骂我。一天他又来问我要钱,还扬言如果我不给就打我。我忍无可忍,跟他签订了一份协议,协议内容是我一次性给他2万元,双方脱离父女关系,今后任何事情各自负责。  相似文献   

14.
编读往来     
《老年人》2005,(6)
父亲最喜欢《老年人》杂志3年前母亲去世,由于我和妻子工作都忙,不能每天陪伴父亲。接他来住,他又不习惯。父亲一人在家,甚是孤独。于是,我给他置渔具,要他外出垂钓散心;给他买棋牌,要他约人玩乐解闷;还给他订了三五种报刊,让他打发时间。父亲最喜欢的是读《老年人》杂志。他说  相似文献   

15.
阿颖 《女性天地》2014,(5):18-19
一次甩手,父亲恍然醒悟 陈小虎,39岁,在合肥市高新区高架桥交警大队负责指挥调度工作。2000年,他和妻子郭洁结婚,两年后生下儿子陈天杨,  相似文献   

16.
谦之 《老年世界》2011,(19):38-39
在周恩来自己填写的表格上,都是192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比他实际入党时间要少一年半。周恩来到底是怎么入党的?他为什么要少报党龄呢?现在改过来了吗?把这个历史事实澄清于广大读者,足以见证周恩来的一贯谨慎与谦虚。  相似文献   

17.
秦九凤 《老年人》2005,(7):34-35
中共中央机关从西柏坡移驻北京后,最先是在香山办公。周恩来因国事繁忙,最早住进了中南海内的丰泽园。后来,周恩来把丰泽园让给毛泽东,自己搬到了西花厅。从此,他在这里工作和生活了26年。周恩来生活俭朴,清廉爱民,在西花厅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一)开国之初,百废待兴,周恩来日理万机,殚精竭虑。由于长时间伏案办公,他衣服的肘部常常被磨损。为此,他想出了一个办法,用旧衣服拆下的布面缝制两个袖套,在办公时戴上。然而,他又特别注重仪表,每次会见客人前都要把袖套摘下来。工作人员觉得这样麻烦,他却乐此不疲,往往客人一走,就又把袖套戴上…  相似文献   

18.
正周恩来说,当初是立三把自己从草地中抬出来的,现在要送他这一程。过草地时,红军官兵为援救同志宁可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不胜枚举。其中,红军将士抬着重病的周恩来过草地的故事就更为感人。那么,具体是谁把周恩来抬出草地的呢?长征中,周恩来工作特别忙碌。杨尚昆曾回忆  相似文献   

19.
彭德新 《老年人》2005,(6):42-42
3年前母亲去世,由于我和妻子工作都忙,不能每天陪伴父亲。接他来住,他又不习惯。父亲一人在家,甚是孤独。于是,我给他置渔具,要他外出垂钓散心;给他买棋牌,要他约人玩乐解闷;还给他订了三五种报刊,让他打发时间。父亲最喜欢的是读《老年人》杂志。他说,《老年人》杂志办得实在,有品位,  相似文献   

20.
父亲     
谭谈 《老年人》2008,(4):35-36
不觉间,父亲远行六年多了。父亲,人类生命链条上的一个钢栓;父亲,世间亲情辞海里的一个叹号!记得那一天,父亲躺在那张古朴的木床上,吃力地伸出一只干瘦的手,像是在向我招手,又像是在向我挥手,更像是挣扎着要紧紧抓住这个他生活了八十六年的人间,不想离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