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2.
肖雪丽娃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6):48-49
从茅盾的《庐隐论》开始直到1980年代,学者们对庐隐小说的评价基本都跳不开对其五四意识的肯定和对其创作"停滞"的否定,而此后的价值重估又多是站在女性主义立场对其持肯定的评价态度。现结合具体的历史语境,站在质疑"停滞论"的角度,重新解读庐隐小说的"重复书写",从而发掘其小说中对时代及自身彷徨意识的曲折反映,克制其在主流话语下迂回坚守其文学独特性的尝试:欲说还休的五四经验,"我"的声音的坚持发出、犹豫不决的女性姿态,若隐若现的现实背景。 相似文献
3.
杜拉斯在不同时期创作出《抵挡太平洋的堤坝》、《情人》、《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在这三部小说中,“中国情人”呈现出不同的形象,这一形象是作者对特定历史时期中国文化现实的一种认知与描述,杜拉斯在对“中国情人”形象的反复重构中,也透露出创作主体自我认知轨迹的演变。 相似文献
4.
吴雪丽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6(4):39-45
在当代文坛上,苏童是一个在性别书写上颇具特色的作家。他对女性命运的书写和对男性心理的透视各有千秋,但他的人性书写并不是建立在历史和现实的维度上,赋予人性历史的内涵;也不是建立在对人性形而上的追问中,赋予终极性的意义;他的人性书写是基于一种对性别和命运的日常描述,并从个体生活的变迁中透视人生百态和宿命种种。他跨越了新时期文学以来主流的"启蒙"叙事边界,关注那些身处历史之流而背对大历史的个体,在还原部分民间生存真相的同时丰富了文学书写中"启蒙"视野之外的人性诗学。 相似文献
5.
伊美娜 《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10,(1)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在世界范围内争论最多、关注最广的文学和哲学理论之一。解构思想的诞生撼动了几千年根深蒂固的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在场"中心论。解构主义的出发点是西方的经典文本,德里达引用西方哲学史上最有代表性的经典文本,将它们作为他思想的源头和研究的对象。从柏拉图的《斐德若篇》(Phaedrus)到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SeinundZeit),德里达一步步地构造了一套由不同的新概念相互交叉、相互说明的解构思想。这种蜘蛛网型的解构思想,制造了一个西方形而上学思想传统及其代表性经典无法逃出的陷阱。德里达通过他本人创造的新概念如原始书写、延异、踪迹等攻击了西方形而上学的语音中心主义思想,为几千年受敌视的"书写"(文字)重新定位。由此可知,"书写"概念在德里达解构思想中所占的地位。那么,这种以"书写"(文字)问题作为基础的解构思想,在非西方世界是如何被解读的?本文试图通过这个概念在非西方世界的解读,探索德里达解构思想在非西方世界的影响和接受。 相似文献
6.
张秀娟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18-22
本文认为,对"断裂性"的研究直接影响到"当代文学史书写"研究的深入。引入"断裂性"视域,重视断裂性的文化内涵,有力的突显出文学史书写中对于叙述中的统一性和平顺性追求的文化底蕴,有助于我们把握"当代文学史书写"的基本特质。 相似文献
7.
王亭亭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81-86
阿加莎·克里斯蒂创作了二战前后的“东方小说”,多围绕英国人在英属殖民地的险恶经历展开,带有明显的殖民主义和旅行书写特征。《褐衣男子》中的“帝国凝视”赋予白人殖民者绝对的权威性和优越感,同时又“他者化”非洲土著。但是东方想象、“他者”镜像以及殖民话语权威,却在《他们来到巴格达》中被巴格达的多元混杂空间中打破和消解。这些差异与阿加莎多年殖民地生活和工作经历有关,也能从中看出她对帝国殖民扩展的反思。 相似文献
8.
夏益群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5):101-105
小说家对童年回忆的言说,是立足于成人现在的时空对过去时空的一种再现。现在的时空与童年的时空相联系,共同构成了回忆过去照亮现在的艺术世界,获得一种超越历史的具体性和生存的本体性的理想模式。19世纪40、50年代俄国古典小说中的“童年回忆性书写”既注重文学的社会历史性和批判性,更着重于自我生命意识、人性意识的叩问以及诗性意识的追述。 相似文献
9.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48-53
路遥执著于悲情书写,他的小说创作着力呈现生存的苦难和生活的悲剧。同时,路遥注重发掘苦难境遇中普通人身上所具有的精神力量,以及生活与爱情悲剧中散发出的生命色彩。个人的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对现实主义创作的追求及强烈的理想主义精神,使得路遥格外钟情于悲情叙事,这在中国当代文坛成为一个独特的存在。路遥小说中的悲情书写可以看做是一种现实生活与人生理想的冲突与矛盾的反映,是路遥对人生、对生命的内心体悟的一种外在呈现。 相似文献
10.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69-75
人类学家认为不同的仪式行为反映出人类群体不同的文化思维方式,透过对仪式的解读,可以认识到他们的生存习性与文明发展模式。仪式与文学的共同之处在于表达人类复杂的诉求,触及心灵世界,并发挥特殊的社会功能。小说中的仪式书写不仅承担着文本对社会现实的"直接表现",还起到了对社会文化"含蓄表现"的作用。仪式书写有多种存在方式,既具有符号的象征意义,又具有文化认同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徐明初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86-88
“WritingforMyself”是全新版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综合教程》的开篇之作 ,文章字字珠玑 ,句句精彩绝伦 ,在结构与修辞方面颇具匠心 ,非同凡响。该写作角度的研究分析旨在裨益大学英语写作 相似文献
12.
李翠翠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1):127-131
实用文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清末民初谢无量的<实用文章义法>中.这部书是我国最早一部以"实用文"命名的写作专性教材.该书选编唐宋至清末的经典实用文章97篇,分7大章对实用文的文体规范与写作特色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对古典实用文的写作教材而言,该书的编写是系统而有特色的.它能够以古鉴今,古为今用,这对实用文章的写作研究具有不可忽... 相似文献
13.
范彦江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5,(2):72-73
"行文如行兵,遣笔如遣将",写作中的虚笔与实笔写法,尤如三十六计中的"围魏救赵",它妙在本要"救赵"却不直接"救赵",而出人意料通过"围魏"手段来巧妙地表现"救赵"的目的.写作中"虚笔"与"实笔"虚实相生,相得益彰,同时又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相似文献
14.
顾玉林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1):103-106
本文运用当代写作学最新科研究成果——“非构思主义”写作哲学思想,对当前写作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危害性,阐释与“非构思主义”写作哲学思想内涵,并构建了当代写作教学新理念。 相似文献
15.
16.
周飞伶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4(1):82-86
文艺的意识形态性是文艺的固有品质 ,这不同于文艺的工具化 ,前者是蕴寓于一个真实的生命而兴发出来的 ,而后者却是驭倚于一个生命体而比喻出来的。然而 ,只要我们的生存环境还存在二元对立的结构 ,文艺的工具化就难以避免。莫言提出的“‘民间写作’即‘自我写作’”以一种民间的参与精神捕捉到了文艺的生命 相似文献
17.
曾国全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4):12-14
应用写作的对象是应用文。应用文总是为解决某一实际问题而制发的,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但不能因此而忽略了它的艺术性。在实用性的基础上力求艺术性,使实用美与艺术美有机结合,以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应用文的社会功用。 相似文献
18.
吴秋林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1,30(2):42-44
文学人类学不存在所谓的写作.文学写作是虚构的,而文化人类学的阐释则和文学创作的虚构相去善远.文化人类学所谓的写作应该是记录性的,不是写作性的.它们一个是文化现实的基本记录,一个是虚构性的写作. 相似文献
19.
论竹林七贤的“无意为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籍、嵇康诗之无题化现象说明竹林七贤无意为文。这种创作态度的理论基础是嵇康“性动说” ,性动说的本质是任自然。无意为文表现在作品中就是师心使气 ,其长处是情浓言简、新颖独特 ;短处是“漫衍”。七贤所处的险恶社会环境激活了其原始诗性精神 ,导致其创作既有玄言文学 ,也有忧生之作 ,后者奏出了正始文学最强音 相似文献
20.
洛嘉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0(3):119-121
后现代主义是 2 0世纪 6 0年代后期出现于西方的一种社会文化思潮 ,它以激进的姿态对西方社会和文化等方面产生了影响。本文对后现代主义写作的特点、积极意义、理论缺陷以及消极影响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