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公民权利意识的不断崛起,社会福利权利会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权保障方式备受关注。我国社会福利制度尚不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到底向何处发展必然受到社会福利权利理念的影响。从社会福利及社会福利权利入手,借鉴公民权利理念,重新审视公民权利理论对构建社会福利权利的指导意义,结合我国国情进行分析,得出现阶段我国应该实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  相似文献   

2.
罗马私法制度蕴含了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平等理念和意思自治理念等丰富的私法精神。这种私法精神的建立是基于罗马发达的商品经济、相对民主的政治体制、"个体主义"的公民文化及其自然法的思想理念。本文希求通过考察古罗马私法精神的生成路径,达到反思中国现实,培育私法精神以构建现代私法秩序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高校与大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实质是高校与大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大学生在高校应该享有教育平等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选择权、就业权等主要权利.但当前高校在管理中却存在重管理轻权利、管理程序不规范、部分高校实行侵权责任保险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对此,高校应更新管理理念,强化法治意识,规范管理程序,完善制度建设,落实权利救济,完善侵权责任保险制度,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青年劳动权利的实现关系到青年群体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劳动从需求成为实际意义的权利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主体的权利意识和国家的制度保障。青年群体要增强权利意识,积极维权;国家要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保证青年劳动权益。  相似文献   

5.
中国问责文化的缺失主要表现在政府及其官员责任意识淡漠、公众政治参与意识淡漠、整个社会官本位观念根深蒂固。问责文化缺失严重制约了我国问责制的深入实施。要建构中国问责文化必须灌输问责理念、建设问责文化的制度基础、以法治意识替代人治观念、以权利意识替代权力崇拜、以民主意识替代集权观念。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法文化特征之一为义务观念盛行,权利意识淡漠。探究其源,当与天人合一的哲学观、漠视权利的义利观及压制权利意识的自然经济密切相连。近代中国虽从域外输入了西方的权利意识和一系列的法律制度,但并未对包括重视群在内的传统有太大改变。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过程中,既要重视法律制度的建设,又要重视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在法治意识的培养中,公民的权利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良好、完善的法律体系是培养公民权利意识的前提与基础,健全的权利救济机制是保障权利意识发展的重要手段,明确权利的界限和范围是促进权利意识完善的必然选择。在法治国家的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树立权利信仰、完善权利救济机制和尊重他人权利等方式,养成公民的权利意识和法治意识,从而促进法治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8.
中国当前的效力瑕疵执行和解协议制度,存在权利救济情形过少、权利行使主体单一、权利行使方式不当的现实困境。这一困境是基于立法者忽视执行和解协议天生具备的私法属性,采取债权人中心主义与效率价值优先理念违背了利益衡量理念和多元价值衡平思维。为完善效力瑕疵执行和解协议制度,在理念上,应以比例原则与效率与公正衡平原则指导制度安排和司法适用。在具体规则上,应修正将执行和解协议与民事合同完全等同的制度设计:在权利救济情形层面,划定除显失公平外的所有实体法效力瑕疵为权利救济情形;在权利行使主体层面,根据实体法效力瑕疵类型重新界分权利行使主体;在权利行使方式层面,增设执行完毕后当事人权利实现的诉讼程序。  相似文献   

9.
法治的道德基础包含制度伦理和个人道德两个方面的内容。在制度层面上,法治的人道主义内涵体现了对人的尊严和权利的维护。对个人来说,自觉守法对法治的维系至关重要。制度的正义性配置有助于公民权利意识的增强和法律信仰的确立。  相似文献   

10.
加入WTO,为我国的道德教育、道德建设注入了一些全新的理念和带来全新的做法。当然,我们还应该看到它带来的新挑战,从目前来看,加入WTO后,西方跨国公司在我国大范围登陆的同时,西方大国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强势地位也将凸显,使部分人的民族情结弱化,使“国际人”的归属观念、利益观念发生动摇。因此,应运用全新的理念强化道德教育工作,着重培育人们全新的民族意识、利益意识、竞争意识、国货意识、信誉意识、艰苦奋斗与勤俭节约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  相似文献   

11.
企业产权是一种按契约选择使用企业资产的自由 ,产权主体对企业的权利包括经其他产权主体同意或以自己特有的、企业所必须的等价资源换得的权利。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 ,企业逐步形成两种相对独立的存在形态 :物质形态与价值形态 ,它们分别规定了风险基金以及创新企业的两种产权 :物质产权与价值产权的对象和权利内容。风险基金的本质制度创新在于建立了一种物质产权与价值产权近似于完全分离的产权结构 ,是一种介于合伙制与股份制之间、接近于股份制的企业制度 ,经理人凭借其企业家才能换取了物质产权 ,投资人 (有限合伙人 )凭借资本换取了价值产权。  相似文献   

12.
物权法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是交易安全,但物权法保护交易安全的同时应有利于意思自治原则的发挥。传统物权法过分追求交易安全,强调限制意思自治,违背物权法作为私法的根本属性。在网络时代的大背景下,物权法的价值主要体现为效率价值、自由价值、安全价值。网络时代物权法价值应该以自由和效率为基本价值理念,在此基础上实现物权法定主义立法模式向意思主义并注重效率的立法模式转变。意思自治应是网络时代物权法的基本价值取向。物权法应以意思自由为基础,更加注重效率和安全,从而构建安全高效的物权法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3.
宪法上的财产权是社会中自治的人所享有的人权,并非法律上一切人格体瓜分和控制经济价值的形式.不应概括地把承载公共使命的法律人格视为宪法上的财产权主体.政府享有作为公共权力的财政收支权,而不是作为人权的财产权.意志相对独立的国有企事业可以被界定为宪法上的财产权主体,但只应在一定范围内追求和享有财富.把握不同主体之间的差异,是科学理解宪法上的财产权的基础,也是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改革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农民的劳动价值及其贫困根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农民贫困的制度性障碍是他们付出的许多劳动没有价值补偿,长期造成农民无偿地为国家工业化做贡献。改革开放以来,亿万农民工人的劳动价值即使有补偿,其标准也是极其低廉的。这使我们意识到,我国9亿农民的劳动价值既受到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又受到政治制度和国家政策的制约。新时期的农民最大悲哀就在于,他们长年劳动却始终摆脱不掉贫困的厄运。因此必须重新确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理论指导地位,赋予农民享有平等就业和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利,并享有获得合法劳动报酬和国民待遇的一切权利。这是《宪法》和《劳动法》赋予每一个公民平等的权利,也是解决新时期农民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高校学术档案利用过程中的权利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术档案对教学、科研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利用频繁。由于高校学术档案往往含有著作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因而在利用过程中容易发生侵权纠纷。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如何保护利用过程中的学术档案的各种权利。  相似文献   

16.
消费者后悔权与经营者无因退货许诺产生于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并经过了各自的发展历程。在我国,消费者后悔权入法之前,经营者已有了无因退货许诺实践。消费者后悔权是一项法定的消费者权利,也是一项不同于合同法上撤销权和解除权的形成权,而经营者无因退货许诺则表现为民法上的允诺行为,对消费者也构成债法上的请求权。通过对两项制度的比较分析,以揭示它们在价值目标、行使机制等方面的异同性,从而探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确认消费者后悔权的背景下,两项制度在融合和差异化发展中如何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资本多数决原则是公司决策的基本原则,但在缺乏有效监督和制衡机制的情况下,大股东往往会滥用其控制地位而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赋予股份回购请求权,即在公司将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允许异议股东以公平合理的价格退出公司,不仅有利于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大股东及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  相似文献   

18.
作为我国转型时期的弱势群体,矿工的社会经济地位低下,平等缔约权、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职业培训权等劳动权益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而西方各国在经历大工业的初步发展以后,纷纷将法律保障的重心由发展经济转向劳动者权益保障。我国应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逐步调整立法价值取向,完善法律体系,健全监管制度,并且提升矿工的组织化水平。  相似文献   

19.
权利的价值追求与人的价值追求是一致的,权利归根到底是为人而存在的,因此说权利的价值是人的价值的确证方式。权利制度的确认和实现是权利追求自身的价值实现以及促进人的价值实现的过程,权利制度始终以价值主线贯穿其中。  相似文献   

20.
论宪法上的环境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宪法上的环境权,就是将环境权视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环境权入宪已经成为各国环境保护立法的一股潮流。在宪法上确认环境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一项人权,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使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了丰富和发展,符合国际人权发展的趋势,而且对公民环境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法律救济提供理论基础和宪法依据。宪法上的环境权概念的提出,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而且为环境权的私权化奠定了宪法基础。此外,只有公民环境权宪法地位的确立,才能使环境保护与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真正得到切实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