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产劳动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也是我国经济学界长期以来争论的一个问题。尚未得到统一的认识。 早在古典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和庸俗资产阶级经济学中,对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问题,就曾有过很多论述和争论。马克思正是在批判资产阶级生产劳动理论的基础上创立科学的生产劳动学说的。这一学说,为我们从劳动形态上更深刻地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建国三十多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迫切要求理论界运用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基本理论,正确划分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和非  相似文献   

2.
粉碎“四人帮”以来,我国学术界对“生产劳动”的科学涵义进行了深入而有益的讨论,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观点,我们从中得到很大的启发。但是,对已故孙冶方先生提出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只有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才算是生产劳动”(《光明日报》1981年8月15日)的观点,我们认为既对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科学规定的理解有失全面,又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情况不相符合。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区分问题,是关系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社会主义国家国民经济计划化和经济结构合理化的战略性大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国经济学界在六十年代初期就进行过讨论。近年来,随着我国四化事业的发展,讨论进一步展开,持各种观点的同志都发表了许多有见地的文章。当前讨论正在深入。 社会主义生产劳动问题是个很复杂的问题,要把它搞清楚,关键在于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在马克思的经济著作中,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理论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他的这一理论是在直接批判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优秀成果(主要是亚当·斯密的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亚当·斯密关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曾经有两个定义,马克思对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和苏联经济学界关于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的讨论中,不少论者认为资本主义国家把服务计入国民收入是正确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必须把服务劳动作为创造价值和国民收入的劳动来对待。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一般所说的服务,包括生产性服务(如加入生产的运输、邮电服务和物质技术服务等)和消费性服务(如理发、医疗服务和文化教育服务等)。生产服务能够创造价值,对此意见比较一致。因此,本文的任务在于说明消费服务能否创造价值。为了叙述方便和节约篇幅,文中仅以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服务为例展开分析;并且,在需要运用马克思划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某些基本观点时,一般也不再复述和论证那些观点。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马克思在批判地吸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关于生产劳动的合理观点基础上,揭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劳动的本质,形成了科学的生产劳动理论。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新的时代特征和实践经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生产劳动理论。  相似文献   

6.
在生产劳动理论讨论中,我国经济理论界出现了以窄、宽两派为主的观点。窄派严守只自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的界限。宽派则从劳动协作性质出发,把物质生产过程的概念做一层又一层的扩大,从而主张各种服务都包括在生产劳动之内。不论宽派、窄派,都说自己是以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作为依据的。表面看来,宽、窄派之争是关于生产劳动包括的范围问题,但其实质是关于价值概念的外延之争,因为“宽派”主要目标认为原属非生产劳动的劳动也创造价值,而“窄派”则认为不是商品性的  相似文献   

7.
如何划分社会主义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学术界众说纷云,莫衷一是.本文以马克思的生产劳动学说为依据,对社会主义生产劳动问题作一探讨。一、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的“最初定义”马克思对生产劳动问题的研究是从简单劳动过程入手的,正是从对简单劳动过程的研究中得出了关于生产劳动的最初定义。关于这一点,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五章中进行了详尽的考察。  相似文献   

8.
教育劳动是不是生产劳动?教育投资是不是生产性投资?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争论不休。它不仅是教育学的理论问题,也是经济学的理论问题。它涉及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劳动的学说,关于社会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学说。这里我只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马克思对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曾给予了明确的定义,他说:“因为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固有的产物是剩余价值,所以只有直接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是生产劳动,只有直接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能力使用者是生产的劳动者,就是说,只有直接在生产过程中为了资本的价值增殖而消费的劳动才是  相似文献   

9.
关于生产劳动问题的讨沦,可概括为宽派、中派和窄派三种观点。窄派认为,马克思只把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劳动看作生产劳动,没有把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算作生产劳动。中派认为马克思不仅把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而且把部分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算作生产劳动。宽派认为马克思把物质、劳务、精神生产的劳动都算作生产劳动。究竟谁对呢?从什么角度看才对?要回答此问题,必须了解马克思如何对范畴的质料和形态作对立统一的考察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关于共享的讨论是通过批判资本主义“异化劳动”开始的。其立论的前提是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公有制新社会,这也是马克思整个理论大厦的逻辑归宿。马克思不是就共享论共享,而是从“现实的人”的发展逻辑出发,从生产力发展和制度的构建出发,从生产关系讨论分配关系,这是马克思共享思想的基本逻辑。只有从批判“异化劳动”出发,才能切中资本主义“私享”的要害。马克思的共享思想正是从建构共产主义新社会出发,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建构出人类社会可能具有的理想样态,解决“谁来享”“享什么”“如何享”的问题。在当代中国“共享发展”理论的建构中,马克思的共享思想担当着为现实生活提供规范的理论指导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是以分析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为依据的.当今整个世界的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必须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内容和外延,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同时,我们又一定要在发展中坚持马克思关于劳动创造价值的基本理论和科学方法,坚决排除各种形形色色的非科学价值论的干扰.  相似文献   

12.
为什么说毛泽东同志关于农轻重关系的论述是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具体运用和发展呢?首先,他把农轻重划分引入再生产领域,是对马克思两大部类划分的具体化。马克思关于两大部类的划分,无疑对社会主义再生产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研究社会主义再生产的目的,不同于研究资本主义再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从市民社会出发,看到了劳动者应当占有劳动成果。这是一种资本主义的"元结构",既有资本主义发生的历史依据,也有理论的合理性。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中对三种共同体进行了探讨,讨论了以劳动与所有权相统一的历史阶段。市民社会下的劳动占有产生出自由与平等两大价值观。劳动者追求平等,是要获得劳动的价值,而资本家追求的是自由,获得风险的价值,这对我们树立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国内经济学界关于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理论讨论中,有着两大派,即宽派和窄派。宽派认为,生产劳动与生产的物质内容没有关系,凡是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劳动,都是生产劳动;①窄派则认为,只有直接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②两派争鸣,都以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论述为依据。因此,有必要深入讨论一下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的概念,这对于我们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劳动是有指导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在阐述资本主义再生产理论时,论证了国民经济平衡的许多原理。不少论述,对于我们当前搞好国民经济平衡,保证社会主义经济按比例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 什么是国民经济平衡?搞好国民经济平衡有什么重大意义?马克思对这个问题有不少的论述。 马克思说:“……社会必须合理地分配自己的时间,才能实现符合社会全部需要的生产。因此,时间的节约,以及劳动时间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有计划的分配,在共同生产的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实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前提?这个问题自从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以来,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一再引起激烈的爭论。近年来,在关于我国现阶段的社会性质的讨论中,它再次被提了出来。有的同志认为只有资本主义的终点才是社会主义的起点;沒有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历史阶段,就没有实现社会主义的前提条件。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这些同志引用马克思、思格斯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论述,武断地说,根据马克思、思格斯的观点,只有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国家才能实行社会主义革命。有的同志还下了绝对的结论:马克思、恩格斯不曾想到,在一些比较落后的国家,无产阶级革命能够取得胜利,更不曾想到革命胜利后,在现代生产力尚未充分发展的情况下就能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我国学术界关于人权问题的讨论非常热烈,这与我国当前的改革形势与所处的国际环境密切相关。讨论主要是围绕什么是人权、马克思主义在人权问题上观点以及我们在人权问题上的立场等问题展开。其中有两派观点正好趋向两极端:一派观点认为人权完全是资产阶级的理论,马克思是反对人权观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不应讲人权。另一派观点认为马克思是个人道主义者,社会主义应该保障人权。本文试图论证,马克思是唯物史观的创立者,马克思从来不以人权作为基础去要不求现实与其适应,他对人权观中所内含的唯心史观的批判是深刻的,  相似文献   

18.
针对西方学界仅仅从数量计算维度质疑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可操作性,雅克·比岱通过强调价值概念的社会政治内涵来阐明数量维度与社会政治维度之间的内在统一。他从价值衡量与价值生产的关系问题入手,揭示出从“一般人类劳动耗费”转化为“劳动力消费”是理解《资本论》中劳动价值论的关键环节,马克思正是由一般生产过程推进至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才清晰地阐明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劳资交换的特殊性质和价值规律转型问题。然而,由于比岱的解读方法不是历史辩证法,他无法把握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内在规律究竟怎样从抽象上升为具体,而只能将抽象作为具体的前提进行一个外部的论证。清晰阐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内涵及其唯物史观基础,对于深化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理论与把握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异化思想是对以生产为主的资本主义时代的人本主义关注,他重点考察的是生产逻辑下人与劳动、劳动产品之间的错位关系以及由此带来的此三者本质的异化。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的语境下继承了马克思的观点,在他看来,消费社会同样存在着异化问题,并且也是受到企业的生产逻辑支配的。同时,他又发展了马克思的观点,认为消费社会的异化还有着自己的特点,即人与物都出现了符号化的倾向,成为一种非真实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关于我国目前处在哪一社会阶段,在理论界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我国现在的社会,已经是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对于这样一种看法,我们是不同意的.我们认为,要探讨这个问题,首先必须了解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个什么样子的社会?也就是说,他们所论述的社会主义社会有些什么主要特征?第一、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是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的合乎规律的产物,是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建立的.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