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品一词原指佛经的略本。《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读小品,下二百签,皆是精微。”注云:“释氏辨空,经有详者焉,有略者焉;详者为大品,略者为小品。”至晚明后期始将小品一词普遍地应用于文学,专以概括某种类型的作品,有用以名集者,如陈继儒的《晚香堂小品》、陈仁锡的《无梦集园小品》、王思任的《文饭小品》;亦有用以名各种选本的,如《苏长公小品》、《闲情小品》、《皇明十六家小品》、《国表小品》等。有的虽不用以题名,但实为小品文集者,如郑元勋的《媚幽阁文娱》、刘士鏻的《文致》、蒋如奇的《明文致》  相似文献   

2.
<文饭小品>是施蛰存编辑活动中一本较为重要的期刊,它短暂的生命,忠实地记录了当时施蛰存在文坛的生存状态以及编辑出版方面残酷的竞争.其"微言"栏的设计,体现出一种生存的策略与心机,可以成为我们理解施蛰存的编辑思想及当时文坛生态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3.
姚明 《新天地》2013,(1):12
在深圳一家期刊上看到《将门之子——张德江》一文,我这个耄耋老人也不由想起多年前与年轻的张德江打交道的一段时光。1986年,张德江时任民政部副部长,我在《老人天地》(《新天地》前身)任主编。因为杂志面临变更主管单位,重新注册,我找到了张德江同志。他热情地接待了我,并对这份由老同志白手起家、自主创办起来的杂志给予特别肯定,并很  相似文献   

4.
黄亚东 《老友》2015,(4):68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已退休14年。读书看报是我的一贯爱好,我自费订了各种报刊,但最吸引我的还是《老友》,其原因是:一、《老友》开设的栏目多,所刊载的文章都与时俱进,对老年生活很有指导作用。如2013年3月《养生保健·保健问答》中《对老年性耳聋需要知道些什么》一文对我帮助很大。2014年7月,我耳朵突然嗡嗡作响。我  相似文献   

5.
在2010年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第四届全国高校社科期刊评优活动中,我刊荣获“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第四届全国高校社科期刊评优活动是经教育部社科司同意,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于2010年4月至7月开展的,10月底评选结果揭晓。此次活动旨在展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启动以来高校社科学术期刊所取得的成绩。经总评委会议评定,《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简称"国家期刊库")发布了我国学术期刊关注度分析报告,在国家期刊库上线的665种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中,《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与《中国社会科学》、《金融研究》、《历史研究》、《哲学研究》等权威期刊一起入选关注度前20名期刊。这也是全国高校学报中唯一人选关注度前20名的期刊。就所公布的关注度分值来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的分值为1.47,与《学术月刊》  相似文献   

7.
郑振铎的《猫》是一篇记叙性散文。题目是“猫”,通篇写的也是猫,不仅叙述了三只猫的故事,而且写出了不同的猫的形象。但是,《猫》又决非单纯的描摹之作,也不是茶后饭余的闲情小品,作者是有感而发,借猫抒怀的。《猫》的寓意究竟是什么?目前的看法不尽一致。只要紧紧抓住“我”对猫的不同态度的描写,特别是抓住“我”对第三只猫的情感的变化这个关键进行分析,那么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作品是写猫,但又不仅仅是写猫。或者说,作者不是为写猫而写猫,而是意在通过  相似文献   

8.
《复旦学报》 (社科版)1987年第二期“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学探讨”专栏刊登了我的文章《总需求·总供给·潜在总供给——兼论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同期还刊登了蒋学模教授《我国总需求和总供给应有怎样的格局——兼与舒元同志商榷》一文(以下简称《商榷》)。我仔细拜读了《商榷》一文,很受启发,同时也感到有必要澄清其中的若干问题。下面本着学习和求教的愿望,坦率地讲出我的看法,以就正于蒋老师和各位读者。  相似文献   

9.
2019年11月,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公布了第六届全国高校社科学术期刊评优结果。《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界最高荣誉"全国高校社科名刊"。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批准成立,属国家一级学会。每五年组织一次对全国高校文科期刊的评比表彰,旨在以评促改,以评促建,推动高校社科期刊办刊质量提升,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组织有关专家通过会议评审方式,采取统一评分、专家讨论、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办法,从全国近2000种高校社科期刊中评选出103种"全国高校社科名刊"、159种"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201种"全国高校社科优秀期刊"等奖项。  相似文献   

10.
朱圣福 《中华魂》2014,(10):34-35
正读《东坡志林》,发现苏东坡对穷人的疾苦很不理解。《措大吃饭》是他写的一则讽刺小品。措大,旧指贫寒失意的读书人。文中说:两个寒酸学子在一起"言志"。一个说,我这辈子缺的只有吃饭和睡觉,将来发达了,我一定吃饱了睡,睡醒了吃。另一个说,我与你想法不同,我当吃了又吃,吃个不停,根本没工夫睡觉。为了加强讽刺效果,苏东坡又拿现实中"马道士善睡,于睡中得妙"来反讽他们:"终不如彼措大得吃饭三昧(奥妙)也"。  相似文献   

11.
<正>2019年11月,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公布了第六届全国高校社科学术期刊评优结果。《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界最高荣誉"全国高校社科名刊"。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批准成立,属国家一级学会。每五年组织一次对全国高校文科期刊的评比表彰,旨在以评促改,以评促建,推动高校社科期刊办刊质量提升,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组织有关专家通过会议评审方式,采取统一评分、专家讨论、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办法,从全国近2000种高校社科期刊中评选出103种"全国高校社科名刊"、159种"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201种"全国高校社科优秀期刊"等奖项。  相似文献   

12.
2019年11月,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公布了第六届全国高校社科学术期刊评优结果。《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界最高荣誉“全国高校社科名刊”。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批准成立,属国家一级学会。每五年组织一次对全国高校文科期刊的评比表彰,旨在以评促改,以评促建,推动高校社科期刊办刊质量提升,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组织有关专家通过会议评审方式,采取统一评分、专家讨论、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办法,从全国近2000种高校社科期刊中评选出103种“全国高校社科名刊”、159种“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201种“全国高校社科优秀期刊”等奖项。  相似文献   

13.
搞古典文学的人.大多对明人小品情有独钟.本世纪三十年代的林语堂在《言志将》中说:“我要一套好藏书,几本明人小品.壁上一帧李香君画像让我供奉.案头一盘雪茄—……”可见他对明人小品的喜爱之情。文化艺术出版社适应这种学术要求.于1996年出版了“明人小品十家”。最近我读完了“十家”之一的《袁伯修小品》.这个由赵伯阳先生选注的15万字的木子.从《白苏带类集》所收300篇散文中精选出的101篇小品佳作,使人读后受益匪浅.入选作品真正如鲁迅先生所评价的:“并非全是吟风弄月,其中有不平,有讽刺.有攻击,有破坏.”(《南腔…  相似文献   

14.
兰世秋  王甜 《社区》2012,(5):46
"我叫李月华,今年48,家住渝中区为民巷88。别个都说888,发发发,可我李月华运气实在是差。"小品《社区工作者的酸甜苦辣》中这段既幽默又朗朗上口的开场白,让渝中区不少居民记住了小品的作者以及"李月华"的扮演者罗小兰。53岁的罗小兰曾是重庆长江航道局的一名下岗职工,几经辗转,2002年开始接触社区工作,目前担任较场口社区副主任一职。  相似文献   

15.
《小品方》,又称《经方小品》,南北朝陈延之撰,是中医史上的一部重要方书,但该书现只有日本还秘藏着部分残卷。1992年,日本学者将其影印刊行,并附列了残卷的翻字(即文本校录)和注释。通过考辨,指出了该影印本的翻字和注释中存在着的一些录写和理解方面的不妥之处。  相似文献   

16.
2019年11月,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公布了第六届全国高校社科学术期刊评优结果。《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彼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界最高荣誉“全国高校社科名刊”。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批准成立,属国家一级学会。每五年组织一次对全国高校文科期刊的评比表彰,旨在以评促改,以评促建,推动高校社科期刊办刊质量提升,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哲社版)95年第5期刊登了刘德隆先生《〈周太谷手迹〉和刘鹗题识简析》一文,对我很有启示。关于《周太谷手迹》照片之事,1984年朱安平先生编辑《仪征文史资料》第一辑时,向我提出要配周太谷墓与太谷手迹照片,这样我拍了故人李兴甫先生于1983年11月送我的《周太谷手迹》照片并被采用。王子淳同志于1993年《南京理工大学学报》哲社版)第4期编发我的拙作《太谷墓与太谷学派活动》一文时,从《仪征文史资料》第一辑中又翻拍采用,故字形多不清楚。现将我所保存的石印件《太谷手迹和题跋》全部介绍如下,并尽力探讨内在内容。  相似文献   

18.
《人生与伴侣》2006,(11):62-63
我是一名中学校长,连续两年订阅了《人生与伴侣》,是《人生与伴侣》的忠实读者,因为贵刊每期都能刊载几篇符合我口味的佳作,读后使我受益匪浅。第6期上半月版一到,我一口气读完《一个也不能少,女教师断手助学血沃中原》一文,侯老师的感人事迹,久久在我脑海中激荡。良知驱使我把此作推荐给好几位同事阅读。  相似文献   

19.
2019年11月,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公布了第六届全国高校社科学术期刊评优结果。《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界最高荣誉"全国高校社科名刊"。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批准成立,属国家一级学会。每五年组织一次对全国高校文科期刊的评比表彰,旨在以评促改,以评促建,推动高校社科期刊办刊质量提升,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秋声 《中华魂》2010,(7):31-32
今年春节晚会,小品呈复苏状态.总体水平比想象的要好,但我最感兴趣的是小品《不能让他走》。因为这部小品触及时弊.令人感叹。相声演员冯巩在其中扮演了一个见义勇为的角色,他救护了一个被撞伤的老人,送到医院抢救,老人在半昏迷状态中几度对儿子说.“不能让他走”.让观众很为冯巩捏一把汗.莫非要讹冯巩一把?结果却以喜剧告终,老人醒来,向冯巩磕头致谢.说他是救命恩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