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馥碧萱 《社区》2017,(29):18-19
苏州大大小小的博物馆有很多,但有一些分布是比较集中的,比如苏州博物馆、苏州园林博物馆和苏州民俗博物馆,相互之间皆是步行可至的。如果加上这三个博物馆周边的拙政园和狮子林,刚好可以满足一日的游览。只是我去时那两座园林皆是人满为患,倒是博物馆里清静一些,故而博物馆留给我的印象比那两座名园要深刻。  相似文献   

2.
刘琦馆长是一位年轻干练的女士,她对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有着深厚的感情,对于每一件藏品都如数家珍。在与她几个小时的交谈中,她向我们讲述了服饰作为一种历史和文化间的传承和交融。她谈到了近年来民族服饰博物馆是如何用新时代的眼光,去接纳各种意义非凡的主题展览,如何多方采撷艺术文化瑰宝,用独有的审美情趣和宏大的视角理念,...  相似文献   

3.
过人的智慧     
一个博物馆被盗了,丢失了十件文物,好在一枚珍贵的钻戒没有被盗。警方经过多次努力也找不到线索,这时一直很冷静的博物馆馆长却提议让电视台采访他。 于是电视上播出记者采访博物馆馆长的镜头。记者问:请问这次失盗共丢失了多少件文物?馆长答:共丢失了十一件文物。记者又问:这些文物都很珍贵吗?馆长回答:是的,都很珍贵,特别是一枚钻戒价值连城!  相似文献   

4.
正1.华裔建筑师贝聿铭:不发愁贝聿铭(1917年-)是享誉全球的著名华裔建筑师,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曾有媒体问其健康长寿"秘笈",他笑答:"不发愁,快乐。"贝聿铭一生精力充沛,九旬高龄时,仍旧不知疲倦地工作,设计了苏州博物馆。工作对于他来说,大约也是一种快乐。他笑称自己是"劳碌命",人到苏州,就每天埋头工地,有时忙碌至凌晨,待在  相似文献   

5.
镇静出智慧     
对人生而言,学会镇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有一个博物馆被盗了,丢失了10件珍贵的文物,好在一枚珍贵的钻戒没有被盗。警方经过多次努力也找不到线索,这时一直很冷静的博物馆馆长却提议让电视台采访他。于是电视上播出记者采访博物馆馆长的镜头。记者问:请问这次失盗共丢失了多少件文物?馆长答:共丢失了11件文物。记者问:这些文物都很珍贵吗?馆长答:是的,都很珍贵,特别是一枚钻戒价值连城!时隔不久,誓方就查到了线索顺利地破了案。线索来源很  相似文献   

6.
今年7月20日,著名美籍华人杨振宁教授第二次来到阔别19年的苏州,实地考察了苏州新区。 对祖国,他始终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情。闻听苏州市政府实施“保护古城,开发新区”的城市发展战略,开发建设了52平方公里的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他频频点头。“新区原来的农民如何安置?”他关切地问。苏州新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林忠清说:“新  相似文献   

7.
苏州小巷     
范小青 《社区》2014,(32):32-32
从前,有一个人在路上走着走着,他就走到苏州小巷这里来了。他站在小巷的这一头,朝着小巷的那一头张望。噢,这就是苏州小巷,是拿光滑灵透的鹅卵石砌出一条很狭窄很狭窄的街来,像古装戏里长长细细的水袖,柔柔的,也有的时候有点弯,这弯,就弯得很有韵味,叫你一眼望不到边,感觉很深,很深。  相似文献   

8.
明清以来,苏州不但是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而且是文化荟萃之地。这里先后出现过许多大小藏书家,顾沅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个。他除收藏大量图书文物、校刊书籍外,还搜集编写了许多有关苏州地方史的著作,为研究苏州地方史留下了丰富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真山九号墩大墓位于苏州符墅关西北3公里处的大真山主峰上。1992年11月,因当地开山炸石,打破了长眠于真山下古墓群的沉寂,一时鼎剑飞过,在这保护古墓葬的紧急时刻,苏州博物馆考古部的工作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对真山东脉上的D1、D2、D3、D4以及真山主峰北邻的D16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暴露了一批年代为春秋至汉代的墓葬,出上了陶器、原始青瓷、玉器、印章、青铜器等一批文物。1994年11月14日,得到国家文物局以及其它有关部门的批准和支持,苏州博物馆会同吴县市文管会共同进驻真山,对真山主峰上的九号墩大墓(D9M1)进行了全面发掘,…  相似文献   

10.
正世界温州人博物馆的筹备工作正紧锣密鼓进行中。今年6月下旬,我和温州博物馆王亦武、金柏东两任馆长及市侨联秘书长陈晓军4人组团,奉命赴法国、荷兰、意大利三个欧洲国家开展为期10天的展品征集活动,收获了许多侨胞感人的家史故事和实证藏品……一、百岁侨胞的中国心翁正存,大概是年岁最大的一位旅法温州侨胞了,出生于1919年。17岁时只身从温州瑞安仙岩出来,漂洋过海到了法国投靠亲戚。时值世界二战,在欧洲纷飞  相似文献   

11.
博古与苏州     
博古,在我党历史上一度闻名中外。但他与苏州的渊源关系也许还鲜为人晓。1907年6月,博古出生于无锡的书香门第。1921年夏高小毕业后考取了设在苏州的江苏省工业学校。在苏州就学的四年,成为他走上革命道路的重要起点。他当时住在人民路121号。他如饥似渴地阅读《新青年》《创造周报》《向导》《觉悟》《学灯》等进步报刊。萧楚女、恽代英到江苏一师等校作讲演时,他逢讲必到。他好与同学切磋马列理论,不时向“孤星社”投寄文章诗篇,抨击时弊,立志置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洪流中洗炼。1925年5月,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爆发。18岁的博古,正值肺痨缠身,咳血不止。当姜长林来苏向他述及上海惨案经过,並劝其注意好身体时,博古激动地说:“国之将亡,焉顾我身,宁愿生为中华人,死为中华魂,不愿赧颜借命于胡蹄下”。那时他是苏州工专学生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数字博物馆及元数据的相关知识和 Dublin core Metadata 等相关国际、国内元数据标准,分析了地学类数字博物馆藏品的内容、分类及其特征,给出了地学类数字博物馆藏品元数据描述的详细设计。  相似文献   

13.
情景交融、物我同一是园林意境的最大特征,园林意境和建筑艺术在我国古典园林当中相得益彰,达到了完美融合的境界,但在现代建筑设计将园林意境融入其中的例子却不多见。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建成,是建筑大师贝聿铭在传承与创新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4.
讨论苏州的旧方志,先要弄清楚苏州的历史沿革。因为方志除总志而外,一般是以一个行政区域为记述的对象,并以这个行政区域的称谓或地名命名的。不明了苏州的历史渊源和变迁,就无从了解它所有旧志的全貌。简略地说,苏州,最早是东周敬王六年(公元前514年)吴国所建的国都■闾城。越灭吴,楚灭越,称吴或吴地。秦为会稽郡治的首县。东汉顺帝永建四年(公元129年),从会稽郡分浙西诸县为吴郡,其后或改吴州,或复为吴郡。隋文帝开皇九年(548年)改称苏州,苏州成为州郡一级地方建置的名称从此开始。煬帝到中唐,又几经改易,自乾元(758年)复苏州,苏州不仅是一个州的标识,并逐渐普遍地作为州治的地名。五代时,吴越改为中吴军,宋又由州改平江军和平江府,元为平江  相似文献   

15.
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是生活在苏州以东吴县甪直、胜浦、唯亭、陆墓一带农村妇女的传统服饰。其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苏州东部水乡妇女的穿戴习俗与规范,现在作为一种文化遗留物则处于残存状态。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变迁有内外两方面原因,功能性这一内在因素的变化,是推动其变迁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保护其活态,可以通过开发旅游纪念品,建立生态博物馆,保护传承人,以及结合特殊时空等方式,进行活态保护。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博物馆藏品作为博物馆中重要的一部分,自然必须通过高效而快捷的信息化技术进行管理.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优势,将使得我国各博物馆的藏品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效率能得到很大提高,这也是我国博物馆信息化建设工作能蓬勃开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苏南模式"和"外向型经济模式"都是与苏州文化精神有悖的经济模式.水乡生活、远离政治生活和佛教信仰生活培育了苏州人的心态,塑造了苏州人的性格,决定了苏州人的生存方式,也规制了苏州人的经济行为.淡化统一的经济模式,大力发展自主创新、自主发展、与苏州文化相适应的民营经济,是苏州经济发展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18.
齐彬  任兰新 《21世纪》2010,(4):40-41
上世纪20年代,苏联苏维埃政府在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过程中,遇到了巨大的财政压力。为支持庞大的建设资金,苏维埃当局决定秘密出售国家博物馆的藏品。起初选择了博物馆中普通的西方画家的作品,并在人民委员会的领导下,成立了专门的“苏维埃博物馆藏品管理委员会”(简称“博物馆委员会”),设立了专门的仓库存放待出售的藏品。  相似文献   

19.
中国博物馆文化资源丰富,博物馆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虽然与境外国家博物馆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有较大差距,但已呈现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馆藏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在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博物馆文化资源开发的实质,在于产权交易,通过藏品的产权确认、物权处置、版权授权等交易流程呈现出来.博物馆藏品原件的物权归属和藏品版权的确认,使博物馆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可通过版权授权制度,为博物馆藏品的“保护与利用”寻找新的发展路径,推动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苏州人的生存-生活方式趋于艺术化,艺术与日常生活融为一体.苏州人聪颖精巧的文化个性在艺术创造中体现得最为鲜明.苏州文化的独特个性是文化苏州内涵的立足点.文化苏州是在经济文化一体化、全球化、中国文化转型背景下一种适时而为、与时俱进的文化战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努力推进文化立市进程,培育与苏州文化个性相符的核心产业,在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坚持弘扬苏州的文化个性;二、在文化交流中树立"文化苏州"品牌并丰富发展自己的文化个性;三、大力加强当代文化建设;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