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根据邓小平我们“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的要求,最近多次提出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讲政治有料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反腐败是讲政治的一项重要内容。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少数民族地区要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有坚强的政治保证。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重要保证。我们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从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政治大局上来认识反腐败斗争的战略地位和重大意义,来正确处理反腐败与发展经济的关系。我们在反腐败问题上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比如有些人把反腐败斗争与发展经济对立起来…  相似文献   

2.
很少有哪种经济政策能够被实践完全驳倒。最优的经济政策也有它消极的一面,最劣的经济政策也不是没有任何可取之处。财政分权也是如此。实行财政分权政策不可避免地要付出一些代价。或许,财政分权是一个有价值的奢侈品,只有相对丰裕的社会才用得起它。这就不难解释,为何一些低收入国家在实行分权政策后反而出现经济停滞、政治动荡的状况。发挥财政分权的积极作用,各国必须根据自身实际,选择一个最佳的分权模式和最优的分权程度。  相似文献   

3.
全球持续性、常态化抗疫和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导致企业经营成本、个人家庭生活成本、国家治理政治成本和总体性社会成本议题,成为各国社会政策议程与国家治理体系建设核心议题。现代社会带来的广泛多样深刻严重的社会问题,严重威胁社会秩序和国家治理合法性,催生社会政策、社会立法与社会福利法治化,其实质是建立以社会收入再分配、社会化福利性社会服务和社会补偿功能为主的现代财政制度。现代社会结构变迁,现代社会生活秩序,国家干预与社会政策框架,社会服务与社会福利制度,国家社会福利责任承担,社会补偿与现代社会福利财政制度建设,是现代国家普遍选择的社会福利制度范式,反映现代民主政治、财政与社会福利制度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4.
胡耀邦同志指出;“宁夏要先翻身,起码搞到中等水平或中等水平以上。”自治区确定:到本世纪末,要使全区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即由一九八○年的21.6亿元,增加到二○○○年的87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2%。对此,财政怎样确保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为经济振兴提供坚实的财力保证?这是财政发展战略所必须回答和研究的课题。财政发展战略是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财政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措施的总体设计,是实现目标的政策、措施和步骤的高度概括,是具有全局性、长远性、规律性和关键性的谋划。它既是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财政沿着正确轨道稳步前进的基本条件。依据经济和财政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制定一个有远见的财政发展战略,是  相似文献   

5.
财政分配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在马克思主义原则指导下,按照政治与经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原理,从强化国家财政职能,充分运用经济杠杆两个方面来加强国家财政在组织、调节,监督国家经济的职能作用,冲破外来模式的羁绊,克服原有体制妨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某些弊端,逐步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新的财政体制,逐步建立起科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财政体系。社会主义财政的性质及其属性,从本质上决定了我国财政改革的基本内容。这就是从分配上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劳动者个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具体地讲,  相似文献   

6.
政策是各级党政组织进行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协调管理的重要手段。从其本义上讲具有两重性的特征;既是领导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保证实施决策的必要的规范性媒介手段。它具有鲜明的目的性,严谨的逻辑性和严肃的规范性。从理性角度思考,既定实施的政策设计和预期效果是一致的。但在现实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中不  相似文献   

7.
关于财政是基础还是上层建筑,可能有三种看法: 第一种看法——以为财政是基础又是上层建筑。那便是说,财政之中为生产服务的部分,例如国民经济各部门财务,是基础;为上层建筑服务的部分,例如国家预算,是上层建筑。这是斯大林的看法。第二种看法——以为财政,特别是国家预算,有其立法的侧面,有其设计的侧面;任何设计或立法,均由社会经济组织的职能所带来;此种精神转化为经济政策的内容,而经济政策不能视为经济范畴,亦即是财政不能视为经济范畴,更不能观为基础。第三种看法——财政,尤其是国家预算,应视为经济范畴。于是便有可能为基础,而不一定为上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中的利益群体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语言、职业、性别、艺术、教育、卫生等各个领域,各个领域的利益群体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大规模地参与政治生活,从而对政治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影响最突出的表现即在于它与现代国家和政府的政策调控的关系上。某种程度上说,影响政策调控是利益群体特有的功能之一。利益群体的政策调控功能是指利益群体为了维护和实现本群体的利益、意志、愿望与要求,通过各种方式,参与政治过程,表达利益,参与决策,影响国家和政府的政策制定、政策实施,以满足自己的利益要求的功效与能力。利…  相似文献   

9.
我国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80年代以来,我国财政体制沿着“放权让利”的主线,对地方、企业实行包干制,对促进经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进入90年代以来,财政体制由包干制改革为分税制,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财政体制。财政在支持改革与发展的同时,其自身困难日益突出,赤字和债务规模越来越大,振兴国家财政已成为当务之急。展望世纪之交,财政改革与发展仍面临一些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关键是要把握好机遇和制定好政策。对此作者强调,我国应走以内含为主的扩大财政规模的路子。要妥善处理好国家财政与国有企业的关系,为培植稳固的税源,财政要为理顺国有企业的外部环境创造有利条件。通过采取进一步深化税制和税收征管改革,巩固和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严格控制财政支出等项政策,旨在逐步解决财政困难的同时,继续发挥财政支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认真搞好财税体制改革范业骏财税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纵观世界市场经济国家,财政税收政策及其体制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两大政策工具,没有一套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财税体制,很难说能...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民办高校发展的历史,认为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相比在政策制度、财政、教师资源、生源、科研等方面存在机会不均等的状况,其根本原因是国家政策制度所致.为了解决民办高校发展机会不均等的问题,国家应确保政策制度公平,并在经济、政治、文化、人力资源等方面实行积极补偿政策.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财政内容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资本主义国家财政的职能有一定的限度,我国的财政则深入到国民经济的每个领域,深入到经济关系的每个环节。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财政和经济结合的范围愈来愈广阔,财政中有经济,经济中有财政,因此,我国的财政职能也就是经济职能。 社会主义国家所有的事业和企业单位的财务活动,既是国家财政体系的一部分,又是经济建设单位的一个组成部份,因为它们的职责都离不开搞好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的经济政治观,是指邓小平把经济问题上升到政治高度、从政治角度认识和处理经济建设和发展问题的根本态度和基本观点。他说,他在经济问题上“讲了一些话,都是从政治角度讲的”①;“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③;“政治工作要落实到经济上面,政治问题要从经济的角度来解决”④;“改革,现代化科学技术,加上我们讲政治,威力就大多了。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⑤。这些精辟的论断使马克思主义政治观获得了新的时代内容。把握邓小平经济政治观的时代特征,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  相似文献   

14.
关于“领导干部要讲政治”座谈纪要省政治学会、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3月15日联合召开常务理事会,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领导干部要讲政治”的重要讲话。与会同志指出,最近,江泽民同志多次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讲政治,这是在经济工作作为全党、全国各项工作的中心已牢...  相似文献   

15.
丁斐 《兰州学刊》2006,(11):158-159,174
公共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它具有公共性、调控性、非盈利性及法治性等特征。建立健全公共财政框架,既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又是转变财政职能的内在需要,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财政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取向。  相似文献   

16.
小平理论研究邓小平说过,他关于经济问题的讲话,“都是从政治角度讲的”。①这句话,对于学习和运用邓小平的经济思想,有着“方法论”指导意义。这里说的“政治”,主要是指政治问题的全局性质,凡是关系全局的问题都具有政治的意义;就是说,邓小平讲经济问题,不是研讨经济理论的细节,不是提出具体的经济措施,而是解决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大方向、大思路。我们也应该站到这样的高度,去领会邓小平经济思想的基本观点,准确地把握其精神实质,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当今的新发展和对经济工作的指导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  相似文献   

17.
新财税体制下乡镇财政的现状及其改革取向苏明乡镇财政是国家财政的基层组织,也是乡镇一级政权履行其政治、经济职能的财力支柱。前两年国家财税改革方案出台后,乡财政运行状况基本正常,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本文就此及其今后的改革取向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西汉武帝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君主。他既是封建社会一位政治改革家,又是经济家。从公元前140年到公百前87年,在位54年间,他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都有较深远的影响。西汉中期之所以达“盛世之治”,这与汉武帝的雄才大略、识时济世的经济政策是分不开的。 一、大规模的财政改革, 以充实基础 汉武帝刘彻即位时,是在高祖刘邦拨乱反正,“文景之治”的基础上而发挥他的文治武功。在政治上“强杆弱枝”之举  相似文献   

19.
单薇 《中州学刊》2002,(4):21-22
财政政策是一国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也是对经济周期实施反周期调节最直接、最重要的手段。财政收支及其波动既可能促进 ,也可能损害宏观经济稳定 ,从而产生优化或恶化效应。从直接意义上讲 ,产生优化还是恶化效应 ,取决于财政收支及其波动是否形成逆周期操作 ,即是否在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高涨时期形成财政紧缩 ,在经济衰退时期形成财政扩张。适当的财政稳定政策要求对经济进行反周期调节 ,在经济已经或将要“过热”时实施财政紧缩 ,在经济已经或将要“过冷”时实施财政扩张。GDP增长率达到或即将达到波峰的年份 ,财政支出增长率…  相似文献   

20.
徐晓辉 《理论界》2000,(1):43-4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政府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是为各种经济成分营造一个共同发展、平等竞争的宽松政策环境。特别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方面 ,我认为 ,从财政政策体系上制定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 ,至关重要。一、建立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财政支出政策体系财政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主要从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两个方面着手。从财政支出政策上讲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对民营经济的支持政策。1、加大对民营经济的资本性支出。政府将国有资产收益或处置国有资产所得直接投资于民营企业 ,在这里国家是民营企业的投资人。国家对民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