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以来,网络文学得到了极为迅猛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主流文化的关注。中国"网络文学"是随着它赖以依托的互联网技术的成熟而逐渐发展繁荣的,并大致经历了三次发展浪潮。纵观学术界对网络文学的总体评价,网络文学经历了一个从"欢呼"到"清醒"的过程,网络的发展所造成的文学格局变化和阅读生活变化应该引起充分的关注和认真的探究。  相似文献   

2.
王本朝 《浙江社会科学》2020,(1):132-137+160
中国文学的"现代"和"当代"自有其连贯性,也有其阶段性。其阶段性在于社会主义文学在当代中国的兴起,当代文学制度的建构就是中国文学史的重大事件。当代文学与社会主义文学并非是固定不变的,而有历史建构的特质。它既被历史所规定也同时创造着多种可能性,有当代社会制度的参与,也有文学自身的努力。当代文学及其文学制度是当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生产机制,它开展文学秩序的重建、文学批判和文学斗争,确立文学价值和方向,创造了新的文学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3.
4.
媒介传播是文学发展的中枢,有什么样的媒介就有什么样的文学,文学的样态围绕着媒介的特性起舞.对文学来说,互联网不是一个无关痛痒的媒介,而是一个以文字符号为主兼容各种符号介质的传播载体.这样一种载体势必带给文学革命性的变化,尽管这一变化我们还不尽了然,但已有的萌芽已经为我们展现了她自己无穷的魅力.  相似文献   

5.
安文军 《兰州学刊》2008,(11):181-184
后现代主义与网络文学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较多的两大学术焦点,文章系统地论述了后现代主义思潮与网络文学的关系,并从去中心与自由、平面化与游戏、复制性与互文、消费性与狂欢四个方面分析了网络文学的后现代主义文化逻辑。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的学说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在一国取得胜利之后,国内各民族的文化必将出现一个共同繁荣和发展的新阶段。我国建国后前十七年各民族文化艺术所取得的长足进步,印证了这一正确的学说。作为我国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壮族文学,这一时期在民间文学的挖掘、整理、加工和当代文学的创作方面,都曾取得可喜的成就,长篇小说《美丽的南方》(陆地)多幕歌舞剧《刘三姐》、长篇叙事诗《百鸟衣》(韦其麟)、电影文学《一幅壮锦》(肖甘牛)都是这一时期问世的好作品。这些作品在我国当代民族文学中取得了一致认可的地位。进入新时期之后,随着中华民族的振兴,壮族地区的开发,纵横交流合作的加强,经济文化的逐步繁荣,文学工作者越来越意识到自身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意识到摆脱壮族当代文  相似文献   

7.
网络文学的界定与起源是关联在一起的议题,所以关于中国网络文学起源问题的讨论需要回到如何定义网络文学问题上方可进行。网络文学是一种新媒介文学,网络空间是其生产和传播中最为核心的条件。“网络文学”这一提法属于中国话语与中国表述,此处的“中国”应理解为以汉语为依托的文化共同体。中国网络文学的起源值得探索是基于其在世界范围内繁盛的文化事实,起源坐标应指向对其具备形塑作用的网络空间,建构起源的目的则是为了网络文学场内的主体获取身份认同、指导具体的创作实践、实现文学前景的更好发展。从发生学的视角来看,20世纪末期海外华人实现技术突破、搭建汉语网络空间、成立创作基地并进行文学实践,为中国网络文学的发生创造了条件,也成功形塑了中国网络文学的原初空间,而后中国本土的网络文学空间多点涌现,形成今日蔚为大观的网络文学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8.
网络文学是网上"创作"、网上"发表"、网上"阅读"的文学,网络文学的发展还存在网络鸿沟、质量不高、超文本特征、非功利性等障碍。  相似文献   

9.
在新时期文学创造了大繁荣之后,在近几年文学经历了困惑、浮躁之后,文学需要反思自身。这已经可以作为文学界的共识。现实主义与当代文学的关系应是值得反思的问题。当代文学在曲折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总是关联着现实主义的命运,能否高扬现实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世纪回眸,百年如过眼云烟。在20世纪即将过去的时候,人类实践将我们牵引到了和平和发展的轨道上,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的中心视界。作为研究发展规律、探索发展内在逻辑、解答发展之谜的发展哲学,备受世界各国关注。纵观20世纪发展哲学嬗变的历史,其间经历了发展客体论、发展主体论、中心一边缘论、全球交往论、可持续发展论诸个阶段。可持续发展是全球性交往实践的新成果,是人类跨世纪的新发展观。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应以开放的姿态,将发展问题作为自己的中心视界,构建新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引导人类…  相似文献   

11.
《东岳论丛》2017,(9):104-116
来自二次元的网络小说已经成为当今网络文学领域最具活力的生长点。随着80后、90后乃至00后作者们的成长与成熟,二次元文化正逐渐由边缘的小众文化向中心的大众文化渗透,而来自二次元文化的网络小说也必将随之成为网络文学的主流。但是目前的文学批评界对二次元文化仍然缺乏基本的了解。传统的精英文学批评话语体系无法适用于网络文学中来自二次元文化的话语体系,是目前困扰网络文学研究的根本问题。研究二次元文化及其与网络文学的关系是当代文学批评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一、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的发展与研究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的意义 当代中国文学已经迎来了五十年,而当代中国文学的研究却仍然处在起步阶段,它既无法与名家辈出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相提,也不能与随着八十  相似文献   

13.
文学网站的产业化与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具有影响力的原创文学网站逐步跨进产业化的进程,通过整合传统文学制度因素形成新型的文学制度模式,为网络文学的发展与繁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产业化可能给中国网络文学发展带来诸多陷阱,使之失去文学发展的内在自律性,从而错过网络文学的实验性机遇,因此建立产业化与网络文学发展的良性机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古代文论与当代文学理论的发展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尤其是近十多年的中国文学理论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其显著标志是,第一,文学理论研究已从单一封闭的模式中解放出来,并开始形成多元探讨的态势和理论格局。第二,人们已普遍具有了摆脱酉方语境、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话语的自觉性。以上两点,也将是21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此,笔者不拟具体陈述。我想说的是,在未来文学理论的发展建设中,中国古代文论占有什么地位。对于习惯了西方文化霸权中心和理论话语的人来说,中国古代文论进入当代文艺学领域。总有些像希腊神话中那个怪物墨杜萨一样,不伦不类。但是,很难…  相似文献   

15.
【主持人语】30年前率先在农村起步的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极大地改善了广大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不仅使农村经济社会实现了历史性巨变,也为整个国家的改革、发展、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作出了重大贡献。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在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新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笔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历史已经表明 ,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当今世界 ,以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等为先导的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 ,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管理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加速发展。因此 ,深入探讨科学技术的发展逻辑 ,认真反思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 ,正确认识和预测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从而使科学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 ,同时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的创新 ,是近年来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为此 ,本刊特别约请几位学者撰写了下面这组文章 ,希望能引起读者更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简论民俗文化的发掘与当代文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艳 《学术探索》2003,(7):61-63
作者认为民俗文化为当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当代文学走出困境的一个路径,民俗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表现,具有强烈的民族性.民族性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成分最多的省份,具有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民族文化意蕴为文学的主题提供了意义延伸.  相似文献   

18.
源于自然科学的互联网在最具人文色彩和人文精神的文学领域也结出硕果--直接催生了网络文学的产生和蓬勃发展.互联网不仅是网络文学产生的前提和基础,也深深地影响着网络文学从形式到特质的各个方面.网络作品充溢着灵动的思维和鲜活的语言,极具创造力.而Web2.0的出现使得作者与读者间的互动更趋成熟,保证了优秀作品能够及时脱颖而出.伴随网民素质的提高和网络文学规范的形成,网络文学终将实现其经典化过程.  相似文献   

19.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发展至今,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网络作家和作品。本文在梳理北美华文网络作家组成、演化的基础上,论述了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二十余年以来的发展和分化之路:在英文网络系统中发泄苦闷、在汉化网络系统中回望故国、在全球化华文网络中多元创作,并分析了网纸两栖写作现象的发展与特征,尤其是其给北美华文网络文学带来的变化,及其模式化趋势可能带来的困境。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艺评论工作。2021年8月2日,中央宣传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总体要求,指出文艺评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开展专业的、权威的、有批评精神的文艺评论,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健康繁荣发展。新时代需要文艺大师,新时代需要文艺高峰。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再次强调立文之道,对广大文艺工作者如何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国文化新辉煌提出了具体的希望,要求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评论建设,以更具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的文艺评价体系,建设山清水秀的文艺生态。本组笔谈以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2021年7月30日在赤峰市召开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批评话语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代表性成果为基础,结合文艺创作实践新形势,讨论何以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其中,董学文阐发了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本身特性及逻辑的文艺批评要的就是批评命题;黄也平通过对当下批评市场化的常态之诘问,呼唤理性、严肃的主流批评在新时代的历史担当和文化责任;欧阳友权认为加强网络文学评论亟须突破作品阅读、观念认知及评论标准三道屏障;马驰以瞿秋白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为典范文本,彰明马克思主义文艺评论的方法和原则;赵炎秋提出必须加强和重振文艺评论中的经典现实主义维度;单小曦认为数字人文文艺批评,顺应了从印刷文化到数字文化的发展趋势,符合新媒介时代文艺批评智能科学化的发展需要,能够进一步实现智能科学化基础上的人文性批评,进而催动合作式批评的新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