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学者、戏曲家李渔曾说:“戏曲结构就如同盖房子,先要胸中有蓝图,然后才能挥斤运斧,打地基,起构架。”写文章也是如此。如果说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那么,结构就是文章的“骨骼”了,所以举笔挥毫之前,亦须有一番运筹帷幄、排兵布阵之“蓝图”,这,就是构思。老舍说“想清楚,然后写”,这“想”就是构思。 那么,一篇文章应“构思”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2.
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因为经典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古人有云:取法乎上,仅得乎中。也就是说,你学最好的,充其量也就能有个中等水平。如果取法乎下,那就等而下之了。所以,我们读书,就应该挑最好的读。最好的书是什么呢?经典。所谓“经典”,就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著作。而且,它的意义和价值还是永久性的。什么叫“经”?  相似文献   

3.
文章的开头,古人称为“凤头”,即好的开头,要像凤凰的头那样,娇小美丽,引人注目。这就告诉了我们,文章的开头,是何等的重要。然而,“万事开头难”。好多同学在习作时往往被文章的开头难住,有的冥想苦想无从下笔,有的七改八改耽误时间。究竟怎样才能写好“凤头”呢?下面给同学们介绍几种比较常见的开头方法:  相似文献   

4.
《阅读与作文》2007,(2):113-115
话说某位女士一时兴起,买了一只母鹦鹉。没想到带回家里,它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想跟我上床吗?”女士一听,心想:坏了,外人还以为这话是我教的呢,这不把我的淑女形象全给毁了。于是她想尽办法,想教那只鹦鹉说些高雅的东西,可是那只母鹦鹉算是铁了心了,只会说一句话:“想跟我上床吗?”……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5.
缘起:一堂走了样的讲评课 这一堂课要评讲的作文题为“《xxx》读后感”。上课伊始.我引导同学们一同回忆了本次习作的基本要求:简介主要内容,作者,举例说说收获,发表读后感想。着重强调了把“感想”作为重点突出来写。此外。还应注意一下首尾呼应。这一环节完了之后.便是“例作评议”。“谁愿意念念自己的习作?”一阵沉默过后。又是一阵沉默。“吕鹏.你来读读好吗?”我的目光“锁定”恹恹的吕鹏。这个孩子,平时生龙活虎的,可一到作文课就打蔫,而今天好像特别投劲。显然是这篇作文写糟了,给他带来了不快和忧郁。我想:何不借这次机会让他读读习作。由同学们给他来个“病例会诊”,促动促动他呢?  相似文献   

6.
在说话或写作文时,我们常常用到“自己”这个词。比如“我认为自己的数学推理能力比较差”,这句话中的“自己”是指谁呢?许多同学一定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指‘我’啦}”的确。这句话中的“自己”就是指“我”。但是,“自己”就一定是指“我”吗?不一定。  相似文献   

7.
【观察哨所】 “六一”节快到了,怎么过一个真正的儿童节呢?不久前,欢欢和乐乐在学校门口相遇,谈起“六一”节怎么过时,欢欢苦笑一下,说:“肯定要搞个大活动,请领导讲话,表彰先进呗!”乐乐说:“这样过儿童节,你喜欢吗?”欢欢无奈地说:“年年如此,形成惯例了,有什么意思呀?还不如不过呢!”  相似文献   

8.
艺术品是实实在在的,而股票是无形的,这一“虚”一“实”结合在一起,是靠艺术品近些,还是偏股票多些呢?艺术品股票与股票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9.
佚名 《今日南国》2014,(5):39-39
1.一个“富二代”开车在公路上超速,被交警拦住了。“富二代”连车都不下。很嚣张地伸出脑袋,不耐烦地说:“你知不知道我的父亲是谁?”交警客气地答道:“对不起,这个问题我帮不了你。不过,如果你真想知道,我建议你问问你的母亲。”  相似文献   

10.
“诸”字感到很无聊,想找个伙伴一起玩。它来到大街上,见到“候”和“侯”,就走上前说:“我们做朋友吧!”  相似文献   

11.
走着走着,喜羊羊来到了一片树林里,突然灰太狼窜了出来,张着血盆大口,说:“喜羊羊,你来给我送美餐来了吗?”喜羊羊灵机一动,说:“刚才我遇到了一只大老虎,我帮他做出了题,他就放我过来了。我想你应该比大老虎聪明,要不,我出一道题,你答对了,我给你当美餐;你答错了,你放我过去。怎么样?”灰太狼说:“这方法倒蛮有趣的。好吧!你出题吧!”  相似文献   

12.
话剧《立秋》现在可谓红极一时,名满天下,成为中国话剧宝典中最新的“这一个”了。但是,对于它的编剧姚宝瑄,“这一个”背后的“这一个”,人们又知道多少呢?  相似文献   

13.
张晨怡 《中华魂》2013,(14):36-38
从万众期待到千夫所指,袁世凯本有机会成为“中国之华盛顿”,却最终成为举国唾骂的“窃国大盗”,在众叛亲离中羞恨而死。相传袁世凯弥留之际的最后一句话是:“他害了我。”“他”是准?有人说是一心想当“皇太子”的袁克定,有人说是一心想做“帝王师”的杨度,也有人说是袁世凯自己的帝王思想。  相似文献   

14.
刘绍义 《中华魂》2013,(20):49-49
我常常想,“东”(柬)这个字,为什么是“日”在“木”中呢,“日”在“木”上为“东”,即“杲”字,“日”在“木”下为“两”,即“杳”字,不是更好吗,好记又容易理解。偏偏造个“柬”字是“日”在树林(木)中,多不显眼呀。  相似文献   

15.
断刀明月 《可乐》2011,(1):54-55
趣味在天小儿郎 梁天这个爹不负责任到什么地步呢?仅从给儿子取名就能窥见一斑。他原想在自己名字中加个“小”字,太太孙凤英坚决不肯。梁天依然不肯费脑筋,换汤不换药,加了个“晓”字:“咱儿子就叫梁晓天啦。”  相似文献   

16.
童话与理想     
俗话说:“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话题作文以其选材范同涉猎广泛,写作文体不受限制,表现手法灵活多变而倍受青睐。如何给话题作文拟一个漂亮的题目,让它在众多作文中“脱颖而出”,令读者耳目一新,“一见钟情”呢?这就需要我们认真揣摩话题作文的内涵,精雕细琢,选取最恰当的拟题方法。  相似文献   

17.
真情无价     
读完这篇故事,有句话让我久久不能平静,当“他”发现古碗是赝品的时候,他自问:“为什么自己会看走眼呢,怪知识浅薄,还是学艺欠缺?好像都不是。”确实,那都不是——因为他对“收藏很有一番见地”。  相似文献   

18.
在海泉文本中散发着浓重的“死亡叙述”,这主要体现在:1.对生老病死这一正常性死亡的叙写;2.英雄主义式死亡;3.强迫性死亡;4.某种超现实力量所导致的死亡。那么,作家海泉为什么如此“倾心于死亡”主题呢?在诸多原因之中,有两点值得探究:1.与作家心灵结构深处的情状有关;2.源于作家长期对蒙古民族传统中“生命观”及现代西方哲学中“生命意识”的形而上思考。  相似文献   

19.
柏克 《山西老年》2014,(6):35-35
竹子自古称“林”,那它属于树类吗?草木之别,关键是看有无“年轮”。木本植物每过一年,茎干横断面便增添一圈同心轮纹。然而,剖开竹子,里面却是空的,依此可以判断,竹子应该是“草”而非“树”.竹既是“草”,茎干为何长得如此高大呢?  相似文献   

20.
“白”字是我们常见的,其意义是怎么演变来的呢?我们可以从它的原始形象来分析字义,如下图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