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反思和纠正了毛泽东晚年的“左”的错误,继承和弘扬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教训,从而探索开辟出一条新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薄一波同志曾把这一继往开来。艰辛探索的历程,概括为“始于毛,成于邓”①。罗郁聪教授的新著《现代社会主义论》,就是为论证“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之中国特色”这一主题而出版的一本专著性的文集。他紧密联系马克思、恩格…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同志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所开创的革命事业使中国人民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起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毛泽东同志去世时,留下的是一个廉洁为民的党,这是我党得以战胜“四人帮”和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先决条件。中国人民世代怀念毛泽东同志的丰功伟绩。但是在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时,几乎使每一个人都感到困惑的问题是:毛泽东同志作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何以在建国后领导国家经济与政治建设中犯了一些错误,而给国家事业造成了损失?我们认为:毛泽东同志的哲学思想产生于战争环境,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她曾经引导我们的党和人民,在反复的实践中解决了中国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具体道路。从而赢得了这两次革命的伟大胜利。一九五六年,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党和毛泽东同志又立即领导人民开始探讨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个阶段的初期,毛泽东思想关于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主要体现在党的“八大”的文件及毛泽东同志的《论十大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一些重要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经济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份,它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结晶。本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立即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道路,从而产生了毛泽东的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想。这种探索及其成果形成的科学思想,是不断发展的。从1956年起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可认为是这种探索和发展的初期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进入了一个新的重要的发展阶段。今天,我们党正在坚定不移地领导中国人民沿着毛泽东所开  相似文献   

5.
一、党和毛泽东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我们党在长期领导民主革命的过程中,清楚地认识了中国的国情,经济落后,生产力不发达,这是一个基本事实。所以,在全国解放前夕,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就提出,革命胜利以后,党的中心任务,是“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毛选》第四卷第132页)全国解放后,我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开始建设新中国。当时国民党反动政府给我们遗留下的整个国民经济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再加上长期战争的摧残,使我国工  相似文献   

6.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七十年的光辉历程。毛泽东同志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主要缔造者,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为振兴中华奠定了千秋基业。在毛泽东之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继承了毛泽东的事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指出: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7.
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产生的条件、完成的任务虽不同,但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毛泽东和邓小平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中国国情。坚持实事求是,走自己的路,使中国不断摆脱贫穷落后状态。这是同“左”倾错误斗争取得的伟大成果。要坚定不移地沿着各族人民都拥护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历史将证明邓小平开创的建设道路和毛泽东开创的革命道路一样,是一条成功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改革者,他从不迷信“本本”,不盲从照搬外国的模式与经验,而总是孜孜不倦地探索,不断地试验,努力寻求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了许多关于改革的思想。本文仅概要地阐述毛泽东同志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就教于读者。 一、毛泽东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的确立和发展 众所周知:建国初期,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对我们党来说是个全新的课题。不得不师从苏联,把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整套观念和体制移植过来,“特别是在重工业方面,几乎一切都抄苏联的,自己的创造性很少”。尽管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此“总觉得不满意,心情不舒畅”,但也不得而为之。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批判斯大林,揭露了苏联的某些弊端,“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从而为破除迷信,解放思想,重新认识苏联模式和经验创造了良好的开端。毛泽东同志认真反思照抄苏联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总结了我国几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经验,在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1956年 4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提出了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建议,开始找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既标志着毛泽东社会主义经济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历 史证明,我们党始终都在努力实践“三个代表”思想。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 们党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 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 民族的伟大复兴开创了正确道路。正是中国共产党80年“三个代表”的具体实践,为江泽民 同志“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奠定了丰厚的历史基础。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卓越领袖,又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运动的伟大先驱者。他为了使“一穷二白”的中国尽快地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曾对中国的建设道路进行过长期的艰辛探索。在开拓摸索的过程中,有过许多科学的构想和精湛的论述,也有过某些  相似文献   

11.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全国人民在党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正以史无前例的英雄步伐,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挺进。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把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伟大的时代里,毛泽东同志提出了“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原  相似文献   

12.
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俄国十月革命、中国民主革命和其他一些国家革命的胜利,证明无产阶级领导人民夺取政权是能够成功的。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但是总的来说还需要很好地探索。在新中国,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始于开国领袖毛泽东。但是,从1957年起,他和我们党犯了“左”的错误,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开创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使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发生了重大转变。一、从“两个…  相似文献   

13.
农业是民生之本,立国之纲。1955年底,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工作加速完成之际,为了更好地指导农业发展,给亿万农民指明一个奋斗方向,毛泽东统筹考量我国现实国情和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经验,领导制定了《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这一指导农业发展的专门规划。这一规划集中体现了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生产、农村建设和农民进步等重大问题的集中思考和实践总结,是党独立自主探索新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一次伟大尝试。这一规划的出台与实施为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解决好“三农”问题并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4.
教书育人,早已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教师的基本任务了。在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之后重新认识这个问题,更具有重要意义。胡耀邦同志说:“在全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经济建设之后,党中央曾多次提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问题……是否坚持这样的方针,将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兴衰和成败。”他精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它的内  相似文献   

15.
今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全国人民以无比崇敬的心情深切怀念自己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眞理与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不但领导全国人民胜利地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任务,而且在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以后,创造性地提出了改革、完善社会主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是决定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的命运和前途问題的一个重要革命时期。这个时期,党的任务,是要彻底完成中国的民主革命,为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创造条件。毛泽东同志在这个时期,根据革命的任务和国內阶級关系的新情况,明确地规定了党在这个时期的政治路线,并在战争、土地改革、工商业、統一战线等各方面制定了党的具体政策。这就保証和促进了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党的策略和政策,是革命胜利的保证。毛泽东同志把党的策略和政策看做是党的生命。毛泽东同志說:“只有党的政策和策略全部走上正軌,中国革命才有胜利的可能”。我们党正是依据毛泽东同志所制定的策略政策,不断把革命从胜利推向新的胜利。  相似文献   

17.
关于文艺民族化的问题,毛泽东同志有着一系列精辟的论述,形成了一套相当完整的理论主张,这是毛泽东文艺思想宝库中的一份重要精神财富。学习和贯彻毛泽东同志关于文艺民族化的思想,对于在文艺方面实现党的十二大所提出的“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任务,使新时期的文艺沿着马克思主义的轨道健康地向前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应该越搞越中国化”文学艺术要不要走民族化的道路,要不要保持和发扬本民族的风格和特点,本来是不成问题的。我们知道,还在一九三八年十月,毛泽东同志在谈到反对教条主义的时候,就首先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同志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之后要防止“和平演变”的观念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毛泽东同志的防变观要作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分析,继承并发展其正确的理论;批评并纠正其偏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保证党在反“和平演变”斗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毛泽东同志虽然与世长辞,但他在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上的业绩却千秋万代永放光辉,他给我们党留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继续指导中国人民高歌猛进,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现了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7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告诫全党同志:“和平演变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对我国的独立和主权,对我国的建设和改革开放,构成现实的威胁。”并进一步指出:“在新的条件下,我们党不仅要继续经受执政的考验,而且面临着改革开放和发展商品经济的考验,面临着反对和平演变的考验。”这就把从思想上、政治上筑起抵御和反对“和平演变”的钢铁长城,作为一项战略大计和任务,鲜明地提到全党面前,为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指明了方向。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强调指出,教育是两个文明建设的“极为重要的基础工程”,并指出教育在完成“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的任务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到下个世纪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