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汪名旵  吴明 《决策》2010,(6):I0002-I0004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效应已经渐渐呈现。今年以来,台湾友达光电、竣凌电子以及航嘉电子等著名企业纷纷落户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1-4月合肥经开区招商引资总量已达到%.36亿元,同比增长了30.47%。可以说,产业转移已经成为经开区加快发展的强力支撑。”合肥经开区党工委书汜、管委会第一副主任姚卫东在向记者介绍合肥市经开区今年来的迅猛发展态势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相似文献   

2.
“合肥跟长三角的差距很大,融入长三角后,很多生产要素可能外流,如果不能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就有可能被边缘化.”当合肥市上下沉浸在成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的喜悦时,一位域外经济学家却对合肥发出这样的警示.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第一支撑,合肥想要比肩南京、杭州,破解长三角产业分工边缘化的危险,提升产业竞争力是必由之路.合肥市决策层也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3.
《决策》2021,379(12):80-82
百强县长丰又有大动作. 2021 年 11 月 19 日,2021 世界制业大会·徽商论坛长丰"双招双引"专题推介会在合肥成功举办,这是徽商论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次成功实践. 专题推介会以"聚力高效节能环保产业打造制造业发展新高地"为主题,来自省直厅局、省内行业商协会、合肥市、长丰县相关领导,合肥工业大学等机构的知名专家,以及省内外徽商企业家参加推介会.  相似文献   

4.
安蔚  金从龙 《决策》2021,379(12):40-43
"合肥高新霍邱现代产业园是全省第10家获批的南北共建园,也是首批长三角省际合作园、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多重政策叠加,霍邱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合肥高新区霍邱现代产业园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傅壮说.  相似文献   

5.
城市上镜率     
合肥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倍增”计划9月12日召开的合肥市第九次党代会推出了一项高新技术产业“倍增”计划,目标是使合肥在中西部地区率先走出一条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和增长方式转变的新路子。根据有关规划,合肥将瞄准信息产业、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前沿  相似文献   

6.
吴明华 《决策》2022,382(4):17-20
在资本圈,合肥有多火? "来合肥投资,就等于挖到宝了!"国际知名投资机构负责人说. "过去政府帮企业到处找资本,现在是资本追着投合肥!"合肥市有关部门负责人说. "合肥已经到达厚积薄发的时点了!"业内专家说. 今年以来,在资本圈炙手可热的合肥,又在酝酿一场大动作."最牛投行城市"合肥,或将迎来新一轮跃升!  相似文献   

7.
《决策》2014,(11)
寿县蜀山现代产业园区作为省委、省政府以皖江带皖北而确定的“3+5”合作共建园区之一,是省政府2012年7月正式批复设立的省级开发区,由合肥市蜀山区与六安市寿县合作共建,独立运作.园区规划面积12.82平方公里,起步区4平方公里,其中50%用于产业项目建设,30%用于公共设施及生态绿化建设,20%用于生活设施配套.园区位于新桥国际机场西北9公里处,距合肥市区27公里,是合肥市“1331”空间发展格局重要组成部分,规划建设的合肥轨道交通8号线自长江西路轨道交通2号线直达合作共建园区.  相似文献   

8.
一次分手与一次结合,让合肥真正品尝到了经济开放的滋味. 2010年,广达电脑集团选址建新基地,合肥基本条件都符合.洽谈时广达集团提出一条要求,“合肥要有出口加工区,或者海关特殊监管区”.但当时合肥还没有,结果广达签约重庆,助力重庆打造成为国内第二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 2012年,合肥出口加工区封关运行,联宝(合肥)电子科技公司第一时间进驻.2014年销售笔记本电脑1700多万台,进出口额40多亿美元,带动合肥经开区成为国内第三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9.
《领导决策信息》2010,(23):24-25
2010年初.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全国首个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将打造以长江为轴、合肥和芜湖为双核、宣城和滁州为两翼的产业布局,包括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巢湖、池州、宣城、滁州等九个地市以及六安市的舒城县、金安区,共59个县(市、区),辐射安徽全省,对接长三角地区。安徽正举全省之力.把示范区打造成为集聚产业、集聚资本、积聚人气、集聚政策的大平台。  相似文献   

10.
范业正  洪家友 《决策》2001,(10):33-34
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合肥市在安徽省政治经济格局以及城镇体系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但人们对合肥市旅游业的发展前景显得不乐观.人们很难把一个没有"王牌"景区的合肥与一个有前景的旅游城市联系在一起.在有些人眼里合肥市没有极具影响的旅游产品,吸引不来游客,旅游形成不了气候,于是对合肥将来的旅游发展前景就模糊不清.在这种情况下给合肥市旅游业发展进行正确的定位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11.
徐亚  朱群生 《决策》2007,(8):68-68
2007年2月14日,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82个营业网点全新挂牌成立,此举标志着合肥市金融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拥有50多年发展历史的合肥农村合作金融体制从此揭开新篇章,合肥市开始拥有自己的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12.
魏友民 《决策》2008,(1):77-78
合肥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于2002年10月合肥经市政府批准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是专业从事  相似文献   

13.
《决策》2010,(10):I0011-I0011
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东连合肥主城区,毗邻合肥新空港,环依国家级蜀山森林公园,实际管辖面积约120平方公里,是合肥市"14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西部组团的核心区域。  相似文献   

14.
吴建国 《决策》2013,(6):110-111
合肥市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阶段,面临着做大经济总量、加快转型发展的紧迫任务,而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加快转型升级、全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必由之路,是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内在要求。合肥现代服务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跨越赶超、争先进位,把合肥发展推上一个更高的起点."盘点合肥市2012年的整体发展态势,这句话获得广泛共识. 2012年,是合肥综合实力大幅跃升之年,也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本届政府在2012年完美"收官",新一届政府在2013年初正式启航.站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上,合肥发展的每一个举动,更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如果把合肥放在区域经济格局的坐标系中,会呈现什么样的状态? 经济"成绩单"上的数据是最直观、最有说服力的佐证.2012年,合肥市生产总值达到4100亿元以上,由全国26个省会城市第18位升至第15位,五年年均增长16%以上,成为全国发展最快的省会城市.  相似文献   

16.
《科学咨询》2004,(15):4-6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进入第5个年头了,时至今日,产业西进和资本西进并没有像人们预测的那样表现突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西转移也并不显著.东西差距不仅表现在工业、投资、财政收入等在总量、人均、增长率方面的比较,而且表现在增长质量、增长阶段、产业结构演进、产业分工和产业竞争力的差距上.一个总的判断是,东西部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有鉴于此,着眼于下一个五年规划,"十一五"对于西部地区来说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建立有效的开发机制、创新机制和竞争机制,切实解决开而不发的问题,是西部地区"十一五"规划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王运宝 《决策》2013,(1):66-69
2012年12月27日,中国(合肥)公共资源交易高峰论坛成功召开,这是对合肥招投标6年改革创新的一次总结,也是对合肥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发展的一次前瞻.在高峰论坛上,来自国家发改委、安徽省纪委、合肥市的领导,以及全国各地的招投标和公共资源交易机构的管理者、企业家,还有来自中央财经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专家学者,围绕"合肥模式"与公共资源交易创新等热点话题,展开了一场思想激荡.  相似文献   

18.
<正>30年间,园区面积扩大5倍;常住人口由2012年8.8万增长到2021年25.3万;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装备制造”走出四川、走向世界……这是德阳经开区成长的速度,也印证着德阳经开区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的非凡成就。回望历史,德阳经开区靠什么成就产业荣光,积累建设现代化一流国家级经开区的底气?继往开来,德阳经开区如何续写发展新篇章?我们从30年的岁月纹理中寻找答案,激励后来人。  相似文献   

19.
朱杨 《决策》2014,(12):12-12
<正>2011年12月12日,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园区经省政府批准成立。三年来,阜合产业园区按照省委、省政府"产城一体、四化同步、宜居宜业、转型发展"的总体思路,在合肥、阜阳两市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力实施大建设、大产业、大城市、大民生发展战略,阜合园区从一片普通不过的皖北乡野,成长为引领皖北发展的"改革开放引领区、产城一体先行区、社会管理示范区"。大建设提升承载能力。园区大手笔推进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完善城市服务体  相似文献   

20.
孔向阳  王予安  高晓光  欧浩军  汪名旵  吴明 《决策》2011,(1):I0002-I0005
“十一五”时期是合肥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改革开放活力最强、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合肥市委、市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和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多措并举,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突出“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的主题,大力实施工业立市、县域突破、创新推动等系列战略,推动合肥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面提前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