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代社会",个人与社会何以维系?这是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中提出并试图给予解答的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涂尔干认为,分工的"真正功能"并不在于优化经济,而在于实现社会整合,因为分工既是社会团结的源泉,又是道德秩序的基础。历史地看,在"机械团结"的传统社会,个人与社会主要维系于集体意识,而在"有机团结"的现代社会,个人与社会主要以社会分工为纽带。"失范"是涂尔干对现代社会的病理诊断,但其原因不在分工,而在传统社会道德支柱的瓦解。因此,与马克思不同,涂尔干认定现代社会的"危机"在性质上是属于道德的而非经济的,现代社会的"出路"就在于必须诉诸基于社会分工之上的道德统一性。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位实证主义社会学家,涂尔干对法律问题投入了极大的关注。他围绕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社会整体论,从功能分析的视角,对犯罪、失范和越轨等法律问题进行了独特的探讨;并依据社会团结的不同形式,将法律分为压制型法和恢复型法;基于此种社会学思路,他还对法律与道德这两种社会秩序的控制方式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涂尔干(Durkheim.E.)致力于社会整合,也即社会秩序问题,主要是为了解决西方国家从前现代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型期中遭遇的各种社会失范问题,重新建立社会秩序。涂尔干当年给法国社会开出的"重建社会共同体,实现新的社会整合"的药方,对解决当前中国的社会失范问题,尤其是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自涂尔干开始,主流的西方社会学就认为集体意识是社会团结生成和延续的基本动力,并且从西方社会实践中抽象出职业伦理、新教伦理以及交往伦理等集体意识的表现形式。但是当前西方国家出现的各种社会不合作现象表明,高度不确定性这一新的社会特质,尤其是社会个体化趋势使集体意识的理论解释力和实践凝聚力大打折扣。当代中国以一致的集体利益为基础创造出良好的集体意识,从而维持了长达数十年的社会团结状态。集体意识的知识谱系及其与西方社会互动实践给我们的启示是,未来需要通过共同体重建来创造出更高水平的社会团结局面。  相似文献   

5.
道德社会在涂尔干那里具有双重意涵,它在价值层面维系着凌驾于个人之上的社会优先性和社会秩序,同时道德社会必须为个人自主性做出合理说明。涂尔干以神圣与世俗的对立统一来理解社会和个体权利的起源,并将社会置于自然和个体之上,借此他明确了社会和社会学的合法性。社会秩序有着自身的进化过程,它将作为事实的权力转化为权利关系,并体现为社会化与个体化的双重过程。不过社会的源头并非主体化的神和个体化的灵魂,而是混沌和集体力,这种力在混沌当中以神圣和世俗的关系结构呈现了社会和个人之间关系的基本性质。在此前提下社会在逻辑和道德标准上先于个人而拥有其主体性和权威性,但随着个体化的展开,个体也逐渐增强了权利意识,并推动着道德社会的理想实现。  相似文献   

6.
《江西社会科学》2016,(5):18-24
实现社会的有效整合和治理,关键是把握道德与社会秩序、社会团结之间的关系。迪尔凯姆认为,一致性的道德规范是社会团结的基础,社会的团结与秩序在于道德的整合,道德精神维系社会整合,社会整合的基础是促进道德的社会化。迪尔凯姆的道德社会整合思想有重要的现实启示,社会治理需要发挥道德社会整合的功能,凝聚现代社会价值共识,培植社会团结的集体力量,要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夯实社会团结的精神基础。  相似文献   

7.
从经典社会学理论出发可以看到,当代中国社会所面临的公德危机本质上反映了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社会团结”难题.涂尔干提出从职业群体当中去寻找能够替代宗教的道德和精神生活的资源,进而实现现代社会的团结与整合.沿着这一分析思路,本研究提出职业群体作为现代社会道德整合的力量必然依靠某种组织性因素作为载体.事实上,作为社会中间层次上的中介性“总体的社会组织”,不仅仅在实践层面上包括职业群体,也应该在认识论层面上包括公共领域中的社区生活与一般社会组织.本研究认为以上这三个领域构成了当代中国公德塑造的基本路径,并进一步分析了这种塑造路径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8.
郭景萍 《学术论坛》2006,(3):129-133
以作为社会事实的集体感情为法律的基础,强调现代分工社会中情感纽带的道德作用,力创“社会团结感”,是涂尔干集体感情主义追寻的理论和实践视点。涂尔干的基本思路是,把个人感情归结为集体感情,并用集体感情来解释社会的整合和社会的秩序。这种视角不仅把社会学对情感的研究与心理学、哲学的研究区分开来,而且在社会学研究中也是独树一帜的。  相似文献   

9.
涂尔干把社会学看做一种道德科学,并试图为现代社会的社会秩序问题提供一种解决的路径。这种重建社会的方案是一种社会工程思路。从涂尔干的理论核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及其道德重建思想等方面,可以分析他的社会学理论中所包含的社会工程思想,而进一步的社会工程研究应该更多地转向社会理论的挖掘工作。  相似文献   

10.
社团合作与中国公民社会的有机团结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关注中国社会近些年不断发展的社团平等合作,并努力把这类现象阐发为中国社会在结构上加速分化的同时迈向有机团结的表现。文章沿用涂尔干的“有机团结”概念把此类现象所包含的目标自主、生存自立、合作自愿、协商平等的特性看作中国公民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借以理解当下中国社会建立横向联结方式的一种机制及其对于中国公民社会健康发展的积极意义。作者据此进一步认为,社会科学同时兼顾社会分化和社会团结的角度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正在成为现代复杂社会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试论伦理道德与社会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所特有的产物,因为社会生活需要依靠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来调整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关系,从而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和纪律。在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无不反映出与道德伦理的密切关系以及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默顿的"失范理论"作为社会学中对社会失范问题解释的经典理论之一,它继承发展了涂尔干的社会失范学说.基于该理论,文章认为当前社会对经济成功目标的过度强调与达成该目标的制度化手段间的失衡,是导致现阶段社会失范问题的主要原因.针对社会失范问题,提出了通过发挥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价值引领作用、加强社会控制等建议,以期减少社会失范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谢绚丽 《理论界》2006,(3):173-174
《分工论》(全名:《社会分工论》)作为涂尔干的第一部社会学经典著作,其独到的思想和方法论给后继学者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思想财富。而更让后人感动的是涂尔干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社会秩序稳定的深切关注、对和谐的终极学术关怀。通过研究分工,他敏锐地洞察着社会的变迁发展,书中关于分工促进社会团结类型的演进的论述尤其为现今社会的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网络社会伦理责任是适应网络时代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道德要求。这一要求是建立在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双重利益基础之上的,并适应网络社会特质的伦理要求和道德义务。根据网络社会的特征以及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内在关联,网络伦理责任具有自律性、广泛性和实践性等三方面的理论特质。在网络时代,探讨和确立伦理责任是摆脱当前网络伦理困境的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15.
“共和构想”是社会包容性政策的核心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不能将"社会包容"一词单纯地理解为"社会排斥"的反义词。"社会排斥"强调的是个体正常的社会关联被边缘化的状态,它是一个与社会秩序相关的保守概念。而"社会包容"是一个充满活力和远见的概念,它建立在社会团结的基础之上,它使得个体能够更多、更广地参与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6.
温莎 《理论界》2014,(6):87-89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功利主义追求物欲的观念越来越支配着当今的中国社会,道德被束之高阁,社会危机频发。在社会学领域中,一直以来都有诸多大师在社会科学中发起反对功利主义运动,涂尔干和莫斯就是其中的先驱。涂尔干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从现代经济的分工原因及后果中看到了道德性的因素,并将其视为实现社会团结唯一可能的途径。莫斯对于礼物交换的研究,超越了涂尔干理论中神圣—社会与凡俗—个体的二元对立,揭示了身体与灵魂、自我与他人融为一体,同是处在物质联系与道德纽带中的"总体性社会事实",进一步回答了"人性/社会如何可能"的问题,是对正统经济学"去道德化"倾向的一个有力的批判。回顾涂尔干和莫斯的相关研究,能够深刻体会到两位法国的社会学大师面对社会失范时的人文主义情怀,有助于引领经济社会学的转向,使之与道德分析整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分析涂尔干“职业群体”的社会整合观以及这一理论观点对当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即重建符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要求的职业伦理,并发挥职业伦理的社会整合作用;建立和完善代表各职业群体利益的民间组织,使之在与市场、政府的互动中表达和维护自己的利益。  相似文献   

18.
关于社会的起源问题,卢梭和涂尔干有着不同的看法。卢梭认为,自然状态下的自然人是完美的,因而是非道德的,而社会是个体偶然组建的人造物。在涂尔干看来,社会自身具有先于个人存在的道德性和必然性。涂尔干否定了自然状态的理论假设,而试图通过初民社会的历史研究说明,道德社会产生于原始人的社会依恋,个人并非自足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表明社会依恋将个人连接起来组建政治社会,并以其规范性和权威性指导个体走向文明的进程。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文明的进步体现为个体化和道德个人主义的发展,并促进道德理想最终成为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9.
<正> 道德产生的土壤即基础究竟是什么,这是任何伦理学说都需回答的问题。伦理发展史上的唯心主义伦理思想家,把道德的基础归之于抽象的“理念”、观念”、“良知”或“神”的启示。旧唯物主义伦理思想家认为,抽象的“人性”或人的自然本性是道德的基础。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则认为社会经济关系体现出来的利益关系,才是道德产生的土壤、根源即基础。对于道德基础的这一马克思主义规定,使伦理思想体系的建立,道德的起源、本质的阐释,奠定在科学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20.
文章提出在团结与排斥的分配机制中,教育选择成为既可以化解精英冲突,又能有效维持地位再生产的重要的社会维护手段,并对教育分流、考试制度和阶层传递这三种教育选择方式进行了分析,得出教育选择的后果是非整体性在生产和下层精英地位的崛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