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利用湖北潜江的调查样本,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与最优尺度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农村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的照护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仅10.6%的照护行为是"消极照护";照护者的人力资源、失能等级以及生计压力对照护者的照护行为的影响作用力较大,而老人其他子女资源、社区资源与经济资源对照护行为的影响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笔者在湖北潜江的调查数据,研究了农村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压力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失能老人特征、照护者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失能老人子女资源、社区资源、照护者生计压力等因素都对照护者压力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伴随人口老龄化与高龄化趋势加快,我国农村地区失能老人照护体系建设滞 后于老龄化进程的矛盾愈发凸显.以甘肃省宁县 A 村为田野点,将福利多元主义理论框架 与社会福利政策框架结合,研究发现,在人口外流和照护服务供给缺失条件下,农村地区失 能老人的照护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从而陷入“自我维持型”照护困境.基于对福利多元主义 运用本土福利实践的理论反思,以照护困境为切入点,构建政府引领,家庭、农村社区、市 场、社会力量等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农村社区照护体系,是解决失能老人照护问题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4.
中国高龄老人数量日益增加,在"积极老龄化"和"就地养老"的宏观背景下,如何依托长期照护政策为老人提供人性化服务的问题尚未得到充分解决。目前中国的长期照护服务设施和机构发展滞后,长期照护服务体系的建设尚未摆上政府部门的议事日程。政府多采纳碎片化的老年服务政策导向,在居家-社区-机构照护服务中进行老年照顾的路径选择,而缺乏整体化的思维和政策的整合。在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且养老服务欠缺的制度环境下,政府部门应去除碎片化的路径选择,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建构并整固连续性的老人长期照护体系,使其成为老年服务领域中公私部门之间的调节平衡器,真正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发达国家为了整合长期照护资源与医疗照护资源,出台了长期照护制度,但是由于筹资体系的分割、医疗照护和长期照护定义的复杂性、医疗照护和社会照护中所强调的不同的原则以及价值观、医疗工作者与社会工作者之间的隔阂等原因,医疗照护和长期照护资源之间很难被整合。因此各国出台了各种措施对资源进行整合,包括长期照护供给者之间的整合、加强医疗人员与社会照护工作人员之间的合作、采用一站式服务、实行跨学科的评估方式、整合住房与照护资源。我国目前已经是一个未富先老的国家,发达国家在实施长期照护制度过程中整合资源的措施对我国无疑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孝道传统下老年人长期照护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确立于儒家孝道思想下的以子女为义务主体的传统老年人照护模式,因日益严峻的人口情势而难以维系,亟待建立一整套完善的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基于此,一方面要积极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业已形成的、成熟有效的相关制度,另一方面要继承在我国流传了两千多年的儒家孝道思想.在不动摇传统子女赡养模式的前提下,通过将子女和国家共同作为老年人长期照护的义务主体、积极推进国家出资保障长期照护底线、设立强制性的专门的长期照护保险金制度等制度构建,建立起富有中国特色的老年人长期照护制度.  相似文献   

7.
以湖北潜江为例,比较分析了青壮年与老年两个群体的照护者压力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共同性方面,失能等级是导致照护者压力的共同因素和首要因素,而老人其他子女资源与经济资源对两个照护者群体的帮助作用都不大;在差异性方面,生计压力对青壮年照护者压力影响较大,健康与社区资源则对老年照护者压力影响较大。在制定家庭照护者的社会支持政策时,既要考虑青壮年与老年人两个群体之间的共同性,也要考虑两者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以147户长寿老人家庭照护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其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65.3%的长寿老人家庭照护者对目前的生活比较满意,影响其生活满意度的因素为长寿老人性别(OR=3.271)、家庭照护者的自评经济状况(OR=29.448)、家庭照护者的客观经济收入 (OR=0.292)。国家和政府应提高养老的非性别区分化教育,子女均有养老责任,避免照护不便并缓解婆媳矛盾;应综合评估长寿家庭的经济状况,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和物资供应,提供喘息服务和精准帮扶,提高长寿老人家庭照护者的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长期照护: 概念框架、研究发现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建立长期照护保障制度的指示精神,通过“中国长期照护保障需求”课题的调查研究,得到了10项研究发现:从城市老年人及其家庭的人口学特征、经济学特征和社会学特征看,都难以满足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保障需求。因此,城市老年人对社会化的长期照护服务和长期照护保险大多表示认可。以调查统计结果为基础,提出了与长期照护服务与筹资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国内外文献梳理,我们发现老年人认知障碍已逐渐成为一个公共卫生政策议题。如何提高老年人认知障碍的检出率,保证认知障碍老人长期照护的持续有效是中国认知障碍老人照护支持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和挑战。根据我国国情构建以政府政策统筹为主,家庭、社区和养老机构多主体共同参与、实现无缝衔接的照护支持网络是应对这一风险的主要政策选择。这需转变人们对于老年认知障碍的观念,提供充足的精神卫生人力资源保障,并主动将老年认知功能纳入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当中,来提高老年认知障碍的检出率。在照护方面,应建设专业的照护人才队伍,提高照护的专业性,并完善支付保障,同时政府、家庭、机构和社区组织的照护服务要建立分工合理、合作高效的应对机制,来共同应对我国认知障碍老人照护支持的风险挑战。  相似文献   

11.
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回顾社区研究、社区服务及有关历史,反思中国的"社区"及其在社会政策实践中的作用。分析中西方养老模式与理念之异同以吸取有益经验,对中国式"社区养老"与西方的community care(社区照顾)以及近年来流行的aging in place(AIP,就地养老)作了回顾比较,并在更广阔的社会经济背景下探讨未来发展趋势。社区养老将成为中国养老方式的主流,但社区养老不是变相家庭养老。家庭的养老功能急剧减弱,不久的将来,当大批"空巢"(包括孤独鳏寡)老人进入高龄阶段后,尤其是需要长期照顾(long-term care)的时候,"以居家为基础"更不能简单理解为以自我或家庭照顾为主,居家社区服务必须跟上,机构养老一床难求的局面要尽早改变。正视独生子女政策以及城市化发展的后续问题,针对即将到来的巨大社会养老需求,大力发展社会服务(包括机构养老),这是非常时期应对"潮独"(婴儿潮出生、成为独生子女父母)一代特别突出的"空巢"家庭问题积极开展研究的必然思路。综合社会服务体系框架设计、分户不分居的代际支持方式、城乡老年人健康分化等,都是与社区养老密切相关的研究课题。中国总体公共政策已经由"经济国家"向"后经济国家"转型,为社区养老事业朝正确方向发展提供了历史条件,国家"十三五"规划为此做了新的战略部署。政策研究还要注意避免这种有针对性的养老举措在将来过时而造成国家负担过重。  相似文献   

12.
随着家庭结构与代际关系变迁,强化居家失能老人的非正式支持是社会政策的重要使命。利用2008年和2011年两期CLHLS数据的分析表明,子女经济支持对失能老人的居家照料及其费用具有重要影响。截面Logit模型显示,增加子女经济支持,老年人接受子女照料和社会照料的可能性会显著提高;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揭示了子女经济支持从无到有,会使子女照料的可能性提高5.36%;子女经济支持每增加1万元,配偶照料的可能性将提高4.29%。Tobit模型表明,子女经济支持每增加1万元,照料费用增加125元;子女经济支持从无到有,照料费用提高58元。因此,子女经济支持对照料支持并未呈现“挤出”效应,而是进一步强化了子代对亲代的双重赡养责任。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中,需要关注代际支持,实现家庭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3.
家庭养老一直是老年学和社会学的热门话题。但是过去关于养老的研究忽视了家庭养老机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即中国的代际关系与西方代际关系有着很大的区别,如果仅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出发是无法理解中国的家庭养老的。因为在中国,绝对不能忽视文化和伦理的因素对家庭养老的影响。本文以老年人在代际关系中表现出来的"责任伦理"为分析视角,以1999年9月的"北京市老年人需求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对北京市城区家庭养老的现状所做的定量分析为基础,认为家庭养老的现实可行性是建立在老年人对下一代的"责任伦理"(老年人对子女不计回报的付出,在家庭养老的三个方面———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尽量自立,始终想的是减轻子女的负担)的基础上的。家庭养老并不意味着子女给予老年人对等的"反哺",事实上老年人的付出总是远远大于子女的回报,并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城市居民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真正需要子女给予帮助和赡养的年龄已大大推迟。  相似文献   

14.
以生理、心理、社会支持及习惯常识4个方面为切入点,利用福州市社区258名高龄老人的入户调查所得数据,对高龄老人生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是否拥有医疗保险、月收入状况、男性的吸烟程度、是否注重饮食的营养搭配、是否经常参与集体活动、对自己生活的满意度、孤独感和焦虑感,对高龄老人生理健康状况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三十多年来计划生育政策的一个后果是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特别是老龄人口的增加。城市中机构养老的方式开始成为家庭养老的一种补充。由于这一养老方式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与家庭养老方式密切相关的孝道观念形成了一定的冲突,因此它所带来的人们对"孝道"认知的改变值得特别关注。通过对南京养老机构中老人及其子女的个案访谈资料,初步分析和探讨了与机构养老有关的养老方式及其孝道问题。结果发现,城市老人选择机构养老的原因包括子女工作忙、家中无人照料、住房紧张、与子女关系不好、长期生病等。对于机构养老的态度既有满意的,也有观望不定的,还有消极抵触的。而其子女的态度也是既有积极的,也有矛盾的。但无论老人还是子女,都不认为老人进机构养老是子女不孝顺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人口老龄化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非常必要的。人口老龄化将对社会生产经济负担、家庭结构、中年妇女、老年服务等方面带来一定的影响。为此 ,我们建议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是重视老龄化问题 ;二是实施老年人再就业工程 ;三是创造老年人服务产业 ;四是建立老年医疗保健制度 ;五是建立老年群体自我服务体系 ;六是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优势 ;七是发展经济 ,为迎接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到来打下雄厚的物质基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注老龄化问题 ,这是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共同责任。  相似文献   

17.
支持老人就地养老是当前老年社会服务的一个核心实践。它不仅能够让老人在熟悉的社区环境里度过晚年,维系对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的社会网络和社会支持,而且与机构照顾相比,能够显著降低社会成本。分析我国当前社区养老服务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总结梳理国际上的养老服务经验,提出在我国城市和农村建立社区综合养老社会服务体系的框架。这一框架试图将当前参与养老社会服务的多元主体纳入其中,包括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居家养老服务、家庭(类似家庭或模拟家庭)养老、结伴(老年公寓)养老等方面。最后就政府的宏观战略规划、完善社会服务支持体系和构建良好的养老环境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对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必要支持。  相似文献   

18.
贵州苗族地区留守老人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伴随着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子女不在身边的留守老人正成为日益庞大的一个特殊群体。随着贵州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加,留守老人越来越多。贵州省的苗族人口更高达430万人,占全国苗族人口的48.1%,是全省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苗族留守老人与其他老年群体相比,他们有自己特有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本文主要论述苗族地区留守老人的生活、健康状况、思想观念以及面临的困境,渗透社会工作理念,提出社会工作介入途径。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呈现老龄化趋势,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本文论述了广州养老的主要方式为居家养老,并提出了具有广州特色的养老女性护理人才的培养途径和模式,以积极应对广州市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相似文献   

20.
农村留守老人生活满意状况考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发展与研究中心2004年"农村子女外流对迁出地家庭养老的影响"抽样调查的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了影响留守老人生活满意状况的因素,定量考察了外出子女数量与留守老人生活满意状况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外出子女数量、留守老人自身的身体状况、家庭照料和赡养情况、是否感到孤独以及经济收入等因素对留守老人生活满意状况有显著影响,拥有更多子女外出的留守老人对生活满意的可能性要高于较少子女外出的留守老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