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异质文化为研究背景,针对非裔和华裔在美国社会相似的经历和处境,以非裔文学和华裔文学中代表作家的作品为研究对象,分析两类文学集中展现的文化身份建构问题,总结非裔和华裔在异质文化背景下影响其文化身份建构的因素,探讨白人主流文化与非裔和华裔本民族文化各自对建构文化身份的影响,提出在异质文化背景下双重性文化身份建立的必然性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主义文学是在二战后在美国兴起一种文学思潮。本文概要分析了美国文学中后现代主义的产生原因及各个流派创作特色,并提出随着美国多元化文化的发展,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将进一步走向多样化。  相似文献   

3.
正一、相关背景如若溯源亚裔美国文学的历史,其发端可远溯至十九世纪的李恩富以及伊顿姐妹等人,但亚裔美国文学真正的滥觞,是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的。其显露尖角、蓬勃发展的契机是当时风起云涌的时代大背景,六十年代轰轰烈烈的黑人民权运动以及七十年代的女性解放运动都是亚裔美国文学大发展的催化剂。从彼时起,各种文类的优秀亚裔美国文学作品层出不穷,包括文集(anthology)、小说、戏剧、传记、短篇小说、诗歌等等。亚裔美国文学在成为美  相似文献   

4.
5.
"父与子"母题是美国犹太作家重点描写的文学母题之一.索尔·贝娄的著名小说<勿失良辰>中隐含着双重"父与子"关系:一是上帝(艾德勒医生)和基督(汤米)之间的"父与子"关系;二是精神之父(塔莫金医生)与儿子(汤米)之间的"父与子"关系.第一重"父与子"关系实现了贝娄既质疑上帝又不放弃上帝以及希望唤起美国主流社会对美国犹太民族关注的双重社会功能;第二重"父与子"关系围绕勿失良辰这根主线,实现了贝娄渴望犹太伦理回归的社会功能."勿失良辰"不仅是犹太民族的出路,也是全人类的出路.  相似文献   

6.
美国华裔文学的身份和属性研究历来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速,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碰撞日益增加,全球性的文化认同及整合现象应运而生,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发展为全人类的共同文化——全球文化。文章试图从这一角度,通过对旅美女作家查建英的作品《到美国去!到美国去》的分析,从文化层面上重新给予美国华裔文学身份和属性新的定位与解读。  相似文献   

7.
美国华裔文学与民族学具有直接关系。民族是一个稳定的共同体,具有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以及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四个基本要素。美国华裔又具有其特殊性,即他们是生活在美国的中国移民或出生在美国的华裔后代。在美利坚民族以欧洲白人为主体的社会中,华裔属于少数族裔。美国华裔文学反映的主要是华夏文化与美利坚文化之间的冲撞与融合。在中美文化的认同方面,美国华裔作家大致可以分为四个类型:第一类,身为华人而感到自豪并竭力弘扬中华传统;第二类,否定中华传统而崇尚美国主流社会的价值体系;第三类,持认同华夏文化而又不否定美国文化的折中态度;第四类,持多元文化的态度。全球化的发展道路和终极目标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而美国华裔文学的早、中、晚三代作家,不论他们属于哪一种类型,以其特殊身份在消解中美文化对立和促进中美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方面承担了桥梁和纽带的历史重任,美国华裔文学在美国文学层面上为增进中美文化之间的交流所做出的贡献均印证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年)文学发展的总体态势可以描述为文学对主流话语和国家意志的趋同.但是,在政治驯化的表层之下,文学工作者私人的审美旨趣成为一股潜在的暗流,与国家话语在文学领域进行角力.只是后者太过强大,以至于令人忽略了前者在“十七年”文学活动中的存在.文章旨在对这种力量悬殊的角力进行分析,描绘出一个多种力量作用下的美国文学接受史.  相似文献   

9.
《江西社会科学》2017,(10):134-139
仪式不仅是一种蕴含文化符号的象征性程式和行为实践,同时也可作为一种叙事策略来构建文本的话语机制。当代美国华裔作家不仅将仪式书写融入叙事情节,也将仪式演绎为一种叙事结构和叙事修辞,形成系统的创伤诗学。以伍慧明的小说《骨》为例,小说叙事情节层面的分离仪式书写呈现华裔个体和群体的创伤;叙事结构层面的成长仪式书写暗喻创伤认知的过程;叙事修辞层面的驱鬼仪式书写为华裔群体创伤疗治提供可借鉴的视角。小说围绕仪式、叙事和创伤形成一套严密的创伤诗学话语机制,多层面呈现华裔个体和群体的心灵创伤,突破文学叙事中创伤呈现的范式,同时拓展了创伤的仪式叙事疗治的可能性维度。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两个异质的、相互抵触的领域,审美和意识形态的组合、叠加并不能熔铸和衍生出一种客观的实存事物或精神现象统一在艺术的本性中;审美意识形态是一个有名无实、面目可疑的虚假概念。作为一种学科理论的知识建构,审美意识形态论为追求价值的中立性,抽离和摒弃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批评性锋芒;作为一种本质主义的话语建构,审美意识形态论未能跳出意识形态中心论的窠臼,摆脱本质主义的思维痼疾,一元独尊,背离了拒绝专断、尊重差异的唯物辩证法精神。因此,将其称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规范性的理论建构"是不科学的,将其作为"文艺学的第一原理"更是一种理论偏见。  相似文献   

11.
王立教授历时九年写成的专著《中国古代复仇文学主题》,作为李炳海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与文化丛书”之一种,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该书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尤其是文学主题学学科建设上,是一件值得一书,可喜可贺的事。作为国内主题学研究的又一重要成果,该书从中西比较和传统主题、母题史溯源的角度,共分为“绪言”和九个章节。首先,作者具体剖析了中外大量作品,比较了中西方文学对于复仇者动机意志、复仇目的、方式手段表现的相异之点,复仇与爱情婚姻的关系及其得到的褒贬评价。又从鬼灵神秘崇拜、侠文学精神、法律与执法…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先锋作家残雪写下了大量以经典作品为研究对象的"文学笔记".作为一种新型的写作方式,这种"文学笔记" 与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批评大相径庭,其中既没有抽象的理论概括,亦缺乏主观的概念游戏.她的写作方式,其实就是用写作者的感觉去追随别人的写作过程.这种追随具体表现为对经典作品的复述与重写.在此基础上,残雪不仅观照和反省了自身的文学经验,而且还据此重申了现代小说的艺术本源.  相似文献   

13.
引言 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妮·莫里森是美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在其诺贝尔文学奖颁奖答谢词中,莫里森这样描述自己跟文学前辈的关系:"一些名家的力作曾把整个世界展现在我的面前……他们在写作中所显示的惊人才华对我又是挑战、又是培育。无疑,莫里森所取得的杰出成就与来自某些经典作家的影响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4.
徐洪军 《云梦学刊》2012,33(2):25-31
关于"新世纪文学"研究的论争是近年来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在有关"新世纪文学"命名的论争中,"新世纪文学"建构者阵营中存在着较大的学术分歧,这种分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提倡的原因、概念的界定以及文学特征的概括。学术界对"新世纪文学"命名进行批判的时候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错位"现象,基本上没有意识到"新世纪文学"建构者阵营中的分歧。  相似文献   

15.
“铁姑娘”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独特的存在,北大荒知青文学对于“铁姑娘”人生所包含的历史、人性和精神文化内涵的开掘要比其他知青文学深刻而独到。尽管北大荒知青文学中“铁姑娘”形象群是复杂体的聚合,人物个性差别很大,但都没有偏离时代的共同本质,只是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反映这一时代的特征,这是北大荒知青文学创造“铁姑娘”形象的终极目的。“铁姑娘”形象完成了知青新人形象的建构,体现了一代女知青成长的受困与突围,更彰显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这类形象内蕴的张力凸显出中国妇女解放进程的艰难和沉重。  相似文献   

16.
17.
马克思、恩格斯重视文学和政治的关系 ,同时也重视按照文学的特征和规律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没有把两者的关系庸俗化、简单化 ,他们既坚持唯物史观 ,又坚持辨证思维 ,没有丝毫的唯心观念和机械论。而我国现当代文学在长时期里 ,在文学和政治关系的认识和处理上却常常存在机械狭隘的庸俗化简单化的倾向。直到新时期 ,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 ,正确处理了文艺和政治的关系 ,于是迎来了本世纪我国文艺最繁荣的时期。文章破天荒地对毛泽东“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是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的论断的确切性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8.
美国汉学源于欧洲汉学传统,虽然没有深厚的根源,却在1950年之后发展出自身注重文本解读、资料和理论阐发的特点.一部分华裔学者将这种美国汉学的特点运用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得出了一些具有解构性和颠覆性的观点,对中国大陆的现代文学研究造成了冲击.中国的现代文学研究与美国汉学在学术中立、如何对待传统、现代性等一系列问题上出现了错位,需要我们对其中的得失进行认真反思.  相似文献   

19.
在文学全球化进程中,当代美国华裔文学逐渐打破了族裔写作的局限性,呈现出多元文化发展的态势,并以积极姿态审视和剖析西方文明给当代人带来的精神创伤.华裔作家以中关双重文化视角,继承并发展了T.S.艾略特开创的“荒原叙事”模式,以中国传统文化哲思与智慧来诊断西方当代精神荒原形成的原因,并以主人翁精神为拯救当代美国社会的精神荒原开列良方.汤婷婷《第五和平书》和谭恩关《拯救溺水鱼》是当代美国华裔文学中“荒原叙事”的代表性作品.两作立足于美国社会,以中国文化智慧来解析美国当代社会精神荒原产生的原因,揭示了由此而产生的当代美国人精神创伤的实质,以普世态度为西方精神荒原尝试寻找救赎道路.  相似文献   

20.
相形于起步较早、成果丰硕的"上海学",日本文学研究视域中的"北京"尚未被学界予以"问题化",系统研究付之阙如.对于日本而言,中日战争的爆发使上海作为"资本主义最前线"的意义随之消散,北京继之而起,成为"东亚建设的基地".这一身份与中华故都、文化古都的本土身份相叠加,成就了北京在特定历史语境下的文化意义;相应地,日本文学中与之相关的文学表达也呈现出多维交杂的色彩,值得深入研究.日本文学"北京学"可借鉴"上海学"的经验,但更应立足于具体问题,在材料、视野与方法上作出更大程度的开拓和超越.对于本应成为日本文学研究之主力的中国日语学者而言,如何发挥自身双边语言文化优势,扬长避短,在中日之间确立自身的学术坐标,是亟待反思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