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许多美国学者在对日本许多成功企业考察以后,一致认为造就日本企业高生产率的一个根本原因是它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那么日本企业文化为什么会起到如此的效果?同时中国又如何借鉴?因此本文阐述了日本企业文化的特征,论证了中国企业必须探索适应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2.
日本女性社会保障运行机制是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生育休假法》、《男女雇用机会均等法》等法律法规确保女性在生育、教育、就业、医疗和养老等方面的权利,并将构筑"国民皆参保"的医疗保障网作为保障女性权益的重要一环。日本在加强女性社会保障立法和健全女性社保机制方面很值得中国借鉴。  相似文献   

3.
日本女性社会保障运行机制是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生育休假法》、《男女雇用机会均等法》等法律法规确保女性在生育、教育、就业、医疗和养老等方面的权利,并将构筑国民皆参保的医疗保障网作为保障女性权益的重要一环。日本在加强女性社会保障立法和健全女性社保机制方面很值得中国借鉴。  相似文献   

4.
陈勇 《日本研究》1999,(2):39-41
会计模式是为实现会计目标,由各种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会计工作标准形态。它反映了会计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具体会计工作的主要特点。世界各国会计模式尽管有了许多共同特征,但由于其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因素的影响而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果按会计目标划分世界会...  相似文献   

5.
陈丰 《日本研究》2012,(2):7-13
日本资本账户自由化发端于上世纪60年代,随着日本经济的迅速腾飞,在1980年-1990年间,日本开始加快其资本账户自由化进程,本文试图分析这一过程,并从中探索其成败之处,以寻求对中国资本账户自由化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日本孤残儿童的养育方式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学静 《社会福利》2006,(11):14-16
日本孤残儿童的养育方式长期以来,日本把贫困或失去父母的儿童称为需要保护的儿童,包括的范围大体与中国的孤残儿童相近。对他们的保护措施,大多是让他们进入儿童福利机构——儿童福利院来养护和保育。近年来,这种现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儿童的援助也变得多样化起来。具体表现为:日本在1997年对儿童福利法进行了修订,不仅是满足于让需要保护的儿童进入福利设施,而是树立起一个理念,就是把他们培养成具有丰富的个性、自立人格  相似文献   

7.
日本是一个与中国有许多相同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因此,参考日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状况对完善中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日本从1961年起实行“全民皆保”的医疗保险,较好地解决了国民的医疗需求问题,其医疗保险管理体制、应对人口老龄化及资金等问题进行的改革对中国医疗保险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在分析日本医疗保险制度成功经验及特点基础上,提出当前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之时,借鉴其经验,高度重视建立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加大政府对医疗服务领域的资金投入,合理分配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完善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日本生活保障制度概况生活保障制度的沿革日本把社会救助制度通称为生活保障制度 ,即对贫困者进行最低生活水平保障的制度。这个制度属于政府行为 ,国家出资救助 ,故又称为国家救济制度。日本的生活保障制度始于1932年日本《救护法》的颁布。二战后 ,1946年日本政府制定并颁布了《生活保障法》 ,标志着日本生活保障制度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 ,直至今天。日本生活保障制度之所以属于政府行为 ,是因为它由各级政府负责实施 ,各个城市的市长负责城市贫民享有最低生活 ,町村则由都道府县的知事负责。在实际生活中 ,各地的福利事务所具体承…  相似文献   

9.
日本的介护保险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90年代以来,日本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和子女的减少,家庭越来越不能承受对老人的照顾和护理。随着老年人不断增加,高龄老人医疗保险费用大幅度增加。据统计,1997年日本65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超过了15岁以下的青少年人口,1999年日本的国民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0.
刘文 《社科纵横》2012,(11):21-23
作为世界发展模式体系中的新模式,中国模式有着自己的内涵和特征,这种模式,不仅使中国取得了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寻求不同于欧美现代化发展模式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新的启示、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11.
地球之大,约有160多个国家,有一点是共同的:有“国”必有执政的党(或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党联合执政)。在中东,一些政教合一的国家,似乎无“党”无“派”,事实上,公民即教徒,所信奉的某一种宗教、所尊仰的教主(或教会领袖)即是一种“教党”(政党)领袖,如伊朗的霍梅尼。对“执政党”及由“党”来执政,这样一个政治文化现象,看上去这方面的研究不过是个极小的圈子,限于政治学、政党学的专家、学者,似乎较少有“平民百姓”涉足之地。然而,从十九世纪以后发展起来的政治社会学这门新兴学科告诉我们:在一个国家进入政治、经济、文化稳定、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2.
13.
进入高度发达国家行列的日本,其社会保障制度在汲取了德国等西方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其构成已经相当完备,与之配套的各项法律也相当完善。中日两国有着相近的历史文化传统,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如何应对与之伴随的老龄化人口攀升,国民民生民计的诉求等社会保障问题,无疑日本在这方面走过的路以及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学习。本文重点针对日本低保制度进行考察,并提出了应如何借鉴日本的经验从而构筑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以来,《更生保护事业法等部分法律修正案》和"更生保护犯罪被害人施策"制度的施行,使日本更生保护制度进一步完善。为进一步推进中国出狱人保护事业的发展,应当通过借鉴日本更生保护制度,从以下四个方面完善中国的出狱人保护制度:一是制定《出狱人保护法》;二是建立专门的出狱人保护机构;三是采取多样保护措施使出狱人保护的内容具体化;四要兼顾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日本个人所得税制改革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个人收入所得差距扩大化的现象日益凸显。如何改革现有个人所得税税制,充分发挥国民收入的分配调节功能,成为一个需要亟待解决的课题。日本根据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需要,正在实施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本文在探讨和分析日本个人所得税制度、以及其改革思路和方向的基础上,探讨其有益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6.
《求是学刊》2017,(5):84-92
进口贸易模式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都能产生重要影响,进口贸易模式的转变是需要一定条件的。通过考察1980—2015年间日本最终产品进口在总进口中的比重出现大幅度上升、初级产品进口比重大幅下降的现象,即进口贸易模式转型的历程、动因和实现的内在机理,得出产业海外转移、日元升值以及日本国内私人消费的增长是日本进口贸易模式转型的主要动因。其中,产业海外转移是日本进口贸易模式转型实现的基础条件,供求机制是推动日本进口贸易模式转型的根本机制。虽然中国进口贸易模式转型在短期内很难实现,但进口贸易政策的有效管理、最终产品进口所占比例的提升对中国经济发展和对外经贸往来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进口贸易结构的调整也是改善经济供给面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市化模式的选择问题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过去在城市化问题上存在着认识误区 ,制约了城市化进程 ,致使中国现阶段的城市化水平还比较低。经过 2 0多年的改革开放 ,中国城市化水平目前正处于一个由低水平向中等水平过渡的快速发展时期。中国的城市化应该由控制大城市、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模式 ,向以大城市为主导的城市化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道路:中国城市化及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城市化进程自1996年后进入了加速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将会有4个亿的乡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经典发展经济学倡导的两种城市化战略选择不足以解决中国4亿乡村人口的转移问题。中国的城市化战略选择空间不能局限于“大城市战略”与“小城镇战略”上,从城市带及城市带内部产业布局的角度来确立城市化战略可以有效地满足中国城市化加速时期的经济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9.
福利国家作为实施一系列社会福利政策的国家体制,是在一些工业化国家和不同政权下发展起来的一种现象。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挪威、瑞典、丹麦等国家被公认为是最典型的福利国家,并形成了“斯堪的纳维亚福利模式”。这种社会福利模式是在社会民主主义思潮影响下发展而成的,它对北欧国家的政治制度和全体公民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下面笔者拟对斯堪的纳维亚福利模式作一番分析,旨在借此能对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
日本隐私权的宪法保护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晓阳 《浙江学刊》2012,(1):124-129
在日本,隐私权经历了从私法权利到宪法权利的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为了适应信息社会个人信息保护的要求,日本隐私权的客体内容从私生活自由扩展为包括个人信息自决权;同时,隐私权的权能属性也从消极扩展为积极。日本隐私权的宪法保护及其发展过程有诸多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