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文顺 《学术探索》2005,18(6):106-109
纳西族在逐渐融入国家政治体系,实现本民族发展的过程中,融合了佛教、道教、儒学、民间巫术等多元文化,创造了以东巴文化为主干的纳西文化。纳西文化在纳西族建立政治体系,建构政治制度,展开政治生活的过程中,通过形成民族成员特定的心理和行为模式,对民族成员所具有的对政治体系和政治过程的主观取向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便是纳西文化对纳西政治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吉凯 《理论界》2012,(2):139-142
生态道德是纳西族传统道德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吸取过度开采自然资源遭致自然报复的教训后,纳西族先民形成了"人与自然是同父异母兄弟"的亲情伦理观念,认为人与自然是平等的兄弟关系。因此,人向自然获取资料时就会"欠债",要对自然的赐予怀有感恩的心,并向自然"署"还债。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纳西族形成了敬畏、尊重生命、节约等生态伦理原则,并形成了以习俗、禁忌、乡规民约为主要形式的生态道德规范。长期以来,在上述观念引导下,纳西族人民形成了人与自然和睦友好的关系,有效地保护着丽江地区的生态环境。在人与自然关系日益紧张的今天,纳西族生态道德实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纳西族古文字概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一、文字的创始 纳西族约有三十万人,分布在沿金沙江上游的东西地带,江东的宁蒗、盐源、盐边、木里和江西的丽江、中甸、维西、永胜等县,都有纳西人居住。其中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是主要聚居区,有十八万人。纳西族古文字就流行于以丽江为中心的金沙江以西各县的纳西族地区。 纳西文字有两种,一为象形文,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文字符号,属于表意的原始象形文字,纳西语意为木石之痕迹,说明这种文  相似文献   

4.
居住在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俄亚纳西族自治乡的纳西族,据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有2490人,占全乡总人口的59%。苏达河北岸的俄亚村则是该乡纳西族最大的聚居村寨,有130户,占全乡总户数的22%;1060人,占全乡总人数的25%。全村除一人为上门当赘婿的藏人外,全部为纳西族,占全乡纳西族总人数的42%。  相似文献   

5.
纳西族木氏土司时期的政治文化对纳西族社会发展和纳西文明的进程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对历史上滇西北区域的政治稳定和民族关系的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历史因素、地理环境、政治生态、主流政治文化、民族固有文化传统等社会政治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各层面的因素都对纳西族木氏土司时期政治文化的形成产生制约和影响,从而形成了这一时期纳西族以共同体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6.
云南纳西东巴文化的再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阐述 2 0世纪 7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民族学的演进及其与政治的关系。丽江地区政府为了重塑民族形象 ,发起了一场旨在强调民族特色的运动。其核心是重建纳西族东巴文化。然而 ,要使东巴文化合法化 ,就必须除去传统东巴教中的不利成分 ,如封建迷信的东西 ,这样就能达到使纳西族成为一个好学、文明和先进民族的目的。这种变化正好可以解释纳西族的二个特点 :纳西妇女和山区纳西人 ,他们通常被作为纳西族不同文化的代表。目前重塑纳西族民族特色的各种举措 ,显然与当地政府试图扩大其影响不无关系。居住在云南省的纳西有 2 5万人 ,[3 ] 为…  相似文献   

7.
作者通过对云南丽江地区、永宁县和四川俄亚乡等纳西族聚居地的深入考查,较为全面地论述了纳西族的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形成的环境以及对纳西族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周俊华 《学术探索》2007,(1):119-124
木氏土司时期,纳西族在所处社会政治生活和复杂的民族关系中,形成了较为成熟稳定的政治文化,体现出四个主要特征:共同体主义的社会秩序意识;和为贵的政治心态;现实主义的历史秩序意识;强调传统与注重变化的并行不悖。木氏土司时期纳西族的政治文化对纳西族社会的功能和作用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促进了纳西族社会的政治发展;推动了纳西族社会的文化发展;促进了纳西族社会及滇川藏交接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著名美国纳西族研究学者洛克收集到的一幅纳西族桑尼巫师在举行巫术仪式时所用的卷轴画表明,桑尼巫师不同于东巴的神祇信仰,他们的神灵观念中具有较突出的本土特点。此外,纳西族本土神祇和外来神祇在纳西巫师神灵观念中的整合现象,从这幅画中所反映的集桑尼主要守护神、东巴教神祇和祖师、东巴教中的“风鬼”、占卜女神以及与古羌人有关的姜子牙、道教城隍神等于一体的特点中较明显地凸显出来,即诸种宗教观念在纳西族民间巫师信仰中得以整合,外来宗教对于纳西族本土宗教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高句丽族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句丽的族源是多元的 ,其最早的源头应是青铜时代的高夷 ,而高夷既不是秽 ,也不是貊。作为以秽人为主源的夫余人以及青铜时代延续下来的貊人残部 (小水貊、“貊国”遗裔、梁貊 )也是高句丽早期的重要族源 ,但最早演变为高句丽族的应是分布于今富尔江流域的古高夷人。至于汉族 ,自高句丽开始形成时就是其来源之一 ,在高句丽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越来越多的汉人融入到了高句丽族之中 ,从而汉族成为高句丽的最大族源。此外 ,融入高句丽的还有沃沮、肃慎 (挹娄 )、鲜卑、契丹、百济、新罗等族。值得强调的是 ,高句丽族的形成同古朝鲜并无多少联系 ;无论是箕氏朝鲜还是卫氏朝鲜 ,在地域上同高夷以及后来的高句丽五部皆不相重合 ,古朝鲜的先人良夷在青铜时代同高夷和貊人存在的空间皆无相同之处 ,而当高句丽族形成之时 ,卫氏朝鲜已为汉武帝所灭 ,古朝鲜族大都融入汉族之中。  相似文献   

11.
纳西族祭天仪式的功能和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祭天"是东巴教最大的仪式和纳西族最隆重的节日.丰富的东巴经典籍和民族志资料证明,祭天是纳西人族群认同和社会群体认同的标志,是天地崇拜和祖先崇拜整合而成的一个祭仪,它体现了纳西人重母系祖先的古代文化特点及其与分布在"藏彝走廊"的藏缅语族诸多民族"贵妇人,党母族"古风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以东巴文化为主干的本土和外来文化形成纳西族厚重深沉的多元文化奇观,对纳西族社会产生多样化的影响。本文充分利用丰富的历史和民族学资料,论述了藏传佛教、汉传佛教、道教传入后对纳西族社会的种种影响;文章还剖析了佛道教与东巴教一起形成的对纳西族社会的混融性影响;佛道教文化与本土传统文化所产生的冲突,如洞经音乐团体与“白沙细乐”音乐团体所产生的冲突。文章对探视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如何在一个民族的肌体中互相冲突又互相融合,引起它的文化重构和变迁,对其社会产生多重性的影响这一方面作了较为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纳西族、藏族同源异流关系考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用丰富的历史文献和民族志资料,通过考证古羌人首领无弋爰剑、牦牛羌、“白狼国”与纳西族和藏族之间的关系,认为纳西族和藏族之间存在着同源异流的历史渊源。此外,还对民族史重要文献——东汉时的《白狼歌》和纳西、藏、普米等族语言的关系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徐霞客和木增友好交往述论李近春明崇祯末年,在汉族和纳西族文化交流史上,有个被纳西人至今称道不忘的重要事件,那就是伟大的地理学家徐霞客游滇到鸡足山和丽江时,同纳西族的诗人、作家、隐退的土知府木增有过极其友好真挚的交往。其起因是徐霞客西游前,陈眉公先写信...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夷夏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夷夏观念的形成与中国历史的发展、中华民族的形成、中国文化的演变紧密相联。据林惠祥对中国民族史的研究结论表明,中国远古诸部落之间由于长期不断的争战,逐渐形成了许多民族,并把这些民族概括为华夏、东夷、荆吴、百越、东胡、肃慎、匈奴、突厥、蒙古、氐、羌、藏、苗瑶、罗缅等16系。华夏族在中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农耕经济下先进的农业文明,与其他民族远离中原和游牧经济下落后的游牧文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华夏族率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夏的建立,确立了华夏族在诸民族中的统治地位,标志着华夏文化中心观念初步形成。此后,用华夏文化中心观作为判断和处理夷、夏之间关系的标准,产生了夷夏文化观念。夷夏文化观念包含着两个基本内容:一是确定了以华夏族利益为准则来处理华夏族与其他民族之间关系的原则,二是确立了华夏  相似文献   

16.
丽江纳西民众的藏传佛教信仰经历了由盛而衰的过程.在元代,藏传佛教对纳西族基本无影响.在明代尤其在清初以后,藏传佛教在丽江得到较快的发展.至清乾隆年间,藏传佛教在丽江纳西族中仍有着很大影响.而其在近现代逐渐衰落,主要与木氏土司统治的终结、多元宗教的传入和汉文化的影响有关.近年来,藏传佛教在丽江又有了长足的发展,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在早期的纳西社会中,民歌多以无意识的状态记录和传承本民族或族群的文化和历史.唐宋以后,很多民歌被纳西族东巴教所提炼、吸收,上升为精英记忆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随着东巴教的兴盛,纳西民歌的内容和形式也不断受到东巴教的影响,形成相互吸收、借鉴的双向互动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民歌具有沟通草根记忆与精英记忆的桥梁作用.现代社会文化背景下,纳西民歌的内容与形式更加多样化,纳西人正在用自己的视角和形式,不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社会记忆.  相似文献   

18.
周俊华 《学术探索》2004,(2):100-103
纳西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比较良好、显著而又独特的共同心理特征:向上心和自信心、自识性和凝聚力、爱国爱家、包容人道、含蓄敦厚等纳西民族的共同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纳西族也有与汉族相似的阴阳观,有其土生土长的演进历史。作者从纳西象形文字“卢”“色”的原始造字、读音、翻译与排列等方面考查了“卢”“色”二字的来源,认为二字最初是取自于客观自然界的实物实象,按照纳西族先民男女特殊头饰和席地而坐的习俗创造出来的。“卢”“色”最初是世间的一男一女,两个俗人,是纳西族原始先民的始祖,后来被当作“神”来崇拜,则是由对“卢”、“色”这对原始祖先的崇拜而演变来的。古代纳西族从对男女和公母的现象直观,然后经过对原材料的思维类比、综合、整理、概括和抽象出阴阳观念,反映了纳西族是一个善于思维和创造发明的民族。  相似文献   

20.
出生是人的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是一个社会群体成员步入社会生活的开始。在人生礼仪中,生育礼俗集中反映了人处于生命的起始阶段时与特定社会和文化的密切联系,许多民族的传统生育礼俗突出地反映了人们关于自身增值和亲族继嗣、子嗣性别的观念和各种基于巫术和原始宗教信仰的意识。纳西族传统的生育礼俗在这些方面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试作论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