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镇原游击队在解放战争时期,尤其是1947年3月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发动"重点进攻"后组建并发展壮大,其组织严密,群众参与热情高,在镇原边境及其临近地区剿匪除霸、打击敌伪、保境安民,积极配合西北野战军肃清国民党军队,为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陇东的解放事业和保卫陕甘宁边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中原敌后游击战争促成了中原地区角色地位的转化,在相当意义上提升了中原突围的战略地位。中原敌后游击战争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先后经历了两个阶段,在豫鄂陕、鄂西北、大别山等地艰苦发展。从其作用与任务来讲,中原游击战争与南方游击战争同而与北方游击战争异,它是解放战争时期南方游击战争的先导。  相似文献   

3.
万振先 《老友》2013,(9):18-19
不久前,我随离退休党员参观学习团来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历史带着我们回到1947年。那是解放战争最艰苦的年代。当时国民党蒋介石为了挽救失败的命运,疯狂进攻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党中央毛主席审时度势,及时主动撤离延安,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组成中央前委,继续留在陕甘宁边区指挥全国解放战争,刘少奇、朱德等组成中央工委,从陕北东渡黄河,进驻西柏坡。  相似文献   

4.
大冶苏区歌谣是扎根于人民斗争生活土壤的红色歌谣,它真实地反映了在党的领导下,大冶人民在土地革命、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战斗历程,强烈地表现了群众的感情、愿望和要求,并以其深刻的思想和艺术魅力给人以教育和感染。  相似文献   

5.
解放战争开始后,毛泽东预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并对战争的进程进行估计。他曾希望以胜促和,并提出了持久作战的思想,预见到这场战争要经过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两个阶段。对于战争的时间进程,他最早估计需要五到十五年,后来估计需要五年,在辽沈战役后,他估计前后只需要三年时间就可以推翻国民党政府。毛泽东关于解放战争进程的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内容之一,对解放战争的胜利推进发挥了重要的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解放战争开始阶段,为了保持和争夺战略要地,我们曾三出三进淮宝。在极端困难、残酷的环境下坚持敌后游击战争中,许多同志前赴后继英勇地牺牲了。事情虽然过去了约四十年,现在回忆起来,仍然历历在目,使人激动不已。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赢得了伟大的抗日战争的胜利。但是,当人民还沉浸在欢庆和喜悦气氛中,蒋介石国民党依仗美帝国主义的支持和援助,公然撕毁国共两党双十和平协议,甘冒天下之大不韪,于一九四六年夏悍然发动了罪恶的内战。  相似文献   

7.
在陇东老区,毛泽东度过了他一生最艰苦的长征的最后岁月。此后,在陕甘宁边区时期,毛泽东又直接领导陇东军民开展了艰苦的革命工作。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毛泽东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根本利益的信念,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在毛泽东的培育下,陇东解放区党的干部和群众始终保持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8.
1947年3月到1948年3月,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陕北转战一年,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西北野战军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战略方针,历经内线防御、内线反攻、外线进攻三个阶段,取得“三战三捷”、沙家店战役等胜利;中共中央召开了枣林则沟会议、小河会议、杨家沟会议,提出了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的战略决策,制定了夺取全国解放战争胜利在政治、经济、统战、军事等方面的纲领;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所留下的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9.
王福生 《21世纪》2010,(6):42-42
笔者痴迷于收藏,特别对第一套人民币情有独钟。通过查阅很多资料,认为第一套人民币没有水印,只有暗记。其理由是:第一套人民币诞生在解放战争的岁月里。从1947年、1948年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由战略防御转入了全面进攻的阶段,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他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中国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过程中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绩。毛泽东同志曾在陕甘宁边区战斗生活十三年。这十三年,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下,陕甘宁边区成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领导中心,成为全国模范的根据地。研究和总结陕甘宁边区的历史,对于继承、发展毛泽东思想,牢固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研讨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意义非常重大。陕甘宁边区的历史经验内容是丰富的、广泛的,包括政  相似文献   

11.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农业互助合作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重要措施,这一实践在根据地建设中具有典型意义。通过利用和改造农民易于接受的旧式互助合作生产的形式,把农民重新组织起来集体生产,最大限度地动员了边区的劳动力资源,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农业产出,帮助边区人民找到了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好方法,极大地促进了边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合作社这一生产组织,形成了广大民众与中共政权之间的良性互动,这对革命根据地的巩固与建设、维持与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了革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时期,“模范抗日根据地”晋察冀在进行减租减息和互助合作运动的同时,开展了广泛的农业改良运动。边区兴修水利工程,发展农田灌溉事业;开展农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这些改良措施促进了边区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也为我们今天的农村经济建设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时期 ,日军在 1 94 0 - 1 94 4年间 ,对浙赣铁路沿线地区实行了残酷的细菌战 ,其中包括炭疽攻击。炭疽菌是日军主要的细菌战剂 ,是 731部队的研究重点 ,数次在浙赣细菌战中投入使用。实地调查表明 ,日军的炭疽攻击造成了浙赣地区民众大范围皮肤炭疽的出现 ,危害极大 ,惨无人道 ,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空前的。日军细菌战犯不满足于此 ,他们冀图进一步研制出吸入性炭疽 ,制造能造成数十万人巨大伤亡的杀戮工具。  相似文献   

14.
抗战时期党在陕甘宁边区实施的社会教育运动究其本质而言不仅是一场政治社会化运动,更是一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运动.用大众化的视野来审读这场运动,可以发现,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实施社会教育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然要求.与此同时,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也顺应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最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5.
抗战时期党在陕甘宁边区实施的社会教育运动究其本质而言不仅是一场政治社会化运动,更是一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运动。用大众化的视野来审读这场运动,可以发现,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实施社会教育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然要求。与此同时,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也顺应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最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6.
革命战争是要有一定的物质保障的,没有必要的物质保障,根据地就难以巩固和发展,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和边界党十分重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采取了大力发展工农业生产和积极拓展根据地的外贸等措施.这些措施保障了根据地的军需民用,活跃和繁荣了根据地经济.  相似文献   

17.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随着抗日战争局势的变化,为了适应抗日战争形势的需要,使各战区邮政能够互相畅通,在中华邮政协助抗日的前提下,为了更有效地保证国统区与根据地之间的信息畅通,更好地合作抗日,中国共产党首先提出国共两区正式通邮的号召。晋绥边区为切实贯彻通邮号召精神,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保障了国共两化信息畅通,为更好地合作抗日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8.
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农民思想意识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农民的思想意识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空前的民族救亡意识;民主平等与政治参与意识;重视教育意识;相信科学、远离迷信的意识等。这些观念的变化,反映了根据地农民政治、经济、社会地位的极大提高,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边区政府文明、民主、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中,中国各党派、军队为民族大义同仇敌忾。各阶层、各界人民,包括民族资本家、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少数民族、宗教人士、台湾同胞、各地华侨,都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全民族的解放战争。许多国家的友人和军队与中国人民并肩战斗,抗日战争是国际性的反法西斯战争。  相似文献   

20.
抗战时期,渤海根据地(包括其前身冀鲁边区和清河区)的军民消灭了大量的日伪军,粉碎了日寇掠夺资源、实行以战养战的阴谋,并支援了山东其他根据地大量的人力物力,为山东抗战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解放战争中,渤海区人民参军支前,成为华东战场人民解放军取得胜利的坚强后盾,为华东乃至全国的解放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